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男子曲棍球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能力的分析研究
2011-03-06贺耀杰
刘 华,刘 丹,贺耀杰
1 前言
曲棍球是一项运动员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团队配合并利用器械击打球从而使球进入对方球门获胜的运动项目。与其他球类项目有所不同的是,不允许用球棍击打对方身体及不允许身体接触。如何在比赛激烈但又没有身体接触的比赛中,合理地运用好技战术能力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本研究利用摄像机和SIM I°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对获得十一运会曲棍球比赛男子前4名球队中的36名运动员的比赛技战术能力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其特点和规律,希望可以为我国男子曲棍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及监控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全程拍摄2009年在济南举办的十一运会男子曲棍球比赛,并选取前4名球队辽宁队、内蒙古队、甘肃队、广东队共5场比赛中的7名前锋、17名前卫和12名后卫,共36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选取的运动员为打满整场比赛的运动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比赛现场的录像拍摄
两台Sony HDR-XR100E型摄像机,用三脚架分别固定放置于2个半场中央同侧看台的最高处,且摄像机处于同一高度,分别拍摄曲棍球场各半场。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保证摄像机的位置不动,镜头焦距不变,保证把场地的中线、边线和球门线完整地拍摄到画面中,直到整场比赛结束。摄像机取景框的下沿和球场的近端边线平行。
2.2.2 视频画面的标定
首先,要对所拍摄的左、右半场的视频录像进行剪切使其保持同步播放,然后在SIM I°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中对剪切好的视频进行二维标定。二维标定以2个视频窗口的8个交点作为已知坐标点,为了统一标定尺度,坐标点均以cm为单位。左边视频窗口的4个点由左下角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分别为(0,0),(0,50),(50,30),(30,0);右边视频窗口的4个点由左下角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分别为(50,0),(100,0),(100,30),(50,30);其中,30与 50均是自由选定,为的是将2个视频画面进入操作统计的画面中。进入分析系统的标定程序后,在左、右2个视频画面中分别用鼠标点击8个已知坐标点的位置,完成标定工作。
2.2.3 技战术统计模型的建立
统计指标的建立是根据战术与技术的分类来进行的,通过曲棍球训练大纲技术要点和对国家曲棍球队教练组探讨最终确定了10个级别的指标,共30项详细指标。
一级指标建立分类:
战术分类:进攻、防守;
技术分类:运球、传球、接球、射门、发球、突破、助攻、进球、抢截球、犯规。
表1 本研究曲棍球技、战术分类一览表
2.2.4 数理统计
根据统计学原理,应用 Excel 2007和 SPSS for Window s 18.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同时为了消除各指标测量单位不同的影响,将每个样品的数据用SPSS for Window s 18.0进行标准化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划分位置情况下男子曲棍球运动员技战术指标
3.1.1 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详细技战术指标
从全场统计情况来看(表2),传球和接球次数最多,平均每人53.58次和22.92次,其次为射门和运球,平均每人7.36次和7.19次,抢截球平均每人为6.92次,发球平均每人4.15次,犯规平均每人3.33次,个人突破平均每人3次,进球平均每人0.42次,助攻平均每人0.14次。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高水平男子曲棍球比赛采取较多的技术形式是传接球,在传球的方式上主要是短传、推传和击传,在具体的战术应用上主要是中长直传,而中长斜传和左、右路传中相对较少,表明运动员在横向转移上不敢应用,也有可能是由于运动员的战术意识以及视野范围有限,建议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另外,抢截球情况较多,有可能是由于运动员利用了器械曲棍将自身防守的范围扩大从而易于抢断,还有可能是由于传球水平不高导致比赛中容易被对手截获球。在射门的区域上主要是中路射门,多于左路射门和右路射门,可能是由于中路射门可选择的范围较大,而在左、右两侧直接射门的话角度较小且有守门员封挡,成功的可能性较小,所以大部分运动员基本上选择的是中路射门。在射门的形式上主要是运球突破射门和抢点直接射门,而接球调整射门和拉球射门相对较少,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两种射门方式在射门时耗费时间相对较长,容易产生时间差从而让防守运动员做好准备进行干扰或抢截球。个人突破次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传球视野窄,传球容易被抢截,个人主义意识强过于团队意识,在实际的比赛中由于强队之间的攻防水平差别不是很大,个人突破往往不是特别有效的进攻,且个人突破的成功率也不高,建议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整体之间的配合。在没有身体接触的情况下有较多犯规,主要是由于器械的使用不当所造成,这也是运动员受伤的原因之一。在发球方面,主要是发边线球和前、后场任意球较多,平均每人分别为2.06次、0.92次和0.67次。而在进球和助攻方面和足球比赛的进球与助攻相差不多,得分不是很多,进攻的形式和方式上有待于加强。
