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稳定性特征看上海市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程度
2011-03-05舒盛芳陆大江
平 杰,舒盛芳,任 杰,杨 烨,陆大江,代 俊
体育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1]。从体育生活方式定义可以看出,其重要特征是稳定性。因此,衡量一个人是否已经形成了体育生活方式,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体育生活方式,就应该要看他(她)是否具备长期稳定的体育需要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以及稳定的体育行为、体育内容(或项目)、体育时间、体育消费以及足够的体育空间(主要指体育场地)。
体育生活方式与中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心的议题。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有目共睹的。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存压力使很多白领阶层成为亚健康人群。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正逐渐侵蚀人们的生活质量。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营养过剩所带来的“文明病”现象屡见不鲜。现代化在为人们带来现代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切都在向我们证明,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在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之所在。中学生是社会人群中最富有理想和激情、开拓和创新精神的群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有很多资料表明,人的一生中很多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是得益于中学时期。如果在中学时期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的习惯,他们未来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就很难保证,由此所推行的全民健身运动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当前,有关青少年不良生活现象的报道常见诸于电视屏幕和各种报端:网瘾成性、对“垃圾食品”情有独钟、睡眠时间不足和不规律、上网、看电影、打游戏等。总之,从根本上讲就是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和缺乏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因此,如何使中学生养成科学、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网络期刊和纸质图书等途径查阅了有关体育生活方式的相关文献。
制定了一份面向中学生的《上海市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调查问卷》。2010年10月15日—12月30日,对上海市5个区(杨浦区、宝山区、普陀区、虹口区、金山区)18所中学发放问卷2 788份,回收2 788份;剔除无效问卷128份,获得有效问卷2 660份(男生1 156名,女生1 504名),有效率为95.41%。
2010年9月10日—12月30日,对30名中学生、10名体育教师、8名中学生家长做了正式和非正式的访谈,了解他们对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
2010年9月10日—12月30日,对中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在校的学习和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15次观察,并做记录。
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部分中学生喜欢体育,具有现代人健康的生活意识,但少数中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模糊
体育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的体育活动实践中对体育锻炼是否具有价值所逐渐形成的一种观点和看法。体育价值观具有支配人的体育行为的作用,良好的体育价值观能够促进人形成稳定、健康的体育行为。“对体育的喜欢程度”的调查显示,认为对体育很喜欢的占32.8%(872)、较喜欢占35.6%(948)、一般占26.8%(714)、较不喜欢占3.0%(79)、很不喜欢占1.8%(47)。很喜欢与较喜欢两项相加为68.4%,说明占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喜欢体育;较不喜欢与很不喜欢两项相加为4.8%,说明仍有极少数中学生不喜欢体育。在对“体育是现代人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调查中,持完全赞成观点(1 237/46.5%)和较赞成观点(1 163/43.7%)的为90.2%,不确定、不赞成和一点不赞成的分别占8.1%(215)、0.9%(23)和0.8%(22)。作为大都市的未来主人,上海市中学生对现代生活的认识是很超前的。这说明绝大部分的中学生具有现代城市人的健康生活意识。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对我提高学习效率很有帮助”进行的调查显示,持完全赞成(608/22.9%)和较赞成(984/37.0%)的占59.9%,超过半数;而认为不确定、不赞成和一点不赞成的分别占33.3%(885)、4.6%(123)和2.3%(60)。可见,仍有少数中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是很模糊的。也就是说,仍然有少数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没有形成全面和正确的认识。
