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性之知: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知识观”问题

2011-05-29顾竹平

文教资料 2011年22期
关键词:见闻真知根源

顾竹平

(南通市通州区通海中学,江苏 南通 226311)

中学思想品德课不以传授常规应用知识为目的,因而,学生难免会认为思想品德课“无用”、“不实在”或“缺少知识含量”。学生的这种看法,涉及究竟如何看待“思想品德知识”与“数理化之类的知识”及其关系的知识观问题,用古人的话说就是“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及其关系的知识观问题。思想品德知识属于“德性之知”,数理化之类的知识属于“见闻之知”。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很有必要以适当方式对学生简明扼要地解释和强调以下命题:“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的区分;“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的根源;以“德性”主“见闻”的方法。由此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和自觉重视思想品德课,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课不仅“有知识含量”,而且“大有知识含量”;不仅“有用”,而且“有大用”;不仅“实在”,而且“最实在”。

一、“德性之知”与“见闻知识”之区分

“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不仅是古人,而且是今人的知识观区分,只不过今人和古人对它们的称谓不同,理解大同小异。“德性之知”用现在的话说即“思想品德知识”或“道德知识”;“见闻之知”即“常规应用知识”或“工具知识及其能力”。

古贤说:“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闻见”(程颐);“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张载)。可见,古人对德性知识和见闻知识有“泾渭分明”的理解和认识。“见闻之知”为“物交物则知之”的外在性知识,或者说是和主体的存在无必然内在关系的知识。“德性之知”不来自于“见闻”,也就是说,任何人即使有了丰富的见闻知识,也不能保证就有德性知识。相对于“见闻之知”,“德性之知”是深刻意义上的“物与人心相交”的、与主体的存在具有相关性的“原本的知识”或根源性知识。

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德性就是没有任何原由的“恻隐之心”(“仁心”),有其心必有其行,它不来自于见闻之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誉于乡党朋友”、“恶其声而然”都属于“见闻之知”)。 可见,“德性之知”就是“还原之知”、“原本之知”。

在古人看来,见闻知识是相对容易获得的知识,是每个人在生活中与物打交道凭“见闻”而获得的“博物多能”的知识。德性知识具有内在性、主体性,因而不容易获得。那么,究竟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获得德性知识呢?对此古贤有诸多说法和方法,比如:“修身”,“识仁”、“体仁”、“反身而诚”、“知行合一”、“为道日损”,等等。其中如果用老子的“为道日损”,以及与此相对的“为学日益”的方法相互比较来说,也许比较容易理解。

见闻知识与德性知识是两种不同的知识,获得这两种知识的方法不同,德性知识要“为道日损”才能得到,即通过不断“还原”(“日损”)见闻知识才可获得,而见闻知识以“为学日益”或“积学”的方法,即不断学习和积累即可以获得。

?

用哲学术语说,前者为“天人合一”的方法,后者为“主客二分”或“天人相分”的方法。(见表一)

所谓“日损”、“还原”或“天人合一”,就是将自己“还原”到人生在世的“人与自然和谐为一”或“人与道(德)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即“天地大德曰生”(《易经·系辞》)的“天地境界”、“生命境界”。由此所谓“德性知识”也就是“自然生命境界”的知识。借用哲学家冯友兰的“四境界理论”[1]来说,“见闻之知”是层次相对低级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德性之知”就是层次高级的“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可见,见闻知识与德性知识实质上就是两种境界等级和层次不同的知识,尽管二者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

二、“德性之知”乃“见闻知识”之根源

?

诚如上述,“德性之知”为“原本知识”。相对而言,“见闻之知”是“后起知识”,是在“原本知识”的基础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知识。由此,二者的关系就是“本与末”、“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简言之,“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之根源。(见表二)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不断“见闻”,由此获得并积累各种“见闻知识”。但无论何种见闻知识都得有“根”、有“源”,由此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或者说才能“可持续发展”或得到“知识增长”。反之,如果无根无源或失根失源,任何见闻知识都会“好景不长”,不可能有持续发展和增长。可见,德性知识看似“虚知识”、“软知识”,而实际上是“实知识”、“硬知识”;看似“无用”而实际上“有大用”;看似“不实用”而实际上“最实用”。

举文学艺术家的例子来说,“德艺双美”、“人品即艺品”,是文艺家最看重的道理。艺术家的人格美或德性美,是其作品美的来源。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家的人品或人格不美,他的艺术作品也不会美到哪里去。尽管艺术技巧和艺术见闻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对于艺术家来说也十分重要,但掌握和运用技巧的毕竟是艺术创作执行者的艺术家本人,是人品决定艺品,“德性决定见闻”,而非相反。这样的道理,对于各行各业的人来说,普遍有效。同时,更重要的也许是,只有具备了崇高的德性,才能相应地选择并创造性地学习 “有根有源”的而不是浮光掠影、道听途说的“见闻知识”,掌握“博物多能”的真本领,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杰出成果,造福于人民和社会。

现实生活中,无疑既有“好的见闻知识”,又有“坏的见闻知识”(如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或投机取巧的“知识”或“技能”)。“好的见闻知识”是“有根有源”的有德性质素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正面价值的知识,“坏的见闻知识”是“无根无源”、丧失德性质素的、只有“短期效应”的负面价值的知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正面价值的知识的根源,无疑就是人的高境界的“德性”或“德性知识”。

三、以“德性”主“见闻”

生活中无人不以视听等感官和聪明才智而“见闻”,由此而获得各种见闻知识和相关的生存技能。但我们一旦“彻悟”或“体证”到“德性之知”是“见闻之知”之根源的道理,就会更加重视“原本之知”的美好德性,以德性去“迎接见闻”并“主宰见闻”,分辨和取舍纷繁芜杂多或良莠不齐的见闻知识,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好的见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之中,培养和提高“博物多能”的生存技艺,而不是让良莠不齐的见闻知识完全左右和主宰自己,使自己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收购站”或“书橱”、“书袋”。由此,我们的生存质量和身心状态也就无疑会得到改善。

“德性之知”乃超越一己私利的“天地境界”。以“德性之知”待人接物或与世界打交道,无疑是从“根源”出发去获取更多更好的“见闻知识”。德性的本质,拿《中庸》的话简单地说,就是“诚”。“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中庸》)。 以“诚”的德性而“见闻”,获得的知识就会是“诚实”或“实在”的,而不是“浮躁”、“虚拟”的。进一步说,“诚实”的见闻知识是闪烁着“德性智慧光芒”、“化腐朽为神奇”的“真知”或“新知”。 “以诚为本”去面对见闻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便遇到的是“旧的”的见闻知识,也会由于真诚德性的“照亮”而被赋予“新意”或现实意义和价值。由此,“见闻知识中寓德性知识”,“德性知识寓于见闻知识”,德性与见闻相得益彰。见闻知识与德性知识在“以德性主见闻”的方法和实践中,二者可以达到统一。

古哲强调 “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庄子·大宗师》)。其“真人”也就是具有美好德性的人,其“真知”也就是“闪烁德性光芒”的“德性与见闻不二”的知识。可见,人要想获得真知,就得做真人,做德性之人。德性之人,不仅能获得真知,而且能在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知识中辨别真假、善恶、美丑,抵制和批判假丑恶的“知识”。“真人者,君子也”。君子“在上美政,在下美俗”。这就是美好德性的功能。

[1]冯友兰.三松堂笔记(第4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635.

猜你喜欢

见闻真知根源
实验出真知
骑鹅见闻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西游见闻
熟知非真知——其庸先生周年祭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
海外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