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政工如何适应网络时代

2011-03-20林亮

文教资料 2011年10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政工政治

林亮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高校政工如何适应网络时代

林亮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随着网络在我国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网络的丰富性、多元性、开放性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归纳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变化,以及带来的主要难题,并从理论和方法上对高校政工如何适应网络时代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高校政工 网络时代 冲击 难题 方法

一、网络时代给高校政工带来冲击

走进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样,高校政工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也产生了变化。

首先,“老师”这个称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校园里的教育工作者,教育资源不再为教师单独拥有,互联网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传播着各种思想,社会各层人士及先进的传媒实际上也共同承担着教育者的角色,这种变化弱化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

其次,大学生年轻学习能力强,提前接受新事物,是网络的先锋和占领者,而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却处于落后的尴尬地位。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社会交往的扩大,知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并不完全处于被教育的地位,与教师的关系是互动的,这种变化淡化了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地位。

网络时代带来的变化既有利又有弊。实践证明,网络的丰富性为教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也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网络时代给高校政工提出难题

如今网络迅猛发展、信息爆炸,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应该主动出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否则高校网络政工相对滞后的状态势必导致大学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迷路。

(一)大学生的注意力散失。

网络以娱乐和商业营运为主的信息占很大比例。很多网站上传的信息主要是从经济利益出发,以娱乐和商业为主,用新奇、不合理、颠覆性来满足好奇心、吸引点击率,而很少考虑到对网民精神生活思想修养、道德规范、情操陶冶等方面的塑造和培养,造成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真空地段,造成大学生注意力散失。因此,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动向,牵引式地进行思政教育,是网络政工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大学生的“三观”迷失。

网络极其庞大复杂,舆论混乱,权威性和导向性不够,自觉舆论淹没在自发舆论的汪洋大海中,如果正向的舆论导向没有优势,就很可能会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带来种种负面影响。首先,网络上的意识形态呈多元化,西方渗透无处不在,由于大学生政治鉴别力不足,极易被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俘虏,迷失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次,网络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及,庸俗化和灰色的舆论随处可见,由于大学生阅历、知识的限制,对于如此庞杂的网络舆论不善于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批判,使得各种错误观念特别是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可趁之机,影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上互联网上伦理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缺乏约束力,想干什么都可以,想怎么样都行,网上行为往往是无人监督、无所顾忌,这往往和现实发生了冲突,容易诱发大学生误入歧途。

(三)大学生的抗拒心增强。

随着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不愿简单地服从于“是非对错”的思想灌输,更喜欢自己去探索世界。现今时代,网络是学生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和联系社会的主要工具之一,他们正值逆反心理爆发的青春期,对问题的探索总会带着偏见,而网络上反向鼓吹的言论和新奇观点,容易激发其共鸣,从而使其受反向舆论的误导,产生不满情绪,怀疑和抗拒心增强,使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打折扣。

三、网络时代高校政工如何开展

面对网络带来的变化和难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和寻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的针对性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法律纪律观念,并形成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知识素养的自觉性,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网络政工有效开展必须引导和监管并用。

(一)更新教育观念,抢占网络阵地,积极引导学生。

互联网之所以大受欢迎,在于其强大的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效其道而行之,抢占网络阵地,宣扬正确理论,积极引导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大学生眼里可以概括为“高老庄”。“高”是教育内容上很多都是大道理,给学生的感觉是与日常生活相对脱节,没能得到运用;“老”是教育形式上缺乏新鲜感,灌输式的教育缺乏吸引力,死气沉沉;“庄”是指教育者的地位庄重高尚。青少年处于心理逆反期,经常会有各种猜测和疑问,如果没能晓之于理就被强制性地灌输,给人庄严不容质疑的感觉,其必潜入网络去寻找让自己“信服”的答案,以致容易被误导。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迅速改变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上更贴近生活碰到的问题,形式上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提高吸引力,适当地调整自己的位置,与学生平等互动交流,不避讳冲突,以理服人,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迅速学习网络知识,关注网络发展。

