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禅籍俗语中的民俗文化蕴含

2011-03-20

文化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灯会俗语禅师

徐 琳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

唐宋禅宗语录历来被看作是同时代口语化程度最高的文献之一,其中运用了大量俗语,既有流传于街头巷尾、乡村市井的民间俗语,又有禅师应机接人、随口方便创造的禅林俗语。禅籍中许多俗语直接记录和反映了唐宋时代的民俗形态和民俗事象,涉及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饮食、服饰、婚嫁、社交、年节习俗和鬼神崇拜等。生动反映了唐宋时代民众的物质、社会和精神生活。通过使用俗语,禅宗不但将深奥的佛理通俗化,俗语中记录的民俗事象还将佛门义理生活化、世俗化。禅籍俗语是反映唐宋时代社会特色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禅宗语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一、禅籍俗语反映唐宋时代的物质生活

物质生活包括生产创造和日用消费两个方面,人们通过劳动改造自然、创作财富,同时又通过吃、穿、住、用、行等方式享用劳动成果。禅籍中有大量俗语反映了唐宋时期人们生产创造和日用消费的物质文化生活,包括服饰习俗、饮食习惯、行旅习俗、劳动习俗和商业活动等。

(一)服饰习俗

吾便问:“离却这个壳漏子后,与师兄什摩处得相见?”岩曰:“不生不灭处相见。”吾曰:“莫道草里无人,自有鉴人。”岩曰:“作摩?是你幞头痕子尚犹在,有这个身心? ”(《祖堂集》卷四《药山和尚》)[2]

幞头,头巾的一种,亦称折上巾,是在东汉幅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定制于北周。唐代杜佑《通典》卷五十七《礼》:“后汉末,王公名士,以幅巾为雅。”下注:“袁绍战败,幅巾渡河,按此则庶人及军旅皆服之。用全幅帛而向后幞发,俗人谓之幞头。”唐时,幞头的使用还有官职品级的要求。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五代渐变平直。到宋代,幞头成为了男子主要的首服。上自帝王,下至文武百官,除重大典礼及朝会外,均可佩戴。佛家将幞头喻指凡俗之念。幞头痕子,比喻留存在心头的凡情俗想。

(二)饮食习俗

1.《十二时歌》:“苦沙盐,大麦醋,蜀黍米饭虀莴苣。”(《古尊宿语录》卷十四《赵州(从谂)真际禅师语录之余》)[3]

盐是我国先民最早发现的呈味物质。关于盐的种类,早在先秦时已有了多种类型。《周礼·天官·盐人》:“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宾客,共其形盐、散盐;王之膳羞,共饴盐。”唐孔颖达疏:“苦当为盐,盐谓出于盐池。今之颗盐是也。”可见,从井中提取盐的方法一直从上古沿用到唐宋,盐呈颗粒状。醋在宋代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之一,需求量极大。当时民间有“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4]的谚语。禅籍中用俗语“苦沙盐,大麦醋”暗示在人们的日用俗事中也蕴含着佛法大意。

2.画饼充饥,丹霞烧木佛。饿狗啮骷髅,镜清不展单。胡饼里觅汁,从上老汉既把不定,未免随时逐节,便见阴消阳长。 (《虚堂和尚语录》卷一)[5]

胡饼,《释名·释饮食》:“胡饼,作之大漫冱也。亦言以胡麻着上也。”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多次提到胡饼,如卷四《食店》:“大凡食店,大者谓之‘分茶’,则有头羮、石髓羮、白肉、胡饼、软羊、大小骨角、炙犒腰子、石肚羮、入炉羊罨、生软羊面、桐皮面、姜泼刀、回刀、冷淘、棊子、寄炉面饭之类。”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二《任氏》云:“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方张灯炽炉。”可见,当时已有专卖胡饼的店铺,胡饼成为了人们常用之食。俗语言从胡饼中找水,行为荒唐可笑,在禅门中比喻想要从经书中找到真如佛法,是一种荒唐而不切实际的修禅行为。经书之中不过是干瘪无味、毫无价值的文字符号。该俗语反映了禅宗“不立文字”的语言观。

禅籍中这些关于民间饮食习惯的俗语,有的涉及食物材料的来源,如“苦沙盐,大麦醋”;有的反映外族人民的饮食习俗,如“胡饼里觅汁”、“波斯吃胡椒”;有的反映当时人们的饮茶风尚和技艺,如“茶中盐味,色里胶清”、“点茶须是百沸汤”;还有一些反映人们对待饮食消费的态度,如“粗茶淡饭”、“美食不中饱人吃”。

