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作业,培养学习兴趣
2011-05-10江苏省无锡市山明中学
■江苏省无锡市山明中学 丁 洁
传统的数学作业形式呆板单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反感数学。基于此,凸显新课程标准,作业模式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强调情景性、可操作性,在作业中培养兴趣,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以下对于作业布置谈谈个人见解。
一、作业的布置
1.作业的基础布置,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满足感。由于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导致了部分学困生根本无法消化知识,在作业中不断遭受的挫败感,直接导致了他们学习数学兴趣的丧失。所以,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体验学习中的成就感,“让人人都能学数学”。于是我的第一层作业是顾及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即“讲什么内容做什么题”。
例1.苏科版八年级的《勾股定理》:
①消防车救火,若消防车能开至离住宅15米处,车内配备32米的云梯,试问,消防车可以救出多高处的被困人群?
②若消防车高2米,试问可救出多高处的被困人群?
分析:第一小题比较简单,是对勾股定理的巩固,这样一来可以强化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二来可逐步建立起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第二小题仅仅是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图形的分割,在题目的简单变形中让学生感知趣味,进而激发其求知欲,让其体验学习中的满足感。
2.作业的提高布置,引导学生挖掘思考中的乐趣。在简单巩固了知识点以后,接下来当然是要喂饱“中上游”的学生,所以我接下来的作业会提高难度。同时为避免学生产生所谓的畏难情绪,我会在提问上进行分层设定,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感受思考的乐趣,同时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
例2:苏科版七年级下册中的动点问题:
直角梯形 ABCD中,AD∥BC,∠B=90°,AD=24cm,AB=20cm,BC=28cm,动点P从A以1cm/s速度出发向D点运动,动点Q从C点出发以2cm/s速度向B点出发,已知两动点同时出发,问:①过多少秒后,四边形PQCD成平行四边形?②过多少秒后,四边形PQCD成直角梯形?③过多少秒后,四边形PQCD的面积是梯形ABCD面积的一半?
分析:整道题中问题的设置是相互衔接的,第一小问是铺垫,主要是巩固四边形中动点问题的一般处理,根据性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来列出等量关系PD=CQ;第二小问难度提升,但沿用第一小问的思路仍建立等量,只是此时的等量需建在与之相邻的矩形ABQP上;第三小问,难度更大,但思考中不难发现,第二小问其实给了暗示,四边形PQCD不管形状如何改变,它都是一个梯形,利用梯形面积求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整道题目的问题设定是环环相扣的,前一题的做题思路为下一题做铺垫,学生在做题时可以先从常规题下手,然后不断往深层思考,在做题中挖掘探知的乐趣、思考的乐趣。
3.作业的深度布置,引导学生形成发散思维。当学生从不断的思考中逐步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时,说明其思维已具有一定的流畅性,此时我便开始进行思维的变通训练。每周我都会让学生做一次专题性作业,把相似的题目归为一类,做作业的同时把有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体系。掌握方法后,学生便可以“以不变的方法来应对万变的题目”。
例3.苏科版七年级下册《图形的全等》:
①已知△ABC、△BDE为等边三角形,证明AD=BD+CD。
②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BDC=120°,证明AD=BD+CD。
分析:这两道题的共性之处都是建立在图形全等判定的基础上,利用全等进行线段的等量转移,让线段转移到同一直线上,从而进行加减运算,这是推理的起点;而其各小题所存在的个性是条件的变换,让学生从起点开始推理,顺着其不同的条件,诱导出不同的结果。
例3①中,由条件中的等边三角形可得到一系列边与角的等量,不难证出△ABE≌△CBD,则CD转移至AE,加之BD=DE,从而得解。而②中变换了条件,关键就是如何用好“120°”。沿用第一题的思路,要制造全等,而全等的证明需要边或角之间的等量关系。于是反向延长DC,使DE=BD,制造等边,从而出现等量以证明△ABD≌△CBE。
我始终相信数学题是做不完的,我们要从有限的题目中学会思考的方法,由此便可以举一反三,以一当十。
二、错题的评讲
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大多数的教师采取直接将答案告诉给学生的方法,虽然这样可以节省评讲时间,但不久便发现,学生依旧我行我素,于是出现了教师一再讲、学生一再错的情况,这也让众多教师感到头疼。
其实作业的评讲特别是针对错题的评讲实际是一种特殊的复习,因为针对学生错误点及薄弱环节的总结和归纳,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能力。因此我着重将评讲分为成因分析、纠正错误、拓展思维提高能力三部分。
1.成因分析。当教师问学生为什么出错时,可能听到最多的回答是“我太粗心了”,可就是这所谓的“粗心”导致类似的错误一再地发生。看来粗心并非是缘由。如果将作业中错误的成因进行深究,你会发现学生的很多错误都可追溯到对知识点的含糊理解,所以要从根本上纠正错误,还是得解决学生本质上的问题,帮其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细化概念的理解。
例 4.苏科版七年级下《幂的运算》:(-3)2与 -32
分析:学生容易将两者混淆。分清二者,首先应搞清什么是“幂”。前者底数为-3,表示-3的2次方,等于(-3)×(-3);后者的底数是3,表示3的2次方的相反数,等于-3×3。从而从幂的概念上分清二者。
2.纠正错误。
例5:已知关于x的方程(3k+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一般学生认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只须满足判别式大于0即可,没有发现其中的一个隐藏条件,这时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挖掘其中的隐藏条件。适当时可以予以提示,譬如:带有根号的代数式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二次方程需要满足何种条件。这样一来可以巩固学生前面学过的知识,二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学生也可以考虑得比较周全。
关于这类易错易混的知识,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分析,当学生解题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作出评价,要充分暴露学生错误产生的思维过程,利用学生的错误答案,引导他们进行验证,让他们自己发现矛盾,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
3.拓展思维,提高能力。如果教师在评讲错题时,仅仅满足于就题论题,那将停留在较低的层次。
于是我将评讲作业和拓展思维归为一类。评讲一道题,归纳一类题,在评讲时要注重变式训练,从本题出发向外辐射,把与该题有关的知识融入其中,形成网络,使学生能充分理解这类问题的本质联系,形成解题能力。
例6.直角梯形ABCD中,AD∥BC,∠C=∠D=90°,其中 BE平分∠ABC交 CD于点 E,BE⊥AE,试说明:AD+BC=AB。
变换1:在梯形ABCD中,AD∥BC,其中BE平分∠ABC交CD于点E,BE⊥AE,试说明:AD+BC=AB。
变换2:在梯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BE⊥AE,试说明:AD+BC=AB。
分析:例6的解题思路沿用例3,线段数量关系可利用全等转移到同一直线上进行,或转移到长边上进行分割,或转移到短边上进行补全。在例6中,“BE平分∠ABC交AD于点E”,要充分地利用条件,一定要抓住条件所在的图形,从而在AB上截取BF=BC,得△BCE≌△BFE,再证,便可得解。变换1中,将原题中的直角梯形变为一般梯形,使解题经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变通思维过程。变换2中,变换条件“E为AD的中点”,要利用中点制造全等的话,只可将AE延长交BC延长线于点F,使△ADE≌△FCE,将BC补全。
整道题中思维的路径是一致的,思维的起点都是全等,而由于条件的不同,使得思维的路径也有所不同,这就是变式的训练,由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在平时的作业布置及评讲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整体,而且要注重个体的发展需求。教师只有正确地理解作业的价值,更新教育观念,落实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作业的改革,最终才能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