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绩效为主的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2011-06-09谢金红吴小兰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1期
关键词:高技能考核技能

谢金红 吴小兰

(1.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 广州 510315;2.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 广东 广州 510320)

构建以绩效为主的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谢金红1吴小兰2

(1.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广东 广州 510315;2.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 广东 广州 510320)

针对现今高技能人才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并结合教学工作经验和相关激励理论,对传统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就改进汽车修理工人才评价、使用机制提出了相应对策。

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我国的制造业却因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而制约了发展。同时,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等。而评价工作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构建一个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对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评价现状

评价方式跟不上社会需要,存在比例、年龄、资历和身份的界限,导致许多劳动者在企业工作岗位中技能已经达到高级工以上水平,却不能被认定相应的职业资格,从而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评价质量不高。一些地区、行业的鉴定机构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以低顶高,直接影响到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声誉。

流动机制不完善,没有给高技能人才创造灵活的流动环境,无法使技能人才在流动中实现应有价值。

高技能人才评价应作为高技能人才使用与待遇的依据,并能够引导劳动者参加培训、提高技能。但在实际中,评价工作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培养、使用、激励等环节没有形成有效联动,导致评价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构建以绩效为主的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

(一)评价原则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以职业能力为主、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考核。在这个总原则的指导下提出如下评价原则:

坚持国家标准 为保证人才流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建立高技能人才柔性流动和区域合作机制,鼓励高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必须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标准,建立健全的高技能人才流动服务体系,在进一步落实高技能人才社会保障权益的同时,做好高技能人才在不同所有制单位、不同性质单位、不同行业和跨地区流动中社会保险关系的连续工作,逐步突破部门、行业、地域对高技能人才流动的限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按规定转移。

坚持院校特征 高技能人才必须具有丰富的技术知识结构、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能力,而这决定了其培养必须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并重的路子。所以,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的课程应以“能力本位”思想为指导,使高技能人才实现“零距离”就业。

坚持企业特点 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主体,在高技能人才成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一个社会出现什么样的高技能人才,首先取决于企业的产品结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取决于企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需求。企业是产训结合的场所,企业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最大受益者。

坚持岗位胜任 高技能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在长期的岗位实践过程中发展完善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岗位活动这一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掌握技能知识,积累技能经验,实现技能创新。

(二)评价模型

根据职业能力结构模型和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现提出汽车修理工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型图

确立科学的人才标准观 从注重人才的外在名分向注重人才的内在本质转变,突出“能力和业绩”在人才标准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树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新的人才标准观。

推进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建立“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机制 社会人才流动需要有统一的标准,而企业用人则有自身的需要,高技能人才评价是社会共性和企业个性的统一。高技能人才评价要发挥企业内部鉴定的优势,充分尊重企业在鉴定中的主体作用。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培训、鉴定与使用待遇不衔接,职工缺乏学习技术技能的积极性,经费政策落实不力。同时,企业也担心自己花钱、花精力搞培训鉴定得不到任何政策补贴,还担心职工培训取证后 “跳槽”,得不偿失。为此,要鼓励企业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带头人制度,在进行重大生产决策、组织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时,给予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核心能力评价模式 传统的职业能力考核方法侧重于对人员的技能、知识等外显特征的考核,而没有注意到对考核对象价值观、职业核心能力等内隐特征的考核。笔者认为,应将关注高技能人才内隐特征的职业胜任能力模型作为核心能力考核方法。汽车修理工的内隐特征包括能否制定工作计划;遇到不常见的汽车故障能否制定维修方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能否对不断发展的汽车新技术进行自我学习;能否对初级工和中级工进行相关培训;对那些市场上缺少相关配件的车辆能否进行合格的修理等。