(三)行旅习俗

古寺和尚。丹霞参师经宿至明,旦煮粥熟,行者只盛一钵与师,又盛一碗自吃,殊不顾丹霞。丹霞即自盛粥吃。行者云:“五更侵早起,更有夜行人。 ”(《景德传灯录》卷八《古寺和尚》)[6]

俗语反映了古人出行尚早的风俗。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出行者总是争分夺秒,天刚朦朦亮就动身启程。对早行之事,唐宋文人多有描述,如唐郭良《早行》诗:“早行星尚在,数里未天明。”杜甫亦作《早行》诗:“歌哭俱在晓,行迈有期程。”宋庄绰《鸡肋编》卷中载“又尝自钱塘将还家,泛舟已到桐庐。五鼓欲行,忽有人大呼寻李大府船。”《太平广记》卷三一一《进士崔生》载《录异记》中事,云:“进士崔生,自关东赴举,早行潼关外十余里。”杨万里《诚斋集》卷九十八《杂着·题跋·跋兰亭帖》:“予闻‘五更侵早起,更有夜行人’,愿持此句子寄声山谷。”古人尚早出行的原因主要是道路艰险,交通不便,有些官员出行还有“官程”和“宦程”的旅途时间限制,所以不得不早起赶路。俗语“五更侵早起,更有夜行人”生动地反映了古人早行的风俗。俗语字面言不要轻易说比别人起得早,还有更早起的人。比喻不要骄傲自大,能人之上还有能人。

禅籍中还有俗语“有马骑马,无马步行”、“家贫路富”、“家贫未是贫,路贫愁杀人”、“欲行大道,莫视小径”,反映了唐宋时人们的出行条件和出行观念。其中“家贫路富”的出行观一直延续到今天。

(四)生产劳动习俗

禅宗队伍的主要成员是下层劳动者,包括农民、木匠、渔夫、织工等,当他们参禅悟道或是应机接人时,力图以一种本土通俗的话语来揭示深奥的佛法大意。大量运用俗语成为了这个特定言语社团中一种常见的话语表达方式。许多禅籍俗语关涉农耕劳作、捕鱼打猎、治玉纺织等事象。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看,这些俗语为我们了解唐宋时的劳动习俗和不同职事提供了材料。

1.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深耕浅种。”(《五灯会元》卷十二《翠岩可真禅师》)

耕地时土地要深挖,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播种时覆土要浅,禾苗容易发芽出土。这是劳动者在长期的农耕劳作中总结出的耕作经验。唐柳宗元《龙城录·老叟讲明种蓺之言》:“余南迁度高乡,道逢老叟,与年少于路次,讲明种蓺。其言深耕穊种,时耘时耔,却牛马之践履”。敦煌变文《秋胡变文》:“汝不如忍意在家,深耕浅种,广作蚕功,三余读书,岂不得达?”宋朱熹《晦庵集》卷一百《劝农文》:“正是耕农时节,不可迟缓,仰诸父老,教训子弟,递相劝,率浸种下秧,深耕浅种。”禅师用农耕劳作语截断学人关于祖师西来意的问话,暗示学人平凡普通的农耕劳作中蕴含有深刻的佛法禅旨。

2.僧问:“如何是道? ”师曰:“良田万顷。 ”曰:“学人不会。 ”师曰:“春不耕,秋无望。 ”(《五灯会元》卷十七《开先行瑛禅师》)[8]

唐宋时农谚。春天不耕种,秋天就没有收成,反映了春耕秋收的农业劳作习俗。又作“春不耕,秋不获”,《新唐书·吐蕃》:“甘、凉距积石道二千里,其广不数百,狭才百里。我若出张掖、玉门,使大国春不耕,秋不获,不五六年,可断其右。”比喻不付出就不会有收获。禅师以此告诫学人只有勤奋修行,方能悟得佛法。

禅籍中有大量俗语反映古人的劳动习俗,如“大匠无绳墨,良材无曲直”、“鸳鸯绣出从君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不琢不成器”、“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等。内容涉及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方式。同时,这些俗语通过描述各种劳动映射出多种职事,包括农民、织工、木匠、医生、军人、玉石匠、猎户等。其中又以与农业相关的俗语为多,一方面反映了在禅宗队伍中农民是其主要的构成者,另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禅宗力图以本土色彩浓郁的农禅话语来取代外来印度佛教的宗教精神。