3.2 半数中学生对体育没有养成长期稳定的需要
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个人自觉地参加经常性体育活动,并且不断重复某个锻炼项目和活动形式,每次都持续一定的锻炼时间而形成的不易改变的高度自觉和生活化了的行为取向,是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项目、时间、器械、伙伴等)和参与者之间形成的一种稳固联系。体育锻炼习惯是重复发生的体育行为方式,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持久的体育行为。
中学生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都是自觉行为。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程度怎样?一项“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表明,经常参加的为17.8%(473)、偶尔参加的为18.5%(493),经常参加和偶尔参加两项相加为36.3%;而不能肯定者为28.7%(763)、很少参加者占26.6%(707)、从不参加者占8.4%(224);很少参加和从不参加两项相加为35.0%。这说明有超过1/3的中学生没有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稳定习惯。本研究对中学生周一~周五在校内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有15.6%(414)认为除了体育课外,每天在校从不参加其他体育锻炼,认为每天在校内参加半小时以内体育锻炼者为41.2%(1 096)、0.5~1h为28.8%(766),参加1h以上者占14.4%(384)。调查表明,有少数中学生在校除了参加法定的体育课外,自认为不再参加其他任何体育锻炼。这一项调查进一步证实了部分中学生还没有养成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自觉行为。对“只要隔几天不锻炼身体,我就会产生想运动的欲望”的调查显示,持完全赞成者占20.9%(555)、较赞成者占27.7%(736)、不确定者为37.1%(986)、不赞成者为9.7%(259)、一点不赞成者为4.7%(124)。不赞成者和一点不赞成者基本上是没有体育锻炼和运动习惯的人,而不确定者是体育锻炼习惯还没有巩固和养成的人。由此可见,超过半数中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需要。
3.3 校内生活方式和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
3.3.1 课间10min和午休方式不利于养成积极和较稳定的体育行为和生活习惯
课间10min主要用于让学生走出教室,活动全身,呼吸新鲜空气,解除疲劳紧张,起着放松心情、积极休息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研究对课间10min中学生度过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表1),接近一半(42.2%)的中学生课间10min都在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如果中学生在课间10min里适当活动一下筋骨,做一些轻松的身体练习,不仅对提高学习效率是有帮助的,而且,也是一种正常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但是,中学生的课间10min往往成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
表1 本研究对上海市中学生“在课间10min,经常度过的方式”的调查统计一览表 (n=2 660)
表2 本研究对上海市中学生“午休时间,经常度过的方式”的调查统计一览表 (n=2 660)
中午时段是中学生用餐和休息时间。午休时间的度过方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学生的生活方式的状况。调查表明(表2),在午休时间里抓紧时间完成作业排在了所有选项的第1位(59.7%),这说明午休时间完成作业同样成了大部分中学生校内生活的常态。
目前,上海市中学的教学楼都是往高空发展,楼层越修越高。由于走道窄、学生多、人流拥堵,为了避免出现意外的踩踏等伤害事故,很多学校都要求课间10min和午休时间里学生不能在教室内、走廊上奔跑,只能缓慢地行走。由于楼层太高,时间太短,处于高层的学生“大门不迈,二门不出”,“躲”在教室里成了课间10min和午休时间的常态。午休时间不提倡学生进行激烈运动,但是离开教室,有意识地在阳光下沐浴,进行一些轻微的活动,使被动性休息变成积极性休息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
从上述调查可以看出,从时间上保证教师上课不拖堂,提倡中学生在课间和午休时间里采取积极的休息方式,并且适当地延长课间休息时间,是中学生养成较稳定的校内生活习惯的重要保证。
3.3.2 早操和课间操开展效果不好,不利于形成积极和稳定的体育行为
对“学校开展课间操(或大课间活动)的形式”的调查表明(表3),“全校统一做广播体操”仍然是课间操的主要形式。近年来,上海市很多中学一直在探索课间操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由于大多数学校场地拥挤、班级多、体育教师人手有限、分班组织难度大等原因,大部分学校对课间操(含大课间活动)采用全校统一做广播操的形式。但是,常年累月,也会造成单调、枯燥和乏味。本研究对中学生每次参加早操和课间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认为每次参加早操很认真、比较认真、一般、不太认真和敷衍了事的分别为42.9%(1 141)、35.0%(931)、19.3%(514)、1.7%(46)和1.1%(28),认为每次参加课间操(或大课间活动)很认真、比较认真、一般、不太认真和敷衍了事的分别占24.8%(659)、39.7%(1 055)、29.2%(778)、3.6%(95)和2.7%(73)。这两项调查表明,早操和课间操的开展效果总体不好。如果将两者加以比较,参加课间操的情况比参加早操的情况还差,这可能与中学生做早操时的精力好于课间操有关。本研究对168名中学生做课间操不认真的原因做了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课间操单调、机械重复,没有兴趣为的49.4%(83),排位第1;被迫参加,完成任务而已为36.9%(62),排位第2;运动量太小,没有锻炼价值为22.0%(37),排位第3。
