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纺织大学发展历程概述

2011-03-19康存辉邱宏伟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工学院湖北省湖北

康存辉,邱宏伟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武汉纺织大学发展历程概述

康存辉,邱宏伟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作为原中国纺织工业部直属的八所普通本科院校之一的武汉纺织工学院,经历50多年的办学历程后,于2010年成功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全面突破,为学校“十二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由总到分,较为详实的概述了武汉纺织大学的发展历程,做到了以史为鉴。

纺织;大学;发展历程;概述

一、学校发展历程概况

武汉纺织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原中国纺织工业部直属的八所普通本科院校之一。在52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经历了创建、停办、恢复招生、选址重建、改名、合并等过程,最终于2010年成功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实现了建校以来的新的跨越式发展。

1958年,为满足纺织工业的需要,在武昌创建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校隶属武汉市领导,1962年,因故停办。湖北轻工业学校1958年创建于武昌,学校隶属湖北轻工业局领导,1962年,也因故中途停办,1970年,学校恢复招生。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发文,在湖北轻工业学院纺织专业的基础上重建武汉纺织工学院,学校实行中国纺织工业部和湖北省双重领导,以纺织部为主。1998年,学校隶属关系变更为中央和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1999年,学校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2002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整体并入。2006年,经湖北省政府批准,省教育厅将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委托武汉科技学院管理。2010年成功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武汉纺织大学已经建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纺织服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万余人,校园面积2354亩,分布在武汉市三大湖泊周围(南湖、东湖、汤逊湖),有20个院部教学单位,15个省级研究机构。

二、学校的创建与沿革(1958—1978)

上个世纪50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除了上海、青岛、天津等老工业基地外,又建设了武汉、西安、郑州、石家庄等一批新纺织工业基地。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国家在教育上加大了投入,相继建成了一大批高等或中等学校。为了满足纺织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中国纺织工业部决定在武汉建立一所纺织高等学校。武汉纺织工学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1958年初,武汉纺织工学院在武汉市武昌三层楼创建。学校隶属武汉市领导并于1958年开始招生。学校招生分专科、本科二个学历层次,附设预科班,预科一年,专科学制两年,本科学制四年。本科设置纺织工程、染整工程两个专业,专科设置财经专业。当年招收了一个预科班,学生30人,学生是从湖北各纺织厂的优秀工人和干部中选拔而来,因文化程度偏低,先进行一年的预科学习,再转入专科阶段学习。当年从高考生中择优录取招收染整本科学生40人,专科学生30人。1959年,学校招收纺织本科2个班、染整本科1个班,招收专科学生3个班。1960年,学校对专业进行了调整,取消了染整专业,将已招收的1958级、1959级染整专业学生全部转入纺织专业,分棉纺、棉织两个方向。

1960年,由于遭受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国家对教育政策进行了调整,部分学校停止了招生。1962年7月,武汉纺织工学院停办。至此,学校共招收了两届学生。按照学校预定的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这两届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分配到武汉市的各纺织企事业单位工作,少量分配到湖北的黄石、沙市等地的纺织企业。为各纺织企业及时地补充了急需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经验积累,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有大中小型纺织厂的党委书记、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以及各处室的主要负责人,为湖北的纺织企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接踵而至的又是“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1958级、1959级毕业生没有领到高等教育部统一发放的大学毕业证书。1984年,为进一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合理地解决老武汉纺织工学院1958级和1959级毕业生的历史遗留问题,经湖北省教育局批准,由重建的武汉纺织工学院给这两届毕业生换发了大学毕业文凭。

197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湖北轻工业学校(创建于1958年)轻工、纺织专业分离的基础上组建四所新学校。分出纺织专业成立武汉纺织工学院和湖北省纺织工业学校;分出轻工专业成立湖北轻工业学院和湖北轻工业学校。其中,武汉纺织工学院是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的院校之一。随即四所学校先后相继成立了筹建领导班子,并就设备仪器、图书、办公桌椅、住房、财务以及教职工、学生划转等问题达成了分离的相关协议。新组建的武汉纺织工学院校址选定在武昌关山。

三、改革春风中的武汉纺织工学院(1978—1998)

1978年的夏季,筹建中的武汉纺织工学院,在教育部的正式建校批文尚未到达、武昌关山新校建设尚未动工以前,为了早出人才,经教育部和湖北省同意,委托湖北轻工业学院招收了棉纺、机织、染整、机械、自动化五个专业共154名本科学生。1980年,经湖北省批准,武汉纺织工学院首次招收了纺织工程棉纺专业、机织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本科生93名,同时将委托湖北轻工业学院管理的78级纺、织、染专业的117名学生划归武汉纺织工学院管理。机械、自动化专业的37名学生因是两校合班,所以继续委托湖北轻工业学院管理,学生毕业时,武汉纺织工学院做派遣计划,委托湖北轻工业学院实施派遣。

