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方高校本科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1-03-20覃利

文教资料 2011年28期
关键词:重点高校实验班学院

覃利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教心系,湖北 武汉 430205)

关于地方高校本科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覃利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教心系,湖北 武汉 430205)

本文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选拔方式和重视拔尖创新人才非智力因素三方面,通过和部属重点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比较的方式,对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论述。

地方高校本科段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高校凭借自身优势,举全校之力开展了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的的精英教育。这类学校往往集中优质资源,如一流的师资队伍、精心选拔的优秀学生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和保障体系。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和其他类型创新人才相比,是处于一种中间状态的人才,除了应具有创新人才共同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心理特征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具有在现场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即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本科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既要像其他本科生一样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在面向现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理论技能,这样就可以使科学家、工程师的很多理论成果转变成企业一线人员的实际操作技术,使理论与实践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国内众多部属重点高校在精英教育中已先行一步,采用校中院模式,成立精英学院,或实验班的模式开展精英教育。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了“元培学院”,清华大学从1998年开始建立了数理基础科学班,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了“竺可桢学院”,等等。一些地方高校也效法部属重点高校,成立了精英人才培养学院或精英培养班。如浙江师范大学的初阳学院,福州大学的教改综合班,湖北大学的楚才实验班和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班,武汉纺织大学的京都天华卓越CPA班,襄樊学院的诸葛亮班,咸宁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等。

国内部属重点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始较早,总结他们的办学经验对于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因地方高校在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有别于部属重点高校,所以地方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以下几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

一、明确精英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学科特色,避免将实验班办成“硕士预科班”。

追求卓越,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所有高校进行精英教育的共同目标。部属重点高校在确定各实验学院或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时,更多地强调人才杰出的扎实而宽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对本学科的持续的科学探究能力,如东南大学的吴健雄学院提出“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强烈的进取精神,扎实的基础理论,科学的知识结构,优良的素质能力,持续的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提出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卓越人才”。而地方高校中除一部分地方综合性重点大学强调学术科研能力外,一部分学科特色明显的高校更强调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如福州大学属福建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其教改综合班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数学物理及计算机基础厚实、素质全面、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为区域及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优秀人才。武汉纺织大学则是一所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湖北省地方普通高校,2011年刚成立的武汉纺织大学“京都天华卓越CPA班”则提出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胜任能力为本位的注册会计师等会计精英人才,在提及‘卓越CPA’班的现实意义时,武汉纺织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助理黄运平教授说:“‘卓越CPA班’的成立,将充分发挥会计专业的辐射示范作用,向社会输送高水平实用型人才,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校企联合精英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拓宽学生就业渠道都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在确定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实验学院或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定要避免将本校的“精英班”办成重点高校的“研究生预科班”,特别是一些办学历史不长或升本时间不长的地方普通高校由于本校不具备硕士研究生招生资格,这些拔尖创新人才的出路往往是考取重点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这样就失去了最初开办此类实验学院或实验班的意义。此类高校应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以为地方输送某些专门领域的杰出人才为己任,在本校特色学科上做足文章,集中本校的优势力量进行特色精英教育,并以此来带动本校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据2011年6月25日《哈尔滨日报》报导,黑龙江省将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先导,以服务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新材料、装备制造、能源制造、能源技术等主导产业群的学科专业为核心,逐步建立涵盖工程师、建筑师、园艺师、畜牧师、医师、教师、会计师、资产评估师、律师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9年,山东理工大学开始举办本科创新实验班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验班,结合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立足山东制造业,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方向,创新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将两种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实验班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实行本科工程型、硕士工程型两段制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其中本科工程型工程师培养模式为4年制本科,“3+1”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学生本科毕业后,通过保送或考试攻读工程硕士,在校累计学习1年,在企业累计顶岗1年,同时完成学位论文。

