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肠透析的中医理论机制
2011-03-16戴立恒梁金荣
戴立恒,梁金荣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综合内科,天津 300400)
浅谈结肠透析的中医理论机制
戴立恒,梁金荣
(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综合内科,天津 300400)
通过对人体五脏和肠腑关系的阐述,显示五脏和肠腑生理上联系紧密,病理上相互影响,不但为结肠透析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拓展了结肠透析的应用范围,具有实际的临床指导意义。
结肠透析;五脏;机制
结肠透析技术是利用结肠具有半透膜的特性,将透析液与结肠黏膜充分接触,通过弥散和渗透作用达到排除体内蓄积的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排除体内过剩的水分,改善患者的内环境紊乱,为脏腑恢复正常功能创造条件。结肠透析以其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小,在临床治疗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鲜有人对其中医理论基础进行探讨。
1 肾主二便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物,这些代谢废物主要以大小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如果不能及时排出这些废物,会引起疾病,而这一功能主要由肾所承担。前后二阴,是生殖和排泄的器官。尿液的贮藏和排泄虽在膀胱,但其形成是肾的气化作用的结果;大便的排泄,虽属于大肠的传导功能,但其调控与肾的气化作用密切相关。肾气充足,气化正常,二便通利,开合有度;肾虚气化失常,则可出现尿频、遗尿、尿闭以及大便不通或滑脱不禁等症。故曰:“肾开窍于二阴”,“肾主二便”。如果肾有问题,那么大肠的传化功能失去正常生理功能,导致毒素在体内的蓄积,从而引起临床相应的症状。
2 肝与大肠相通
明朝著名医家李梴《医学入门·脏腑》说:“肝与大肠相通。”表明肝与大肠相互影响,《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司天,风淫所胜,则……腹胀水闭,冷瘕溏泄;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则……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又说:“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左肋胁痛……病本于肝;阳明在泉,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太息,心肋痛;阳明之胜……左肋胁痛……外发颓疝;阳明之复……病生肋胁……善太息,腹胀而泄,甚则入肝,惊骇筋挛,太冲绝。”
因为大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降泄浊气,若降泄不及,则浊气可因肝与大肠相通而上逆入肝,从而影响肝的功能。《伤寒论》第106条记载,用桃核承气汤治疗下焦蓄血发狂,就是通过通腑泻下而治狂。再如王隐君的“滚痰丸”,龚廷贤的“将军汤”,张锡纯的“荡痰方”,无不以大黄为主药通腑降浊而治狂。众多临床报道,以大黄为主药的通腑法仍是治疗狂证的常用方法[1]。
临床上,如肝性脑病常利用“肝与大肠相通”理论,通过结肠透析以调大肠而治肝,达到其治疗目的。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大肠癌50%会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其中以肝转移最为常见,因此认为肝转移的诊断与治疗是大肠癌诊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肝与大肠之间存在某些相通关系。
3 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与大肠相表里,于《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肺与大肠在生理和病理上互相影响,肺气肃降,大肠就通畅;反之,大肠闭塞不通,就会出现咳嗽、喘促等病变。人体新陈代谢是通过脏腑气化来实现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气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灵枢·刺节真邪论》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脾为之使。”表明气机升降以脾胃为枢,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气以降为顺。正是肺气的肃降,六腑之气才得以通达,传化糟粕,履行大肠传导之职;同样地,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有助于肺气右转,两者生理病理相互契合。
4 肾为胃之关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管,下通小肠。中医中胃有时泛指胃肠,如《灵枢·本输》中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张仲景承顺此意,故有“胃中有燥屎”之说。“肾者胃之关”出自《素问·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内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张介宾注云:“关者,门户要会之处,所以司启闭出入也。肾主下焦,开窍于二阴,水谷入胃,清者由前阴而出,浊者由后阴而出;肾气化则二阴通,肾气不化则二阴闭;肾气壮则二阴调,肾气虚则二阴不禁,故曰肾者胃之关也。”可见“肾者胃之关”是指肾不仅能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而且能够很好地促进大便的形成与排泄。临床上有利小便以实大便,也有通大便以利小便,结肠透析即是例证。
5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两者通过经脉的相互络属构成了表里关系,主要表现在病理方面,如心有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热赤,尿痛等症,反之,如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于心,可见心烦,舌赤,口舌生疮等症[3]。
小肠上接胃脘,下连大肠。大肠通畅,胃气下行,小肠亦通畅。大肠浊气不泻,经小肠上逆于心,影响心的功能,尤其是心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能协调、控制脏腑的功能,魄门的启闭亦依赖于心神的主宰。心神正常,则魄门的启闭亦正常,糟粕按时而下;心神失常,则魄门的启闭亦因失却心神的调控而失常,如昏顾的患者,每见二便秘结或失禁。
6 小结
《素问·五脏别论》指出:“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主传化水谷及其糟粕,以通行下降为顺,若痰饮、食积、外邪等伤及六腑,则可致水谷传导不利而见各种实证,如食滞胃腑、大肠湿热、胆郁痰扰等,故云“腑病多实”,治疗当以通降去实为其大法,故又有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以降为顺”的说法。近年来采用通里攻下法治疗急腹症,每获良效,即是对该理论的最好证明。
人体的代谢产物主要是通过二便排泄,当小便不利时,大便排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结肠透析就是利用某些具有通下或吸附作用的药物人为地对结肠施加影响,加速结肠的排毒功能,让停留在五脏的毒素尽早尽快地排出体外。《素问·五脏别论》曰:“魄门亦为五脏使。”说明五脏和魄门关系紧密,也为结肠透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1] 陈英杰.肝与大肠相通探析[J].中医研究,2007,21(11):51-52.
[2]陈小飞.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相关因素及意义[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6,11(4):243-243.
[3]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2-52.
Brief discussion on theoretic basis of TCM in colic dialysis
DAI Li-heng,LIANG Jin-rong
(Tianjin Beichen Hospital of TCM,Tianjin 300400,China)
Through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ve internal organs and intestinal Fu it wa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closed relation between them physiologically and interaction pathologically.It not only provided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olon dialysis,but also expanded its application scope,having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clinically.
colon dialysis;five organs;mechanism
R459.5
A
1672-1519(2011)01-0050-02
戴立恒(1980-),女,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20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