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途径

2011-02-21邵汉强陈永平

职教论坛 2011年17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队伍辅导员

□邵汉强 陈永平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途径

□邵汉强 陈永平

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比例大。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构成,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关联密切,是从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通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结合存在问题分析,提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师资队伍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其中作为专门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显著。高职院校办学目标与普通本科有所区别,主要是培养适应和满足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类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辅导员有着较大的联系,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是与专任教师共同构成了师资队伍,相辅相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共同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辅导员队伍建设属于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应把其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可忽视或轻视。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和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实际,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如下:

(一)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数量多,比重大,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满足社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整体上已经从量的扩张进入到质的提高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以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根本,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高素质人才既体现在专业技能上,也体现在人才的综合素养上,是综合素质的展现。因此,辅导员队伍建设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对于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促进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二)契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基础普遍薄弱,从事高等教育的年限较少,经验缺乏。缘由在于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以前的中等职业类院校升格而来,前身主要从事的中等职业教育,局限于或受到原先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必须按照高等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上,不能照搬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离不开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能够更好地促进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必须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以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来强化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才能更好地契合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三)贴合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体现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等。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乃至核心工作,而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则起到较为直接的作用。鉴于高职院校生源状况和入学成绩等方面的因素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需要辅导员给予悉心的指导和引导,这就要求辅导员队伍能够贴合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需求。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能够在学生平时的思想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指导和引导,在辅导员工作的努力下,高职院校学生勤学、爱学,才能扎实掌握好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建校周期普遍较短,部分高职院校升格只有短短几年,因而在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管理机制、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薄弱之处。特别是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较为滞后,高职院校普遍缺乏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辅导员队伍及其完善的管理机制。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辅导员定位不明确。国家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明确规定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是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身份不清晰,定位不明确。很多高职院校对设立的辅导员岗位的职责未做出较为明确的定位。与普通教师相比,由于辅导员不从事具体的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实际工作中并没完全被认定为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相比,辅导员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行政人员。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辅导员工作较为繁琐,承担了多种工作角色多。由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不明确,辅导员们对职业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辅导员管理机制不完善。完善的管理机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制约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进程。由于一些高职院校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周期较短,很多高职院校本身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善与健全,缺乏辅导员队伍建设较为健全的管理方式。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照搬其他高等教育辅导员管理模式也不能适应高职教育个体特征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则会导致辅导员队伍在定位、评价等方面中的不合理,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建设水平。高职院校也缺乏科学、严格的业绩考评机制和完善的激励机制,难以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一定程度上,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稳定性不够,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流动性较大,既影响了整个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也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三)辅导员自身素质差异性大。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需要有高素质的辅导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是做好辅导员工作,建设好辅导员队伍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属于高等教育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学历、职称及专业工作能力等,才能保证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个体素质差异较大,缺乏高学历、高职称、高工作能力的辅导员。高职院校中部辅导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思想教育工作的从业培训,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上岗和岗后培训,缺乏相应的理论及实践经验,其管理能力不能很好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需要。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历、职称层次等差异性较大。在高职院校中从事辅导员工作的,其学历层次以本科为主,甚至部分只有专科学历及以下学历,大部分辅导员为初、中级职称,高职称辅导员数量很少。部分辅导员缺乏敬业精神,辅导员工作缺乏主动性。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影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水平。

(四)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需要创新,而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也需要创新,才能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效率和水平。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对辅导员的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越来越趋向于职业化、专业化。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乏创新,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方面的创新性不足,影响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水平。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国家十分重视高等学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相关规定,给高等学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在政策层面上提出了相关指引,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因此,高职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高等教育发展为契机,从战略高度出发,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各项要求,重视和强化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明确定位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明确定位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分清辅导员工作的范畴。高职院校应树立辅导员是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制定较为明确的辅导员岗位职责制度,给辅导员工作提供规章依据和支持。高职院校辅导员是专门从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高职院校要给予辅导员明确的定位,使辅导员与普通教师具有同等的地位,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要在明确岗位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量化辅导员的岗位要求,从而避免辅导员的权责不清,受到多头管理造成的效率不高,角色不明造成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不高的状况。高职院校通过明确定位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可以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成效。

(二)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辅导员管理机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辅导员管理机制是否完善与健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并且也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高职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不适合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良性发展的规定,使得辅导员队伍管理有章可循,管理规范。高职院校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在制度和政策方面提供较好的条件。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管理机制,要突出二级管理特点,各教学院系直接负责辅导员的管理。高职院校各教学院系承担学生的课程教学等任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较为了解,而辅导员隶属于教学院系,则便于相互更好地沟通,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率。高职院校要建立起辅导员发展的职业进修和培训机制,辅导员通过参加各种进修和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既稳定和发展了辅导员队伍,也是对辅导员队伍有效管理的体现。高职院校通过在辅导员管理机制方面的不断完善,提高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水平,促进学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健全辅导员考评机制。解决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建设的中的问题,需要健全相应的辅导员考评机制,采取激励措施,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在考评机制的制定和健全上,高职院校的重点在于加强引导,以激励方式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针对辅导员在实际工作情况,高职院校可以建立辅导员工作的专项津贴,给予辅导员工作的补贴。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考评机制要突出科学、规范的考核标准,把相关的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薪酬、福利、职称评定、评优、进修培训等方面对接,并且对考核结果较差的辅导员及时进行沟通,了解其原因,而不能只作相应的惩罚。高职院校要表彰优秀辅导员的典型,在待遇分配中给予倾斜和优先照顾,激励辅导员努力工作,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进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的水平。

(四)积极探索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创新发展措施。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发展,通过创新解决辅导员工作中的问题,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成效。高职院校属于高等学校的重要类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的差异,在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上,既要积极借鉴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和方法,又要切实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摸索和创新出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措施。高职院校可借鉴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方式,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辅导员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指导、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辅导员工作,推动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向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辅导员工作的水平,从而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1]林佩云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2).

[2]陈解放.教学相长—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覃干超,韦诗业.关于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结构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邵汉强,男,江苏无锡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编号:07SJD710046),成果之一。

G715

A

1001-7518(2011)17-0099-03

责任编辑 谢荣国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队伍辅导员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