3.1.2 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上、下半场技战术指标
由图1可以看出,在运球、传球、接球、射门、抢截球、犯规等人均次数方面上半场要多于下半场,而在个人突破、助攻、进球的人均次数方面下半场要多于上半场。说明曲棍球的上半场比赛基本处于试探阶段,且双方的体能充沛,比赛处于胶着状态,而下半场在个人突破、助攻、进球方面增多可能是由于双方体能下降,盯人不紧所致,建议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强调比赛临近结束时应提高注意力,加强体能训练。
表2 本研究不划分位置情况下男子曲棍球运动员技战术具体指标全场统计情况一览表 (次)
图1 不划分位置情况下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上、下半场技战术指标统计情况对比示意图
3.1.3 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全场技战术指标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全场技战术的运用形式为运球每人平均7.19次,传球平均6.70次,接球平均22.91次,射门平均0.82次,发球平均0.69次,个人突破平均3次,助攻平均每人0.14次,进球平均0.42次,抢截球平均 6.91次,犯规次数平均每人3.34次。可以看出,曲棍球比赛全场的技术形式运用最多的是传接球、运球和抢截球。
表3 本研究不划分位置情况下男子曲棍球运动员技战术指标全场统计情况一览表 (次)
3.2 划分位置情况下男子曲棍球运动员技战术指标
3.2.1 男子曲棍球运动员详细技战术指标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曲棍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在认真研究曲棍球运动员位置特点的基础上,把曲棍球运动员分为前锋、前卫和后卫运动员。
从表4中可以看出,将曲棍球位置做划分后,在不同的位置上运动员所应用的技战术各有不同。从传球的指标上来看,后卫平均传球的次数多于前卫,前卫传球的次数多于前锋,分别为短传后卫26.42次、前卫14.53、前锋5.86次,推传后卫30.67次、前卫15.71次、前锋7.43次,表明在我国高水平曲棍球比赛中后卫传球次数较多,中场次之,前锋最少,进攻是由后向前逐渐发起,而且在前场配合不多,主要是在后场进行倒传。在接球的指标上,后卫32.42次、前卫20.06次、前锋13.57次。运球平均次数前卫多于前锋和后卫(前卫10.24次、前锋4.71次、后卫4.33次),表明前卫运动员在进攻的组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射门方面,前锋多于前卫,前卫多于后卫,后卫几乎不参与射门。在抢截球方面,后卫10.75次、前卫5.71次、前锋3.29次,表明后卫是主要的防守参与者,防守时前锋也在参与,只是参与的较少,前卫在中场也起着拦截的作用。在个人突破方面,前卫4.59次、前锋2.43次、后卫1.08次,这与运球的指标类似,表明前卫在进攻方面敢于突破和运球,且视野开阔,善于在吸引对方防守注意力的同时将球传给位置更好的运动员。在犯规方面,前卫3.82次、后卫3.17次、前锋2.43次,这表明在防守的激烈程度上前卫运动员多于后卫运动员和前锋运动员。在进球方面,前锋最多(0.86次),后卫没有,而在助攻方面,前卫0.29次、前锋0.14次,后卫没有。从上述数据可知,在进攻方面前锋和前卫是最主要的实施者,与足球比赛不同,后卫基本上不参与助攻或者射门。
3.2.2 不同位置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上、下半场技战术指标
前锋运动员在射门和犯规方面,上半场稍高于下半场,而运球、传球、接球、发球、个人突破、抢截球等技战术方面的人均次数应用方面下半场要多于上半场(图2)。
表4 本研究划分位置情况下男子曲棍球运动员整场具体技战术统计情况一览表 (次)
图2 划分位置情况下前锋运动员上、下半场技战术指标统计情况对比示意图
前卫队员在传球、接球、发球、抢截球和犯规等人均次数方面上半场要多于下半场,而在运球、射门、个人突破、进球的人均次数方面下半场要多于上半场(图3)。
后卫运动员在运球、射门、发球、个人突破和犯规等人均次数方面上半场要多于下半场,而在传接球、抢截球、助攻、进球等人均次数方面下半场要多于上半场(图4)。
3.2.3 不同位置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全场技战术指标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曲棍球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在全场技战术应用的情况上有所不同,存在差异性,为了进一步验证曲棍球不同位置运动员全场技战术应用情况在统计学检验上是否存在差异,对不同位置运动员在全场技战术运用的情况进行了One-way ANOVA分析(表5)。
图3 划分位置情况下前卫运动员上、下半场技战术指标统计情况对比示意图
图4 划分位置情况下后卫运动员上、下半场技战术指标统计情况对比示意图
表5 本研究划分位置情况下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全场技战术统计学比较情况一览表 (次)
