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综述

2011-03-10

图书馆学刊 2011年2期
关键词:著者援助论文

李 文

(惠州学院图书馆,广东 惠州 516015)

自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其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弱势群体”这一概念以来,我国社会各界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一特殊社会群体。[1]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机构,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帮扶弱势群体的神圣职责,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成为了近年来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论文的计量学分析,力求能够客观地反映该领域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

目前,我国图书馆界有关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研究论文已有很多,为了突出图书馆知识性、教育性的职能特点,笔者只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笔者以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为统计源,在高级检索下均采用“关键词”作为检索字段,检索词均选用“弱势群体”和“知识援助”,通过逻辑“与”组配,以“模糊”匹配为检索策略,检索范围为2000~2009年的所有期刊,分别检索到论文51篇和73篇,经过认真复查,剔除重复的和不相关的干扰论文,最终筛选出相关论文60篇作为研究样本。

2 数据统计与分析

2.1 发表年代分析

论文的产出量与年代分布状况可以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进而达到揭示该领域研究进展总体趋势的目的。我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论文具体年代分布见表1。

表1 我国弱势群体图书馆知识援助研究论文年代分布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最早的研究论文是封海云于2002年发表的《知识援助——图书馆体现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爱》,[2]最初的研究数量很少,2002至2004年3年间共发表论文两篇,自2005年起研究有较大发展,当年共发表论文7篇,是前3年论文总和的3倍多,2006至2009年每年都达到10篇以上。从总体上看,我国图书馆学界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数量较少,研究热情较弱,目前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

2.2 著者分析

对著者进行统计分析,以期确定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通过关注核心作者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可以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般情况下,所有合著论文的署名均以作者贡献大小的次序排列,由于第一著者对论文贡献较大,所以笔者按第一著者进行统计分析,对合著者不作专门统计。统计得出2002~2009年我国有52位著者共发表了60篇有关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论文,平均每个著者发表论文1.15篇。从表2来看,52位著者中有47位发表论文1篇,占著者总数的90.38%,发文两篇以上(含两篇)的著者有5位,占著者总数的9.62%,这5人共发文13篇,占论文总数的21.67%。这说明我国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的学者数量虽然不少,但大部分著者只是偶尔涉足这方面的研究,真正专门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并不多。

表2 我国弱势群体图书馆知识援助研究论文著者统计表

如果说在我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队伍中存在一个核心群体的话,那么发文两篇(含两篇)以上的5位著者就是这支队伍的核心作者。其中发文最多的是王子舟,来自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共发文5篇,其次是赵国忠、罗军、崔霞和肖雪,各发文两篇,分别来自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共东营市委党校图书馆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反映了高校图书馆在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

2.3 期刊分析

在笔者检索到的60篇论文中,除一篇硕士论文外,其余59篇论文发表于33种期刊,具体情况见表3,其中刊载两篇(含两篇)以上论文的期刊有14种,这14种期刊总共刊载60篇论文中的40篇,占论文总数的66.67%,说明该领域研究论文分布比较集中。但在33种期刊中,核心期刊只有6种,而且载文较多的期刊《河南图书馆学刊》、《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江西图书馆学刊》、《农业图书情报学刊》都不是核心期刊,说明目前的研究水平比较有限,需要高层次的研究。

表3 我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论文载文两篇(含两篇)以上期刊统计表

2.4 主题分析

对论文主题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其问题所在,以明确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2.4.1 弱势群体知识援助体系理论研究

赵国忠着重论述了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5种知识援助模式,即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知识援助模式、“农家书屋”工程为主的新闻出版援助模式、“文化共享工程”为主的文化、财政援助模式、“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的高校知识援助模式和志愿者服务与社会捐助为主的民间知识援助模式,这5种模式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共同构建起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服务体系。[3]

王筱雯认为公共图书馆构建弱势群体知识援助体系基于4个层面,一要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二要保证信息获取的简易性;三要保证知识援助的无条件性;四要保证知识援助的持久性与稳定性。[4]

赵奇钊和谭倩认为高校图书馆构建弱势群体知识援助体系应涵盖4部分,一是建立弱势群体档案;二是建立专门的知识援助机构;三是采取适合的知识援助方式;四是建立弱势群体知识援助保障机制。[5]

从中可以看出,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体系进行理论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多,研究者最后都提出了弱势群体知识援助方法和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①加大宣传力度,争取使更多的弱势群体认识图书馆,利用图书馆;②建立特殊读者信息库;[6-7]③为弱势群体举办各种免费讲座和培训;④加强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相关设施建设;⑤有针对性地做好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8]⑥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⑦学习国外的成功经验,为弱势群体提供特色服务,如法国的“汽车图书馆”,美国纽约皇后区公共图书馆的“就业信息中心”等;[15]⑧加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⑨加强“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9]⑩强化图书流动站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我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论文数量不多,时间不长,虽然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少知识援助策略,但大都停留在理论研究和浅层研究上,而且重复严重。

2.4.2 对某一类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调查分析

郭桂英通过对广大农民工文化生活贫乏现状的调查,认为农民工迫切需要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适合农民工的知识援助途径和方法。[10]