表3 本研究对上海市中学“学校开展课间操(或大课间活动)的形式”的调查统计一览表 (n=2 660)
早操、课间操(或大课间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是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和相对稳定的一种集体行为。它表现出自觉、经常和群体性的基本特征,具有教育、导向、规范约束与辐射的功能。早操、课间操(或大课间活动)在学校体育中占重要位置。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建立和保持以及健康状态的维护,而且,有赖于体育的兴趣和终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它是保证“每天锻炼1小时”的基本措施。然而,长期以来,一方面,早操和课间操的趣味性较低,新颖程度较差,运动量较小(通常情况下,男生一般倾向于新颖刺激、对抗性强的项目,女生则倾向于非直接对抗、节奏鲜明、轻松愉快的身体练习);另一方面,多年来,学生总是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集体组织形式,按照固定的音乐机械地年复一年地重复固定而单调的动作,即使某项特别有趣的运动也会让中学生变得厌烦,何况广播操本身的趣味性不是很大的练习,这种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中学生追求新颖刺激和兴趣不断变化的需要。因此,要经常性地改变早操和课间操的内容和形式,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课间活动形式,开发多种体育锻炼的项目,提高早操和课间操(大课间活动)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
3.3.3 体育比赛普及的面和程度太低,从时间和效果上难以对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产生很明显的积极效果
校内体育节、体育月和体育周的开展是推动学校运动会普及化和推动全校性体育活动开展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它打破了过去的单纯的田径运动会的形式,是近年来上海市中学改革运动会形式所取得的成果。本研究对“上个学期,学校组织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的频率”进行了调查,认为校内各种体育比赛开展很频繁占9.1%(243)、较频繁占29.2%(777)、一般为52.6%(1 399),调查显示,有一半中学生认为体育比赛开展的频繁程度为一般,另外有7.5%(200)认为基本不组织、1.5%(41)认为从不组织,这从一定侧面表明仍有少数中学体育比赛开展的情况不好。对“上个学期里,在校参加各种类型的体育比赛”情况做了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2.3%(592)的中学生认为上个学期里在校没有参加任何类型的体育比赛,认为参加过1次的占34.3%(913)、2~3次占35.2%(937)、4次或4次以上占8.2%(218)。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比赛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需要开展既有个人和集体项目,又有健身类、体育单顼技术竞赛、达标竞赛、健身操、体育舞蹈、定向运动以及娱乐类体育比赛,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有趣的体育比赛吸引全体学生参加,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通过校内体育比赛体验比赛的快乐和刺激,激发他们对体育比赛的热情,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3.3.4 体育课被占用使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得不到根本保证,会削弱经常性体育锻炼习惯和行为的养成
体育课是中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养成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习惯和行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上个学期,我所在班级安排的课外体育活动被文化课教师或其他活动占用的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经常被占用为6.8%(182)、较多被占用为6.7%(178)、部分被占用为18.2%(485)、很少被占用为38.0%(1 010)、从不被占用为30.3%(805)。对认为经常被占用和较多被占用的中学生做了进一步调查,选择被占用1~2次为25.3%(91)、3~4次为33.9%(122)、5~6次为16.1%(58)、7次或7次以上为24.7%(89)。从上述两项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什么原因,学校体育课存在被占用的现象是客观事实。
从大的方面讲,体育课是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从小的方面讲,体育课是保证中学生正常的体育锻炼时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课被占用,表明学校体育要成为素质教育突破口在某种程度上仅仅流于形式,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因此,加强学校监督,按照法定的时数上好体育课,保证每一个学生享有体育教育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仍然需引起重视。
3.3.5 校内场地、器材不能完全满足中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对中学生较稳定地参加体育锻炼产生“硬伤”
