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交往消极影响分析

2011-03-20刘建

文教资料 2011年10期
关键词:现实情感大学生

刘建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上海200135)

大学生网络交往消极影响分析

刘建

(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上海200135)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网络交住则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活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网络交往原于情感需要、自我确认和自我表现,网络交往对于大学生来说有正面作用也有消极作用,针对消极作用,教师应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进行正确引导。

大学生 网络交往 消极影响

网络交往,是指人们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图像、文字和声音进行信息交流,沟通思想、联络感情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新的形式。网络的延伸和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都使得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调查中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如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等几乎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通过MSN、QQ、飞信、E-mail电子邮件、网络游戏、个人空间、论坛、SNS等途径,大学生人际交往也已经突破了传统模式,向更宽广的领域伸展,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很多大学生热衷于网络交往,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身份确认。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大学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使他们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而网络中的各种角色给予他们自我表现、发泄的机会,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网络是虚拟的,它为大学生提供了超越时间空间、现实身份、家庭背景和教育程度的新型娱乐和生活方式。一些大学生将网络交往作为特殊的、但是能够有效满足心理需求的交往方式。虚拟的网络世界也成为了他们逃避现实的途径,使他们沉溺其中。特别是在网络游戏中,玩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游戏的类型和游戏的伙伴,他们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年龄、身份、地域等,这是现实生活中做不到的。

(二)表现自我。

部分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动机为表现自我。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许多大学生把网络作为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在网络上通过多种途径展现自己的才能。他们一般通过网上发帖、制作个人网页等形式来展现自我。这些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网络阅历,对事情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思考。很多人在网络上找到了自我发展的方向。大学生就是看中了网络这样的一个虚拟的第二世界,在网络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发现自我、表现自我。为便利生活而使用网络的大学生更多地进行网络游戏。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游戏,需要多人在同一时空中共同完成,而网络游戏则不受时空的限制,为游戏者提供了便利。相对于复杂的现实世界,虚拟网络世界成了大学生情感的宣泄渠道。

(三)情感需求。

在网络上交友,是大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各式各样的聊天室、论坛是大学生漫游网络的第一个驻足之所。各大网站的聊天室里挤满了大学生的身影,各个交友网站里排满了大学生的注册信息和留言。聊天、交友成了一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有的乐此不疲,甚至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还有部分学生迷恋网络同居,在网上体验同居生活。大学生处于情感需求的旺盛期,他们迫切希望与外界保持更多的联系,于是运用网络这种沟通方式作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手段。网络交友成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动机。由于现实中的种种压力,大学生归属、爱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往往无法得到满足,于是一些大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中寻求归属感,重新构筑自我。

二、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今天网络已经成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之出现的则是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由于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是以计算机为中介,与传统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相比,现实性的面面接触减少,交往活动单一,稳定交往难以实现;情感交流局限,人情趋于冷漠;交往中自我中心凸显。

(一)淡化现实中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在我国,根据CNNIC2009年1月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是所有使用网络群体中最活跃的一个,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达到了18.6小时,仅次于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工作工具的办公室职员。除去必要的学习、生活用时,如此密集地参与网络或与网络相关的活动中,必定会减少参加其他活动的频率和时间,减少与身边亲人、朋友之间面对面相处的机会,其结果必然将是对现实中人际交往的疏远和心理距离的扩大。网上交际的双方所直接面对的是冷硬的键盘屏幕,彼此间处于相互隐匿平等而无直接利害关系的相对位置上,不存在社会、经济地位等现实性因素的界限,这使得网络交往中缺乏明确的纵向人际互动,也进一步淡化了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

(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危害个体心理健康。

一方面,对新异网络信息趋之若鹜的大学生由于网络交往的深度卷入,减少了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更淡化现实中已有的多方位的人际关系,人际之间的互动形式越发的单一。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和网络交往中选择的随意性,也造就了网络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性,从而限制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其随意的方式也导致了交往的肤浅化。个体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两种角色及其负载的人格特征就必定会出现交替轮转。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多重角色之间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角色转换过频时,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甚至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网络人际交往中的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反差过大,会造成内心的裂痕,威胁到个体的存在。

(三)削弱现实交往中信任感、责任感和道德感。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巩固需要交往双方彼此间的相互重视和支持,也需要双方能够平等和互惠互利。而在网络中则很难形成实质性的情感联系,虚拟的平等与交互所掩盖的是彼此间的无知,这也就限制了道德、规范在人际交往中的约束力。道德、规范的外在要求以及内化的自我约束在网络匿名化和不稳定的状态中,所能找到的也只是一串作为IP地址的符号。如此自由地存在,使社会规范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普遍约束力,而个人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也在潜意识中放松了警惕。网络中随意的、非道德的,甚至恶意的、非法的活动屡见不鲜,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造成信任、责任和道德的缺位。种种行为转嫁于现实生活就会造成大学生对于诚信、责任等价值标准的认同感降低。同时,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则是强烈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这也是对崇德化、尊理性、主中庸、重自治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

三、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策分析

毫无疑问,网络消极影响特别是过度上网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在从网络虚拟走向现实生活的回归过程中出现了种种的问题。结合有关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网络情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境大体上包括交往过程中行为言语、情绪情感、人格特征,以及网络认知等方面,具体来看则又包括道德情感、人际信任、自我认同等方面的危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育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的关系。

一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做网络交往的主人,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只是人际交往的补充,不能迷恋在网上建立的友谊或爱情,更不能用这些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二是要加强安全观教育,警惕网络中的人际欺诈。三是要加强健康的情感观教育,正确对待网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针对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在人际交往章节中增设有关网络人际交往和网恋的有关内容,采用讲授与录像、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恋,确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情感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理念。

(二)加强诚信等交往道德的引导。

消除网络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必须使相互诚实成为自律的行为。与现实人际交往一样,诚与信也是网民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学生在网络交往时,也应注重自己的个人形象,尊重他人人格,履行道德规范,做到不使用污言秽语、不进行人身攻击、不欺骗朋友等。教师要引用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典型例子来劝诫和引导学生,做诚实守信的高品位的现代人。同时学校应健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让诚实守信者获益,失信者受罚,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要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大学生的交往主要在校园内进行,要创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高雅实用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以及温馨的宿舍,激励学生奋发进取,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使人心情愉快,适宜开展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

(三)加强健康校园网的建设。

教师应发挥校园知识、人才、信息密集的优势,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场所,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设置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与学习、生活和娱乐相关的专题社区,增强吸引力,把学生兴趣引导到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完善人格等方面上来。我们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大力倡导网络文明风气,对于有违社会公德的言论不仅应及时删除,而且要就此展开讨论和批评,形成健康的舆论氛围,树立网络正气,要增加在课外、星期天、节假日等开放学校机房时间,使学校机房成为“健康网吧”。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网络体系建设,全方位地搞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1]辛妙菲.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的差异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VOL16,(9).

[2]李晓东.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行为特点及关系.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0.

[3]张俊杰,姚本先.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5.

[4]杨雪琴.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路径引导探析.江南论坛,2007.2.

猜你喜欢

现实情感大学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大学生之歌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现实的困惑
从虚拟走到现实,有多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