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观念 立足课堂 搞好英语阅读教学

2011-02-21李文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4期
关键词:生词语感英语教学

李文英

转变观念 立足课堂 搞好英语阅读教学

李文英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四会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它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发展智能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立足于课堂教学来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分析可见,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比重日趋增多。这实际上给中学外语教学指出一个导向性问题:阅读能力是考验学生英语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以说谁解决好了这一问题,谁就能在英语教学中稳操胜券,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的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很大程度仅停留在以文章作为语言实体的基础上,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语法为主线,偏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了阅读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忽视了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真正意识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定时定量的语言训练,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以下是笔者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几点做法。

1 培养学生的语感,指导学生正确地阅读

读也是语感训练的基本途径,尤其是有声地诵读。有声地诵读具有整体的感知功能和理解功能。据心理学分析,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学习者特有的精神元上留下了“声音映象”,学习者通过诵读将书面语由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音,利用语音获得真切、生动、丰富的语言实感。诵读包括朗诵和背诵两种方式。对于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要想不断接触英语,积累语料,朗读课本上的对话、课文及相应的阅读材料是最佳手段。古人学习汉语就是从背诵诗文开始的,所以才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而背诵这种传统的语言学习方法也适用于英语语料的积累。只有将词汇、惯用法、地道的句子牢记在心,他们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形成语感,用起来得心应手。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学生整天死记硬背,而是说多读、多背是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要适度、要有选择。

另外,SEFC大纲将阅读提高到较高层次,要求补充10万~20万字的阅读材料,因此,还应增加泛读教学。光有精读而无泛读,知识面不能扩大,阅读速度提不上去;光有泛读而无精读,常常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要“精”“泛”结合。要让学生读得多、读得好、读得熟,达到大量的语言储备,为阅读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首先要注意适当的难度、长度以及趣味性。英语学习的经典教材《新概念英语》、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阅读丛书《书虫》都是很不错的阅读教材。为了不让学生把阅读当做负担,还根据课本学习的内容,自己编选一些与之有关的材料发给大家。在材料中有意铺设一些生词,铺设选用的生词也讲究多样化。让学生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对比、因果等线索确定词义。除此之外,还为学生增加了一些从因特网上下载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读后查出生词或词语,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记住,然后将同一份材料抠去部分单词或只给出单词的首字母发给大家,以填空或完形填空的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跳跃式阅读和语感。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有时拿到一本好书,可以废寝忘食,好似“入了仙境”,这时脑中的英语仿佛多了、也活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语感”产生了。

其次,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与指导。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为用、可以影响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如果教师只注重传授英语知识,不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心理、阅读习惯等,容易使学生在阅读时产生急躁、焦虑、恐惧、恼怒等负情感体验,他们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阅读的效果,从而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产生干扰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教育与学法指导是完全必要的。

2 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帮助学生理解、鉴赏文章的切入点。教师设计问题,要遵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把问题建筑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之上,服务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的目标需要。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比较重视指导学生更有效率地阅读所学课文。高中英语课文大多篇幅较长。课文内容渗透了丰富的审美以及科学教育内容。在这些兼顾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阅读课教学中,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能激起学生探讨兴趣的系列问题,可以启迪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No drugs”时, 先对故事细节、实事等向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的回答,最后提问:1)What made Adam Rouse use drugs?2)If Rouse continued using drugs, what would his parents feel?

通过这样的提问,推想出课文中没有写到但又与之关系密切的若干内容,能使学生加深和拓宽对课文人物刻画、主题表现的领悟,激起他们去主动思考和探索。

另外,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扣教材,层层推进,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梯度。在提问、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欲望,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例如,在教学“Three Great Composers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时,在学生进行了初步的“Asking and answering”后,教师提问: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reat composers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2)What about today's Chinese famous composers?

学生迅速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按照文中对音乐家的描述加上自己对现代中国音乐家的理解,积极地在班内展开讨论。这种问题能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延伸到课外的话题中,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英语的感知、观察与思维能力,培养了阅读兴趣。

3 经常性地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持之以恒

定时定量地进行阅读训练,可以使学生没有时间去查生词,而通过上下文去猜义,这样长期训练,他们的猜义能力会明显增强,教师可以当场进行正误对照,讲解疑点,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保持自学阅读的能力和毅力。近几年,笔者坚持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定时阅读训练,一般让学生用40分钟阅读4~5篇2 000字左右的英文材料。经过长期的努力,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通过阅读,学生的双基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以上几点是笔者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体会和做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继续就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和实践,寻找更为理想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雪宫中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074

猜你喜欢

生词语感英语教学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