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点集萃

2011-03-09

产权导刊 2011年12期
关键词:经济

观点集萃

货币政策放松仍存不确定性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系列紧缩政策效果释放的后期,政策紧缩加码不可能,但是紧缩政策的放松仍存不确定性。从主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来看,9、10月份的宏观经济指标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低谷时的7、8月份时的情况差不多。目前应该是宏观政策紧缩一系列效果充分释放的阶段,但是目前有一系列的分歧使得政策的拐点存在不确定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10月16日出席“2011沃德财富博览会暨沃德财富高峰论坛”时表示

明年CPI涨幅将降至4.8%

中国如今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和严峻,需要沉住气,把握自己的改革,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通胀不是当前中国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政策调整应看得更长远。要超越通胀,看到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要出台一些根本性政策,不能围绕短期指标运作。今年CPI涨幅为5.5%,明年CPI涨幅将降至4.8%,今年通胀的60%来自农产品,20%来自猪肉价格上涨,这些都不可能在明年完全复制,所以明年通胀可能下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10月2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增强灵活性针对性

中国整体经济趋势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总的财政、货币政策提法不变,还要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同时也要警惕国际经济会不会出现意外的或比想象中更严重的问题。在这种时候,货币政策也要留有充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0月27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二十四届部长级会议上表示

中国经济正在软着陆

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从11%降至9%左右,今后还要降至8.6%~8.7%,这是一个好现象。不要再回到10%以上的增长,这样会使中国经济能有一个更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改革调整结构,会让下一轮增长质量更好。针对当前房地产调控会引发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问题,所谓,“硬着陆”就是泡沫破裂的过程,之所以说“软着陆”正在进行,是因为2010年年初就开始采取房地产调控措施,防止了全国大泡沫的产生。所以中国经济不存在硬着陆,而是正在软着陆。——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11月7日在搜狐企业家论坛年会上表示

解决融资难唯一出路是搞活金融

过去3年的高额信贷投放和货币供应决定了中国不能走放松银根之路。要想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唯一的出路是搞活金融,尊重市场主体的投资和融资自主权。当前融资的难点不是利率市场化不到位,而是金融管制太多,应明确法律关系,发展资产管理市场搞活投资渠道,同时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各类债券市场的发展。——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11月5日出席2011北京大学汇丰金融论坛时表示

入世十年利远大于弊

中国入世十年,利远大于弊。特别是汽车和农业产业,不仅没有出现担心的问题,反而发展更好。汽车产业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变成全世界第一大生产国。如果没有加入世贸组织,大幅度调低汽车进口的关税,开放汽车生产的准入,就不会产生奇瑞、吉利等民族的汽车产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10月30日在中国入世十年总论坛上表示

实现经济转型刻不容缓

中国经济有两大不确定因素:一是房地产如何调控;二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如何避免其出现问题,要防止出现“硬着陆”的风险。从当前我国经济显现的问题来看,经济发展粗放、靠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格局仍然没有改变,实现经济转型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只有加速经济转型,经济社会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10月30日在“2011中国转型发展高层峰会”上表示

不应对信贷微观干预

针对目前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困难的问题,一方面要推进改革,完善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另一方面政府要改变干预的方法。比如中央银行提出来要利率市场化,这是正确的,利率要市场化,理顺价格后,资本、资源的配置才能够有效。政府应该改变干预方法,不要去管不该管的事情,监管不要做微观干预,不要对信贷做微观干预。——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10月24日在“2011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表示

“十二五”税改助推战略转型

中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十二五”规划期,“十二五”期间税制改革应坚持四大取向,即:税制改革需要与通盘配套改革形成紧密互动关系;税制改革需要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密切结合;税制改革要与优化分配格局、调整分配关系配套;税制改革要与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的取向相呼应。这四大取向,落实在税制优化上,可以总结为结构性减税、特定税负有减有增、结构性增税三个基本概念。——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11月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城乡差距未现缩小拐点