二、选拔人才做到“不拘一格”,同时地方高校也应向地方主管部门争取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长期以来,大学在选拔生源时一直以考试成绩为主,并根据中学的数、理、外考试成绩或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入围,这种常规化的录取标准和方法使得单科成绩不十分突出、各科成绩较平均的优秀学生最有可能被录取,而在某一领域具有冒尖才能的学生却得不到发掘的机会。部属重点高校在实验班学生的选拔上敢于打破这一常规选拔方式,做到“不拘一格”。文科类实验班可以根据本专业的特点选择某门文科成绩突出且在文科某方面有特殊天赋的理科生,理科实验班也可以选拔某门理科科目突出且对某门理科学习兴趣浓厚的文科生。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中,经常有数学考满分的文科生和语文作文考满分的理科生,这类学生具有成为复合型人才的先天禀斌,比起那些各科成绩平均且总成绩高的学生应该更具有培养潜力。2010年江苏高考中出现的古文奇才王云飞就是一位理科生,一位专家在看到他的高考作文后说:“考生用的是纯正文言文,修养的确很深,直接读古文献的硕士都没问题!”地方高校在进行精英班的人才选拔时,除按照一般规则外,也可结合本地区发展特点,以本校命题自主考试、参考学科竞赛获奖、发明、创造等方面的情况等方式将一些在相关特色领域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选拔出来进行培养。2008年,拥有6项国家发明专利、17项实用型专利,高考成绩却没有达到省控线的山西“小发明家”牛培行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降百分破格录取,学校还为他专门配备了导师、实验室和科研基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全国第一批具有破格录取资格的学校之一,相对于这些部属重点高校,地方普通高校的自主招生权限要小得多,如2009年古文功底深厚的湖北武汉“最牛高考作文”考生周海洋的高考成绩为370分,仅达到当地第四批高职高专(二)的录取资格线,而湖北省三峡大学本科专业在第二批本科(一)招生。三峡大学曾争取破格录取周海洋读本科,但未获教育主管部门批复,且该校不具备降分自主招录的资格。该校党委副书记何伟军曾呼吁:“普通高校录取特质人才应有更多优惠政策。”最后通过专科补录程序,三峡大学正式录取了周海洋,学校安排他插班到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班进行学习,并将为他建立一个包括汉语言文学、历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老师的导师组,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三、在强调人才的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人才的非智力因素。

要成为精英分子,担负起中国未来社会领导责任的人,一定是有道德、有责任感、讲诚信、有爱心和有创新精神并掌握了相关领域专门技能的优秀分子。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有在人生最美好的大学时光中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思想。在现实名利观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心浮气躁,特别是对于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理化生等学科的实验班不感兴趣,如2010年9月武汉大学新成立的“弘毅学堂”面向全校2010级高考理科类本科生选拔招生。弘毅学堂共开设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物班、计算机班等5个学科班,各班招收学生20名,由中央专项拨款提供资金支持,目的在于培养基础学科领军型“大师”。就读该专业的学生须具备甘于寂寞、不受名利之心影响潜心基础学科研究的献身精神,许多家长和学生在报名时主要考虑的却是就业的利与不利。在地方高校选拔进行实验班学生的选拔和培养时除注重人才的智力因素外,更要强调人才的非智力因素。要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就要对学术天生热爱,并为之刻苦钻研,要隐忍学术探索中的无穷艰难,甚至要安于清贫寡欲的平淡生活。然而,迫于就业压力和现实利益的考虑,许多学生对那些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数、理、化专业已经不感兴趣,对文、史、哲专业也不感兴趣,而热衷一些与经济、资源直接相关的专业,几近盲从。很多学生进来时成绩很好,智力水平相对较高,应付知识性的学习绰绰有余,但由于没有超越功利之上的心理动力引导他们进入学习与探讨的深层次,心态屈从于社会时尚,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志向茫然,不能真正潜心学习,缺乏钻研精神,到头来得到的不过是一些浅显的知识和技能。据2011年6月25日《哈尔滨日报》报导,黑龙江省将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教育培养计划,在3所部属院校和10所省属重点建设高校的基础科学领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本科生进行重点培养。试点期间,相关院校可通过自主招生、大类招生等方式进行学生初次选拔;新生进校后,在各学科专家委员会主持下,可在更大范围内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进行二次选拔。同时提高相关专业拔尖人才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强调个性化培养,允许学生改变学科(专业)方向,允许课程免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3-64.

[2]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

[3]邹晓东等.从混合班到竺可桢学院——浙江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之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4]张红伟等.四川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吴玉章学院2007级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思考[J].2009,(2).

[5]初霞.黑龙江省将进行高教改革[N].13所高校基础学科尖子生可转专业.哈尔滨日报,2011-6-25.

[6]张敏.山东理工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流本科生,培养优秀工程师[N].鲁中晨报,2010-7-2.

猜你喜欢

重点高校实验班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俄罗斯政府向21所重点高校拨款99亿卢布
社会正义视野下我国重点高校学费制度之审视与设计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大学通用英语课程存续的必要性——一项基于西部某重点高校的实证研究
学院掠影
湖南省重点高校研究生教育结构研究———基于结构偏离指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