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流通书库藏书剔除工作的若干思考

2011-03-18鲁芸姚远

图书馆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本馆书库藏书

鲁芸 姚远

(丹东市图书馆,辽宁 丹东 118002)

藏书剔除又称为藏书剔旧,它是指科学地、有计划、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长期滞留在书库中,读者少用、不用或无用的文献进行鉴别、整理、分类、处理,以利于优化馆藏、加速其传递和运用的工作过程,是藏书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优化藏书结构、保持藏书活力、提高藏书利用率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1 藏书剔除的必要性

流通书库是本馆读者流量最大、藏书利用率最高的一线书库,它的藏书布局与藏书特征明显有别于其他书库。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阅读需要,为读者营造和提供良好的借阅环境,本馆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除源源不断地增补新书外,还全部更换了新书架。然而,这些投入却远没有显现出应有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读者的感慨:“想不到你们这里的图书是如此的陈旧,与现实发展的距离太大……”一些想办证的读者在浏览了馆藏后摇头而去,也有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就办理了退证。这种“人无书读,书无人读”的尴尬局面形成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只注重流通书库新书数量的增补,而放松和忽视了对馆藏滞书的剔除工作不无关系。由于对流通书库长期不进行清理或很少进行剔除工作,致使大量陈旧过时、利用率极低的藏书长年累月地压占架位,有限空间渐趋饱和,不但给读者造成第一感官印象不佳,而且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藏书的有效利用。由此可见,对流通书库呆滞图书加以剔除已迫在眉睫,必须引起图书馆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以藏书数量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图书馆的规模和水平。大多数图书馆把年度入藏图书的数量以及馆藏图书的总增长量作为本馆工作的发展目标,以多为荣,只进不出,只增不减,很少顾及整体的藏书质量。加上近年来经费紧张,认为对本来就不丰富的馆藏进行剔除是一种浪费。实际工作中,一些已打捆堆放、长期不流通、本应废弃的图书被年复一年地统计上报,在达标评估检查时也只把藏书数量作为一项硬指标,对利用率则忽略不计。这是造成当前部分图书馆片面追求藏书数量而忽视藏书整体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

图书馆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标志和象征,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只有主动、及时地将更多、更好、更先进的文献提供给读者利用,促进和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图书馆的存在价值。而藏书结构和藏书质量的好坏对实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应当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克服“重藏轻用”、“重量轻质”的传统思想,正确处理藏书与剔除的关系。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不能只追求藏书的数量,而忽视藏书的质量和利用率;要坚持实用性原则,藏书为用,为用而藏;把最大限度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求作为馆藏建设的指导思想;要遵循文献自身新陈代谢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适时地、有计划地对呆滞藏书进行剔除。把增补新书与淘汰旧书有机结合,使图书有进有出、有增有减,在保证最佳藏书量的基础上,对于提高流通书库的藏书质量、增强藏书活力、提高藏书利用率乃至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 藏书剔除的范围

2.1 内容陈旧过时的图书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出版时间较早的文献所记载的知识内容已经老化、完全失去或大部分失去时效和使用价值。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党的工作重点已经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有关论述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问题的图书就应予以剔除。另有馆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版的有关无线电、自动化技术等图书,早已被新兴技术所替代,也应及时剔除。

2.2 复本过多长期压架的图书

此类图书多因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政治任务需要而配置了较多复本。如时事政治读物、指定教学参考书等,对一定时期的供求平衡起过作用,但当任务结束,读者集中使用后,便出现了因复本较多而长期闲置在书架上的现象。如馆藏《机械工业企业管理手册》、《中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英语考试教材》、《全国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等均属此范围。

2.3 实用性差、流通率极低,甚至从未流通过的图书

这类图书的主题、内容、文种和水平深度不符合本馆读者的实际需要,以致造成长期占架而无人光顾或极少被利用。如馆藏《企业升级之经营管理》、《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学术讲座汇编》、《中国工程师手册/土木类/机械类》(由台湾中国工程师学会主编)等图书,入库后从未有人借阅。笔者认为,一本书价值的高低,关键是看其被利用程度。如果一本书在流通书库中存放多年无人问津,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使用角度看,都谈不上有任何价值,起码在流通书库是无使用价值,对这些“死书”应予下架处理。