1.内容上强调实用性。

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是在生活中应用的知识,学以致用才能体现教育的目的,才能保持教育的活力。各高校已基本具备了专门的教育网站和FTP,用于公布教育文件、共享教育资料,而真正关注此类网站的学生为数不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开设必须满足实用性,网络信息要“快”、“新”,内容紧跟热点及时更新,作为一个以交互性和实用性取胜的全新的课堂来设计和管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原理和经典必不可少,而指导学生怎样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同样重要。可以开设专栏,如“哲学故事”和“人生哲学”,以通俗有趣的语言告诉学生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可以开设专栏,“党员服务在线”、“心理在线”、“就业在线”、“考研在线”等实用栏目进行交流和指导,满足学生的确切需要。

2.形式上强调吸引力。

通过学生喜爱的多种网络工具(微博、QQ系列、博客社区、BBS论坛、人人网等)进行互动交流,采用录音、电影、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不能局限于文字和语言,通过综合运用多种网络技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科技含量,迎合大学生的欣赏习惯,激发学生的浏览兴趣。例如当前非常流行的微博,其高科技、新鲜原创、交互性强等特点与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具有的高素质、年轻活跃、参与性强等特点相契合,大受学生欢迎,因此高校可以探索利用微博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深入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与学生互动,使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处于积极的状态。每个班集体创建微博班级,辅导员在微博班级中充当引路人角色,敏锐把握社会和学校热点,经常开展一些主题轻松活泼、时尚新颖、健康向上的讨论;关注学生的动态,及时捕抓他们的心理变化和想法,通过微博聆听学生的心声,并且通过跟帖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排除思想困惑,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掘一些道德修养高、社会影响力高、积极健康的学者和校友,推荐给学生关注,引导大学生立足校园,放眼社会,既增强自豪感和凝聚力,又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仿效“星座爱情”“创意工作室”等备受大学生喜爱的微博,挑选素质高觉悟高的学生骨干组建主题工作组,创立“红色旗帜”“考研社区”等微博,让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3.调整位置,不避讳冲突,以理服人。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信息的多元化上,更加明显的是大学生在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上,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独立判断。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仍然停留在告诉大学生对与错、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的事实,居高临下,要求他们简单服从这一层面,则必然难以深入其内心。因此,教育者应适当地调整自己的位置,树立教育民主化的观念,正视大学生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并与他们进行平等对话和讨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应放在教育引导上,教会学生判别事物的方法,既要正面引进现代社会中先进的社会思潮,又不回避社会上、网络上传播的某些反面信息,包括社会和校园中的各种不良现象,用青年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观点来分析这些现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网德教育,净化网络环境。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得对网络信息安全、网站登记审批、网上不良信息清理整治等有切实可行的手段。高校网络管理部门可通过“中转”传播、“过滤”非法信息、使用“防火墙”等做法,堵截外部有害信息的入侵。做好校园网上有害信息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由网络管理部门和学生工作服务队伍共同成立专项小组,清理整治淫秽色情、暴力、赌博、谣言等各种有害信息,全面清查网络的链接服务、提供托管服务和个人主页服务,加强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

通过自律和他律结合的方式,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可以制定学生网上道德自律规范《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学生网上文明公约》等,对违反这些规定的学生,分别给予暂停上网资格、取消评优资格、给予处分等处罚,以此规范和约束学生网上的言行;加强他律,加强对学生网上行为监控,建立专门机构负责网上舆论的监督治理工作组织,安排专人对论坛进行监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鼓励学生发现不健康、不道德的网上宣传后,立即向学校网络管理部门报告。发现违规行为,及时、严肃进行查处。

总之,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变化给高校教育者们提出了难题和新要求,我们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迅速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引导和监管相结合,抢占网络阵地,净化网络环境,维护校园和谐,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1]李丹,范启标.对高校“网络政工”的探索与思考,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NO.08.

[2]宋哲琛.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初探,科教文刊,2008.02(中旬刊).

[3]谭伟.网络舆论及其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3.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政工政治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如何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对国企政工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