有限的校园体育锻炼场地不能容纳全体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和空间受到场地条件限制,是上海市中学体育活动开展的现实。“螺丝壳里做道场”,是上海市学校体育场地拥挤的生动描述。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能否满足”体育锻炼的调查显示,认为完全能满足需要的占36.4%(965)、比较好地满足需要的占32.3%(859)、基本能满足需要的为23.6%(628)、不太能满足需要的为5.4%(143)、根本不能满足需要的为2.3%(61)。对认为不太能满足需要和根本不能满足需要的204名中学生做了进一步调查(表4),认为器材数量不够和能开展的项目太少分别排在第1位和第2位。由此可见,场地不够、器材太少是影响中学生在校内开展体育锻炼的“硬伤”。
3.4 校外体育活动开展方面
3.4.1 在家课业负担太重,体育锻炼时间难以保证,不利于形成和保持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
本研究对中学生“放学之后,回到家要做的第一件事”进行了调查,做作业的为76.8%(2 044),排在第1位,远远高出其他选项,其他排位依次是上网打游戏(119/4.5%)、参加体育运动(118/4.4%)、看电视(102/3.8%)、参加辅导班(20/0.8%)。表5显示,中学生放学回家在完成作业之后,排在第1位的是看课外读物,排在第2位、第3位的是完成作业已经很晚了基本就睡觉了和做课外辅导练习。可见,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非常重,完成家庭作业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而锻炼身体则排在第6位。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生为了挤时间完成作业,不得不挤掉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使体育锻炼时间难以得到保证,体育锻炼的习惯难以为继。
场地太小、太少 场地质量太差 器材数量不够 器材质量太差 能开展的项目太少 使用不方便 其他频数 80 50 102 61 97 45 4 % 39.2 24.5 50.0 29.9 47.5 22.1 2.0
表5 本研究对上海市中学生“放学回家,除了完成作业,其余时间我主要用来”途径的调查统计一览表 (n=2 660)
本研究对“最近一周,从周一到周五,我每天在家学习时间”进行了调查,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分别为1~2h(838/31.5%)、2~3h(761/28.6%)、3~4h(465/17.5%)、4h以上(397/14.9%)、不到1h(199/7.5%)。也就是说,32.4%的中学生每天在家学习超过3h以上。“最近一周,周六到周日,或者假期里,我每天在家学习时间”的调查,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分别为1~2h(782/28.3%)、4h以上(657/24.6%)、2~3h(594/22.4%)、3~4h(482/18.1%)和不到1h(175/6.6%)。中学生在家课业很重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新世纪以来,随着高考扩招以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致使整个社会大环境宽松,从总体上讲,高考压力相对于以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是,中考和高考压力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上好大学、上好中学以及初三面临中考分流的压力依然存在。通过对初三和高三学生访谈得知,课时过多,作业量过大,资料泛滥,考试频繁,月考、段考、期中考、联考、摸底考、摸拟考、期末考、会考、统考、测验,凡所应考,无所不考,学生应接不暇。各种“一对一”、“小班”、“大班”形式的辅导班和网络辅导班应有尽有。升学压力不减,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着多门功课,有的学生在家对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辅导练习已经力不从心,挤时间学习是中学生每日生活的常态。初三和高三学生更是这样。因此,体育锻炼为文化学习无条件地“让道”,也是中学生的基本常态。由此造成的连锁反应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越来越低,对体育锻炼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尝试新型体育活动项目的机会越来越少,对体育锻炼的快乐体验越来越少,恶性循环加重,导致参加体育活动稳定性降低,最终会与体育锻炼“无缘”。
3.4.2 少数中学生每天不参加体育锻炼,还有1/3到半数的中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够,还没有长期和比较稳定的体育锻炼时间
“最近一周,从周一到周五,我每天在家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8.2%(486)的学生认为在家没有参加锻炼,有接近一半的中学生(1 325/49.8%)认为每天锻炼1~30min。体育锻炼的习惯是靠时间来维持的。每天锻炼不到半小时,很难产生好的锻炼效果。其他选项依次是:31~60min占16.5%(437)、1~1.5h占10.2%(272)、1.5~2h占2.0%(52)、2h以上占3.3%(88)。调查显示,每天坚持锻炼1h以上的中学生仅为15.5%,比例不高。
“最近一周,周六到周日,或者假期里,我每天在家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的调查情况结果显示,13.6%(362)的中学生选择了0min,36.6%(973)选择了1~30min,20.5%(546)选择了31~60min,12.9%(343)选择了1~1.5h,5.6%(150)选择了1.5~2h,10.8%(286)选择了“2h以上”。总的来讲,中学生在家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形不容乐观。把周一~周五与周六~周日,或者假期里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对照,周末在家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下降大约5%,每天坚持参加1h以上锻炼的人数为29.3%,上升大约13%。可以看出,只要给中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就会相应增加。
