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广韵》音系看四川达州方言的语音特点

2011-03-20郑长丽

文教资料 2011年22期
关键词:古音广韵达州

郑长丽

(西南大学 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1]现代汉语各方言就是由古代汉语慢慢分化形成的。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汉语在向现代汉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发展极不平衡,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区。就目前而言,现代汉语共分为七大方言区,它们分别是: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方言区和粤方言区。这些方言都不同程度地保留了一些古音特征,是考订古音的重要材料,同时它们又呈现出一些不同于古音的语音特点。下面就以《广韵》音系为参照,来探究四川达州方言的一些语音特点。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是由原达县地区改建而成。现辖通川区、达县、开江县、大竹县、宣汉县、渠县,代管万源市,面积约1.6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43万。达州地处四川、重庆、湖北、陕西四省结合处,秦巴地区的腹心地带和中心位置,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但达州自古有“秦巴路难行”之说,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与外界联系较少的地区,因而该地的语言既保留了古音的一些特征,又呈现出自身的某些特点。

一、达州方言的声韵调

达州面积广阔,人口较多,对其方言的研究是从总体上来谈的,达州方言内部还存在着细微的差别。

(一)声母

包括零声母在内共19个,分别如下:

P、p‘、m、f、t、t‘、ŋ、l、k、k‘、x、tɕ、tɕ‘、ɕ、ts、ts‘、S、z、ø

与普通话声母相比,达州方言特点如下。

2.增加了舌尖前、浊擦音[z]和舌面后、浊鼻音[ŋ]。

(二)韵母

ɿ、i、u、y、ɚ、A、iA、uA、ε、ie、uε、ye、o、yo、ai、iεi、uai、ei、uei、ɑu、iɑu、əu、iəu、an、iεn、uan、yεn、ən、in、uən、yn、aŋ、iaŋ、uaŋ、oŋ、yoŋ

达州方言中共有36个韵母,其中单元音韵母8个,复元音韵母15个,带鼻音韵母13个。与普通话韵母相比,其特点如下。

1.没有舌尖后元音[ʅ],舌面后元音[ɣ],复元音韵母[uo],带鼻音韵母[əŋ]、[iŋ]、[uəŋ]。

2.多了复元音韵母[yo]、[iεi]、[uε]。

3.达州方言中的[ɚ]发音稍靠前一点,发音部位接近于舌尖中。

(三)声调

阴平44、阳平21、上声53、去声13

达州方言中只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没有入声调类,古入声字在达州方言中大都归入了阳平。与普通话相比,调类相同,只是具体的调值不同,普通话的声调是: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二、达州方言的语音特点

达州方言是由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成的,它既保留了古音的一些特征,又有其自身的语音特点。下面就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作为参照,来探究达州方言的一些语音特点。

(一)声母方面的特点

1.浊音清化,《广韵》中的全浊声母共有11个:並、奉、定、從、邪、澄、崇、船、禪、群、匣,在达州方言中都变成了清声母。如:并[b]-[p],奉[v]-[f],定[d]-[t],从[dz]-[ts‘],邪[z]-[ɕ],澄[]-[[ts‘],崇[dʒ]-[ts‘],船[dʑ]-[ts‘],禅[ʑ]-[ts‘],群[ɡ]-[tɕ‘],匣[ɣ]-[ɕ]。(前为字的古声母,后为字在达州方言中的声母。)

2.达州方言不分尖团,古精组字、见晓组字的声母在细音前都读作[tɕ、tɕ‘、ɕ],如:姐[tɕie53]-拘[tɕy44],且[tɕ‘ie53]-启[tɕ‘i53],些[ɕie44]-戏[ɕi13]。(前为精组字,后为见晓组字。)

3.古泥娘母字基本上都归入了来母,读作[l],如:难[lan21],农[luŋ21],能[lən21],努[lu53]。达州方言中没有[n]声母,普通话中[n]声母的字在达州方言中大都读作[l]声母。

