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意义

2011-03-18张金俊

天府新论 2011年2期
关键词:公众意识环境

张金俊

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机制及其社会意义

张金俊

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机制大致有三:迅速恶化的环境状况和公众自身的生存危机,中国政府不断推进的环境宣传教育,城市精英的集体行动,媒体、民间环保组织的宣传与动员。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促进了环境状况的改善,推动了公众素质的提升,能够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环境改善;公众素质;可持续发展

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认知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发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它最终体现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上。〔1〕而所谓环境意识自觉,是指人们通过日常的生产、生活、学习以及媒介传播所提供的信息而逐步形成的有关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与行动系统。简言之,环境意识自觉就是人们在环境价值观念判断的基础上,能够自觉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性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种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

自 1983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环境会议提出要把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以来,环境意识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被广泛使用。从改革前公众环境意识的无知无觉到改革后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政府、学术界以及普通公众对环境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在逐步深化。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们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一次伟大的觉醒。〔2〕环境意识的觉醒是提升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大助力。〔3〕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是人们对环境与发展始终是矛盾关系之观念的深刻检讨和合理替代。

一、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机制

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运行和发展所依托的空间与物质基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制约着人类的生存,影响一个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人口布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以及人类的身体素质。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高速推进的工业文明迅速取代了局限于一隅的农业文明。为了早日实现高歌猛进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目标,人类对大自然实施了掠夺式开发,宝贵的土地资源日益枯竭,大片的森林惨遭毁灭,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污染日趋严重,水资源日趋紧张,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生态危机唤醒了人们的环境意识。从 1960年代末起,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千百万人不断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抗议,要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治理和控制环境污染。〔4〕从 1960年代后期开始,来自居民的历史环境保全运动经过媒体的宣传,成为日本人民关注的焦点。〔5〕

就中国大陆而言,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首先与中国迅速恶化的环境状况以及公众自身的生存危机密切相关。改革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缓慢,环境问题基本上没有进入公众的视线。改革后,因为城市化、工业化的诉求与迅速推进,中国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中华环保基金会 1995年的全民环境意识调查表明,81.7%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环境问题严重。〔6〕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1998年的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显示,56.7%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环境污染状况严重。〔7〕中国人民大学 2003年的综合社会调查表明,公众对中国不容乐观的环境状况有了更加充分的认知。〔8〕环境的污染、破坏和衰退不仅危及人们的生存,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直接的国民经济损失,而且越来越成为引发社会冲突的重要因素。张云飞指出,一旦处理由环境纠纷所引发的社会矛盾的方式不当,或者外部势力对此加以渲染甚至是妖魔化,就可能加剧社会的不和谐,甚至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9〕由环境不公导致的社会不公,在中国一些地方已经酿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对立和分化,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构成一定的现实性威胁。

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与中国政府不断推进的环境宣传教育有关。197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政府几乎都没有开展过专门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197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与不断成熟,环境宣传教育开始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展了相应的环境宣传教育。西方各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公众环保运动的高涨,与环境科学的发展和环境宣传教育的加强有很大的关系。〔10〕中国政府自 1980年代以来,通过各种形式多次在城乡集中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把环境宣传教育推向整个社会,进入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渗透到普通公众的日常生活当中。1993年开始的由 14个中央及国家部委联合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促进了一批重大环境问题的解决,而且促进了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

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还与城市精英的集体行动、媒体和民间环保组织的宣传与动员有关。中国环境启蒙运动的主体是一些具有敏锐洞察力的作家和新闻记者。他们通过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传播生态环境恶化的信息和环境保护的理念。〔11〕在环境保护中日益活跃的城市精英通过环境NGO开展集体行动、动员媒体等手段来影响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这对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大众传媒关于环境问题的报道和环境保护的宣传,对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媒体和民间环保组织克服了公众以个人身份参与环保容易力量分散、专业知识缺乏等缺点,有组织性地集中反映了一批有强烈环境意识的人群的意见,同时发挥这种集体性的力量,不但发现而且解决了一批严重的环境问题,还迅速唤起了社会公众对环境事务的关注和参与热情。〔12〕在关注环境保护的同时,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逐渐成为环境意识觉醒和受到环境污染所害公众关注的新领域和热点。对于自身环境权益的维护和争取,才真正代表了公众环境意识的深化和理性化。〔13〕

