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思考

2011-02-21巴建国赵从英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思维教育

秦 毅 巴建国 赵从英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2.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 天津 300380;3.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0060)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思考

秦 毅1巴建国2赵从英3

(1.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2.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 天津 300380;3.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0060)

信息时代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科学技术基础。在网络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全面提高专业能力之外,还应着重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以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目标。

网络环境;研究性学习;信息时代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其最显著的标志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这种新技术的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对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时代的学习

在信息时代,学习目标愈来愈趋向于在未知的、不可预见的情境中学会并应用技能和知识。学习行为愈来愈趋向于追求标新立异的、形式多样的、富于个性的方式。学习信息愈来愈趋向于依托多元的、交互的、全方位的资源。学习评价愈来愈趋向于是否具备创造性地感知、捕捉、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信息时代对学习者提出的新要求,必然使传统教育模式面临强劲挑战,呼唤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新教育应运而生。这种新教育是什么样的呢?众多教育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对此做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和实验。综合起来,比较一致的意见有两点:一是能够促进学习者掌握信息时代应当具备的学习技能;二是能够帮助学习者将新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之中。

学习新技能 相对于人们所熟悉的传统学习技能,新的学习技能至少具有如下特征。其一,信息交流的特征。即依托各种媒介分辨、获取、处理、综合、应用信息的技能。其二,思考并解决问题的特征。即科学推理、建立联系、审慎解析、果断决策的技能。其三,与人合作和自我导向的特征。即在团队中有效协调人际关系,在集体利益下承担个人责任、履行个人义务的技能。显然,上述技能既包含智力因素,也包含非智力因素,既包括显性能力,也包括隐性能力。传统教育模式却常常表现为对智力因素和显性能力的过度关注,而对非智力因素和隐性能力却过于忽视,这表明传统教育模式已明显不适应信息时代培养新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创建新型的教与学的新模式。

应用新技术 将新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中,或许是破解上述难题的方法之一。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要达到怎样的教育目标呢?可以用如下三点加以概括。第一,要掌握技术工具。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为学生掌握新技术并用之于学习提供了充要条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应用网络工具在巨大的信息空间中搜索、处理、归纳有效信息,自主地、能动地进行学习。第二,要树立团队精神。任何科学新发现和技术新发明,都是众多的人甚至是几代人通力合作的结果,学生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协作所形成的科学、民主、笃实、求是的优良素质比单纯习得的知识更有价值。第三,要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学生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在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方面产生的一种学习对多种学习的影响,不仅可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彰显“学会学习”的效果。

由此可见,架起新技术与新技能之间的桥梁,才是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有效途径。

网络学习的实施

经过反复探索与比较,笔者认为,推行“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以下简称网络学习)是架起上述桥梁的有效手段。所谓网络学习,是指以计算机为媒介,依托网络的共享、交互和超文本链接等特性,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综合运用“项目教学”、“行动导向型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研究学习,从而获取知识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法。决定网络学习效果的关键,不仅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更重要的在于教学实践中应采用切合实际的实施策略。

引导学生学会网络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向学生单项灌输为主。长期以来,师生双方似乎对这种方法已经习以为常,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部分学生实际上已经不同程度地利用这些新技术开展学习。但是,这种尝试往往是自发的、自然的,还没有上升到自觉、自由的层次,采用网络学习的学生比例还比较低,学习效果也未能充分展现出来。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网络学习,使更多的学生掌握网络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学生中有组织、有目标地推广网络学习的方法,是实施网络学习的重要基础。比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以往是教师将相关资料预先收集好,然后介绍给学生,学生则凭借这些现成资料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而现在是教师仅仅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搜寻最新的资料并亲自加以处理。这样不仅学生收集到的信息比以往由教师提供的更丰富、更全面,而且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在网络学习中,教师由信息的提供者转化为探寻的指引者,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网络工具,在浩如烟海的信息空间中利用搜索引擎,以最便捷的路径、最短的时间,筛选出最有效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最接近学习的真谛。

