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合作教学中如何处理偏科现象

2011-02-21张翠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4期
关键词:偏科教学方式学科

张翠芳

在数学合作教学中如何处理偏科现象

张翠芳

结合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简单分析产生学科差异的原因,论述在合作教学中解决学生的学科差异可采用的对策。

学科差异;合作教学;数学

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导致在学习上各个学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俗称“偏科”。在新课程标准下,学校师生共同研究的合作教学是适应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兴教学方式,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讨论解决问题,以掌握基本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学生的学科差异在新兴教学方式中应怎样处理,成为时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合作教学正在兴起,学科差异这个古老的话题如何在新的教法里得到良好处理呢?笔者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偏科现象出现的原因

1.1 个人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为探求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由于先天的素质和后天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的不同,在学习上表现出很大差异。如有的学生从小就喜欢阅读,对各种书籍都有很大的兴趣,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的学生头脑反应迅速,对理科问题解决起来轻松自如,但对需要大量背诵、书写的文科则感到枯燥无味。

1.2 学习基础

一部分学生因为在某一科或是几科上以前不喜欢,所以没有打好基础,跟不上其他学生学习的进度,逐渐失去学习此科目的兴趣。例如某生从小喜欢写作,语文成绩特别好,而数学课由于基础不好,加上升入初中以后课程增加,学习压力大,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导致成绩一直提不上去,从而厌倦这门课程。

1.3 学习方法不适应

新课程标准的实行,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以前那种教师强硬灌输的思想不再存在,要求教师变“课堂”为“学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的教学方式下,有许多学生一下适应不过来,在自主探索的时候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不知从何学起,久而久之造成学科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1.4 教师的关系

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师生关系都是影响学生出现学科差异的重要原因。有些教师上课不生动,呆板无趣,激发不起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学方法单一,手法也很老旧,致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提不起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效果很差。有时教师的主观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出现学习偏科现象。

2 偏科现象在数学学科合作教学中的处理方法

2.1 增强学习兴趣,实现兴趣迁移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学习“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这一课题时,首先考查学生对中国各地的地理位置状况,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然后从数学角度用坐标系表示这些地方的地理位置,从而使学生体验用坐标系绘制某区域内一些地点分布情况平面图的过程,同时加深对这些地方的了解,丰富地理知识。

2.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初中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就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如在学习“平面镶嵌”这一课题时,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分发不同的图形,从生活中的地板砖入手导入课题,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进行平面镶嵌。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学习兴趣都很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加强交流与协作,各种能力得到互补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

2.3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数学,首先要创造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让学生注意不能随便或过早作出结论,通过师生交流讨论纠正错误认知,形成正确结论。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时,把整个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准备了立体图形的实物模型,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想办法把立体图形展开形成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以小组为单位在黑板上展示棱柱、棱锥、长方体等的平面图形,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动手实验,积累数学经验,并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2.4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要改变过去注重知识面传授的倾向,从传统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转变角色,成为一名参与者、平等中的首席。

2.5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坚持指导性和激励性的评价原则,使评价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评价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评价要注意使用激励性语言,既使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3 小结

总之,通过加强和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帮助他们逐步克服学科差异在数学学习中的不良影响,同时使学生的相关知识得到丰富,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质的提高。

[1]周仕荣,唐振松.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4):24-26

[2]戴黎军,吕听听.关于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问题的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3,12(4):36-39

[3]龙世华.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探[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1(05):70

[4]方华.让课堂“活”起来:浅议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J].中国农村教育,2006(09):61

(作者单位:山东省乐陵市第三中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1.04.009

猜你喜欢

偏科教学方式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孩子偏科怎么办
偏科
“超学科”来啦
偏科
偏科首先偏的是心态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