本研究对经常在校外坚持锻炼的966名中学生做进一步调查,“我在校外坚持身体锻炼的时间”不到半年的为20.8%(201),半年到1年的为39.6%(383),两项相加达60.4%,说明大部分坚持锻炼的年限少于1年。很明显,这部分中学生累积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长,还不能具有很稳定的体育锻炼时间。其他各项依次是1~2年占14.9%(144)、2~3年占5.8%(56)、3年占4.1%(40)、4年占3.9%(38)和5年或5年以上占10.8%(104)。另外,“我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段一般”选择在早上的为16.0%(155)、上午的为27.0%(261)、傍晚的为32.6%(315)、吃完晚饭之后的为24.3%(235),在傍晚锻炼身体的较多。从这个调查也可以看出,这些坚持锻炼身体的人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时间。
在放学之后、周末、假期这3个连续性的时间段中,无论中学生校外在哪个时间段里出现不稳定的体育锻炼时间,都可以说明他还没有稳定的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没有稳定的体育锻炼时间,就无从谈形成体育生活方式。虽然,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客观因素是很多的,但如何保证中学生每天参加足够时间的体育锻炼,并且能够长久坚持下去,是需要特别考虑的事情。
3.4.3 少数中学生由于没有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和没有人指导,对形成比较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和行为不利
“我在体育课里学到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对我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表明,认为很有用的占37.4%(995)、比较有用的占30.9%(822)、有一定用处的为24.1%(642)、不太有用的为6.3%(167)、根本没用的为1.3%(34)。从调查结果发现,体育课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方法掌握的效果上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表6是对经常参加和偶尔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所做的进一步调查,结果表明,认为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没有方法的占14.8%,也就是说,这些人参加体育锻炼带有盲目性,不知道怎样锻炼。认为体育锻炼方法来自体育课里老师的传授的占47.5%,接近一半,说明体育课仍然是中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的主要学习途径。对“最近一年,在小区(街道)内(附近)进行体育锻炼时接受专门人员指导”的调查表明,认为始终没有接受过指导的为49.3%(476)、接受过1次、2次、3次或4次及以上的分别为17.5%(169)、12.2%(118)、10.0%(97)和11.0%(106)。调查结果表明,不知道怎样锻炼,没有人指导,是制约中学生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
表6 本研究对上海市中学生“在校外采用的身体锻炼方法主要来自于”途径的调查统计一览表 (n=966)
随着“人人健身计划”的推广实施,上海市社会指导员队伍有所壮大,但是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一方面,社会指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指导员数量有限,相比上海人口密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可谓杯水车薪;另一方面,多数街道、社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由管理人员兼任,就其指导能力不说,他们也很难经常出现在社区体育活动现场。在与学生交谈中发现,学生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无人进行科学的指导。不知道怎样锻炼身体,就会渐渐失去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由此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不容忽视。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社区板报宣传、广播电视、网络、体育专门网站等资源和途径介绍体育锻炼方法,为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提供便利的途径。
3.4.4 体育锻炼场地缺乏,锻炼场地不便利,体育锻炼的活动空间受到限制
表7、表8是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的调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都有比较固定的锻炼地点。调查显示,周一~周五,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学校体育场(馆),其次是住宅小区。这与参加体育锻炼的方便程度有关。放学后,可以抓紧时间在学校里锻炼一下;回到家,小区最方便。双休日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公园广场,其次是在住宅小区内。另外,有的学生还去了公共体育场(馆)和收费体育场所。从以上的调查发现,室内和住宅小区成了中学生在家的重要锻炼场所。体育锻炼场地缺乏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表7 本研究对上海市中学生周一~周五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的地点的调查统计一览表 (n=966)