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能力 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是转变人的思维方式,亦即将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独特的风格和方法,由朴素、自然的思维方式转化为理性、科学的思维方式。在网络学习中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复合思维向发散思维转变。复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传统教育方式偏于引导学生寻求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因而必然导致学生陷入依靠单一信息源,如教材、教师的讲授等复制出“最恰当解答”的泥淖,久而久之,则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发散思维却恰恰相反,是一种求异的,思路沿着不同路径扩展,力图寻求多种可能而非单一答案的思维方式,这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也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比如,在对“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这一课题的探讨中,学生可通过查询大量网上资料,获取大量相关信息并广泛交流,实行资源共享,提出内容各异的见解。尽管许多见解尚显稚嫩,有的甚至有一定的片面性,但通过互相交流和评价,学生会发现他人观点的优长,意识到自己观点的褊狭,每个人都会得到不同的收获。二是由再生性思维向创造性思维转变。所谓再生性思维,是指学生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直接地、不加改变地解决当前问题的思维活动,究其实质,不过是对旧知识的“复述”而已。而创造性思维则不然,是一种组织和改造已经获得的知识,使之适合当前的问题,进而创新性地解决当前问题的思维活动。两相比对,当今需要学生养成何种思维方式就不言而喻了。比如在讲授“扫描仪”这一课题时,教师摒弃过去先讲原理,再讲结构,最后介绍使用方法的传统模式,而是用极少的时间概述原理与结构 (且以结构的功能为主),花费大量时间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查询关于扫描仪的相关资讯,对专业扫描仪的特点、适用范围进行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掌握普通扫描仪的连接、驱动安装和使用方法。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学到的不再是抽象的知识,而是具体的、可以应用的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性的人格 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方式,极易导致学生养成依附性人格,这种人格一旦形成,不仅会成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的巨大障碍,而且会危及他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成长。网络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学会按照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的需求,自主寻找必要的信息资源,采用以实践为主导的探索方式,逐渐发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思辨能力、质疑能力、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进而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格。比如,在动画制作课程中,教师仅向学生布置制作的主题范畴,具体的选题、表达、制作方式则完全交由学生自主决定。待学习成果展现时,果然涌现出许多立意深刻、视角新颖、手法各异的作品,超出了教师预估的效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源头就是生活,就是学生的生活。这种生活不仅包括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而且包括网络世界里的虚拟生活体验。让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将直接与间接的体验加以有机整合,实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内容问题化、学习过程综合化、学习活动网络化,其意义已经超越了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合作性,其核心价值在于使学生养成既标新立异,又包容他人;既锐意创新,又借鉴传承;既富于主见,又谦虚谨慎;既勇于竞争,又善于合作的完善人格。

对网络学习的思考

基于近年来对网络学习的实践,笔者以为还有许多相关的深层次问题有待进一步认真思考。

对 “一桶水”理念的质疑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在农业时代乃至工业时代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信息时代,由于科技的进步,特别是学习工具的升级,这种理念显然落伍了。究其实质,这“一桶水”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准备的,况且这“桶”的容量即使再大,毕竟也有限,更重要的是学生很难接触到这 “一桶水”之外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受到这“一桶水”的局限和制约。在网络学习中,教师的“一桶水”中不再是知识,而主要是方法和智慧,学生藉此在网络世界的海洋中自由遨游,猎取自己需要的材料,然后自行加工、制造满意的“产品”。这难道不是学习的一项划时代的变革么?

对“苦学”理念的质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直被人们奉为圭臬。诚然,古往今来许多人凭借“勤学”和“苦学”成为饱学之士,有的还取得了足以彪炳青史的成就,至今,勤和苦作为一种精神,仍然需要后来人继续传承和光大。然而,任何事物都不可以无限度地推向极致,人们所说的“苦”是讲不怕苦,是倡导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地探寻真理的意志品质,这是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的。但是,网络学习为人们创设了更为先进的学习工具和手段,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乐学”提供了事实上的可能。在这种条件下,学习激情才会真正调动起来,“苦学”的精神力量和“乐学”的心理体验才能实现完美的结合。

对“个性”的质疑 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可见这是一个中性词,并无褒贬之意。近年来,“张扬个性”之类的言词层出不穷,尤以西方教育家的言论为甚,于是“个性”就有意或无意地被误导或误读了。一时间,刻意的惊世骇俗之举,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恶性的过度竞争行为都被冠以“个性”的招牌备受推崇。难道这就是个性吗?似乎不然。诚然,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个性化的人才,而不是盲目从众、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毫无创见的庸才,但是,最关键的是应当首先厘清个性人才的要义。因此,宏观至整个教育,微观至网络学习,都要把造就具有健全人格、切实知能、笃实求是、团结合作等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合格劳动者作为最大追求。

总之,信息时代对新型人才的呼唤,催生了教育与时俱进的变革,包括网络学习在内的各种教法和学法改革风起云涌、方兴未艾。尽管这些举措尚处于试验阶段,但其价值正在初步显现出来。只要坚持不懈地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比较、鉴别、完善,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气派的新型教育观和教学模式就会应运而生。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唐灯平.关于“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3]马玲.“因特网应用之搜索、下载”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8).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

G712

A

1672-5727(2011)01-0136-02

秦毅(1975—),男,天津市南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2009年起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就读中职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改革、计算机应用技术。

巴建国(1979—),男,天津市劳动经济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改革。

赵从英(1975—),女,天津体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改革。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思维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