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2011-03-05

中国体育科技 2011年2期
关键词:学科结构院校

王 莹

1 思考起点

新世纪以来的10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历史性跨越阶段。外在的社会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巨大变化,都对本科专业教育及专业设置结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型、规模跨越式发展,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四次大规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都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从2001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到《2010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文件,都从全局出发的战略高度,启动了新世纪首次学科专业设置结构新一轮的调整工作,这必将给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深远的影响。

如果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面对不同的需要,学科专业教育、专业结构发展都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但这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教育的学科特点较为突出,特别是当体育学被列为一级学科之后,更是有力地推动了体育学科的迅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本科、硕士、博士,规模较大、层次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完整的体育学专业教育培养体系。本科生培养是我国体育学专业教育的重心,为我国体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而本科专业的设置结构又是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没有设置结构上的调整,就不会有数量上的持续健康发展[11]。

鉴于此,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分析,找出阻滞其持续发展的“症结”,提出调整和优化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的策略,缓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和体育学科在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方面反应相对迟缓的矛盾,使体育学本科专业人才的专业结构、专业形态、培养体系与社会发展相匹配,达到一种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发展要求的最佳状态,建立起“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使办学效益、教学质量上一个台阶。

2 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现状研究

体育学科专业结构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具体学科的结构。它是体育学科专业领域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综合体,即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11],指的是在一定学科专业内涵的基础上,学科专业间的构成状态,包括学科专业的数量、规模、布局等。[11]

2.1 体育学本科专业的整体数量分布

大众化进程的来临,连年的扩招,带来了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在体育学本科专业设置上直接的体现就是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布点数的迅速增长。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整体数量的分布 、各专业间的比例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专业的建立和分布情况,更好地反映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教育投资的分配与使用结构,避免盲目急增大量的教育投资,影响教育质量和人才的培养水平,影响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教育的均衡、协调、健康地发展。

表1 2001—2009年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整体数量分布一览表

如表1所示,统计结果分析表明,从2001到2009年9年间,体育专业整体数增长了2.67倍,其中,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点增长数量都在2倍左右。社会体育专业点的数量增加幅度6.77倍。2001年因奥运申办成功等社会因素的激发,所有体育专业都呈现出突增发展的态势。这种态势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为体育学本科专业的质性变构带来更加强劲的突增力。更多的院校增设运动训练专业,催发形成以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大学生竞技人才训练培养体系,与国际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接轨,推进“举国体制”培养竞技人才的变革;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也会因“人文奥运”的推进在各类院校增设,以“武术”等民族传统运动技术为载体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将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人才储备。近几年增设点最多的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了很多热点与市场接轨的专业课程,还引入了交叉学科专业课程,是当前人才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许多高校纷纷增设此专业,但其增长的幅度与师资力量不成正比,尤其是设置体育交叉专业依托的母学科在体育院校之外,更显示出后劲不足,直接影响体育院校体育交叉专业进一步拓展和上升以及与硕博士专业设置的衔接。

总之,要严格体育学科专业点的授予前的条件审核和授予后的办专业的效果评估监督,不能盲目布点。专业布点、新专业的增设必须考虑如何更合理地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开设一个新的专业点,城市的选择、院校的选择和开办这个专业所需的师资、设备、图书资料、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实习条件等等因素都要全面地考虑,使有限的教育投资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效益。支持师资力量雄厚、硬件环境充足且能对各专业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和配置优化实现规模效益、质量效益。协同发展的专业点,对于不合格办学条件的专业点,通过评估监督停办或限期改善,建设面向社会需求的合理专业结构。

2001—2009年的体育学本科专业点的变化是迅速的,其中5个专业在2001年和2009年所占整个体育学本科专业总数量的比例也有着相应的变化,反映了9年中这5个专业间的发展变化情况。

图1 2001年和2009年高校体育学本科5个专业数量比例变化图

如图1所示,统计结果分析表明,2009年创立历史最悠久的体育教育专业布点最多,占专业布点总数的45.3%,这表明专业点的支撑力度不够相对的均衡,体育教育专业成为主要的支撑力量,必将导致专业支撑结构不稳,从而也造成高等体育教育培养的人才与需求的契合水平较低。我国现有各类学校体育教师约40万人,年更换率为3%(12 000人),而体育教育专业在读的学生目前达10万余人”[20]也表明,“按师生400∶1计算,大、中城市、地区和县级中学体育教师已饱和[13]”。近几年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由于择业困境进入非体育类的中低端职业工作。但从2001年与2009年体育教育专业布点占总数量的比例由57.6%降到45.3%,说明了体育专业的整体布局在渐进的调整,尽量迎合市场的需求。从运动训练专业2001年和 2009年的专业点对比,从 14.81%降低到11.8%,主要是由于大量的扩招,报考该专业的学生受专业素质限制,学生入学的运动技能考核标准降低,入校生整体运动水平下降,难以培养出国家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是运动训练专业在奥运的推动下专业点的布点比例萎缩的原因。社会体育专业的迅速增长与其引入交叉学科,开设热门课程,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低,就业比较宽泛致使此专业飞速发展。总之,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的整体数量的飞速提高象征着专业的蓬勃发展,但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更加关注专业的内涵发展和培养人才的质量以及合理地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的教育资源,使有限的教育投资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效益,形成良性的循环。不能因大众化的进程找到大学的入口,却因教育过程的质量而找不到就业的出口。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间结构的具体比例要按照市场所需人才有所调整,向着更加合理的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结构的方向发展。