1980年,学校新校舍尚在建设之中,学校临时租借了武昌珞瑜路中学(现洪山区卓刀泉中学)的教室和校舍供学生上课、住宿。为解决师资紧缺及提高师资水平问题,学校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一是从周边的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学院、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农业学院等院校聘请公共课等兼课教师;二是分批选派原湖北轻工业学校划转过来的教师去华东纺织工学院、天津纺织工学院进修,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质量;三是由卢鸿昌同志负责与华东化工学院四川分校等校联系,调入一批教师。这些教师也成为后来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骨干力量。

根据学校组建总体规划和不断发展的需要,采取分期建设以及“边设计,边建设,边开学”的校舍建设方针。从1979年开始至1984年,学校先后进行了多次征地。至1984年底,学校共占有土地434.94亩,总投资742.71万元。1986年9月,教学主楼和东西配楼全部完工。当年该工程被评为武汉市全优工程。学校这座宏伟壮丽的标志性建筑的建成,标志着长期以来学校大规模的基建任务基本完成,学校的工作中心由基建与教学同步转向以教学为主,全力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

在接下来的1987年至1999年学校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之前的十二年期间,学校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断完善和满足师生教学、科研和生活基础设施,先后总计投资4832.46万元,其中自筹资金2711.63万元,完成总建筑面积68609㎡的建筑设施和400米跑道的体育运动场。这些建筑设施包括:教工宿舍、青年单身宿舍等八栋楼,学生宿舍共四栋楼及校医院、棉纺实习工厂、变电所、幼儿园、棉纺厂综合楼、学生二食堂、艺术教学楼、浴室等。至1998年底,学校已拥有建筑面积共计12万㎡,其中,教室面积1.2万㎡,实验室、实习总厂、金工实习厂面积1.8万㎡,学生宿舍面积2.1万㎡,图书馆面积5000㎡,食堂面积4000㎡。

作为1996年启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院校之一,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工作,决定抓住这一促建设、上水平的良好契机,带领全院师生艰苦奋斗,将评价的压力转化为建设的动力,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十六字方针,扎扎实实地开展迎评促建工作。1998年5月6日,教育部派出以浙江大学俞瑞钊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一行10人莅临学校考核、评价本科教学工作。专家组听取了院长汇报,并以听课、走访、座谈、考察、抽考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对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状态、效果等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评价。评价期间,学校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育人环境得到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同年10月,教育部正式发文通知并公布武汉纺织工学院为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合格院校。

四、走向新世纪的武汉科技学院(1999—2009)

(一)隶属关系及学校名称的变更

武汉纺织工学院成立之初,是隶属纺织工业部的一所部属高校。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推动,纺织工业部先改制为中国纺织总会,以后又与机械工业部、轻工业部、内贸部等众多部委一起归属国家经济与贸易委员会(简称经贸委),一大批高校也随之归属经贸委管理,人们戏称经贸委是“第二教育部”。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1998年7月,我校的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变更为实行中央与湖北省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新的管理体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纺织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行业不景气严重影响了纺织院校的招生与就业,学校更名迫在眉睫。1998年,高校管理体制转变后,无论是归属教育部的中国纺织大学,还是归属地方管理的天津纺织工学院等都通过更名,完成“蝶变”,为学校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1999年7月,教育部主管部门负责人电话告知学校领导,原则上同意我校更名申请。1999年9月,学校正式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

(二)多校区办学格局形成

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后,学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先后并入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建设阳光新校区、并入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致使学校形成了多校区办学的新格局。

(1)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的并入

始建于1958年的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是湖北省外经贸厅所属的省级重点中专学校和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为湖北省培养了大批外经贸专业初中级人才,对湖北省外经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等职业教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生源严重不足,发展举步维艰,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工开始思考和谋求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在湖北省政府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湖北省教育厅牵线搭桥,2001年11月,武汉科技学院组织专班对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进行了考察。经两校多次磋商,初步达成了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整体并入武汉科技学院的意向。2002年,湖北省对外贸易学校正式整体并入我校,成立武汉科技学院专科部,行政隶属关系与湖北省外经贸厅彻底脱钩,现为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2)阳光校区的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全面推进,从1999年起,国内各高校都大幅度地增加招生规模。2001年,我校的招生规模超过3000人,在校生人数突破10000人,南湖校区435亩的校园已经显得十分拥挤,办学用地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拓展学校的办学空间势在必行。

