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流通体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商贸流通业城乡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之二)
2011-03-15柳春岩
柳春岩
一、引言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已继美、德之后成为第三大贸易国。但我国经济过分依赖发达国家,对外依存度过高,导致贸易结构极度不平衡、贸易摩擦频发、冲击相关产业发展等诸多问题。为此,我国已将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到扩大国内需求上。2009年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为2.11∶1,城乡流通业发展不协调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因此,认真研究城乡流通业现状问题,促进流通产业的协调发展十分必要。
二、城乡流通业现状问题
(一)业态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
不注重引进现代流通方式,主流业态单一、落后、规模小,经营方式落后,仍以传统百货店为主,商品种类以日用品为主,市场定位趋同。连锁经营涉及行业不多、规模不大。企业市场发展水平较低,规模小,辐射能力弱,带动农村产业乏力。集镇市场散乱,市场交易集中程度较低。繁华的集镇少,且集镇效应较差,虽发展流通业的区位空间优势,但无强劲的市场竞争力量。
(二)消费者意识落后,农村商贸业人才严重缺乏
除收入水平外,农村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很落后。消费者意识和维权意识相对淡薄,对商品品牌和品质的要求不高而更偏重价格低廉。农村居民的消费和理财观念较为落后,不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适合的地方。现代流通网络的建设还是一项重大技术问题。
(三)城乡流通一体化程度低
管理者意识和体制性障碍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一些干部重生产、轻流通的意识相当严重。不少地方虽然建立了城乡合作共赢的思维模式,但由于不同规模城市间、城乡间存在许多体制性障碍,造成协同性较差,难以实现。从全国看,城乡流通一体化程度不高。表现为城市商贸企业对农村的辐射范围不广,辐射力度不够,不能有效满足农村消费者的需求。商务部实施“千镇连锁,万村便利店”工程后,城乡流通一体化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起色,但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中,存在投入不足,虚报成绩,过于追求形式,忽视实效,网点形联实散等现象。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尚未完善,都制约了城乡流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
(四)“商流”、“物流”不畅
农村流通业主要担负着将满足农村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运进来,同时将产品运出去的任务。有的乡镇,根本没有专门的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和农产品收购网点,农村消费市场大部分是以路为集、以简易棚为摊点,规模偏小、设施简陋、场地狭窄,导致农村流通渠道不畅。网络系统不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必不可少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设施等基本配套设施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三、建设农村流通体系,促进城乡流通业协调发展
(一)构建与农村商贸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现代物流体系
这主要解决的是“买卖难”的问题。重点是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基本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首先要通过对区域物流中心点的建设,强化本区域在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组织管理、经营运作、信息服务等物流活动中的区域中心地位,成为区域物流活动或物流组织管理的枢纽。其次构建满足区域生产、生活需要的农产品区域快捷配送网络,支撑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再次还要整合现有运输资源,合理设计区域配送中心的层次结构,完成区域内外物流的一体化。
(二)以发展农村连锁为主要手段,构建农村现代商业网点体系
从现代流通业和国内外商贸发展经验看,连锁经营是现代流通业发展的一种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村连锁,是发展农村商贸业的主要手段。
我国农村人口分布广,东、中、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不同,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各异,加上我国许多地区“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的传统。因此,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具体到某个地区或乡镇的连锁经营模式可适应具体而改变。基础设施较完备,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设备较齐全,农村居民消费实力比较强的地区,除超市、便利店等模式可实现连锁外,具有一定知名度和规模,拥有较强管理实力的批发市场、行业协会组织、农业合作组织也可实行连锁经营。
商业网点建设是发展农村商贸业的基础,是发展我国农村商贸业的前提。结合商务部《关于共同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通知》和我国农村实际,将城市超市、便利店等向农村延伸,构建以乡镇连锁超市为主要形式的农村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城乡一体的连锁经营网络是现实的可行路径。具体策略如下:(1)整合资源,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在城市中发展好有影响力的大型超市或卖场作为发展农村连锁的龙头企业,在乡镇发展连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使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和示范作用;(2)整合提升供销社系统。应充分利用各级供销社的资源和网络优势,通过合作、并购等手段开拓农村市场;(3)适度开展多业态经营或专业化多品种经营。(4)商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及实施。
(三)构建与农村连锁经营网络相适应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
从长远来看,要真正建成我国农工商一体化的城乡流通体系,构建现代化农村连锁经营网络,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发展农村流通业的必然选择。但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来看,由于条块分割、缺乏适合我国农村市场特点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等原因使其发展存在障碍。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功能强大的能够同时进行商家对商家(B2B)、商家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的大型电子商务平台。除了以C2C为主的淘宝网规模较大以外,一些生产资料、制成品的生产企业和大型批发零售企业以B2B为主的交易网站规模都十分有限。因此,创建农村连锁企业对农户(Business to Farmer,B2F)的电子商务模式,即一种不同于商家对消费者(Business to Consumer,B2C)模式和商家对商家(Business toBusiness,B2B)模式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来构建农产品采供销一体化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是比较可行的思路。在B2F模式中,农户既是向连锁超市或其他需求企业提供农产品的供货方,同时又是连锁超市和农资产品生产商的消费者;农户和连锁企业、农资企业之间除了信息流的双向交流外,还有物流、资金流的双向来往。连锁企业和农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需求,通过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把适合农户需要的产品配送到终端的零售店;同时还可以发挥终端引导教育农户消费行为的作用:向农户发布市场信息,预告供求的最新动向,让农户合理安排生产、销售、消费。这是一种适应当前农村连锁经营,符合农村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式。如果B2F模式得以运行,将促使农产品流通服务走向规范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