2.2 体育学本科专业区域数量分布

学科区域数量分布,即专业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比例,反映了学科专业的地区分布结构。经济是教育的基础,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就增多,专业招生的规模就加大;反之,各专业的招生规模必须与财力的提供相适应,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受教育者个人及其家庭所能承担的教育经费也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因而区域的布点也可以直接反映区域的经济情况和经济的发展速度。

图2 体育学本科专业点区域数量分布比例图

如图2所示,统计结果分析表明,截至到2007年底,我国体育学本科专业区域数量的分布覆盖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专业覆盖面增大,决定了高等体育院校在某种程度、范围内能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体育人才的需求,形成了整体尚适状态。但其中华东地区最多,华中、华北次之,西北、华南地区较少。华东的体育点数量是西北地区的3.7倍,学科区域数量分布不均衡。华东地区人口稠密、高等院校分布较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比较先进,吸纳了大量的体育人才。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人口较稀少、各方面较落后、高等院校分布量较少,加之城市与农村经济差异大于东部地区,使得体育人才大量流向城市,大中城市的体育师资需求也已经日趋饱和,而农村地区的体育师资严重缺乏。因此,西部地区面临着两大需求:大中城市对除体育师资外的其他体育人才的需求和农村地区对体育师资需求。而现有高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布局、结构和规模难以满足该地区的社会需求。地方化趋势必须加强,尤其是二类院校在全国范围内合理的布局、有机的配合,是影响高等院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一环。另外,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体育本科专业点共有50个,其中广东省的高校有31所,占62%,海南省只有3所,占6%,反映出专业点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严重不均,形成同一个行政区内的布局结构的不均衡。行政区之间的调整虽然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平衡,但行政区内部的调整对促进高等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区域布局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各个行政区的内部。高等体育教育要与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充分调配好高等教育资源。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及县级市,在具备条件的基础上可独立增设一所综合性地方专科学院;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城市及县级市可以采取“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人才;还可以在本地建立分校,采取在原有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扩建成综合性的地方专科学院。至少应保证小城市及县级市有一所综合性的高等专科院校,调整专业点区域间的总体布局和区域内各省(市)的结构布局趋于合理态势,在调整中形成一套对学科专业“改老、保重、创新、兴特、扬优、汰劣”的良性循环机制,推进体育学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

图3 体育学本科专业行政区域内分布比例图

如图3所示,统计结果分析表明,从7个行政区内部5个专业分布的比例看,每个区域的体育教育专业数量都接近50%,只有东北地区偏低,说明我国的高等体育教育还是以体育教育专业为主要的支撑专业,布点过多,比例大大高于其余4个专业,专业设置较单一,市场需求已趋于饱和,供大于求会造成就业的困境。社会体育专业数量占每个区域的30%左右,发展速度快,主要原因是引入了与市场衔接的新兴学科与体育学科的融合,促进了本专业的规模扩大,专业点增多。区域内部专业发展最不均衡的是西南地区,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就占91.43%,其他3个专业才占8.57%,甚至在西北地区才只有1个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在华南地区只有2个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明显体现出专业间的结构不均衡发展,新兴、交叉、边缘学科专业发展不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结构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对体育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体育专业的发展要增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准确定位学校发展思路,即学校在全国、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位置,办学的层次,办学类型与特色,社会服务面向,体育学科专业结构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等,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随意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体育学科专业管理机制。就高校而言,其自身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辅相成。发展地方经济需要高等教育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对于不同区域的高校而言,大学要与社会共生。高校布局要合理,避免高校的辐射半径在各自区域高度交叉、重叠,产生地区高等教育“盲点”;要依据社会客观需要和学校实际条件,不要盲目追求高层次、综合性,只能是为发达地区输送人才,更无从谈起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3 体育学本科专业科类结构分布

科类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专业设置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一种横向结构[18]。体育学科点分布呈现出多样的院校分布特征。5个专业分别设置在综合类大学、师范类院校、体育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农业类院校、林业类院校、医药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民族类院校9类高等院校中,构成体育专业科类结构状况。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各院校应在本校的分工范围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专业应主要是本院校学科性质范围内的,对本院校学科性质范围以外的专业的设置,应严格控制,有所侧重,人才培养方向应各有侧重。各院校不能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开设热门专业,引起高校本科体育类结构比例的严重失调,要保证专业开设的师资和设备等条件,否则会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又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图4 高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科类结构情况示意图