为此,学校开始致力于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2002年6月,经多次考察、论证和洽商后,学校决定征用武汉市江夏区庙山开发区普庵村的1500亩土地建设新校区,新校区地处江夏区阳光大道,被命名为武汉科技学院阳光校区。2002年12月30日,由江夏区勘测队完成了勘界任务。2003年6月18日破土动工,进行三通一平,同年12月8日单体建筑正式动工。2004年9月28日第一批学生顺利入住阳光校区。目前阳光校区一、二期工程基本全部完工,圆满完成了预期建设目标,为实现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的并入

始建于1951年的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省内教学质量较好的有一定影响力的专科学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湖北财专迫切需要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办学层次,推进学校更快发展。2004年,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依托武汉科技学院招收财政学、财务管理、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和市场营销等4个本科专业。联合招生为两校合作办学跨出了试探性的第一步。2006年,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由湖北省财政厅划转到湖北省教育厅管理,并由省教育厅委托武汉科技学院代管,后经武汉科技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在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组建武汉科技学院东湖校区。

(四)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自学校重建以来,学校在坚持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同时,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1988年,学校积极与中国纺织大学联系,在我院选拔了几位教师兼任该校硕士生导师,参加研究生培养。1993年元月,湖北省教育厅同意学校在针织工程、纺织机械、染整工程三个学科专业招收三名自筹经费的硕士研究生。至此,武汉科技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正式拉开序幕。

1993年以来,学校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在长期进行自筹经费研究生教育和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了经验,同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硕士授予权。1993年和1998年,学校向中国纺织总会以及国务院学位办申请新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报告均未获批准。2003年,学校遴选出了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艺术设计、管理科学与工程五个学科专业申报硕士点进行申报并成功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学校开始独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当年招收硕士研究生59名(不含试点班)。同时,在开展硕士生培养过程中,学校注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工作。2006年在湖北省拟增列博士学位立项建设申报评审中,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机械设计及理论两个学科被列为拟增列博士学位立项建设。2008年,学校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失败,但是学校借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契机,大力推进博士生导师选拔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为学校下一次申请博士学位授权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199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后不久,学校的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都相继发生了变化,学校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但同时也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随后几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抓住纺织行业复苏后重塑辉煌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宝贵机遇,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发挥纺织学科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经过几年的建设后,学校逐步形成了以纺织为特色,以工学为主干,理学、经济及管理学、文学(艺术)为支撑,法学与教育学为延伸,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架构,摆脱了行业性院校的束缚,向多科性教学型大学迈进。

2004年,根据教育部部署,学校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于此次评估,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在两年多迎评历程中,学校在认真学习、贯彻和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关文件基础上,以评估为契机,认真研究和解读指标内涵,正确处理评估与学校日常工作、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关系,切实贯彻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方针。2006年11月,广大师生员工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充分展示了学校师生顾全大局,精益求精、团结实干的良好精神风貌,给专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最终教育部对武汉科技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为“优秀”。这一成绩的取得为学校更名、申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也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内涵建设力度,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完成由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连续国家级奖励的突破

新世纪以来,学校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纺织特色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国家和湖北纺织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纺织科技进步,先后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为学校实现更名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2009年,“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是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纺纱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超细粉体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项目在天然有机粉体加工及其功能化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为纺织行业完成节能减排20%的整体目标提供了技术保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年,“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一系列国家级奖励的获得开创了学校史上发展的新篇章。另外,学校先后建立了科技部新型纺织材料及其先进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绿色纺织材料加工机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清洁生产印染废水处理的教育部工程中心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连续十年居全国服装院校“新人奖”、“育人奖”综合积分第一名,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时装名校”荣誉称号。

五、武汉纺织大学的明天(2010—)

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全校师生翘首期盼的大学梦,终于在2010年实现了。学校将以成功更名为武汉纺织大学为契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意识,遵循“在改革中讲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质量,在质量中显特色,在特色中上水平”的办学理念,坚持高水平特色发展方略,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先导,以建设特色优势学科为核心,以建设高水平科技平台和学科创新团队为重点,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保障,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努力为湖北区域经济建设和纺织行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再一次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Development Overview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KANG Cun-hui,QIU Hong-wei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Wuhan Hubei 430073,China)

WUSE is one of the eigh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directly Under the former Ministry of Textile Industry in China. Experience after 50 years of school development,WUSE renamed Successfully in to WTU in 2010. WTU realized the leap-forward development,The management made a comprehensive breakthrough for the schools,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 Twelve Five ". From general to detailed history,The article gives a more detailed overview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Textile University;Development;Overview

B505

A

1009-5160(2011)-0091-04

康存辉(1975-),男,硕士,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学.

猜你喜欢

工学院湖北省湖北
The rise of China-Chic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驰援湖北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湖北武汉卷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湖北現“最牛釘子戶” 車道4變2給樓讓路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