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服务领域的人文精神反思

2011-03-20

卫生软科学 2011年8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医学

林 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学技术突飞猛进,医疗行业的市场化性质越来越显著,医学人文精神严重缺失,医疗行业出现看病不看人、懂病不懂人的情形,医疗纠纷不断,不正之风横行,医疗服务领域的发展并没有提升老百姓对其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要打造真正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构建真正惠及人民大众的医疗服务体系,我们需要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1 人文精神和医学的人文精神内涵

人文精神是指人对人类自身关切的一种自觉意识,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生命意义的关心、维护和追求;其延伸出的人文关怀则表达了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作为文明社会的精神成果和所倡导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个层面,各行各业究其本质都离不开人的中心和“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尤其在“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的医学科学领域,更是以个体的人为中心和主体,其人文精神的实质和体现更为显著。医学人文精神强调尊重患者的情感世界,尊重患者的意愿,追求医学的人性化,重视情感因素的倾人[1]。千百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2]。

2 医学人文精神的价值和作用

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存的特点一样,医学在经历了生物医学到心理医学、心理医学到社会医学和环境医学等发展阶段以后,以人为中心的关注范畴越来越大,从个体到群体,从纯药物治疗到解剖技术,从临床医学到预防医学、循证医学,医学自身的人文精神核心价值观塑造了这种必然趋势。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认识中,不断把握人的主体性和尊严,挖掘人的潜能,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3]。祛除病痛、救人苦难的根本目的即是普济众生、造福人类,正是有了这种无限的内在动力,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医学才能一步步走向更高的辉煌。

2.1 人文精神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关键

医疗行业除了要为患者提供精湛的医疗技术服务外,还要满足患者从身体到心理对适应社会多样性的全方位需求。医务工作者在理性人的属性之下,相对于患者的利他主义者身份,使他们在救助生命的基本职责之外有着不计回报的感情付出[4],这和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文主义精神是一致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名著《千金要方》中曾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医生护士传递出的人性化、感受性、价值观,让受众人群在接受疾病治疗的同时得到了关心、爱护, 医患之间的理解、融洽,无形之中营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环境,这是人文精神独有的作用。

2.2 人文精神是评价医疗服务的重要标准

医疗执业者(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在提供诊疗、护理、检查、和住院服务的过程,不仅反映技术水平、业务素养,也是其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因此,在衡量医疗职业者的标准中,人文因素的比重越来越大。一名好医生或一家优秀的医院,不仅要考虑医学上的“技术面”,更要考虑患者的“满意度”。判断一个医疗机构的一些标准,是它的人文价值在伦理方面、经济方面、法规的执行方面以及医生整体素养方面的综合体现[5]。在讲究幸福感的当今社会,医疗机构人文精神理念和体现越来越受到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无论是医院的评审体系,还是医务人员的考核体系,都反映了或明确地做出对病人和社会人文关怀的要求,除了保证医疗技术水平外,还必须对病患有足够的尊重、理解和关爱,这是医疗行业中的人文关怀,它与医院本质是一致的。

3 当前医疗服务领域人文精神的缺失现状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奥斯勒在100多年前对即将毕业的医学院学生们说:“各位,机会为你们敞开着,你们的前途不可限量,如果你们只顾着追求自己的利益,把一份崇高神圣的使命糟蹋成一门卑劣的生意,将你们的同胞当成众多交易的工具,一心只想着致富,你们定可以如愿以偿;但如此一来,你们也就卖掉了一份高贵的遗产,毁掉了医师为人类之友这个始终维持的很好的名衔,也扭曲了一个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与受人尊敬的行业。”

然而百年后,医学界在不断攀登学术高峰、陶醉于技术创新和微观研究时,关注的焦点已经越来越多地转向个别的疾病和特定的规律,这种变化的发生使疾病和病人发生了分离。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迫使医疗执业者们不断地追求市场化和利益最大化,医学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遮蔽了传统的医学人文精神,卫生服务中浓重的商品交易色彩几乎吞噬了纯洁的医学人文光芒。重高新手段、轻普通技术,重科技、轻人文,重生命数量、轻生命质量成为医疗服务行业的写照。药品回扣、收受红包、医疗事故等丑恶黑幕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愈演愈烈,人性的美与人文的关怀已渐渐远去。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种种道德诘难,实际上反映了服务质量的现状有悖人们的人文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从反面表露了人们对卫生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呼唤[6]。

4 医疗服务行业回归人文精神的几点建议

科学技术必须以人为本,医学科学也不例外,生命是无价的,所以赋予“生命守护者们”不一般的社会价值;而正因为手握生命,所以更应该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这是为人、为医的初衷。在大刀阔斧地铺开卫生体制改革的同时,还需静心反思,审视内心,从思想源头抓起、从管理体系入手、从细节小处着手,唤醒已经“消逝”的人文精神。