如图4所示,统计结果分析表明,体育学本科专业的科类分布已经由原有的分布于体育院校、师范和综合大学类广泛的扩展到9大类院校中。形成了以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体育类为主的分布状态。从数量上看,综合类大学占首位,占分布总数的41.69%。师范类院校位居第二,占分布总数的32.07%。林业、财经、农业类都是体育学授予单位,但数量很少。体育院校作为我国最早培养体育学本科生的单位,有14所(除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外)具备完整的5个二级学科学士学位授权资格。体育专业院校拥有大批长期从事专业研究的各学科领域专家,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学科发展的整体性强,培养了大批的体育专业人才。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加,生源整体素质降低,培养质量降低,体育专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水平并不突出于其他院校,从而也造成高等体育教育不能满足体育的需求。所以,体育院校在原有的学科基础和条件下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优势和实际条件,提高专业内涵和质量效益。发挥各体育院校传统、特色学科的优势,辅之“非统一标准化”的特色专业,可在某种程度、范围内形成体育人才培训体系的合理分布状态;师范类院校主要以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为主,由于师范类的体育院系建立较早,积累了各学科教师资源,也建立了较齐全的学科体系,其中,师范大学都具有3个二级学科授予点,师范学院都具有1个或2个二级学科授予点;由于院校合并突增了一些综合类院校,此类学校体育学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数量达到142个,占(41.40%)位居第一。综合类大学在体育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顺应了国外体育专业依托综合类大学、师范类院校等“母学科”优势发展的主流趋势,体育专业呈现外延化发展的趋向。有利于促进“母学科”知识与体育学科知识的“融合”,促进“母学科”知识的应用向体育学科的纵向流动。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集中优势学科力量及人力资源,综合科研力量和资源优势,取长补短,信息资源共享,弥补体育专业院校的薄弱之处。因此,从科类结构看,未来我国体育学本科教育要继续本着“充分发挥专业院校优势,调整办学层次,走“调高、调优”的精品发展之路,适度拓展少量的具有专业性质的专业方向。积极拓展综合大学资源,发展方向分化,办学模式各异[10],走多学科渗透、交叉、协调发展之路,以促进新时期我国体育学本科教育的发展。

巩俐的女皇范儿不仅仅体现在拒绝颁奖上,还体现在她的专业上。作为第55届金马奖的评委主席,巩俐在颁奖前就曾回应说:“我在这里,公平就在这里。”这种话若是出自别人之口,或许会觉得有些张狂,但从巩俐嘴里说出来,只觉霸气。巩俐的霸气,绝不是故弄玄虚,更不是为了博大众眼球,而是她有霸气的资本和底气。

2.4 体育学本科专业的培养规模

学科专业培养规模主要指某一学科专业专门人才的培养数量[6]。某一学科的培养规模与社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应成正比发展,高质量大规模的生源会促进高校专业规模的扩大,招生少,小规模的生源会造成高校专业规模的萎缩,培养规模对专业结构的调整有着越来越显著的影响。

图5 2001—2009年高校体育学本科专业招生和在校生数统计示意图

如图5所示,统计结果分析表明,2001—2009年高校体育学本科专业招生人数大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增长1.23倍,人数突破6万。历年招生人数的增长率由前2年的快速增长到小幅增长再到现今的平稳增长。高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数在这9年间也增长了1.82倍,人数突破23万。历年在校生人数的增长率由快速增长下降到平稳增长。培养规模的扩大,刺激了人们对体育专业教育投资和消费,拓展了社会资金向教育事业流向,推进了教育的产业化发展。在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小学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体育本科生的就业,缓解了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和人才就业自身发展的问题。另外,培养规模的扩大还可以加速培养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调整劳动力的知识结构水平,致使国家“科教兴国”之大计归于实处。但在培养规模扩张的同时,也要关注新的教育“大跃进”所带来的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发展宏观失控,学科专业缺乏总体规划,规模上争相创办“综合性万人”大学,借调整、合并之机,加快学校建设步伐,突增专业点,盲目增加热门专业来实现扩大招生规模的目标。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等等。总之,体育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从完善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角度,要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和市场供求去全面考虑,缓解人才市场的培养和人才需求时间上的滞后,当前最重要的是适度的超前、稳定的增长,把学科专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拓宽专业服务面,致使所培养的对象知识结构趋于合理,增强专业结构面对复杂多变的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建立具有生命力的学科体系。高等体育本科专业教育的生命力、社会地位最终取决于内涵的发展。

