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攻防特征分析
2011-03-05皇甫毅朱小平
皇甫毅,朱小平
1 前言
欧洲足球冠军联赛是欧洲足球的顶级赛事,汇聚了欧洲各国足球联赛的豪门球队。“欧冠无弱旅”,是人们对欧冠联赛的一致评价,因为每支参赛球队都是所在各国联赛的顶级球队,代表了一个国家足球俱乐部联赛的最高水平。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有“宇宙队”之称的巴塞罗那队经过13场比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夺得了欧洲冠军联赛的冠军。纵观这3个赛季的欧洲足坛,巴塞罗那队不仅在其所属的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中连续3年蝉联冠军,而且在欧洲冠军联赛中也2次获得冠军。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上,以巴塞罗那队为班底组成的西班牙国家队凭借他们的“艺术足球、华丽足球”征服了世界足坛,最终捧起了“大力神杯”。
研究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的技战术打法和攻防特征,有助于我们了解目前世界足球先进技战术打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找出巴塞罗那足球队制胜的关键因素。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冠军巴塞罗那队的13场比赛进行录像,并细致地观察比赛的过程,记录统计各项数据指标。
查阅和收集有关欧洲足球冠军联赛的相关资料,分类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有关统计指标概念及尺度说明。前场、中场、后场:进攻方向的球门线向场内延伸30m做一条平行线,与边线围成的区域为前场;另一半场与之对称的区域为后场;其余场地的部分为中场。
3 结果与分析
3.1 比赛阵型分析
比赛阵型是指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置排列,是本队攻守力量搭配和职责分工的形式[4]。巴塞罗那队的阵型较为固定,除去在小组赛最后一轮已经确定出线的情况下采用了3-4-3阵型调整并演练阵容以外,其余的12场比赛均采用了4-3-3阵型。
在比赛中,巴塞罗那队采用的4-3-3阵型变化非常灵活。进攻中,右边后卫阿尔维斯大幅度地插上助攻,同时右边锋位置上的运动员内收到中路为边后卫的助攻创造空间,这样4-3-3的站位就变为了3-4-3,不仅进攻球员的数量增多,而且也拉开了场地的宽度。中场运动员在进攻中的穿插跑位十分灵活,特别是哈维和伊涅斯塔二人凭借其娴熟的个人技术在中场不断地进行传控球以控制比赛的节奏。3名前锋既加强了进攻的力量,又牵制了对方边后卫的助攻;防守中,助攻的边后卫积极回防,阵型又变回4-3-3。在防守压力较大时,2名边锋运动员回撤到中场增强防守的密度,协助边后卫进行防守,相应阵型也变为4-5-1。
3.2 进攻特征与分析
3.2.1 射门进球的数量分析
射门是足球比赛攻守矛盾的焦点,射门数量的多少和效率的高低则反映了球队进攻意识和能力的强弱[1]。图2显示,在本赛季欧冠联赛前4强中,巴塞罗那队的30个进球数位居第一,说明了这支球队强大的进攻能力和高效的进攻效率。在13场比赛中,巴塞罗那队共射门199次,平均每场比赛射门15.31次;共射在门框范围内为124次,平均每场比赛9.54次;总进球数30个,场均进球2.31个。每射门6.63次、射正4.13次时,就会制造一个进球,这些反映出巴塞罗那队强烈的进攻欲望和精湛的进攻技艺,不仅射门的次数多,而且形成有威胁进攻的效率也较高。
图2 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前4名队伍进球数示意图
3.2.2 进球时间特征分析
