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影像学诊断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2011-02-21张金丽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胰体胰头胰管

张金丽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41)

CT影像学诊断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张金丽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 110041)

目的:探讨CT检查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和51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7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确诊69例,确诊率为94.5%;51例胰腺癌患者CT检查确诊46例,确诊率为90.2%。慢性胰腺炎CT表现以胰腺缩小、胰管扩张及钙化斑为主,胰腺癌CT表现以胰腺实质性肿块、周围组织侵犯及胰管扩张为主。结论: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的CT表现各有特点,CT检查对临床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CT;慢性胰腺炎;胰腺癌;鉴别

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均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胰腺疾病,前者多为急性胰腺炎迁延而成,后者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两者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临床上对于两者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往往需要借助辅助检查进行确诊。CT检查可以较清晰地反映胰腺体周围组织及其本身的质地变化特点,对两者的临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7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和51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7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中,男56例,女17例;年龄36~68岁,平均51.3岁;病程1~9年,平均4.3年。51例胰腺癌患者中,男34例,女17例;年龄43~69岁,平均50.8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9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SIMENS 6800-HO型CT仪进行平扫,常规行胰腺、肝、脾、胃及周围组织平扫。

2 结果

7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确诊69例,确诊率为94.5%;51例胰腺癌患者 CT检查确诊 46例,确诊率为90.2%。慢性胰腺炎CT表现以胰腺缩小、胰管扩张及钙化斑为主,胰腺癌CT表现以胰腺实质性肿块、周围组织侵犯及胰管扩张为主。

3 讨论

3.1 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

本组7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CT 检查发现,胰腺大小和形状变化很大,其中,46例患者胰腺萎缩(均以胰头小于1.5 cm,胰体小于1.0 cm,或胰头/椎体横径之比小于1/2,胰体与椎体横径指标小于1/3为参考标准),占63.0%;18例患者呈现局限性增大,占24.7%,9例患者大小基本正常;26例患者表现为主胰管扩张,直径大于3 mm,导管不规则呈现串珠状,其中,17例伴有导管内充盈缺损(结石13例,蛋白栓子4例)和导管狭窄,15例与胰轮廓异常并存,7例患者显示腺体局限区域的增大伴有弥漫萎缩;31例患者胰腺体及胰管内有不同程度的低密度钙化斑表现,其中,3例患者可见扩张的胰导管终止于结石的嵌入部,1例患者发生胰体全钙化;38例患者在胰实质或胰周组织及稍远处发现有纤维包膜,其中呈现圆形低密度区者29例,呈现椭圆形边缘清楚低密度区者9例,其中,31例患者CT值接近水的密度,剩余7例患者CT值高于水密度,可能与囊液中含有陈旧性血液和坏死物有关;26例患者CT检查发现肾前筋膜增厚,表现为线条状均匀增厚,但不同于胰腺癌的浸润性特征。

3.2 胰腺癌的CT表现

51例胰腺癌患者CT检查发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胰腺肿大现象,表现为等密度或略低密度的肿块,其中34例患者伴有胰腺轮廓改变;18例患者CT检查胰头表现为圆隆和球形扩大,其中16例患者胰体尾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萎缩现象;37例患者胰头钩突正常平直的三角形消失,出现圆隆、局限性隆凸或出现分叶,26例患者胰体、尾部表现为明显局部肿大和分叶状肿块;16例患者由于癌肿侵犯或压迫胆总管下端造成梗阻部位以上的胆管扩张,表现为扩张的胆总管在胰头部突然截断或变形,其中7例患者在胰头内同时见到扩张的胆总管和扩张的胰管即“双管征”[2];13例患者由于肿瘤堵塞了主胰管,CT检查表现为主胰管呈管状扩张,其中2例患者呈串珠状扩张;38例患者均有胰腺周围血管浸润表现,表现为血管周围脂肪层消失、血管被肿块包绕、血管僵直变细、血管管腔扩大等;24例患者出现继发潴留性囊肿,其中,22例患者在胰腺内,2例患者在胰周间隙内;37例患者出现转移性淋巴肿,其中31例为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肿大,6例为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旁淋巴肿。

3.3 鉴别诊断

慢性胰腺炎由于形态表现较为多样,对于胰头局限性增大的慢性胰腺炎极其容易与胰腺癌混淆,但慢性胰腺炎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可与胰腺癌相鉴别:①胰腺与胰管钙化,尤其是后者对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另外也可见胰管或胆总管内结石[3];②胰头增大,但外形光整、无分叶,胰腺癌胰头也可增大,但外形不规则,多有分叶现象;③行增强扫描时前者胰头密度常均匀或欠均匀,胰头癌表现则多为局限性低密度灶;④慢性胰腺炎胰周血管及邻近脏器无恶性侵犯,胰腺癌则多见侵犯性浸润;⑤胰腺癌的胰管直径与胰实质厚度之比往往大于0.5,而慢性胰腺炎则小于0.5[4];⑥慢性胰腺炎腹膜后无转移性淋巴肿,而胰腺癌则多伴有腹膜后转移性淋巴肿。

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均有上腹痛、黄疸及各种消化道症状等,而一些辅助检查项目常常容易发生混淆,对两者进行必要的CT检查对临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两种疾病的CT特征性改变,本组7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确诊69例,确诊率为94.5%;51例胰腺癌患者CT检查确诊46例,确诊率为90.2%,可以作为鉴别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重要手段。

[1]罗光慧,张建平.胰腺癌CT、MRI影像诊断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15(11):183-184.

[2]徐希春,薛丽宏.胰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07, 12(33):53-54.

[3]汪溪,陈宽仁.慢性胰腺炎的CT表现对治疗选择的意义[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8,20(6):393-396.

[4]张冬云,赵新宇.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分型及其对鉴别诊断的意义[J].哈尔滨医药,2008,28(1):42.

R445.3

C

1673-7210(2011)02(b)-142-02

2010-11-03)

猜你喜欢

胰体胰头胰管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胰体尾癌标准或扩大胰体尾切除术近远期疗效比较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困难胰头肿瘤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头血供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高频宽带超声在学龄前儿童胰腺主胰管显示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临床的应用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