2.4 残缺破损已无法流通的图书

一般来说,利用率越高的图书,破损得也就越快越严重。对于那些在流通过程中破损严重而无法修复的图书,在下架的同时应及时予以注销。那些经过修补的老化严重的图书也理应属于剔除之列。因其“枯萎”的“装束”而受读者冷落,成为长期滞架的图书,既影响了书架的整洁美观,也给藏书组织管理工作带来很大不便。

3 藏书剔除的方法

根据本馆流通书库的实际情况,在进行藏书剔除工作时应采取直观判断与藏书的出版时间和利用情况相结合的方法。直观判断是指工作人员凭着自己的直觉决定藏书取舍的一种方法,它是建立在工作人员对馆藏文献非常熟悉、了解并有一定认识基础之上的。对长期从事流通工作的人员来说,对自己所负责分管的书架上的藏书利用情况应当是心中有数的,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哪些书流通率高,哪些书极少为读者所利用,哪些书是陈年“死书”。此外,在书架上可一目了然地看出图书的复本量,对复本量多而流通率不高或从未流通的图书,可从书架上直接剔除。这种以直观判断为主的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客观性,操作起来也极为简单快捷。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按照已确定的剔除范围,由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初步剔除,并将其有序集中堆放。

其次,进行复审工作。请有关领导和剔除工作负责人对初剔下架的图书进行审查、评估,鉴别是否错剔、多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是避免和杜绝工作人员凭个人意愿来剔除图书,保证质量、减少失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

第三,建立注销图书目录。将已复审、剔除的图书逐册进行登记,及时注销,并注明去向(或转移保存、或无偿赠送、或折价出售、或报废处理)。使剔除后的馆藏图书、馆藏记录和财产登记账三者基本相符。这是因为实际工作中,经常将损毁严重已无法流通的图书随手搁置在一旁,由于没办理正常的剔除手续,虽无实物流通,但在馆藏记录中仍然存在。不仅浪费了读者的查找时间、降低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无用劳动。当工作人员对此做不出合理的解释时,极易引起读者对图书馆的不满,使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整体形象大打折扣。

最后,要做好剔除善后处理工作。①对那些利用率低,但仍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图书可转移保存,如利用辅助书库中闲置的书架设一“备用书库”,将此部分图书按类有序存放,以备少数读者偶尔借阅。②对那些在本馆实用性差、从未流通过的“死书”,在有关单位可能会变成“活书”的图书,可无偿赠送。③对部分复本较多、陈旧过时,但对某些读者仍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图书可采取折价出售。④对残缺破损严重、完全无用的图书可作废品处理。

4 藏书剔除的几点建议

藏书剔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藏书质量、挖掘藏书潜力、促进图书流通,同时也能从根本上缓解书库的紧张状况,改善目前本馆“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1 有关部门要在分析和研究馆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藏书剔除制度,使藏书剔除工作早日走上科学、规范的良性循环轨道。

4.2 藏书剔除是一项慎重而细致、实践性和业务性都很强的工作。开展起来必须像图书采购、编目、入库、借出一样自然、到位,常抓不懈。

4.3 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常性的藏书剔除工作,应采取小量、准确、及时、合理的剔除形式。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进行大规模、突击性的剔除。

4.4 采购部门应经常深入一线书库调查了解读者需求。有关部门也要将藏书剔除情况及时反馈给采购部门,以利于他们根据总的采购原则制定出具体的采购方案。使有限的购书经费得到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

总之,藏书剔除工作是有利于提高藏书质量、提高藏书利用率、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流通书库的藏书剔除工作,并将藏书剔除与采购图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到藏书建设中的吐故纳新,不断地赋予流通书库以时代气息,使流通书库的藏书数量和藏书质量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充满新鲜活力,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形成“人有书读,书有人读”的喜人局面。

[1]盛亚男,章丹.我馆综合书库藏书剔旧的调查分析.图书馆,1995(3).

[2]张德铀.谈高校图书馆期刊剔除.河南图书馆学刊,1996(1).

[3]王玉霞.专业图书馆藏书剔除.图书馆杂志,1996(2).

[4]申寅宾.对藏书剔除的再认识.图书馆学研究,2003(4).

猜你喜欢

本馆书库藏书
“人梯书库”丛书
民营绘本馆:儿童阅读推广的“毛细血管”
珍惜每一本藏书
探析图书馆书库管理的新模式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书库管理工作研究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绘本馆:童书营销新支点
我们的都市有童话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