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分析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011-03-20

卫生软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相貌群体个体

王 伟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 100081)

1 相对剥夺感的内涵

“相对剥夺感”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首先使用“相对剥夺感”这个词来形容人们在与别人比较后感到不公平、被侵害及不满的矛盾心理状态。群体的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通过与参照群体的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自身利益被其他群体剥夺的内心感受[1]。我国社会当前处于快速转型时期,产生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如社会公正逐渐缺失、不合理的分配体制使贫富差距拉大等,使得我国的老百姓虽然过上了比改革开放前更好的生活,但感觉上却更不幸福,这是因为我国老百姓普遍产生相对了剥夺感所致[2]。一般来说,任何社会制度下的人们都会产生相对剥夺感。但是如果在某个社会时期的人们普遍具有相对剥夺感就是危险的社会现象。

2 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及分层

来自五湖四海、各个民族、各种家庭的学生相聚于大学校园共同学习、生活、成长,他们组成的是一个类社会的群体。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8岁~22岁,处于身体发育成熟,但心理还未完全成熟、情绪发展不稳定的人生特殊时期,极易受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群体虽然不像社会高收入、中产、低收入群体分层那么明显,但也存在着各种分层。 在这些分层中,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如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相貌不出众大学生、非学生干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等在和其他优势大学生相比较时易于产生“相对剥夺感”,影响着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群体的稳定。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必须要认识到群体的“相对剥夺感”的客观存在,分析其原因,尝试寻找有效的对策,促进个体成才,促进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3 大学生群体常见的“相对剥夺感”

3.1 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

贫困大学生可能是农村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子女,也可能是来源于城市下岗工人的子女,还可能是遭遇骤变家庭的子女。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层面,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共同的,他们为上学、为生存而奔波。借用网络流行词语,他们就是“民二代”、“贫二代”,他们要比较的对象是生活在身边的“官二代”、“富二代”。从物质生活、所接受的教育、就业机会等方面,他们都感受到不公平。“我爸是李刚”的河北大学校园飙车事件在全国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这些恶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增加了贫困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削感。如何利用这种感觉中积极的作用,让贫困大学生努力为自己创造好些的生存环境,而尽量避免这种感觉的消极作用,减少个体产生的愤怒、委屈等不良情绪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是教育者和大学生本身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3.2 女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

女大学生在进行群体比较的时候,除以身边的男大学生作为参照群体,还会选择未读大学的高中、初中女同学作为参照群体,即她们既有横向比较又有类似的纵向比较。中国几千年来传统上是一个男权社会,新中国成立以后,法律规定男女平等。但社会现实是男人的社会地位普遍比女人高、男人的就业机会比女人多、男人成家的压力比女人少,同样奋斗十几年,得到的结果却不一定相同,女大学生极容易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在和未读大学的女同学的相比中,女大学生存在着就业和年龄的双重压力,由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女大学生如果想找到满意的工作,可能要读到更高的学位才有机会,但是读书就意味着年纪增加,婚姻的压力接踵而来,很可能加入到“剩女”的大军中。即使读到博士获得了满意的工作,也不一定就获得生活的幸福。“干的好不如嫁的好”就是女大学生对相对剥夺感的一种控诉。

3.3 相貌不出众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

相貌不出众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恋爱、择偶甚至工作由于相貌差距而导致的不公平。当前,大学生整容已悄然兴起。都说人品、才华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心灵美胜于外表美,但是社会现实却是,俊男靓女们在择偶、就业上的机会比相貌平平的人要多、要好。因此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尽量不去过多干预大学生的减肥和整容行为。

3.4 非学生干部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

学生干部毕竟是大学生群体的少数,和普通的非学生干部大学生相比,学生干部在能力锻炼上机会要多,与老师接触的也多,获取的方方面面的信息也更全面。学生干部一旦取得职位身份,基本上就是长期任职。这就使大部分大学生失去了难得的历练机会。高校学生管理者应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完善学生干部选举或任免制度,让大学尽量成为人生难得的一个公平阵地。

3.5 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

随着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少数民族同学在高校大学生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但在我国现实的国情下,少数民族同学数量仍远低于汉族同学数量,这让少数民族同学产生一种相对剥夺感。另外,少数民族在经济基础、汉语掌握、学习基础、生活适应、风俗习惯等诸多方面与汉族同学的差异,会造成其在学校评奖评优、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劣势,而这都不能通过短时间的努力来改变,事实上就会让少数民族同学群体产生系列的相对剥夺感。

4 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对剥夺感来源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是社会的正常现象。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结合,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就难免产生比较与被比较。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是我国高校目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实,并且有朝着更严重的状态发展的趋势,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较大的影响。

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如果产生“相对剥夺感”的个体能够积极乐观的看待这一问题,并从中看到自己与参照物之间的差距,就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努力缩小这种差距。比如,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劳动收入,为自己的学习获得经济支持;相貌不出众学生改变与参照物的比照指标,从学习成绩、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胜人一筹。其次,还可以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的进行社会比较。在社会比较中如何选择坐标系是极重要的,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信。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种成就感、幸福感,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培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成才。

大学生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对心理健康主要是消极的影响。对大学生个体来说,严重的相对剥夺感会影响心理的健康状态,产生妒忌、报复等不良心理,也会产生病态心理,如愤怒、沮丧,抑郁严重的会导致自杀[3]。在 2004年云南大学发生的马加爵事件中,马加爵自述道: “我决定给那些歧视穷苦人、蔑视穷苦人的人一个教训,我决定给那些无情践踏、残忍蹂躏穷苦人人格尊严的人一个教训”。如果大学生个体普遍具有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然引起社会危机。严重的相对剥夺感有可能使群体产生集群行为[4],危及校园秩序和社会运行的安全,造成较大的社会动荡。

[1] 郭星华.城市居民相对剥夺感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71-78.

[2] 陈宇秦.当前我国民众相对剥夺感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9(5):41-43.

[3] 张 杰.自杀的“ 压力不协调理论”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78-782.

[4] 张书维.群体相对剥夺的前因及其对集群行为的影响—基于灾区民众调查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9(4):69-126.

猜你喜欢

相貌群体个体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柯云路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相面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