表1显示,本赛季欧冠联赛巴塞罗那队攻入的30个进球中,有12个是在上半场完成的,其余的18个是在下半场完成的。一方面,说明了巴塞罗那队在下半场阶段进攻的效率较高;另一方面,也与巴塞罗那队开场阶段进球少有关系。双方运动员都在试探对手的战术打法和安排,不会轻易大幅度压上进攻,而巴塞罗那队的运动员则依靠他们娴熟的脚下技术和默契的配合,通过积极的跑位和不间断的传球来控制比赛节奏,以便于他们在比赛中后期发挥出整体的技战术打法。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下半场的补时阶段,巴塞罗那队也有3个进球,主要原因是对手在补时阶段防守的注意力下降,从而导致防线出现漏洞,而巴塞罗那队趁此机会组织有威胁的进攻并完成进球。
3.2.3 进球方式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抢点射门和接球调整射门是巴塞罗那队进球的主要方式,占总进球数的70%。其中,抢点射门共进球13个,是最为有效的射门得分方式。现代足球比赛对抗更加激烈,攻守转换速度快,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以合理的方式射门,那么立刻就会有防守球员上前拦截封堵,随之进球的机率也就越来越小,而抢点射门能够有效地节省射门的时间,提高射门得分的成功率。巴塞罗那队的运动员采用接球调整的射门方式,有利于更好地控制球,提高射门的力度和精确度。
个人运球突破射门和远射是破解密集防守的重要方式,巴塞罗那队采用这2种方式共进球6个,占总进球数的20%,特别是在半决赛第一回合面对皇家马德里队时,梅西87min在前场连续突破对方5名防守运动员打入精彩一球,凭借一己之力撕开了对手的密集防线。头顶球历来是巴塞罗那队进攻的弱项,在本赛季欧冠联赛13场比赛中运用头顶球射门只攻入1球,这与巴塞罗那队前锋运动员的身材矮小有直接的关系,但同时,他们又具有转身灵活、步频快的优势,所以,巴塞罗那队前场进攻主要还是以地面进攻为主。
表1 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进球时间段分布一览表
表2 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进球方式统计一览表
3.2.4 射门进球的区域、位置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在形成射门并进球得分的数量上,前锋依然是球队的“主力军”,巴塞罗那队的13场比赛前锋运动员共射门132次,最终进球21个,这与巴塞罗那队采用的4-3-3阵型是分不开的。3名前锋的战术打法使得他们在锋线上的人数更多,每名队员都具有超强的个人进攻能力,并能为队友拉扯空间创造射门得分的机会,而对方的后卫运动员在防守时往往顾此失彼,不能有效地拦截巴塞罗那队前锋运动员的射门,最终导致进球得分。在197次射门总数中,前卫运动员射门40次,进球3个,射门得分率较低。这是由于前卫运动员在争夺激烈的中场调度进攻方向、组织进攻,相应的射门机会就较少。而巴塞罗那队后卫运动员的射门得分率较高,在25次射门中形成4粒进球,说明该支队伍后卫运动员的进攻能力较强,这4粒进球主要来源于定位球进攻和边后卫的插上助攻。
表3 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射门进球数的区域、位置统计一览表
在射门进球的区域分布方面(图3、表3),巴塞罗那队在A区共射门9次,就形成了6个进球,平均每射门1.5次就能形成1粒进球,射门得分率极高。这是因为A区距离球门较近,进攻运动员一旦在此区域射门,守门员往往来不及反应,所以射门的命中率较高。B区是巴塞罗那队终结进攻和射门得分的主要区域,13场比赛共形成射门86次,进球18个,占运动战总进球数的64.28%。原因在于B区距离球门的距离适中,在射门时守门员不易出击进行封堵,而且射门的角度较大,所以是进攻的主要射门区域。B1区和B2区分别进球7个和11个,B2区较B1区进球稍多的原因可能是本赛季欧冠联赛的最佳射手梅西和球队主要助攻者阿尔维斯基本上都活动在右路,所以在此区域进球得分的次数较多。
图3 足球比赛射门进球区域划分示意图[5]
巴塞罗那队在C区共射门85次,进球4个,在此区域平均射门21.25次才能形成1个进球,射门得分的效率较低。这主要是因为C区距球门较远,在射门时要求运动员具备精湛的脚法和足够的力量,而质量一般的射门大都被守门员拦截或是射偏。巴塞罗那队在D区共射门17次,没有形成进球。
3.2.5 进攻战术的方式与路径分析
本研究依据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现代足球》中叙述的常见进攻战术打法的内容,将本赛季欧冠联赛巴塞罗那队的进攻战术归纳为快速反击、阵地渗透和定位球战术3种方式。
