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班级成为学生心灵的栖居地——我的班级文化建设

2011-03-20王佩华

文教资料 2011年15期
关键词:教室班级文化

王佩华

(桐乡市第六中学,浙江 桐乡 314500)

我不想让我的班级只成为学生习得知识的场所,而是想让它成为学生心灵栖居的地方。我非常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因为我认为班级文化代表的是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是班级的灵魂。

在一个窗明几净的班级中,全体学生自然而然形成一股浓郁的学习风气,学生的道德情操也会得到熏陶。而且,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也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触动学生自发地加入建设班级文化的行列,使班级文化的建设与学生的发展形成积极的互动,从而取得教育实效的最大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对于教育而言,一切都可以成为它有利的教育素材,所以在有效地运用教室空间资源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

首先,我一直非常注重教室的卫生。

干净的教室不是打扫出来的,而是保持出来的。在我的班级里面没有纸篓之类的卫生用具,也不专门安排值日生来搞卫生工作。因为在我的班里每两个或几个学生合用一个垃圾小袋,挂在桌上的小钩上,用来放一些如纸屑等物,自己周边的一小块地方也就是自己的包干区。除此之外,教室讲台边和最后的空地另外分配给两个学生,教室里饮水机的角落和讲台也有专人负责。就拿我班的讲台来说,每一个到我班上课或者去监考的老师,都一致认为不旦是一次干净,而是每次都能保持干净,就连放粉笔的小盒子也按照粉笔颜色进行了大致的分类,短小的粉笔头也能够及时清理出去。当然这样的效果不是自然形成的,也要经过一段的时间督促,平时还配以一定的检查,如每天都有两次眼保健操,在这个时间段,我就会请值日班长来检查或由班干部进行班级常规检查,如有扣分,就进行记录,此记录与学生的一学期的品行考核挂钩。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还经常教育学生看到地上有纸屑就主动捡起来(当然我自己看到后也会马上捡起来),课桌椅摆放整齐,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室就是我的家”。教室的卫生是班级文化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锦上添花了。

其次,我很重视教室的布置。

在教室两侧的墙壁贴一些字画、人物等(贴什么内容我都是和学生一起商量选出)。我们在教室黑板上方张贴了六个大字——态度决定一切,在黑板左侧粘贴学生日常学习或劳动或阳光体育的照片,每月一换;在后墙上我和学生们一起设计了几个大字:阵阵花香。贴近墙面,摆放了由学生自己种的或者买来的各种各样的花儿和植物,也是每月换一批,当然如果有学生愿意放在班级里,就是放一个学期也是欢迎的。右边墙面因前后都有窗,所以在中间凸起的地方就贴上了一句名言:善读书可以医愚。我只想传达给学生一种信息,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现状,每天我们都可以有进步。在这墙的后面一小块地方专门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我称之为“习习墨香”。在对面墙上,还挂了四幅小画,分别为:春、夏、秋、冬,意为我会陪学生们一起走过一年四季,无论遭遇什么风雨,我都会和他们在一起。如果要布置成为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班级,还要有个书橱,在我们班书架上摆满了学生们爱读的中外各类书籍,我称之为“幽幽书香”。

因为有学生的参与,学生对教室的一切都很在意也很关注,学生在这样一个教室环境里,身心自然而然地受到了熏陶,也给他们带来了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同时也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我想对他们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是一种享受。

良好的班级环境文化,只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而真正体现班级个性的是班级的“软文化”,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这里我主要和大家谈谈我的班级管理和相关的一些管理制度。

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在第一时间引导学生制定一系列的班级公约,由我拟订草案,其中有些条款学生可以增加也可以删改,然后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采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再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

利用《班级日志》进行管理是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实施的一种方法,它也是班级建设中最为完整的“班级宪法”,里面的内容从“班规班训”到“班级卫生分工细则”,从“班干部课代表职责”到“班级惩罚与奖励条例”,整整十页都与学生一起讨论研究,制定得比较完整、全面。学生在班级生活中体验了“社会生活”。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主题班会、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交流,同时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就拿开学不久的一件小事来说。记得那是星期五,因为授课的需要,学生要到多媒体教室去上课。有一组同学因为领头的学生坐错了,后面的也没更正过来,以致整组都错了。课后就有学生提出来,要按班规处理(因为班规中有一条:擅自换座位、离座、中途擅离教室者扣5分)。刚开始从内心里来说,我也想警告一下就算了,因为那堂课是我上的,学生纪律很好,上课效果也很不错。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在班会课上强烈要求对“坐错位置”这件事按章处理,并陈述了各种理由,甚至拿出了国家的法律来对照着说;当然也有学生拿出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以及过失杀人和过当杀人有别来反驳;同时非当事人小组的学生也纷纷举手要发表意见和想法,大部分人都认为警告一下算了,毕竟那堂课我们上得非常精彩。有学生还说,制定班级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约束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那堂课我们是成功的,所以可以不扣那组学生的分。但是坚持扣分的学生说,那以后再有犯错我们将按什么来处理呢?闹了半小时也没个结果,我不得不暂停我主观的判断,告诉学生我去征求一下其他老师的意见,并答应他们下周一一定给他们答复,可是老师们的意见也是众说纷纭。就在当天晚上,更有学生发来邮件,部分文字引述如下:

老师,不应该对他们放纵,如果他们可原谅或轻处,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不能因为他们是一组,人比较多,牵连太广了,而不去追究。此外班干部未带好头,是不是应该更加重处呢?我们所追究的是位置的坐错,而不是伦理和宽容所能制约的。所以法家应该是班级纪律所因关系的,而不是“仁”为思想的儒家可以睥睨的。

当下,法律(即班级公约)尚未完整,社会(即班级)还是动荡,所以法家思想应是当下所需要的,要制定周密而又严格的法典来管理班级,不让班级在管理上有什么漏洞可以言说。老师这就是我的意见,希望你能支持我,去扣分!要扣整,不能减半,吃一堑长一智,不经磨难怎么能看见美丽的彩虹!为了班级的公正性,老师你只有一条路可走!

面对学生义正严辞的陈述,为了处理的公正性,为了班级公约起到更好的约束作用,最后我决定对坐错位置的学生给予扣5个学分的处理。

周一早上,我向全体学生陈述理由之后,宣布了我的决定,倒也没有听到被扣分的小组有任何微词,也许在那个周末里,他们也在权衡制度和利益。

由此可以看出,在良好的班级集体文化氛围之中,学生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良好的班风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抵制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还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感觉到公正和公平,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也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的班级集体荣誉感增强,从而使整个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此时,班级已不仅仅是习得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成为了塑造学生心灵的栖居地。

猜你喜欢

教室班级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313”教室
班级“四小怪”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