王子舟、王冬等人对我国网瘾青少年的现状进行调查,认为青少年网瘾是一个新型社会问题,网瘾青少年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网是消除网瘾现象的有力手段,图书馆应凭借自身优势,积极介入青少年网瘾防治工作,同时在对网瘾青少年实施知识援助时要讲究策略和方法。[11]

王子舟和夏凡对我国残疾人数量及知识贫困现状进行了调查,认为我国残疾人绝对知识贫困人口在各类弱势群体中所占比例最高,提出了图书馆对残疾人实施知识援助的基本条件、有力手段和制度保障。[12]

任永芳对服刑特殊群体知识援助的现状进行调查,认为许多图书馆在为监狱犯人服务上仍处于观望状态,存在种种顾虑,大多数图书馆为服刑人员知识援助水平还处于初级的摸索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缺乏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指导等,提出了适合服刑人员的知识援助措施。[13]

李继晓面向我国西部地区,初步研究了青海省农牧民弱势群体的现状、原因,对造成农牧民弱势状况的原因进行调查,提出了对农牧民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基本设想。[14]

针对某一类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效果,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实践调查研究执行起来比较困难,但其说服力强,论证起来有的放矢,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应继续加强。

2.4.3 国外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

肖雪指出,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贯穿了整个公共图书馆发展历史,从最初为弱势群体打开知识大门到关注他们的知识平等获取,再到帮助弱势群体增长知识素养,知识援助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拓展。当代图书馆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必然是关注知识贫困、弥合知识鸿沟。[15-16]

王子舟回顾了英、美、印度等国对残疾人知识援助的历史,并就西方国家对视障读者、听力言语障碍读者、肢障读者和智障读者不同的知识援助方法进行归纳。[12]

目前,对国外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的论文很少,偶尔有论文当中提到,也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研究。我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起步比国外晚,发展也慢,对国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获得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等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避免了走弯路,研究者要加强对国外成果的研究。

2.4.4 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制度建设分析

郭普安认为,图书馆知识援助制度是从法制、体制、机制等方面对知识援助工作进行规范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它一般由资源保障制度、弱势群体服务制度、弱势群体读者权利与义务制度3部分内容组成。[17]

王子舟和肖雪认为图书馆实施知识援助的新制度建设包括:制定法规政策,明确知识援助的法律地位;由文化部统筹规划,建立全国分级知识援助中心体系;与政府共建知识共享平台,保障公民获取知识的机会平等;构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机制,提高知识援助的实效;制订同类或异类图书馆之间的互助协议,增大知识援助的合力;改革图书馆内部管理与评价机制,以推动知识援助持续运行。[18-19]

综合各方观点,研究者都认为要将弱势群体知识援助工作制度化、常规化,保证知识援助长效机制的发挥,所以,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制度建设是今后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3 总结

通过对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我国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研究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发展较慢;理论研究偏多,内容交叉重复严重,而实证研究、国外研究偏少;瞬间作者较多,研究缺乏连续性等。今后的研究应注重:①西方国家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服务机制研究及中外比较研究;②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知识援助的法治建设研究;[20]③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制度化、职业化发展趋势研究;④针对不同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创新研究;⑤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评价机制研究。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是图书馆的神圣职责,图书馆学者要加强对该领域的研究,以保证服务工作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

[1]沈金志,童铁山.弱势群体略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3(4):165-166.

[2]封海云.知识援助——图书馆体现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爱[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2(6):16-17.

[3]赵国忠.基于全社会层面的弱势群体知识援助体系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9(15):61-64.

[4]王筱雯.以知识援助构建公共图书馆的弱势群体服务体系[J].图书与情报,2006(2):29-32.

[5]赵奇钊,谭倩.论高校图书馆读者弱势群体知识援助体系构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75-176.

[6]赵国忠.对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几点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6(10):142-145.

[7]张高峰.面向弱势群体的公共图书馆的知识援助[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21-123.

[8]魏秀玲.和谐社会呼唤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6(2):14-15.

[9]郭海明.知识弱势群体与图书馆知识援助[J].图书馆建设,2006(1):14-16.

[10]郭桂英.公共图书馆对农民工实施知识援助的思考[J].晋图学刊,2009(1):72-74.

[11]王子舟等.图书馆如何对网瘾青少年实施知识援助[J].图书与情报,2007(1):23-31.

[12]王子舟,夏凡.图书馆如何对残疾人实施知识援助[J].图书情报知识,2007(2):5-18.

[13]任永芳.关于图书馆为服刑特殊群体提供知识援助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9):99-101.

[14]李继晓.面向青海省农牧民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7(1):69-71.

[15]肖雪,王子舟.国外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历史与现状[J].图书情报知识,2006(3):21-29.

[16]肖雪.公共图书馆对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理论与方法.武汉:武汉大学,2005:1-71.

[17]郭普安.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制度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07(9):1365-1368.

[18]王子舟,肖雪.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建设[J].图书情报知识,2005(1):5-11,97.

[19]杨桂莲.图书馆知识援助制度的创新及实施措施[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4):54-55.

[20]罗军.我国弱势群体图书馆知识援助研究述评[J].图书馆学刊,2008(4):6-8.

猜你喜欢

著者援助论文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规范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