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 动 之“水”,“情”归 何 处——浅析古诗文中“水”的意象

2011-03-20王庆红

文教资料 2011年29期
关键词:情思流水古诗文

王庆红

(邳州市铁富高级中学,江苏 邳州 221300)

意象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诗人用来传达精神情感完成审美创造的核心载体。因而要准确把握古诗文的内蕴精髓,就必须走进古诗文的意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有的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杨柳”用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杜鹃”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梅花”意味着坚强、不屈不挠的精神。但许多意象的内涵不是单一的,这就需要我们理清这种意象的不同内涵,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水”的意象无处不在,春水、秋水、江水、河水、瀑布包含浓情厚谊,它的韵味与内涵丰富,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下面,我就“水”这个意象的不同寓意剖析归纳,希望对学生阅读和鉴赏古典诗歌有所帮助。

一、时光之流逝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滚滚流水仿佛消逝的青春岁月,极易使人与时间流逝、岁月更替联系起来,体现人的生命、精神与人格意义。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唱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滚滚向东奔去,大浪淘沙,世间的一些英雄也罢,奸雄也罢,又有谁能不随时间流逝而一去不复返呢?大江的流水终日不停地向东奔流,那汹涌澎湃的浪潮,淘洗尽了千古以来无数的风流人物。大江东去,代表时间巨流的无情流逝,带走了千古的大好岁月,也带走了千古的英雄人物。

诗圣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却报国无门,到处漂泊,在一次登高后诗人感慨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流水——时光流逝、岁月更替、无奈,诗人长久在外漂泊,而壮志难酬,心里更加悲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之声、长江汹涌之状,无形中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伧。

二、离别之不舍

古代多折柳送别,而柳又多长在水边,所以古人喜欢临水送别,水亦为许多诗人对友人寄以怀缅之意而用。

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写道:“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一首新鲜脱俗的送别词,王观以横流的眼波比水,以蹙皱的眉峰喻山,以眉眼盈盈象征位于江南的浙东山水清嘉,并寄寓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祝福。

李白性格豪迈,一生游山玩水,朋友遍天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离别诗篇,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诗人把深沉却无形的友情赋予眼前有形的江水、河水、潭水等,寄寓着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既十分形象,富有表现力,又如余音袅袅,感人肺腑,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三、思恋之绵绵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利,水难以跨越,水是阻隔,随之又有很多复杂的情感产生。在水乡泽国这样的大背景前演出的爱情,当然更是似水柔美。

在宋词中,秦观的名作《鹊桥仙》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从人间到天上,水与爱情真是一水牵情万里长。“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思恋之绵绵,咏唱的便是天上之水与爱情了。

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卜算子》)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深于情、专于情的女子,开头便令人想见女主人公徒自伫立江头,翘首企盼的怨望情态。“共饮长江水”句复作自我慰藉:两地情思,一水相牵;既然同饮长江之水,自必心息相通。跌宕之间,深情毕见。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

四、忧愁之情思

俗语有云:“大吐苦水。”由此可见,“水”引人愁绪;又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欧阳修在《踏莎行》中写道:“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相反,正因为离家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愁的沉重,它似乎正在逐渐扩散开来,变成了一片无穷无尽、看不到头尾的绵绵不断的春水。抽象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写得自然贴切又柔美含蓄。

在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这种情感似乎发挥到了极致。李后主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在幽居汴京的日子里,后主过着终日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以流水的绵长,比喻愁怨的不绝,比喻忧愁的没完没了,就像春江潮水,波涛起伏,连绵不尽地向东流去,形象地写出了愁之深沉浩大,汪洋恣肆,无限绵长。

五、历史之趋势

水的滚滚奔流之势不但给人一种时光易逝之感,更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不可阻挡之感,所以,有时水又被寄予历史发展之不可更改之意。

韦庄在《忆昔》中说:“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结句“夕阳唯见水东流”,从诗的色彩看,则见残阳惨淡,照着滔滔逝水,暮色苍茫中,万物萧瑟;从修辞角度看,“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已如日薄西山,“水东流”象征唐王朝崩溃的大势如碧水东去,颓波难挽,任谁也更改不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辛弃疾慨叹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水,青山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意识中,当并指投降派。“东流去”三字尤可体味。“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故必言寄托,当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正义终会战胜邪恶,这是历史的必然,是谁都阻挡不了的。

诗歌是诗人个体对人生的独特体验,从上述古诗词来看,“水”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古代诗人才会如此钟情“水”,才会有如此之多的关于“水”的诗词逾越数千年,让人遐思万千。灵动之“水”,“情”归何处?理清“水”这一意象所蕴含的情感指向,对体会诗人情感、把握诗歌主旨意义非凡。

猜你喜欢

情思流水古诗文
十月情思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当归寄情思
丝路情思
流水有心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拗九粥情思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落红只逐东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