表8 本研究对上海市中学生双休日,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的地点的调查统计一览表 (n=966)
体育锻炼场所便利程度如何是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因素。对“在去锻炼场所时路上需要花费的时间”的调查表明,认为不需要的为14.2%(137),这部分人很可能选择在家里锻炼,有68.2%(659)的中学生认为需花15min左右,而认为要花30min的为10.6%(102)、接近1h的为4.8%(46)、1h以上的为2.3%(22)。这一方面说明仍有少量学生路上花费的时间成本太高,去锻炼场地不方便;另一方面,也推断出,假如小区附近没有体育锻炼的地方,那么学生回到家后只有选择不锻炼了。因此,加强小区体育锻炼场地的配套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市人口密度大,体育锻炼场地相对缺乏,尤其适合中学生等年轻人的锻炼场地更是缺乏。在调查中发现,年轻人常常为找不到锻炼场地而苦恼。另外,上海市推行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政策。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确实实施了校内场(馆)开放,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场地和项目都免费开放,而且由于上海城市很大,交通出行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因此,相比于在校时段,周末及节假日中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非常少。
3.4.5 没有体育锻炼的伙伴,家长关心不够,会对中学生养成长期的锻炼习惯产生不利影响
是否有锻炼伙伴,这对中学生坚持长久和稳定的体育锻炼行为至关重要。对“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伙伴的调查表明,选择一个人的为12.9%(125)、与好朋友、同学一起的为62.2%(601)、与父母一起的为21.7%(210)、其他为3.1%(30)。可见,好朋友、同学作为锻炼伙伴是多数情况,与父母一起锻炼的不多。对中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的情况做了进一步调查,认为家长陪子女一起锻炼的频度选择每天一次的为17.4%(168)、每周1~2次的为48.6%(469)、每月1~2次的为9.2%(89)、3个月一次或更少的为5.4%(52)、基本没有的为19.5%(188)。虽然,中学生对家长的依赖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低,但是,家长对子女的现实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目前虽然实施就近入学,但是,趣味相投的好朋友住在同一个小区或者附近的情况依然少见,家长成了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伙伴。家长是否喜欢锻炼和是否有时间陪同子女一起参加锻炼是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伙伴是体育锻炼持续的心理依赖。很多体育项目的趣味性就在于这些项目由多个人参与,具有游戏性质。例如,一个人打篮球肯定没有半场3对3或者4对4有趣,一个人踢足球肯定没有3人足球好玩。如果总是一个人打篮球或者踢足球,而没有一定的参与伙伴,他的活动就很难持续下去。此外,对于跑步等个体项目来说,即使没有伙伴也能坚持,但是假如有个伙伴,形成相互鼓励,持续活动的可能性就更大。
本研究对“家长最担忧我”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认为最担忧子女不爱学习的为45.9%(1 222),排在第1位,其次是迷恋网络的占34.7%(924),然后依次是不爱锻炼(621/23.3%)、偏食(618/23.2%)、生活不能自理(442/16.5%)和其他(80/3.5%)。可见,家长最担心的还是子女学习成绩好不好。除了这些方面之外,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关心子女不能合理分配时间,不能上好的初中,不认真做作业,不听话,不自觉,上课思想不集中,谈恋爱,不弹钢琴,以及肥胖、近视、赖床、磨蹭、英语成绩、字写不好、品德不好、身材和身高等。体育锻炼并不是第1位的。
3.4.6 大多数中学生还没有稳定的体育锻炼项目
稳定的体育项目有利于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形成依赖性和习惯性,有利于将体育活动融入生活之中,形成体育生活方式。表9是对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的调查,排在前5位的运动项目依次为羽毛球、跑步、游泳、散步、滑板、独轮车、轮滑(滑旱冰)。从这些项目可以看出,中学生从事的体育项目中既有传统的羽毛球、跑步、游泳、散步,也有比较时尚的滑板、独轮车、轮滑(滑旱冰)项目。一方面,这可能与这些项目便于开展有关,这些体育活动项目呈现的特点是传统、器材携带便捷;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中学生追求时尚、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说明,这些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在家参加校外体育锻炼具有比较稳定的体育项目,而这些中学生却只占全部调查者的约1/3。稳定的体育锻炼是中学生长久坚持的、便捷的、有兴趣的、便于开展的体育锻炼。稳定的体育锻炼项目是促使中学生形成稳定的体育行为,不断维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忱和兴趣,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的重要条件。因此,让中学生从事一、两项能长久坚持的体育锻炼项目就显得非常重要。
