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现阶段校本教研工作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2011-03-18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屈卫东

天津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学校

■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 屈卫东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教研走进了广大中小学,教研在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推进教育制度创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切实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但是,实践中有两个突出问题应该面对: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二是学校、教师对教研的兴趣亟待提高,教研质量亟待提高。因此,如何开展务实的校本教研,开展教师真正需要的、乐于接受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兴趣和能力,让教师的智慧在教研和教学实践中绽放光华,是学校开展教研工作应重点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一、对当前校本教研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从事教研是幸福的。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校的一些教研活动并没有给予积极的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目前的教研存在着不足,教研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还有待我们去反思。

1.教研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反思我们当前的教研管理工作,客观地讲还处在起步阶段。重制度建设、管理成分多,轻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成分少;重理论研究、理论层面成分多,轻教育实践、一线教学小专题研究成分少;重教研普及面、科研的任务成分多,轻教研的系统化、教研的深入性和有效成分少。这就需要创设一个民主的、和谐的、开放的、务实的教研工作环境,在制度的有效约束和积极引导下,注重教师个人价值实现,关注校本教研,倡导行动研究,了解和调动教师内在的发展需要,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2.教研工作缺乏科学统筹和创新。

目前,学校教研组织建设还只是局限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层面;学校主要的教研形式还只是局限于听课、说课、评课、观摩、备课组活动等内容;学校的多数教研活动还只是局限于一部分优秀教师参与,多数教师观摩、捧场的活动形式上。如何调动全体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使备课组成为校本研究的推进者和实施者,丰富学校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实现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制度创新和形式内容创新,使教师教研深入学校课堂教学并有效应用于实践等问题,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

3.教研工作的重心向教学一线迁移不到位。

教研年年搞,但其效果与预期要求往往相差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教研工作定位不准,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不到位,不能充分贴近课堂教学、适应教师专业发展。一是还没完全贴近教师专业需求。在遵循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帮助教师根据面临的问题和发展需要提出培训内容、协助教师确定自我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学存在的疑惑等方面还需改进。二是还没完全贴近教师发展的阶段目标需求。虽然学校制定了教师培训工作计划,但计划执行中过程管理重视不够。三是教研活动常常是从技术到技术,以经验对经验,使得教研实践较多地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上。

二、对校本教研工作的探讨与实践

近年来,为实现苏霍姆林斯基“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的精辟论断,实现我们提出的“教研要为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服务,教研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的理念,围绕有效教研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

1.准确定位,系统把握。

学校教研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学校教研工作做好做实,除了学校重视之外,我们认为学校还应对教研工作的核心作用有一个准确定位,对教研工作以及教研活动的内容、形式要有整体把握和系统设计,形成系列的教研活动基本模式和校本研修方案。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确立了“教研要为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服务、教研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的理念,明确了教研要与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素养相结合、教研要与推动教师间“合作研究”相结合、教研要与学校管理和学校特色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开发了实践型和理论型两大类教研模式,制定了学校“教研活动基本模式方案”和“校本研修方案”,建立了系统的教研制度体系,使教研工作实现了科学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也正在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常态。

2.行政推动,制度规范。

有效开展学校教研,行政推动、制度规范必须强化。一是从学校层面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对教研工作进行引领,并使其不断外化为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二是依据校本教研工作目标、教学反思需要、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等核心要素,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使制度的价值指向从只重结果转变为既重结果又重过程。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校本教研评价体系,切实加强校本教研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使校本教研走上“在研修中评价、在评价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四是加强学校教研的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校本教研的良好文化氛围,把规章制度内化成教师的需求,在教师之间建立起积极的伙伴关系,促进教师合作与发展。

3.科学安排,拓展途径。

科学合理的教研工作安排,可以使学校的科研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实施富有多样化、发展性、实效性特点的教研方式,将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一是开展好扎实高效的常规型教研。把学习交流、问题研讨、合作探究、总结反思作为学校几种常态教研形式的重要环节来抓。二是坚持教研与培训相结合,深化、拓展校本教研的深度、广度。可以采取聘请专家指导、校际联合、外出取经、引进吸收、切磋提高、实践观摩、专题调研、课题研究、论坛沙龙等方式,促进教研和研修。三是注重教学反思。学校强化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有观点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一个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就可能成为教育行家;失误是一面镜子,以它为镜,可以知教学之得失,失误也是一把尺子,度量得当,可以明教学之真谛。四是搭建交流平台,营造和谐互动的教研氛围。通过论坛、研讨会、各类教学活动展示、备课组交流等形式,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带着自己的教育体会、实践感悟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来共同切磋、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和谐互动的氛围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分享教学成果,在思维碰撞和不断地反思中获得新的教育智慧。五是专家指导,课题带动,促校本教研再上新层次。教研工作如果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引领,可能会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学校教研要力争在专家的指导下课题化、系列化,针对学科中的研究重点、难点力求通过专题研究加以突破。

4.实现回归,重心下移。

为实现教研工作的回归和重心下移,学校明确提出:校本教研应以发现、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为前提,校本教研应基于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与反思,校本教研应服务一线教学。采用导师带教法,开展新老教师间的师徒互帮互学活动,通过参与和沟通、借鉴与反思、协作与分享使各层面教师得到提高。采用课题带动法,注重教学实践中的“科研与教研结合”、“研究与培训结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的提高。“课堂”是教师行动研究的“根”,也是校本研修的“魂”,采用课堂展示法,通过听公开课、跟踪课、研究课等办法,开展课堂教学系列展示活动,引领教师聚焦课堂,关注实际教学问题,改进教法,提高水平,实现校本教研活动的重心下移,使教研真正源于和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学校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校推介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