(五)商业习俗

1.僧问:“知师久蕴囊中宝,今日开堂略借看。 ”师曰:“不借。 ”曰:“为甚么不借? ”师曰:“卖金须是买金人。”(《五灯会元》卷十六《崇寿江禅师》)

宋代出现了专门的金银铺,因为政府禁止庶民使用金器,所以金铺在各类店铺中属于上等,主要为贵族提供服务。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铺席》:载御街南端“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街,两行多是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前列金银器皿及现钱,谓之‘看垛钱’。”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宫宇》:“南门大街以东,南则唐家金银铺、温州漆器什物、大相国寺,直至十三间楼、旧宋门。”俗语字面言珍宝要给识货人,比喻做事须是内行人,了解内情的人才能将事情做好。

2.云门问长庆:“作么生道免得石巩唤作半个圣人? ”庆云:“若不还价,争辩真伪? ”(《明觉禅师语录》卷二)[9]

3.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见钱买卖不曾赊。”(《五灯会元》卷十《翠岩嗣元禅师》)

4.良久云:“若无人出头,买卖不当价,徒劳更商量。珍重!”(《五灯会元》卷十五《庐山护国和尚》)

三条俗语反映了当时人们在交易中讨价还价的议价方式。禅籍中多此类俗语,可见讨价还价在当时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商业风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八《靖康中帙三》:“譬如有人买绢一疋,索价三贯,文买者酬二贯五六百,又添一二百文,遂成交易,如此谓之买卖。”这些俗语在禅籍中都被借来强调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只有亲力亲为,才能对事物有更深刻实在的认识。

二、禅籍俗语展示唐宋时代的社会生活

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家族传承、人际往来等社会行为有着共同的规约和认识,形成了群体默认的社会文化习俗。除此,岁时年节和民间游艺在百姓日常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是民众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具有民俗文化的内涵。禅籍中的许多俗语反映了唐宋时代百姓的社会习俗。

(一)家族习俗

问:“上行下斆,未是作家。背楚投吴,方为达士。岂不是和尚语?”师曰:“是。”曰:“父财子用也。”(《五灯会元》卷十二《百丈惟政禅师》)

古人重视家族权利和财产的传承关系,无论是帝王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父亲之财为子所用。《汉书》中已有子受父财的记录,《杨敞传》“初,恽受父财五百万及身封侯,皆以分宗族。后母无子,财亦数百万,死皆予恽,恽尽复分后母昆弟。”宋李昉《太平御览?人事部?奴婢》:“(《史记》)又曰:‘王丹尽得父财,家累千金,奴僮数百。”俗语在禅籍中比喻僧徒向师父学习禅法,传承师父的思想德行。同类的俗语还有“子承父业”,也体现了古人的家族继承传统。

(二)交际习俗

1.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甚么人?”师曰:“远亲不如近邻。”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又作么生?”师曰:“近邻不如远亲。”(《五灯会元》卷十九《虎丘元净禅师》)

宋时谚语。在遇到困难时,远方的亲人比不了身边的邻居,体现中国古人重视邻里关系的和睦。

2.示众:“上至诸佛,下及众生,性命总在山僧手里。检点将来,有没量罪过。还有检点得出者么?”卓拄杖一下曰:“冤有头,债有主。”遂左右顾视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五灯会元》卷二十《剑门安分庵主》)

宋时谚语。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或规其当先孤寒,监司者愤然曰:‘得饶人处且饶人。’时传以为笑。”反映了古人宽容待人的交友原则。

此外,还有俗语“不解作客,劳烦主人”、“一客不烦两主,一鸟不栖二林”反映了人们的作客观,“得人一牛还人一马”反映了人们不贪图他人便宜,平等待人的交友原则。

(三)年节习俗

1.问:“的的西来意,师当第几人? ”师曰:“年年八月半中秋。”(《五灯会元》卷十《崇寿契稠禅师》)

古代以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八月十五日正当秋季的中间,故称中秋。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一段中详细描述了中秋节前即中秋之夜热闹的街市。《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散劝文》:“中秋八月演朝露,滴滴如珠草上悬”。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八月》:“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2.冬日,上堂云:“达磨西来,事久多变。后代儿孙,门风无限。搅扰身心,一团麻线。白云今日,都通截断。大众,一百单五近清明,上元定是正月半。”(《古尊宿语录》卷二十一《舒州白云山海会(法)演和尚语录》)