由表4可以看出,巴塞罗那队的主要进攻战术方式为阵地渗透,共形成进球24个,占总进球数的80%;而通过快速反击和定位球战术配合所形成的进球各为3个,占总进球数的20%。巴塞罗那队的阵地渗透战术是运动员通过有组织的层次推进,以控制球打法为特征,在中前场反复进行传切配合,伺机寻找空当突破对手的防线,以获得射门得分的机会。这种进攻战术方式是基于巴塞罗那队运动员强大的传控球能力和长期形成的默契配合来完成的。而快速反击战术进攻的效率之所以比较低,在于对手在面对巴塞罗那队时基本都采用收缩防守的战术,所以巴塞罗那队鲜有快速反击的机会。定位球战术是球队在面对密集防守时的一把利刃,巴塞罗那队运用定位球战术打入3粒进球,占总进球数的10%。
表4 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进攻战术方式与路径统计一览表
在进攻战术的路径上,巴塞罗那队在中路进攻形成16个进球,占总进球数的53.33%。中路进攻主要是在中场组织发动、以各种短传二过一配合来摆脱对方的防守,前卫运动员担负着组织核心的重要角色。中、边路结合的进攻战术形成进球14个,占总进球数的46.67%。这是因为中路区域聚集了攻守双方大量的队员,有时单一的中路渗透不能奏效,所以,前卫运动员及时将球转移至边路,分散中路防守的注意力,然后由边路发展后再将进攻方向转到中路,以便充分地利用场地的宽度达到拉扯对手防线的目的[2]。
3.2.6 巴塞罗那队“控制型”打法特点分析
控球率代表了一支球队在比赛中传控球的能力以及对比赛节奏的掌控程度。表5显示,巴塞罗那队除客场面对顿涅茨克矿工队时控球率为58%外,其余12场比赛的控球率都在60%以上,甚至有5场比赛控球率达到了70%以上。这表明巴塞罗那队的技战术打法是以控制球为目的,运动员们通过积极的跑位、耐心的进行横向、纵向的短传渗透以寻找进攻的通道。这种“控制型”打法不是纯粹的为了控制球而控制球,而是有目的向前推进,掌握比赛的节奏,看似一脚脚漫不经心的传球,随时可能制造出杀机[6]。另一方面,牢牢的把控球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既令对方队员不论在体能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又使对手不能轻易的组织起有效的进攻,从而减轻了本方防守的压力。可以说,巴塞罗那队的“控制型”打法,是对当今世界足坛普遍采用的“实用主义”打法和“功利性”足球的有力回击,“控制型”打法的胜利也宣告了技术足球的回归。
3.3 防守特征与分析
一支球队只凭借强大犀利的进攻能力是不可能长时间立足于世界足球领先行列中的。世界著名教练雅凯认为,“世界上任何一支优秀的球队都是从后防开始建立的,而不是从锋线开始的”[3]。巴塞罗那队不仅拥有超强的整体进攻能力,他们的防守同样也具有鲜明的特点。
3.3.1 巴塞罗那队防守策略的分析
巴塞罗那队在防守中采用混合盯人防守的战术,即以人盯人与区域盯人相结合的一种防守策略。它是根据对手的情况,在某些重点区域针对核心运动员实行人盯人防守,最大限度地限制他们的进攻能力;在某些区域实行区域盯人,当某一区域防守失败时,邻近区域的防守运动员则协防补位,以求得整体防守的平衡。巴塞罗那队的防守充分发挥了这两种形式的优点,提高了整体防守的综合效益。
表5 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比赛控球率统计一览表
3.3.2 抢断球的区域、位置特征分析
在足球比赛中,抢断球是夺取球权的主要方式[7]。由表6可知,巴塞罗那队在13场比赛中共成功抢断球534次。从抢断球的区域来看,在中场成功抢断球282次,占总数的52.81%。这是因为在中场进行有效的拦截抢断,不仅可以减轻本方后防线的压力,又可以迅速的发动快速反击威胁对手的球门。而在前场,巴塞罗那队共成功抢断73次,占总数的13.67%。这一比例反映出球队在中前场即展开逼迫式防守,丢球者迅速堵截控球者,而其他运动员行动协调一致,对前来接应的进攻运动员实行紧逼盯人,不给对方以任何喘息的机会,导致对方运动员传球发生失误从而抢断成功。这种防守策略也是巴塞罗那队防守的主要特征之一。
表6 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抢断球的区域、位置统计一览表