工作成果业绩评价模式(如图2所示) (1)在市场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用来评价某技术的应用对安全生产、环保生态、节能创汇、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的作用程度或经济效益的大小。(2)岗位记录表记录下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数据,如汽车维修机电岗位的故障发动机怠速不稳,底盘的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发生运动干涉等,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可根据记录很快地得到解决。当然,工作业绩记录表的实施应由技术部监管,同时还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相配套,才能让业绩记录坚持执行下去。(3)关键事件评价。如能依据技术文件要求进行汽车修理质量检查与评定;依据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确定维修作业的组织形式;能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组织汽车维护、维修生产作业;能编写培训教材,对汽车维修工(初级、中级)进行系统的技术指导;能推广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运用关键事件法时,主管人员将每一位受试人员在工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或不良行为(或事故)全部记录下来,一个评价周期主管人员与受试人员见一次面,根据所记录的特殊事件来讨论后者的工作业绩。(4)企业工作成果业绩评价,主要是通过评价企业员工所取得的主要工作业绩和成果 (包括所完成的主要工作项目、现场解决技术问题的情况、技术改造与革新、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内容)来证明其技能水平。

图2 关键业绩评价模型图

职业能力考核模式 (1)生产现场能力考核模式。该模块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用技能评价模块(即必考模块),主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二是结合本企业生产实际的关键职业能力模块,以职业标准作为参考,与企业生产要求的技术水平进行对照,分出若干具有企业个性要求的技能指标模块 (即可选模块),如企业以修理德系车为主,那么选考模块就是德系车的有关内容。在考核形式上,可以是情景模拟,亦可进行岗位操作,还可以进行面试答辩等。(2)组织技能竞赛,为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新的评价平台。职业技能竞赛是检验技能人才水平的高层次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竞赛管理实施办法。为鼓励技能人才参加技能竞赛,开通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之间的“直通车”,对于省、市级的职业技能大赛,凡名列前茅者,除获得精神和物质奖励外,还可按规定获得(晋升)职业资格。

对校企合作院校学生的评价方法 在校高级班和技师班学生,在考完中级证后,可进行工学结合、企业顶岗实习等,一个学期后由学生自评,可写企业岗位工作总结,在企业共同参与学生互评,最后由带班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评价。在完成高级班或技师班的教学任务后,参加国家或行业组织的考试,合格者颁发技能等级证。

(三)配套措施

建立严格的国家考评制度与激励机制,消除部分地区的用人单位只承认当地职业技能证的现象。(1)坚持评价结果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原则,统一指导企业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将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建立起企业技能人才激励机制。(2)探索国家标准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对接模式。(3)制定出台职业技能鉴定违规查处办法,建立全国鉴定质量举报制度和质量督导人员、考评人员诚信考核制度,加强鉴定质量督导,完善鉴定质量通报制度,扩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认证范围。

目前,我校采取的评价方法如图3所示。我校有两类学生:社会人员和在校学生。(1)对于社会人员采用以下方法评价:如是技能竞赛成绩优秀者,直接发高一级技能证,而一般人员要先进行核心能力评价、工作成果业绩评价、操作能力考核和理论知识考试。(2)对于校内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评价:在进行高级工或预备技师考核前,参照其模块学习档案进行评价,如汽车底盘模块,学习任务是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的,有排除离合器打滑故障、排除手动变速器挂挡困难的故障等,在学习档案中记录了每个学习任务(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评价,再结合汽车维修企业实习单位评价,来决定学生是否参加技能和理论考试。

这种评价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校内学生由原来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原来期末大量学生补考,现在一些学生主动重修。但也存在不足,如没有现场考核评价,在这方面今后有待改进。

图3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型图

[1]马林.健全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7,(11).

[2]蒋亚芳.建立企业内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培训,2007,(4).

[3]黄斌.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技能人才评价新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4]李佐军.人本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5]陈宇.走向世界技能强国[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1.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

(本栏责任编辑:谢良才)

□有话职说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斯宾塞

G718

A

1672-5727(2011)01-0172-02

谢金红(1979—),男,江西赣州人,工程硕士,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技术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高技能考核技能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内部考核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画唇技能轻松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