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费师范生健康保健意识现状及医学保健知识需求调查*

2011-02-21吴宗辉

重庆医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性健康保健知识师范生

孙 炯,吴宗辉,何 艳,吴 娟,程 杰

(西南大学医院,重庆400715)

免费师范生是指从2007年开始在中国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接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1],他们毕业后将长期从教,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具有正确的健康观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对其自我保健意识状况、课堂外获取健康保健知识的途径以及最想了解的医学保健知识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随机抽取西南大学范围内招收免费师范生的15个专业,共计1428名学生。

1.2 方法 采用自制的纸质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开始关注健康保健知识的时间、对自己身体变化的关注程度、身体的自检意识、课堂外获取健康保健知识的途径以及最想了解的医学保健知识.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学生1428人,其中文科专业637人(44.61%),理科专业663人(46.43%),艺术专业59人(4.13%),体育专业69人(4.83%);男性483人(33.82%),女性945人(66.18%);汉族1158人(81.09%),少数民族270人(18.91%),包括苗族、土族、彝族、维吾尔族、回族等28个少数民族;城镇508人(35.57%),农村920人(64.43%);年龄主要分布在19~23岁之间,共1351人(94.61%),见表1。

2.2 学生自我保健意识状况

2.2.1 开始关注健康保健知识时间 被调查学生中,大多数学生在中学时代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或接受健康保健知识,人数为690人,占总人数的48.32%,其次为小学时代357人,占25.00%,大学时代才开始关注的人数为243人,占17.02%,还有138人从未关注过健康保健知识,占9.66%,见表2。

2.2.2 学生对身体变化的关注程度 在被调查学生中,971人能够经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占总人数的68.00%,320人偶尔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占22.41%,还有137人从未关注过自身变化,占9.59%,见表3。

2.2.3 健康的自检意识 免费师范生从小学到大学入学前接受体检的频率(包括自检及学校组织)其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三年及以上一次”,人数为992人,占总人数的69.47%,其次为“一年一次”258人,占18.07%,还有34人从未参加过体检,占2.38%,见表4。

2.3 课堂外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 课堂外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看电视和上网,其中文科专业学生排在第1位的途径是上网,第2位的是电视,而理科、艺术及体育专业学生将电视排在第1位,上网排在第2位。其后依次为书籍、交谈、杂志和报纸,而运用广播作为获取途径的人数相对较少,仅为299人,见表5。

2.4 对医学健康知识的需求 文科专业学生最想了解的医学健康知识为急救知识、生殖与性健康知识和传染病知识。理科专业学生最想了解的医学健康知识则是急救知识、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和生殖与性健康知识。艺术专业学生依然将急救知识排在第1位,其次为传染病知识和生殖与性健康知识。体育专业学生最想了解的医学健康知识也为急救知识,其次为生殖与性健康知识和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见表6。

表1 基本情况[n(%)]

表2 开始关注健康保健知识时间[n(%)]

表3 关注身体变化[n(%)]

表4 自检意识[n(%)]

表5 获取健康知识途径[n(%)]

表6 对医学健康知识的需求[n(%)]

3 讨论

高等师范院校对在校的师范生进行健康教育,不仅是促进师范生自身健康、提高基本素质、保证学业顺利完成的需要,也是将来承担教书育人、促进下一代身心健康、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2-3]。

此次抽样调查显示,免费师范生中农村生源比例较高,约占64.43%。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健康教育开展不完善,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开始关注健康知识的时间推迟,48.32%学生在中学时代才开始关注健康保健知识,甚至有9.66%学生从未关注过,大多数学生所在的农村小学根本就未开设健康教育课程[4];(2)关注自身变化不足,从少儿期到青年期,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建立,因而十分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5],然而此次调查中,22.41%学生只是偶尔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甚至还有9.59%学生从未关注过自身变化;(3)自检意识不足,大多数学生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升学考试体检,甚至有小部分学生仅参加过高考入学体检。因此对免费师范生进行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和加强其建立自我保健的意识,使他们能够从自身出发主动的吸取关于健康保健的知识[6]。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接受健康教育的方式也多种多样[7-8]。在此次调查的学生中除了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外,其他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和网络,文科和艺术类学生还比较偏爱报纸这种媒介,这可能与其专业性质有一定的关系,相对来说他们对于文字和图像比较敏感,而报纸包含大量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后,可以尝试使用多种方式来进行教育,例如借助校内电视和校园网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传播;面对面的交流可以重点解决小范围人群的困惑;另外,根据专业性质区别,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他们所偏爱的方式,例如对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增加视频教学的比例等等。总之免费师范生的健康教育绝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探讨这种立体的多层面教学模式。

此次调查发现学生最想了解的医学知识是急救知识[9],并且不同学科的学生没有分别,这提示应该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重点讲述。急救知识在美、英等国家的普及率为70%,新加坡为50%,北欧国家达90%以上[10],而在中国的大中城市普遍都小于1%,师范生掌握此类知识一方面有助于自身健康,另一方面在今后的工作中,面对突发事件,也可以很好的处理[11]。其次是了解传染病知识,由于生活方式改变,现代人疾病谱也有了显著变化,各种新型病毒、细菌感染日益增多,中国也遇到乙型肝炎的流行、结核病死灰复燃、性传染疾病以及诸如艾滋病、SARS、禽流感、甲型 H1N1流感等新出现的问题,由于媒体的大量报道,致使人们对此类疾病十分关注[12-13]。本调查发现学生对生殖与性健康的需求也很高,如果适时对他们传播此类知识,既可以维护健康,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困惑[14]。由于专业性质的不同,艺术类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学生,对减肥与塑身知识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这主要由于这类学生对于形体的要求高于其他学科学生[15-16]。

免费师范生教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何才能够给予免费师范生恰当、合理的健康教育,现在尚无统一的意见,本调查了解了一些他们的自身特点,但是如何开展针对他们自身特点的健康教育,尚需进一步探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05-09.

[2]姜莹,丁辉.我国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展望[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956-1958.

[3]陈翠苹,戴宁翔.论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3(3):88-92.

[4]张一英,罗睿.甘肃省中小学健康教育发展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51-452.

[5]谷贤林.美国中小学健康教育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9):51-54.

[6]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7]鲍勇,何园,张静,等.国外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回顾与瞻望[J].中国全科医学,2004,7(3):142-144.

[8]Kirk S,Ruth F.Critical 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a new research challenge[J].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2004,19(3):340-348.

[9]张燕翔,张立云,王雪秋.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急救知识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22.

[10]李主军,陈俊国,李书章,等.国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与思索[J].重庆医学,2006,35(6):566-568.

[11]贺加.发达国家国际健康教育概况[J].中国健康教育,1994,10(4):35-37.

[12]施巧珍,庄丽频,蒋幼娜.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安徽医药,2005,9(9):714-715.

[13]陈晶琦.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大学生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5):535-537.

[14]和平英,张和川.云南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0):898-899.

[15]沙海燕,柳晨.普通高校普及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现况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5,32(9):96-97.

[16]芦特.对高校学生形体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75-976.

猜你喜欢

性健康保健知识师范生
国内外培智学校性健康教育研究综述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性健康教育,教师怎么做?
利用主题活动浅析小班幼儿进行性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研究策略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对300名产妇产后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关注性健康教育 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