从抢断球的运动员位置来看,后卫运动员抢断球成功271次,占总数的50.75%,这与巴塞罗那队后卫运动员出众的防守能力和良好的预判能力是分不开的。前卫运动员成功抢断球182次,占总数的34.08%。他们既是防守中成功的拦截者,又是进攻中有效的发起者,在球队整体攻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3场比赛中,前锋运动员抢断成功81次,占总数的15.17%,他们不仅在前场某些区域形成以多抢少的局面,迫使对手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同时,也会积极的回撤到后场参与到球队的整体防守之中。
3.3.3 失球特征分析
巴塞罗那队在本赛季欧冠联赛的13场比赛中共失球9个,平均每场失0.69个球,场均失球数不到1个。表7显示,巴塞罗那队有7个失球发生在B区,也就是罚球区中路的区域,表明B区是巴塞罗那队防守的薄弱区域,对手在B区的射门对巴塞罗那队的球门威胁很大。在失球方式上,对手通过抢点射门的方式形成了7个进球,而其他2个进球则是通过球点球和乌龙球的方式打入的。通过分析这9个失球发现,盯人不紧和防守队员失误是造成巴塞罗那队失球的主要原因。所以,中国队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当中,应提高防守运动员的注意力及专注度,完善技术动作运用的合理程度,避免在比赛当中发生盯人不紧和低级失误的情况。
表7 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失球情况统计一览表
4 结论
1.在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中,巴塞罗那队主要采用4-3-3的比赛阵型。在比赛中,根据球队战术的需要和临场形势的变化,阵型也随之做出灵活的变化。
2.巴塞罗那队采用控制型的技战术打法,以控制球为手段,通过运动员积极的跑位不断地进行传切配合,以控制比赛的节奏,寻找对方防守中存在的漏洞,以便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3.在进攻中,巴塞罗那队主要采用中路以及中、边路结合的阵地渗透战术,进攻的持续性很强。射门多集中在罚球区的中路和罚球区以外的中路,并主要由前锋运动员完成,进球方式以抢点射门和接球调整射门为主,定位球战术的变化较灵活。
4.在防守中,巴塞罗那队采用以人盯人结合区域盯人的混合盯人防守战术。前锋运动员在中前场展开压迫式的逼抢,前卫运动员协助前锋进行防守抢断,后卫运动员通过默契的协防、补位来拦截对手的进攻,形成一个整体的防守体系。
5.巴塞罗那队失球的主要原因是盯人不紧,造成对手在罚球区中路以抢点射门的方式射门得分。
[1]查理·休斯.足球获胜公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16-120.
[2]高博,刘卫.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45例进球攻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1):69-75.
[3]谷鸣.漂亮攻不如出色守[N].世界杯日报特刊,2006-07-10(D4).
[4]何志林.现代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56.
[5]李昆,韩帛辰,贺峰,等.南非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18-121.
[6]王朝信.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西班牙队的比赛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2):66-69.
[7]徐金山,胡国强,王勇川,等.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前16名球队比赛攻守特征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6):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