3 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的发展前瞻

3.1 大众化进程的来临,高等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体育学本科专业整体数量的分布和各专业点间的分布比例情况虽不存在大的结构性失衡,但体育学科专业内部下一级5个专业的比例分配不合理,且相互之间缺乏可流动性。加强专业认证评估力度 ,建立专业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加强体育学本科专业点设置资格审查和授予后的评估监督。增设、加强,保护需要和适合开设地区的专业点,停办或限期改善重申报、轻建设,重外延发展、轻内涵改造的学科专业点。调整体育学本科专业教育投资的分配与使用结构,引导高校专业发展由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结构效益、质量效益转变。

3.2 学科区域数量分布不均衡,区域间体育学本科专业点分布差距大

要统一合理配备教育资源,创造条件扶植创办,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设立指导和扶持,培训教师等配套支援计划。通过形成落后地区高校的自我造血功能来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设置体系;重视区域内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调配教育资源,独立增设、联合办学、建立分校,扩建提高办学层次;增强区域内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利用各自的学科专业特色优势良好的发展。克服条件制约以及观念更新的滞后等多种因素,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变革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体育学科专业管理机制。

3.3 发展方向分化

科类布局形成向体育类院校以外的综合类大学、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和其他类院校“延伸”、“拓展”的趋向。从科类结构看,未来我国体育学本科教育要继续本着“充分发挥专业院校优势,调整办学层次,走“调高、调优”的精品发展之路,适度拓展少量的具有专业性质的专业方向;进一步加强现有专业的优化组合,积极拓展综合大学资源,充实和改善相近专业的办学条件,发展方向分化,办学模式各异,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走多学科渗透、交叉、协调发展之路。将母学科向体育学科的纵向流动,找到学科间的“汇合点”,形成体育专业的“生长点”,自成一体,进一步推进形成体育学本、硕、博专业设置的有序的衔接和延伸。

3.4 需考虑市场需求全面规划

连续多年扩招、高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的培养规模发展速度快,入学人数剧增,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作为对教育市场起着巨大调节杠杆作用的人才市场,对体育学本科专业结构设置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体育本科专业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仅从完善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角度,要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和市场供求去全面考虑进行科学的学科专业总体规划。

总之,高校体育学本科专业发展历经了几十年调整改革,我国高校体育学本科专业的设置结构受体育科学本身发展水平较低的限制,以及学科分化和学科体系不够健全的制约,加之缺乏体育功能的理性认识,难以较好地体现学科特征。体育专业蓬勃发展规模的表象繁荣背后,专业结构的不均衡发展、输出人才的质量问题都使高校体育本科专业发展进入了“瓶颈期”。体育专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体育专业教育结构与体育专业教育功能相互协调,专业结构的发展与外界相适应的循环,努力实现体育专业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使我国体育学本科专业发展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的不断变革和完善中将促进体育学本科专业体系结构、质量、规模和效益进一步健康有序地发展。

另外,我国体育学本科设置现行目录历经10余年,出现了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难以适应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难以合理设置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难以与研究生培养《学科目录》的专业良好的衔接。在对体育学本科专业目录内5个专业的规范管理的同时,需加快对体育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和修订的步伐。建立体育学本科专业多样化发展的学科群基础,为实现“体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为创建特色突出的一流大学,为培养出高水平国际化体育人才做准备。

[1]郭李亮.关于高等体育院校设置布局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及构想[J].体育与科学,2003,24(5):72-73.

[2]韩冬,张盛荣,潘力平,等.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培养规模结构优化和合理布局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12):47-50.

[3]侯龙龙,薛澜.我国地方高等院校空间分布研究——对三个案例省份的考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08-116.

[4]户小英.国外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对我们的启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159-162.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金一鸣.中国教育类别与结构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8]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9]蒋洪池.我国高校“专业”发展的回眸与展望[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1):108-110.

[10]李骝,崔继安,韩丁.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本科专业结构状况分析与调整设想[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11(3):65-71.

[11]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12]刘念才,程莹,刘少雪.美国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借鉴[J].世界教育信息,2003,(1-2):27-44.

[13]刘代荣.21世纪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办学方向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9):58-61.

[14]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0.

[15]王健.新中国高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变迁与启示.面向21世纪体育师资培养和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9-90.

[16]汪晓村.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机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7]杨贵仁.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J].体育科学,2005,25(6):3-12.

[18]杨二辉.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研究[M].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19]张勤.20世纪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3,23(2):1-12.

[20]郑启明,薜天祥主编.高等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1]朱恺.我国体育人才市场对体育教师需求的调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8,15(4):1-4.

[22]BECKER GA YR,M URPHY KEV IN.Social economics:M arket behavio r in a social environment[M].Boston:Belknap Pe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猜你喜欢

学科结构院校
【学科新书导览】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论结构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超学科”来啦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