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诠 释“空 白”,点 亮 精 彩

2011-03-20朱美娟

文教资料 2011年15期
关键词:伯父北风天鹅

朱美娟

(常州市武进区花园小学,江苏 常州 213161)

文本中的“空白”,是文本提供的想象和感悟空间,是语言文字的画外之音,弦外之意。每一个文本,都包含无数的未定之处——空白,无论有多少细节的详尽陈述,都消弥不了其中的未定点。如果抓住文本“空白”进行感悟,更能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的深处,使情感得到有效延伸。这些看起来似乎“无”的空白之处,其实渗透着极其丰富的“有”,为学生的想象留有极大的空间。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个性填补,激活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想象,建立起文本和读者沟通的桥梁,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无中生有”,让学生有火花四射的瞬间,享受无疆思维的快乐。

一、推想“空白”,填补情节

故事有了引人入胜的情节,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会更明显,人物之间矛盾冲突的发展演变过程也会更清晰。但有时候,作者由于构思炼意,布局谋篇的需要,常常在叙述事情发展时,省略一些情节。而这些情节空白,正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地方,教师应在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丰满人物形象。

如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北风和小鱼》,故事开头有三个重复的句式,北风向草地、梧桐树、鸟儿吹一吹,青草变了颜色、梧桐树落了叶、鸟儿躲进了窝,那么这儿还可以对情节进行补充、推想,北风还会向谁吹一吹,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学生展开想象:北风向花儿吹一吹,花儿枯萎了;北风向大雁吹一吹,大雁飞到了南方;北风向灰熊吹一吹,灰熊进洞冬眠了……学生把情节补充得很完整,对于理解:“北风得意地说:‘大家都怕我。’”这句话,就更有感受,朗读也就更富有感情了。

又如《三顾茅庐》中,讲刘备到诸葛亮的草堂拜访,关羽、张飞在门口等着,刘备在草堂的台阶下等,等了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那么张飞、关羽会说什么,会做什么,这儿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内容进行情节的填补,从而能更好地突现刘备的渴求贤才、尊重贤才。

二、揣摩“空白”,明朗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非常重要,这也是“授之以渔”的一个方面。语感力的发展直接表现为学生对文本中言语隐含意义的感知的发展。文本中的隐含意义,就是指隐藏在“言”内的言外之意。我国古代诗人写作时很讲究含蓄和意境的创设,有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之说。这种“贵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文本的意义空白,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得以明了文本意义的切入点。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在伯父和“我”谈起《水浒传》时,“我”张冠李戴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的话,“我”又羞又愧,又悔恨,比挨打还难受。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意义隐含的空白点。伯父的话表面上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是在委婉批评“我”读书不认真。揣摩到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才能体会到鲁迅对下一代的教育和体贴。

因此,在教学时,抓住有内涵的词句,仔细揣摩,就能避免仅限于表面的肤浅理解,从而深入文章的中心,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

三、品味“空白”,深化内涵

在文本中还有许多标点符号,它们的作用是表示语音停顿或表示语气语调,但它们对文本意义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这些语气、语调传达出了文本的感情内涵,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抓住这些富有情感的符号空白,引导学生体验和填补,在符号、学生、情感之间建立一种心理联结,就会激发他们产生共鸣。

如在《天鹅的故事》中,讲到“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这儿其实是老天鹅在重复同一个动作,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每一次都是那么用力,那么奋不顾身。好好体会,我们可以带着学生们走进老天鹅的心里,去了解老天鹅为了天鹅群而“舍己为鸟”的精神。

又如《荔枝》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母亲见到儿子买回那么贵的荔枝,批评儿子,但作者使用了省略号替代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细细探究,才理解此处省略号是为我们设置了一处“符号空白”,其中蕴涵无穷意味。再读前文,我们不难看出母亲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她买的沙果每个带着疤,有的还是烂了皮的,每斤只要5分或1角。而儿子买的荔枝却要几元钱一斤。母亲自然会觉得儿子浪费,但同时,当她面对儿子的一片孝心,她又怎能不感动!“此时无声胜有声”,正是这个省略号所产生的巨大感染力,学生们从中也可以获得深深的心理感受。

四、猜想“空白”,明白心理

从一般叙事的行文规律来说,应该是“察其言,辨其色,度其意,观其行”,但有时为了达到含蓄之效,文本中却往往有所“缺失”。让学生结合语境对人物的神态、内心活动加以填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演绎和活化课文的丰富内涵。

如《月光曲》一文中,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和她哥哥的对话时,“他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这时,贝多芬心里想法是怎样的?当他弹了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后,听了盲姑娘的赞美话,“他望了望站在她身边的穷兄妹俩,按起琴键来。”此刻,他又是怎样想的?针对这样的地方,让学生进行补白练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悟,而且能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其积累语感。

五、创造“空白”,点亮精彩

在有些文本中会不直接写要写的人或物,而是通过其他的人或物来间接表现所写的人和物,这就是所谓的侧面描写。《艺概》的作者刘熙载说:“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知睹影知竿乃妙。”

以旁面写正面,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如在《秋天的怀念》中,课文末尾有这样一段描写:“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这段描写简笔勾勒了菊花的色彩,造成了艺术空白,给读者留下揣摩回味的余地。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上这段时,引导学生对“简笔画”进行画面后的探索,让学生从菊花想到生活。有的学生说,黄色的花淡雅,就是母亲希望儿子能平平淡淡地活着;有的说,白色的花暗示要活得有尊严,要高贵不卑贱;紫色的花意味着要对生活充满激情,永远不在挫折面前爬不起来……学生通过对侧面景物的意象把握,创造了景物的语言,使作品中“好好活着”的意蕴具体化,更为生动丰满,从而对本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再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中有这么几句话:“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这些话表面上是在讲樟树的特性,其实在以树喻人,是讲宋庆龄的可贵精神、伟大的人格。

总之,只要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文本中有意义的教学资源,语文课堂思维之花,就一定会绽放得异常美丽,精彩也就随时能被点亮。

猜你喜欢

伯父北风天鹅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
北风最爱恶作剧
天鹅
北风大人
借给伯父一百元
忆首次赴朝祭奠伯父毛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