总之,公众对于环境破坏的切身感受,政府环境宣传教育的推进,城市精英的启蒙运动,媒体的报道和宣传,民间环保组织的动员,公众环保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环境维权意识的提升等等,都促进了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在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环境与社会领域,我们要保护环境,维护环境权益,追求环境公平与社会公正;在环境与教育领域,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整体素质;在环境与经济领域,我们要实现环境与经济的高度融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公众环境意识自觉与环境改善

改革以来,由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中国的酸雨、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减少、水资源危机、能源浪费、生物多样性减少、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身体健康。人们在遭遇环境污染时,首先选择的往往是自发的集体行动,同环境污染企业进行抗争。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关系资源、弱组织化、力量分散、污染举证难等原因,抗争往往以污染企业的获胜与公众的失利而告终。在自发的集体行动难以凑效的情况下,公众转而求助于辖区政府。陈阿江发现,村民在遇到外部污染影响到饮用水时,常常求助于政府的帮助,但地方政府并没有真心实意地为村民解决问题。因为管辖区内的政府官员考虑更多的是地方经济的增长,以及经济增长而衍生的政绩。〔14〕由于中国各地不同部门、不同级别的政府官员环境意识各异、唯 GDP论等,公众的环境抗争往往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有力支持。不过我们也发现,尽管缺乏维护自身环境权益所需要的资源,尽管与污染企业的抗争困难重重,但是,环境意识觉醒后的人们还是不断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环境抗争。面对企业的肆无忌惮和政府部门的缺乏作为,村民们只能是去抗争,只有抗争才可能发挥作用。有时,村民的抗争未必能够彻底消除污染,但他们本身的状况可以得到一些改善。〔15〕可以看出,环境抗争是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重要表现形式。

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抗争中具有凝聚和推动作用,它们在整合分散资源、代表公众与地方政府沟通与对话、实施集体行动、维护公众环境权益等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洪大用指出,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快速发展,并且越来越具有行动取向,越来越注意发出自己的声音,扮演公众代理人的角色。〔16〕例如,自然之友开展了保护藏羚羊和滇金丝猴、制止攀登梅里雪山等活动,绿家园推动了领养树和沙漠植树活动,地球村通过垃圾分类、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等行动,将低碳生活方式由学术性话题转变成公众的实际行动,激起了公众对环境保护事业的关注和参与热情,这对地域环境改善乃至我们整个社会的环境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促使人们尤其是敦促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在实施与环境有关的发展行为之前,能够自觉意识到自然环境之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逐步破除一味发展经济而不顾保护环境的错误理念。不过我们也发现,地方政府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对污染企业熟视无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如山东、浙江、苏南地区被淘汰的重污染化工企业陆续迁移到苏北地区,已经引起了苏北地方政府的警觉和关注,有的省份如安徽省已经明确立场,坚决不承接污染企业的转移,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

三、公众环境意识自觉与公众素质提升

公众素质的提升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环境意识是一种先进的观念,较为充分地展现出国民素质的现代品格,是国民素质重要的内容。〔17〕环境意识自觉是衡量一个人、一个民族或国家文明程度的一条重要标准。

许多研究表明,公众受教育程度与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公众环保参与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之间呈近乎完全线性相关,即文化程度越高,参与环保活动的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18〕受教育程度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环境友好行为都成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环境友好行为越多。〔19〕这样,我们不难推出如下结论:文化程度高则环境意识自觉程度高,环境意识自觉程度高则环境意识水平高,环境意识水平高则国民素质高,国民素质高则人的现代化水平高,人的现代化水平高则社会和谐度高,社会和谐度高则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度高,这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正向推进关系。

后物质主义模式常用来解释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后物质主义是一种强调自我表达、强调生活质量的价值观,它是对强调经济增长与物质安全的物质主义的深刻批判与合理替代。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公众价值观与其环境意识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陶文昭认为,后物质主义在中国已经发轫,但中国的后物质主义只是局部的后物质主义,体现在价值观层面上,物质主义和后物质主义同时并存、相互交织。〔20〕洪大用指出,持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人确实更有可能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21〕居住在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等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的居民,其环境友好行为比其他城市居民多。〔22〕我们同样也可以推出如下结论:环境意识跟个体、群体、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收入水平直接相关,经济越发展则公众收入越稳定,公众收入越稳定则公众越关注生活质量,公众越关注生活质量则公众越关心环境状况,公众越关系环境状况则公众的环境意识自觉程度越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自觉程度越高则公众的环境意识水平越高,环境意识水平越高则则国民素质越高,国民素质越高……则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度越高,这也是一个简单的线性正向推进关系。

