毛泽东诗词作品风格形成的原因探析
2011-03-20曾俊
曾俊
(嘉应学院 文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一、求学经历
毛泽东从小酷爱读书,幼时多读中国经典古籍。深厚广博的古典文学修养,赋予了毛泽东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诗词作品中常能引经据典,对古人佳作的引用能信手拈来。毛泽东的艺术修养是东方的,尤其是中国的,但他对外国文化并非一无所知,更未拒绝外国文化。相反,毛泽东在求学时代对外国文化的渴求不亚于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渴求。求学经历对他的文化性格形成,以及其诗词中大气磅礴、气象万千的美学风貌形成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这要从毛泽东踏出韶山冲旅外求学开始说起,离开韶山冲时,他在父亲的账本里夹上了这么一首改写自日本诗人西乡隆盛的诗作的诗:
孩儿立志出相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或许这可以看作是毛泽东与外国文学的最初接触。其后在湖南东山高等小学堂,除了进一步加强古文功底之外,有两件事情让年少的毛泽东获益匪浅:第一件,毛泽东学习了自然科学和西方科学;第二件,接受了学堂里一位真正留学海外的教员的教导。这两件事为少年毛泽东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后来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的半年里,毛泽东开始大量地系统地接触西方文化,放眼世界,将眼光关注在全球风云上,并且开始用一个大视角去看待问题。“即使当他表现出很强硬的民族主义立场时,他也始终是从世界的角度来处理中国问题的”。[1]学堂教育使毛泽东用大视野去看待问题,眼光从此不局限于所学知识或者中国古典文学,也不仅仅停留在狭隘的民族意识里,开阔的眼界为日后毛泽东诗词文章大气磅礴的美学风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是毛泽东诗词中体现的辩证法思想的萌芽。[2]
二、军旅生涯的影响
毛泽东是诗人,是文学家,但更是一位军人,是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的革命导师。其诗作有很多是在战争中洗练出来的,处处洋溢着战士情怀。
自毛泽东成为马背诗人的第一天起,他的诗词,便成为了他领导的革命战争的真实记录。他早期的用兵纪实之作,常常描写守卫山寨、反击“围剿”的战争。且看: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1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这首《渔家傲》是典型的用兵纪实之作,语言直白,几乎没有任何雕饰。
之后军阀混战,局势纷乱,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场面热闹,这些景象都深刻地交错在毛泽东的脑海里,于是便有了《清平乐·蒋桂战争》一类的词作: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在长征路上复出的毛泽东,最先写的是“四渡赤水”这一军事生涯中最为得意的一笔。正是在二渡赤水、再占遵义的途中,毛泽东写下了他自认为诗词创作中颇为得意的一首,即《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中国人民的革命道路从一开始就是艰苦卓绝的,在这条路上,危险重重,李白在《蜀道难》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但在毛泽东眼里,这一切还尚不能使中国的革命者“凋朱颜”,这一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是:“风光无限在险峰!”在艰险的革命道路披荆斩棘,历经风险,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是成就了毛泽东雄奇瑰丽的诗篇的原因之一。
三、辩证法思想的影响
在毛泽东的豪放诗词中,常有阴柔意味的语句。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刚中带柔,能令人百读不厌。《沁园春·雪》道:“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这“红妆素裹”、“分外妖娆”就带有婉约派的风格,可见他在“豪放与婉约之间寻找到一种比较合适的表现空间,其中,充满了艺术的辩证法”。[3]
毛泽东诗词作品中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哲理,这与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接受是分不开的,“当他接受了马克思真理而成长为坚定地无产阶级革命家后,辩证主义和唯物主义铸就了他的灵魂,成为他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法宝。他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宇宙与世界、现实与历史、社会与人生。以科学的艺术辩证法思想为依据揭示了文艺创作形象思维的本质与规律,同时化为自己的血肉与灵魂灌注于他的诗词作品中”。[4]《菩萨蛮·大柏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操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毛泽东在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问题上同样具有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意识,关键时刻总能提出较为中肯的意见。“五四”时期,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声甚高,毛泽东清醒地提出:“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江山。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应先研究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5]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共党内盛行“洋八股”,对共产国际和苏联模式的推崇到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地步,很多人“言必称希腊”,对自己国家传统的东西却不闻不理,蔑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号召全党:“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以批判的总结。”并告诫全党:“我们这个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6]毛泽东提出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可以说是他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辩证思想的集中体现,这种辩证思想对他的诗词创作的影响也是深远持久的。
毛泽东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洋溢着豪放派之作的阳刚之美,又在创作中实现对前人创作模式的突破,风格千变万化,而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领袖,经历的丰富程度自然非常人可比,其诗词风格的形成原因也许让人永远也说不尽道不完,但是从这三个方面分析,我们多少还是能从中悟出些道理。
[1]谢武军.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2.
[2]蔡清富.论毛泽东与中国古典诗词[J].毛泽东与诗词.
[3][4]何火任.艺术辩证法的诗意显现——毛泽东诗词哲意美试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转引自.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2.
[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534.转引自.毛泽东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2.
[7]林冠夫,朱迪卓主编.毛泽东诗词赏鉴[M].山西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3.
[8]郭思敏.国内毛泽东诗词研究综述[J].学术研究,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