“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让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但是这一既定方针落实起来非常困难。城乡差距依然巨大,城乡差距还没有出现缩小的拐点,破除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迫在眉睫。农村和农民收入严重落后于城市和市民,不是由于中国资金短缺和资源要素短缺,而是源于现行体制。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当前中国首先要改善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交换关系。——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11月12日在“2011财新峰会”上做主旨演讲时表示

楼市去泡沫关键在于财政改革

中国宏观政策的核心其实是财政,不是货币,货币实际是从属于财政的,因为中国货币创生的主体恰恰是政府经济活动的扩张。恰恰是因为每年土地供给得不到有效控制,才导致信用泛滥,推升资产泡沫。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中国楼市泡沫的根本之策在于财政改革和政府改革。目前之情势,一旦房地产调控的博弈出现转向,中国楼价的确存在快速反弹的动能。——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11月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应用增加有效供给的办法来抑制通胀

由于通货膨胀抬头,前三季度宏观调控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抑制通货膨胀上,从第四季度一直到明年,要尽快把宏观经济管理的重点转回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上来。一味收紧银根,达不到抑制通胀的目的,应该用增加有效供给的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从食品、住房价格上涨上采取措施;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结合起来,发挥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10月30日在“2011中国转型发展高层峰会”上表示

全球二次探底影响中国GDP不超2%

中国从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对出口的依存度明显下降,出口占GDP的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进出口占GDP的比重从7%~8%下降到2% 3%。因此,即便外围因素出现意外恶化状况,也不会对中国未来经济带来太大的冲击。即便全球经济进入二次探底,对中国GDP的影响不超过2个百分点,(1.5~2个百分点左右),远远小于2008、2009年的4~5个百分点的影响。——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10月1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扩大内需还须统一国内市场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是中国未来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内需扩张长效机制的建立既要激发释放居民消费意愿,更需要充分调动本土企业开通本国市场的积极性,要使内贸比外贸容易做。因此,“十二五”期间的改革重点,在于深化体制改革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以构建国内统一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降低地区贸易的成本推动市场一体化的进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斌10月17日在“十年回顾: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上表示

适时转型才能避免危机

中国经济表面稳定,实际上正在严重偏离均衡:或松或紧的周期调控政策,已经把经济周期变得越来越短;在房价物价调控目标尚未实现之前,投资已然“高台跳水”,经济增速掉头向下;当国内信贷资金紧张、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时,央行还面临着为了对冲外汇占款而不得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压力。面对上述复杂矛盾,唯有政策转型和战略转向才能让中国经济避免危机。——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10月1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楼市调控应出组合拳

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限购等短期措施应该与实施差别化的信贷税收政策等中长期制度建设、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比如通过试行房地产持有税,加大房地产的持有成本,能够遏制房地产投资投机性需求。再比如,税收制度的完善又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权、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系和改革有关,需要做好谨慎的顶层设计,这也要有一个过程。——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10月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偿付能力监管面临三大任务

偿付能力是保险监管的三大支柱之一。目前面临的三大任务包括:一是对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偿付能力监管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实质;二是对我国偿付能力监管和保险公司内部偿付能力管理进行全面审视,在此基础上形成下一步偿付能力监管制度建设的思路和方向;三是根据我国保险业发展阶段的特点,针对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正在拟定的监管规则,提出我国的意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进一步促进中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11月5日在第三届中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委员会换届会议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表示

CPI涨幅回落说明抑通胀政策取得重要成果

11月9日公布的10月份的CPI是同比上涨5.5%,应当讲5.5%这个水平是符合整个市场预期的。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稳定物价总水平、遏制通货膨胀这一宏观调控第一位目标,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今年还剩最后两个月,物价走势会进一步下行。11、12月的CPI水平会低于5%,甚至可能到4%左右这样一个状态。因为食品价格下降的趋势在继续,猪肉、鸡蛋、蔬菜这些价格还在进一步下行。——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11月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