表9 本研究对上海市中学生在校外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的调查统计一览表 (n=966)
3.5 体育消费水平低,难以形成稳定的体育消费习惯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人们正常经济收入的高低,决定着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形式”[2]。体育活动与经济条件存在一定的联系,有了经济上的支撑,进行体育消费就有了可能。体育消费是近年来兴起来的一个消费领域。对进行体育消费是否值得的调查显示,认为非常值得的为27.7%(738)、比较值得的为33.4%(888)、非常值得和比较值得两项相加为61.1%,说明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对体育消费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一般的占32.3%(859)、有点不值得的为4.0%(107)、一点不值得的为2.6%(68)。近年来,上海市区的很多公益性体育场地也开始实行收费,以缓解场地维护和保养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体育消费使原来的公益性体育场地的维护和保养得到了保障。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一些愿意并且能够消费得起的体育锻炼者群体,使他们享受到一定的服务;另一方面,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众的广泛参与,把大众体育参与同普通老百姓“隔离”开来。笔者虽然不完全赞成很多公益场地进行收费的做法,但是,鼓励有消费能力的中学生参与到体育消费行列,这对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找到自己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形成比较稳定和长久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不无裨益的。
表10是对中学生“最近半年里,我在体育方面的消费用于”类型的调查,调查表明,中学生用于体育消费的面还是很广的,用于最多的是购买体育器材。本研究对中学生“最近半年大约用在体育方面的消费”金额进行了调查,认为没有消费的为30.9%(821)、1~100元的为31.4%(808)、101~200元的为17.1%(454)、201~300元的为6.3%(167)、301~400元的为3.6%(95)、401~500元的为3.6%(96)、500元以上的为8.1%(215)。
表10 本研究对上海市中学生最近半年里在体育方面的消费用于途径的调查统计一览表 (n=2 660)
4 分析与讨论
4.1 体育锻炼时间、场地和方法(项目)是制约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3个基本要素
一个人要形成一种或者保持一种稳定的体育生活方式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在众多的因素中,体育锻炼时间、场地和方法(项目)是制约体育生活方式形成和保持的3个基本要素。
第一,时间是基本保障。任何一种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客观上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保障。因为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时间作为积累。一方面,无论中学生每天的学习和生活多忙,客观上讲,他(她)都应该有能力支配好自己的体育锻炼时间,或者说把专门用于体育锻炼的时间留出来。其次,要能积累“时间”。没有时间上的多次积累,稳定的习惯的养成与保持都是一句空话。一个参加体育锻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是不可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的。人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虽受多种因素,但时间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然而,调查表明,当前中学生不能自主地支配体育锻炼的时间。一是,因为课业负担太重,客观上“学习”挤占了“体育锻炼”。在学习时间不够或者有限的条件下,“学习”排挤“体育锻炼”是造成中学生稳定的体育习惯和行为不能持续的重要原因。二是,由于中学生自身的认识问题,对体育锻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同“学习”“抢”时间。因此,减轻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避免和消除“学习”排挤“体育锻炼”的现象,提高中学生的自身认识,是从根本上形成和保持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前提。
第二,场地是物质保证。从周一~周五的学习日,从早上8点前到校之后到下午5点之前回家,中学生生活在一个相对拥挤的学校空间里。在学校里,体育课常常是“螺丝壳里做道场”,学校体育场地除了上课用之外,很少有空余的地方。即使有空余的地方,也未必有空余的时间。上海市人口密度大,体育锻炼场地相对缺乏,这是一种基本常态。一些新建社区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修建的体育活动点和健身路径也只适合中老年人的锻炼,而适合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奇缺。另外,即使有社区篮球场,但也是杯水车薪。通过对杨浦区的调查发现,新江湾城有两个标准篮球场,却吸引了半径5~10km的社区居民参与。两个标准篮球场安装了8个篮球架,下午和周末时段常常爆满。而不会或者并不喜欢篮球的中学生又去哪里锻炼身体?即使跑步的话,也要有草地或者空地才行,其方便程度如何?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地不足,活动的行为和空间受到限制,即使他们想参加体育活动,在很多时候也不能得以实现,这是制约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最大冲击。要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首先需要保障他们具有便捷的体育运动场所和足够的体育活动空间。