岁时谚。正月初一过后的一百零五天正是清明节。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清明节》:“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也叫元宵节。又《梦粱录》卷一《元宵》:“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文中详细描写了元宵节夜晚街市上热闹的场面,不但张灯结彩,“更兼家家灯火,处处管弦”。俗语在禅籍中指依照事物的自然属性和规律修习佛法,不必刻意追寻。

(四)游艺习俗

1.邓隐峰辞师,师曰:“甚么处去? ”曰:“石头去。”师曰:“石头路滑。”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五灯会元》卷三《江西马祖道一禅师》)

俗语谓卖艺人到了合适的地方就开始表演,比喻见机行事。“竿木”或“爬杆”是我国古代百戏中非常有名的一种竞技游戏,早在汉时已经出现,唐代尤为盛行。唐崔令钦《教坊记》:“上偏私左厢,故楼下戏,右厢竿木多失落,是其隐语也。”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时教坊有王大娘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洲、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辍。”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焦中书南厅壁间有晏元献《题咏上竿伎》一诗云:‘百尺竿头褭褭身,足腾跟挂骇旁人。’”俗语在禅籍中比喻随机应付,又喻指悟道在心,不拘时地。后多指遇到机会偶尔凑趣,或随俗应酬。

2.总饶使得十二时,赢得口边生白醭,宝林与么告报。只打净洁球子,莫有和泥合水与物俱化底么?(《虚堂和尚语录》卷二)

球子,古代游戏使用的一种球类,二人或多人共同游戏。宋吕本中《紫微杂说?赌新法》:“熙宁神宗与二王禁中打球子。”宋朱胜非《绀珠集》卷三《球场草生》:“宪宗问赵宗儒曰:‘闻卿在荆州球场草生,何也?’对曰:‘虽则草生,不妨球子往来。’上为大笑。”宋代不但盛行踢毽子,而且玩法多样,技艺高超,有膝踢(“耸踢”)、肚踢(“突肚”)、头踢(“佛顶珠”)等。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中记录了当时有专门经营 “鞬子”这一类的小商品,经营者可以依此谋生,“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皆他处之所无也。”打球本要沾泥,能够打干净球比喻不受污染,置身事外。禅宗喻指能够摆脱凡尘俗念,澄明本心,不 “和泥合水”,滞碍不前。

禅籍中涉及唐宋游艺习俗的俗语还有 “但看棚头弄傀儡,牵抽都在里头人”、“八十老人入场屋——不是小儿嬉,不是因循事”等。俗语反映了唐宋时的唱戏、游戏、杂耍等民间游艺习俗。

三、禅籍俗语显现唐宋时代人们的精神信仰

在古代社会演进的过程中,许多超越人类认知能力的事物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在民众集体思想中产生出鬼神魂魄、祸福时运的概念。禅籍中有许多俗语记录了古代民众的精神信仰,体现出人们对未知自然的神奇构想。

禅籍俗语中体现的民间俗信涉及人们对鬼神魂魄的崇敬恐惧,对祸福时运的迷信崇拜,以及对宗教的世俗化信仰。

(一)鬼神魂魄

1.初问青峰:“如何是学人自己?”峰曰:“丙丁童子来求火。”(《五灯会元》卷十《报恩玄则禅师》)

古代以十干配五行,丙丁属火,因称火为“丙丁”。 《吕氏春秋·孟夏》:“其日丙丁。 ”高诱注:“丙丁,火日也。”“丙丁童子”即指主管火的神童。管火神童向外求火,禅家借以比喻自身是佛,还向外驰求,人们逐物迷己,忘记了本来佛性。

2.僧问:“修多罗教,如标月指,未审指个甚么?”师曰:“请高着眼。”曰:“曙色未分人尽望,及乎天晓也寻常。”师曰:“年衰鬼弄人。”(《五灯会元》卷十二《泐潭晓月禅师》)

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一有“神衰鬼弄人”一条,谓:“神者,人之英华。每于月明之下,露草之间,现出精光,顾影自见,或数尺,或数尺外,闪闪烁烁,鬼魅见之,自然辟易。迨年老或病,气馁静枯,其神就衰。鬼即乘衰而至,窥伺之,揶揄之,现奇怪头脸,恐吓之。鬼物喜于弄人,向特神旺而不敢近耳。技痒已久,至此百态俱出矣。”年长气衰,遭鬼恐吓。比喻身处恶境,会遭遇更多不幸。禅师以此否定学人的答话。

