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加坡中医药发展概况

2011-02-28苏成吉

天津中医药 2011年1期
关键词:中医学院中医中药中医师

苏成吉

(新加坡)

新加坡中医药发展概况

苏成吉

(新加坡)

新加坡的中医药是随着华人定居新加坡而传入,经过新加坡政府及中医药有识之士的长期努力,中医药成为全民所信赖的医药,现已成为新加坡重要的医疗体系。

现状;概况;移民;医疗体系

新加坡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中心,面积约707.1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00万,华裔占80%;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冲,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地理位置优越。公元1819年,英人莱佛士开埠新加坡后,中国和东南亚各地的华裔同胞陆续移居到新加坡,中国传统医学也随着华人定居而传入,并成为重要的医疗体系,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1 战前时期的中医药

1.1 开创中医药发展的先河 公元1867年,新加坡总人口有10万人以上,华人占总人口62%,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南下移民以闽粤两省之单身男性居多,由于生活困苦,遇有病痛,更是贫病交加,苦不堪言。当时在新加坡的闽粤两省的侨领和富商,有鉴于救济苦难同胞的恻隐之心,遂创办以中医中药为主的同济医院,为贫困者赠医施药,至今乃保存这种罕见的医疗体系。公元1901年更有一些仁人善士在小坡创办新加坡善济医社,为贫苦民众服务。

1.2 发扬中医学术为前提 公元1928年成立的“中医药研究会”是新加坡第1间中医药学术机构,共有90多位中医师参与。公元1929年,成立“中医中药联合会”,以维持和促进新加坡中医中药之发展,先后举办近百次的中医药座谈会;出版24期《中医月刊》;10期《医航》。

1.3 中药团体的成立 公元1941年,先后成立新加坡中药公会、新加坡中药出入口公会。

2 战后时期的中医药

2.1 奠定三大发展基础 公元1946年,一群资深中医师宣布成立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原称新加坡中国医学会)并于10年之间创办中华医院、新加坡中医学院、着重发扬中医学术,先后通过报刊、讲座及交流会等,成为发扬新加坡中医药的学术中心。

2.2 中医药成为全民所信赖的医药 在20世纪60年代及70年代,除了上述三大基础目标继续发展之外,其他中医中药团体和中医慈善机构也相继成立。新加坡中医药促进会所创办中医药研究院,中医慈善机构先后成立20多所,遍布全岛。

3 80年代时期的中医药

3.1 新加坡与中国中医药界加强联系 公元1978年,新加坡中医师公会第1次组团访问中国;从中吸取中医药发展的宝贵经验,大大提高了中医药水平。

3.2 造就更多中医人才 1983~1988年,成立同济医药研究学院,培养43名毕业生。1957~1989年新加坡中医学院共培养了1 035名中医,对新加坡的中医事业发展贡献最大。1972~1989年新加坡中医药促进会,也培养了300多名中医。

4 新加坡的中医药现状

4.1 中医师注册制度的确立 1995年,卫生部成立中医药办公室。1996年,8个地方性中医药组织成立,以加强中医药的自我规范。1997年卫生部设立中医药管理局,专司中医药事务。2000年通过传统中医法案,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随后成立中医管理委员会,确立中医师注册制度。

4.2 对中药严格管制 1995年,卫生部药物行政处和药品部开始对进口中成药进行查验。1998年加强了对进口中成药的监控,采取注册登记制度,确保进口中药的质量及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

4.3 中医药学术组织 中医师公会、中医药促进会等学术团体在中医药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内学术交流形式以学术研讨会、专题学习班为主,国际交流以对中国中医界的互访、考察、学习和共同召开学术会议为主。同时也参加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学术交流活动;东南亚地区以3年一度的亚细亚中医药学术大会最具影响力。

4.4 中医迈向专科的领域 中华医学会成立于2000年,是由一群新加坡留学中国并先后考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者组成,以弘扬中医为宗旨,为新加坡引进专科中医的概念,于2003年创立“专科中医院”。学会属下绝大多数骨伤科会员,皆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且有49名已考获硕士学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学以致用,发扬骨伤科的治病优势。

4.5 中医教育

4.5.1 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属下中医学院 成立于1953年,分别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办五年全日制中医学士学位、中医硕士研究生课程;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联办七年制中医学士学位、中医博士研究生课程;及供西医修读的针灸专业文凭课程。

4.5.2 新加坡中医药促进会属下中医学研究院 成立于1972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七年制中医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

4.5.3 新加坡中华医学会属下专科中医研究院 成立于2004年,分别与广西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协办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

4.5.4 新加坡中药学院 成立于2002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中药学专科教育。

4.5.5 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 2004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经过充分协商后决定,合作在南洋理工大学开办5年制中医学本科教育。

新加坡是活跃的中药转口贸易中心,而中国是主要供应国之一,近年来,中药市场稳定。现有中药店千余家;中医医疗机构30多所;中医师2 000人以上;近年中医界与西医界、科学界的合作日渐增多,以便促进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补充,寻求新的发展;其中不乏对中医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自1989年至今,已有逾3百名新加坡中医师取得中国中医药大学或学院医学硕士或医学博士学位,这将有助于提高中医中药学术及临床医疗水平,进一步促进新加坡中医药的发展。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ingapore

SU Cheng-ji
(Singapo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Singapore has begun to use when Chinese people has migrated into Singapore.After several years of nurturing efforts by the Singapore government and far-sighted TCM practitioners,TCM has become a medicine that has the public’s trust,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Singapore's healthcare system.

current situation;introduction;immigrants;medical system

苏成吉(1958-),男,医学博士,现为新加坡卫生部中医管理委员会注册中医师/针灸师、新加坡中华医学会秘书长、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医·生物双学位临床导师、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副主席、广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1985年毕业于新加坡中医学院,1997年毕业于中国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科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成都中医药大学针推专业,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获得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美国注册)颁发最佳机构优秀奖、特殊贡献奖及最佳个人成果优秀奖(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Eye Diseases);目前主要从事中医骨伤科、眼科、男科的诊疗工作,参编专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近20余篇。

R2-09

A

1672-1519(2011)01-0080-03

2010-12-19)

·综 述·

猜你喜欢

中医学院中医中药中医师
现代中医诊疗中医师的告知义务
舒缓疗护中医药疗法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柴胡疏肝汤加减治疗胁痛施治体会
一名老委员的五年提案和一批中医学院的更名历程——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中医学院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主任司富春教授
高社光主任中医师治未病思想浅述
马立新副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耳鸣经验
高冬来副主任中医师治疗白塞病经验
中医中药协助戒烟100例
云南中医学院临床技能综合模拟实验教学中心简介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