可以看出,教育与经济的发展对公众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进而对公众素质的提升,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具有至为重要的作用。不过,我们又不能陷入盲目扩大教育规模而不顾教育质量、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无视环境保护的误区。

四、公众环境意识自觉与可持续发展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23〕可持续发展的整个理念就是经济子系统的增长规模绝对不能超过生态系统可以永久持续或支撑的容纳范围。〔24〕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我们所追求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发展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大自然面前,人们的活动始终是有边界的,不可以为所欲为,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严厉惩罚,诸如日本足尾铜山矿毒事件、别子铜山烟害事件、水俣病、四日市气喘、骨痛病,英国伦敦光化学烟雾事件,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故、拉夫运河事件、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印度的博帕尔市毒气泄漏事故,匈牙利铝厂毒水泄漏流入多瑙河事故,中国内蒙矿产开采致使沙化严重、呼伦贝尔七大河断流事故,等等。当诸如此类的环境危机一再出现与重现,并不断冲击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时,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心程度开始日益增长。培养低碳生活习惯创建低碳社会,高效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坚持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逐渐成为政府和普通公众的共识,环境意识自觉推动了人们对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重新理解和定位。

我们所追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是一个既要考虑当前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经济社会发展。反思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区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东部沿海地区以牺牲环境为沉重代价换取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给环境治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中国西部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自我平衡能力极差,一旦破坏将面临难以复原的困境。我们现在正在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开发与生态危机的矛盾日益凸显。如果因为渴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西部资源实施掠夺式开发,那么中国西部的发展又会变成对大自然的掠夺性、破坏性活动,我们在建设与破坏的双重进程中同样会受到自然界的严厉惩罚,把环境不公和环境治理遗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李春秋、栾静认为,西部大开发从根本上讲是人类利益与自然环境价值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应该强化生态环境意识,选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价值观,既要肯定人类利益,又要承认自然界的价值。〔25〕事实上,自 2000年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相继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但是,我们对西部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还不够多、不够好。李锦指出,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为我们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森林、湿地、草地资源等生态公共产品。〔26〕保护好西部的生态环境,就是呵护我们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看出,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自身观念已经有了系统反思,对自身行动已经有了理性考量。从个体环境意识自觉的萌生,到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吁,再到群体环境意识自觉的萌发,人们对于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从感性让渡到理性,逐渐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环境价值观念评价体系。唯有公众环境意识自觉的形成,唯有低碳生活方式的普遍风行,唯有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才能真正到来。

〔1〕〔6〕〔10〕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公众环境意识初探 〔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27,94,33-34.

〔2〕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 〔J〕.世界环境,1995,(4).

〔3〕〔13〕郑庆宝.从环保NGO的发展看公众环境意识的觉醒 〔J〕.环境保护,2009,(19).

〔4〕洪大用.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 〔J〕.社会学研究,1999,(2).

〔5〕(日)鸟越皓之.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 〔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17.

〔7〕〔18〕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A〕.杨明主编.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 〔M〕.华夏出版社,2002.257-260,268.

〔8〕〔16〕洪大用.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2,17.

〔9〕张云飞.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新境界 〔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1).

〔11〕张玉林.中国的环境运动 〔J〕.绿叶,2009,(11).

〔12〕董文茂.公众环境意识觉醒后的渠道诉求 〔J〕.环境,2005,(9).

〔14〕陈阿江.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 〔J〕.学海,2007,(1).

〔15〕陶传进.从环境问题的解决中看公民社会的应有结构—基于百村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种推论 〔J〕.学海,2007,(1).

〔17〕王民.环境意识及测评方法研究 〔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30-31.

〔19〕〔22〕龚文娟.当代城市居民环境友好行为之性别差异分析 〔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6).〔20〕陶文昭.后物质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轫 〔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6).

〔21〕洪大用.中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 〔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23〕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04-04-05.

〔24〕(美)赫尔曼 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 〔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38.

〔25〕李春秋,栾静.论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价值选择 〔J〕.天府新论,2001,(2).

〔26〕李锦.四川藏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链接 〔J〕.天府新论,2001,(4).

(本文责任编辑 刘昌果)

C912

A

1004—0633(2011)02—086—04

2010—12—22

张金俊,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与社会发展,环境社会学。 北京 100872

猜你喜欢

公众意识环境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