第三,方法(项目)是技术保证。不知道怎样锻炼身体是制约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技术因素。不知道锻炼包括不懂某个项目的运动技术,还包括不懂健身的基本原理,但主要的是没有掌握某项体育锻炼的技术。让中学生掌握1~2项终身受用的体育锻炼项目,学校体育应该负有重要的责任。
因此,怎样考虑把“时间”还给中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场地,并且让他们掌握1~2项体育锻炼的方法(项目),这是当前需要优先考虑的3个基本要素。
4.2 提高校内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是根本,校内、外体育活动互补是体育生活方式稳定性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
中学生体育价值观和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受个人、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学校、家庭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中学生从周一~周五的学习日,平均每天有1/3的时间在校渡过,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教育是中学生的主渠道。因此,开展好早操、课间操、体育课、体育比赛(体育节),提高早操、课间操的质量,开好体育课和各类体育竞赛,提倡学生在课间和中午时间进行适当活动,提倡积极休息,保证学生每天在校1h体育锻炼时间,是体育生活方式稳定性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
中学生放学回到家后和周末、假期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和社区渡过的。如果社区能够提供便利的体育锻炼的场地等硬件设施,可以弥补中学生在学校因为场地、课程安排所造成的锻炼不足。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家庭的生活方式影响中学生的成长。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是全面的。对于中学生来讲,在学校,同学和老师是自己的学习生活伙伴,而在家里,家长成了中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伙伴。一般来讲,子女的年龄越小对家长的依赖性越大。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关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该要落实到每天的体育锻炼的行为之中。家长陪伴子女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有多种意义。首先,家长与子女一起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能够融洽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影响子女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增强健身意识和提高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其次,家长参加体育锻炼对子女有示范作用,家长的体育行为影响子女的体育行为,父母子女间的互动对子女的锻炼习惯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再次,提供良好的运动氛围。参加积极体育锻炼,可以为中学生形成体育生活方式构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氛围,对其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提高校内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提倡校内、外体育活动互补,是体育生活方式稳定性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
5 结语
从稳定性特征来看,上海市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程度还远远不够。少数中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模糊,还没有形成全面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半数中学生对体育没有养成长期稳定的需要。校内生活方式和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不利于中学生形成长期稳定的体育行为和体育锻炼习惯。校外方面,中学生在家课业负担太重,体育锻炼时间难以保证;少数中学生没有掌握体育锻炼方法和没有人指导;体育锻炼场地缺乏,锻炼场地不便利;没有体育锻炼的伙伴;大多数中学生还没有稳定的体育锻炼项目,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研究认为,体育锻炼时间、场地和方法(项目)是制约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3个基本要素;提高校内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是根本,校内、外体育活动互补是体育生活方式稳定性得以延续的重要保证。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7.
[2]武笑玲,高茂章.河南省城市社区大众体育健身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