4.1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我愿尽余之能力及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予他人,并不作此项之指导,虽然人请求亦不与之。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生执行我职务。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作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倘使我严守上述誓言时,请求神祉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我苟违誓,天地鬼神共殛之。”踏入医学领域之初每一个医学生都要郑重宣誓希波克拉底的这段意义非凡的话语,这位与孔子同时代的西方医学先驱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立下如此重誓,清晰地表明了所有从医之人应遵循的执业信条。

医学院校教育是医学生打好医学理论和技能基础的起点,应该积极利用医学生“孵化期”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和熏陶,优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文学科,尤其是医学人文课程比重和教学质量,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抓人文、重品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应根据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临床实践的不同特点,将人文理念贯穿于学生在校教育的全过程。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的精神是使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一环[7]。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是医学生正式接触患者、医学实践的开始,需要带教人员言传身教,从一言一行中强调与患者的交流、对患者的关爱,把医学人本理念展示给学生,提升他们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

4.2 建立职业道德建设的考核、评价制度

职业道德建设是医务人员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体现,是改善行业不正之风,提升服务满意度的一大手段。为了避免空有其表、流于形式,对于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加强从卫生行政部门、医院领导者到基层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度,另一方面不能仅仅停留于医务人员自我意识的觉醒。结合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可以在医疗管理和服务考核、评价体系中融入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正、反面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课程学习,组织定期的热点事件分析讨论,参观法制警示教育基地,建立医德医风考核机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建立院、科两级责任体系,与医务人员个人荣誉、晋升、福利挂钩,使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真正起到监督、督促、警示作用。

4.3 注重医疗服务的人性化和细节化

对于医疗服务行业而言,由于服务内容的特殊性,医疗工作的严格、细致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健康,纵观整个医院,每项工作都由若干细节构成,服务质量的高低正是通过细微处来体现和评价的,小处做好了,整体效果自然提升。对于病人来说,治疗效果固然重要,但往往诊疗过程的每一步是最令人难忘的。

在硬件方面,打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整体医疗环境是病人对医院的第一印象,包括科室的布局、流程的安排、出入口的设置,以及病床的高低、插头的安装、灯光的调节、卫生间的扶手、电梯的快慢,以及儿童医院的卡通视觉识别系统、儿童游玩区和哺乳区及妇产科医院的孕妇特殊座椅、多处食物供应点等等细微之处都是人性化关怀的体现。在软件方面,医务人员的主动服务的态度、良好的仪表和精神状态、文雅的形体语言表达、缓和的语气、清晰的表达、耐心的倾听,以及对患者意见和建议的及时处理、反馈可以缓和病人的紧张情绪和敏感的心理。某些医务人员凭借着职业上的优越感和话语权,在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态度无形之中对患者产生了心理上的歧视与伤害,许多对簿公堂的医疗纠纷,其起源也许只不过是医疗人员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有时几句宽慰的话,甚至一个微笑就能消除病人的不安,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以病人为中心”,这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却是对医疗服务品质要求的最佳概括,要真正做到人性化服务,真正使病人满意,必须用心去发现、体会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医院而言,服务品质是生存基础也是发展要求,完善每一个细节,是把整体服务水平推上更高层次的最佳切入点。

4.4 开展多样的公益慈善和人文关爱活动

如何在发展医院的过程中有效体现其公益性的根本宗旨,是一家医院乃至整个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永恒课题。事实证明,医院发展和践行人文理念不仅不是冲突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医疗机构尤其大型医院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多种类型的社会服务,如深入基层,开展人员培养和技术支援;关心弱势患者群体,建立特殊人群的医疗费用减免制度;关注民生,融入社会,与慈善组织合作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实行救助特殊病人群的定点治疗制度……这对于树立医疗机构新形象、缓解医患矛盾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马丽娟,孙英梅.医学的本质特点—人文关怀[J].医院管理论坛,2004,95:14-16.

[2] 周丽春,黄俊芬,张红卫.医学人文精神与提高服务质量[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7(5):53-54.

[3] 王 岳.人文主义与医疗侵权立法[J].中国卫生,2008,11:84-85.

[4] 王亚娜,黄奕祥,胡正路.探究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原因及重建路径—基于人性的视野[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0):69-70.

[5] 张宗久.人文是医疗机构发展的最高目标[EB/OL]. http://www.h-ceo.com/html/2007/11/2007111414492500004463.sht ml.(2011-5-13)[2007-11-14].

[6] 周丽春,黄俊芬,张红卫.医学入文精神与提高服务质量[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7(5):53-54.

[7] 金家贵,夏保京,孙 云,等.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3):101-102.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医学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医学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