(二)宗教信仰

1.问:“教意请师提纲。 ”师曰:“但问将来,与你道。 ”曰:“请和尚道。 ”师曰:“佛殿里烧香,三门头合掌。”(《五灯会元》卷四《睦州陈尊宿》)

三门,寺院大门。《释氏要览·住处》:“《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脱门谓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合掌,僧徒将两手合于胸前,亦是对佛的虔诚。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髙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俗语谓在佛殿里烧香,在寺院门前合掌行礼。佛教徒修行有各种规范要求,参禅修习必须依照佛门要求。

2.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云:“佛前装香,佛后合掌。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上)[10]

烧香,是旧时人们礼拜神佛时的一种仪式,将香插在香炉内以示虔诚。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三:“来婆鸣弦柱,烧香,合眼而唱:‘东告东方朔,西告西方朔,南告南方朔,北告北方朔,上告上方朔,下告下方朔。’”《晋书·康献褚皇后》:“太后方在佛屋烧香,内侍启云‘外有急奏’,太后乃出。”俗语谓佛无处不在,佛前佛后无时无刻都应用心参悟。

(三)福祸时运

1.寿州绍宗禅师,僧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五灯会元》卷九《寿州绍宗禅师》)

民间俗谚。形容丑事很容易传开,但好事却不为人所知。源自晋葛洪《抱朴子外篇·疾疗》:“谈者含音,无足传至美。令闻不着,丑声宣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以歌词自娱》:“晋相和凝,少时好为曲子词,布于汴洛。洎入相,专托人收拾焚毁不暇。然相国厚重有德,终为艳词玷之。契丹入夷门,号为曲子相公。谚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禅宗用以表示人们熟知的未必是佛之真理,而佛法真如却不为人知。

2.上堂曰:“古人道,眼色耳声,万法成办。你诸人为甚么从朝至暮,诸法不相到?”遂喝一喝,曰:“牵牛入你鼻孔,祸不入慎家之门。”(《五灯会元》卷十八《黄龙观禅师》)

谓言语行事谨慎小心,便不会招致过错或灾祸。禅宗比喻自心向佛,澄明本心,便可以不为俗情妄念所缚。《宋书?竟陵王诞传》:“大明二年,(竟陵王诞)发民筑治广陵城,诞循行,有人干舆扬声大骂曰:‘大兵寻至。何以苦百姓!’……诞挚之,问其本末,答曰:‘大祸将至,何不立六慎门。’诞问:‘六慎门云何?’答曰:‘古时有言,祸不入六慎门。’”

禅籍中另有俗语“好事不如无”、“祸福无门人自召”、“祸不单行”,这些俗语反映了人们对待祸福时运的认识。

俗语是透视中国古代社会的万花筒,它蕴含了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平民百姓通过俗语传递经验和信仰,表达思想和感情。中国民俗文化借助俗语得到了记录和传播。我们理解俗语的同时也是在认识古代社会,包括民众的日常生活习俗和道德精神观念。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典范,不但在思想上大胆抛弃印度佛教的遗风,在语言上也进行了积极改造,自觉运用具有中国本土平民色彩的语言。禅籍中出现了大量能够反映民俗文化的俗语,它们字面上折射唐宋民俗风貌,具有深厚的民俗文化蕴含。禅宗在中国化改造的过程中,完成了与中国世俗文化的接轨,不但更好地为其宗教目的服务,更重要的是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所接受。禅宗成为了印度佛教中国化改造的典范。

[1]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 .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43.

[2] (南唐)静、筠禅师.祖堂集[M] .孙昌武、衣川贤次、西口芳南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

[3] (宋)赜藏主.古尊宿语录[M] .北京:中华书局,1994.251.

[4] (宋)郭彖.睽车志[M]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077.

[5] (宋)妙源.虚堂和尚语录[M] .新修大正大藏经,第47册,台北:佛陀基金教育会,1990.

[6]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M] .新修大正大藏经,第51册,台北:佛陀基金教育会,1990.262.

[8] (宋)普济.五灯会元[M] .苏渊雷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9] (宋)惟盖.明觉禅师语录[M] .新修大正大藏经,第47册,台北:佛陀基金教育会,1990.681.

[10] (宋)守坚.云门匡真禅师广录[M] .新修大正大藏经,第47册,台北:佛陀基金教育会,1990.547.

猜你喜欢

灯会俗语禅师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俗语知多少
客家俗语巧诵读
春节灯会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