4.达州方言中,古精、知、庄、章组字的声母在洪音前大部分读作[ts、ts‘、ɕ],如:从、彻、澄、庄、初、崇、唱、床;在细音前大部分读作[tɕ、tɕ‘、ɕ],如:心、精、姐、妻。

6.古日母字在达州方言中一部分读作零声母,如:儿[ɚ21],耳[ɚ53];一部分读作[z],如:日[zɿ13],肉[zu21]。

7.古疑母、影母开口一、二等字在达州方言中读作[ŋ],如:矮[ŋai21],爱[ŋai13],谙[ŋan21],傲[ŋɑu44];古疑母开口三、四等字一部分读作[l],如:疑[li21];其余的疑母、影母字读作零声母。

(二)韵母方面的特点

1.古塞音韵尾[-p]、[-t]、[-k]消失,入声韵都变成了阴声韵。

2.收[-m]尾的闭口韵“深、咸”两摄,一律变成了[-n]韵尾,只有个别变成了[-ŋ]韵尾。

3.果摄一等开合口歌戈两韵全都读作[o],如:多、歌、课、坐、我、可、左。当然有个别的例外,如:大、那两字读作[ɑ]。

4.假摄开口三等读作[iε],如:些、姐、谢;开口二等读作[ε],如:车、蛇、野。

5.遇摄合口一等模韵字全都读作[u],如:呼、户、护、做;合口三等主要读作[u、y],如:书、庐,鱼、遇、语。

6.蟹摄开口二等帮端知系读作[ai],如:逮[tai13]。蟹摄合口一等端系字主要读作[uei],如:堆[tuei44],队[tuei13],最[tsuei13],泪[luei13],碎[suei13]。

7.止摄开口三等支脂之韵的精组、知组、庄组、章组字全都读作[ɿ],如:持[ts‘ɿ21],词[tsɿ21],籽[tsɿ53],四[sɿ13],时[sɿ21],只有厕[ts‘ε21]是个例外。

8.流摄开口二等三等主要读作[əu],如:侯[xəu13],厚[xəu13],幽[iəu44],幼[iəu13]。

9.咸摄开口一二等舒声主要读作[an],如:谈[t‘an21],感[kan53],咸[xan21],敢[kan53];开口二等入声主要读[ia],如:狎[ɕia21],洽[tɕ‘ia13]。

10.深摄舒声主要读作[in],如:侵[tɕ‘in44],寝[tɕin53],部分读[ən],如:参[sən44],任[zən13],甚[sən13]。入声读作[i、ɿ],如:立[li13],拾[sɿ21]。

11.山摄开口一二等舒声读作[an],如:寒[xan21],删[san44],产[ts‘an53];入声主要读作[o],少数读[ia],如:曷[xo21],辖[ɕia21]。开口三四等舒声主要读[yεn],如:鲜[ɕyεn44];入声主要读[yo],如:月[yo21]。

(三)声调方面的特点

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系中有四个调类: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达州方言中的调类系统就是由这四个调类演变而成的。演变的规律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1.阴平44:达州方言中的阴平调主要来自古清声母中的平声字,如:抓交将包推私司敲枪。

2.阳平21:主要来自古浊声母中的平声字,如:婆霞湖渠冯罗牙能。还有就是来自古代的入声字:一是古全浊入声字,如:别活绝实浊白;二是古次浊入声字,如:腊立辣月落历;三是古清声母入声字,如:鸭吸塔磕脱各。

3.上声53:主要来自古清声母、次浊声母中的上声字,如:稿胆抚彩讨考友米老。

4.去声13:主要来自古去声字和一部分全浊声母的上声字,如:是笨诈嫁付票跳炭但电叛面练。

上述达州方言的语音特点只是对达州语音的一个总体概括,在具体的乡镇还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有待于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1]翟时雨.汉语方言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3]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7.

猜你喜欢

古音广韵达州
《原本广韵》引书订误*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吉尼斯世界纪录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达州行十三首(录五)
向熹著《简明汉语史》(修订本)指误
从中古音看陕西紫阳县方言声母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