结果显示,从曲棍球运动员全场技战术应用的情况来看,运球、传球、接球、射门、突破、进球、抢截球和犯规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从运球方面来看,前卫和后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传球情况方面,前锋和后卫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接球情况来看,前锋和后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前卫和后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射门情况来看,前锋和前卫之间存在差异性,前锋和后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前卫和后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个人突破方面来看,前锋和前卫之间存在差异,前卫和后卫之间存在差异,前锋和后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进球情况来看,前锋和后卫之间存在差异性,前卫和后卫之间存在差异性;从抢截球情况来看,前锋和后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前卫和后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犯规情况来看,前锋和前卫之间存在差异性,前锋和后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前卫和后卫之间也存在差异性。
4 结论
1.不划分位置情况下,男子曲棍球全场技战术的运用形式平均每人运球7.19次,传球6.70次,接球22.91次,射门0.82次,发球0.69次,个人突破3次,助攻每人0.14次,进球0.42次,抢截球6.91次,犯规3.34次。可以看出,曲棍球比赛全场的技术形式运用最多的是传接球、运球和抢截球。
2.不划分位置情况下,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在运球、传球、接球、射门、抢截球、犯规等人均次数方面上半场要多于下半场,而在个人突破、助攻、进球的人均次数方面下半场要多于上半场。
3.划分位置情况下,不同位置运动员所运用的技战术存在差异性。传接球和抢截球方面后卫多于前卫和前锋,运球、个人突破和犯规方面前卫多于前锋和后卫,射门方面前锋多于前卫和后卫,进球方面前锋多于前卫和后卫,助攻方面前卫多于前锋和后卫。
4.划分位置情况下,前锋运动员在射门和犯规方面上半场多于下半场,而运球、传球、接球、发球、个人突破、抢截球等方面下半场多于上半场。前卫运动员在传球、接球、发球、抢截球和犯规等方面上半场多于下半场,而在运球、射门、个人突破、进球方面下半场多于上半场。后卫运动员在运球、射门、发球、个人突破和犯规等方面上半场多于下半场,而在传接球、抢截球、助攻、进球等方面下半场多于上半场。
5.通过方差分析得知,不同位置的男子曲棍球运动员在运球、传球、接球、射门、突破、进球、抢截球和犯规等技战术指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1]艾康伟,王新洛,刘丹,等.足球运动员比赛条件下运动距离测量和运动速度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5):81-84.
[2]程冬美.于少华.鄢长安,等.曲棍球运动规律与我国曲棍球运动发展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6):67-69.
[3]龚智敏.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中、日、韩3国足球队技、战术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8):44-46.
[4]刘丹.球类运动训练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5]龙风雨.女子曲棍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的探讨[J].体育师友,2006,(4):27-28.
[6]孟宁,魏亮,魏宁,等.对第16届世界杯前8名球队防守技战术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8,12(4):41-47.
[7]邵君.我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比赛中速度特征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6):74-76.
[8]唐玉成.曲棍球项目专项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1,15 (3):52-58.
[9]王光明,陈朝霞.中国女子曲棍球短角球成功率及技战术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72-74.
[10]王洪武.第16届世界杯前4名球队整体阵容组合结构特点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3):50-53.
[11]袁野,魏日昂.孟宁对第16届世界杯进球技战术特点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8,12(4):32-40.
[12]周毅.第16届世界足球锦标赛进球进攻战术运用结构模式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16(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