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职校园文化的构建

2011-02-21柳连忠翟藏库李荣娴

职教论坛 2011年17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特色院校

□柳连忠 翟藏库 李荣娴

试论高职校园文化的构建

□柳连忠 翟藏库 李荣娴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高教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其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办学过程中,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的需求。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进行了阐释。

校园文化;构建;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又是一个新生事物,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又有其特殊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几乎是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翻版”,忽视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特征,从而也就失去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文化特色。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以校园人(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为主体不断创造并共享的校园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总称。它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取向、精神境界、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包括学校的传统习惯、校园风貌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及一定的物质形态。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下位概念,它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这一特定教育类型,由高职院校的校园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校园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总称[1]。

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校园文化不能直观的以物质形态表现高职校园的综合实力,但是它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的成长、发展产生规范性和激励性的作用。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全体学生、教师、管理者和员工,当个体言行、思想与校园文化所主导的目标、价值观念产生差异时,就会受到校园文化主体的有形或无形压力而受到约束,从而修正个人的言行,加强思想修养,自觉融入到群体之中。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精神,会激发每个师生员工在内心产生一种激昂的情绪、积极进取的心态,这种心态可能转变为学生的个性品质而影响其一生[2]。同时,作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在重视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理论熏陶和文化滋养,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在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发展通过培养合格的人才赢得社会信誉和支持,具有先进特征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必定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不仅表现在校园之内,还会表现在校友与学院、校友与校友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学校与企业之间紧密联系上,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从规模扩张转为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将是今后高职院校竞争的焦点。学校特色属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长期积淀才能形成,因此只有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意将办学理念与学校的历史传统、发展状况、专业特点和服务面向等紧密结合,才能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创造出真正的“特色”。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高职院校扩招和网络技术的普及,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得到了领导和广大师生员工的重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作用初步显现。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不能满足高等职业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重视办学条件的改善,忽视校园文化建设

近几年,高职院校加大投入,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一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研究,一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是关注校园面积、校舍扩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办学效益,着眼于可见的实体文化,例如,修建气势宏伟的图书馆、耗资巨大的人工湖、宽敞明亮的教室、多功能的活动中心等等,而非物质的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等却被忽视了。结果,校园里只是增加了物质化的大楼大厦,却缺乏了校园里能使人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国内名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经过历史苍桑,分别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文化理念,并且深入人心,体现了各自的校园文化特色,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精神,规范行为,指导办学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形成这样的校园文化需要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系统实施,整体推进[3]。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未能体现高职特色

高职院校生源来自高中毕业生、对口升学学生、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大都经过升学挫折存在自卑心理,部分学生生活态度不端正、学习主动性差、社交能力不强,害怕走向社会。目前用人单位普遍看重学生实际能力和团队意识,高职学生中存在的行为问题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难题。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行为品质,是学生择业难的主观因素之一。部分大学生不诚信的行为时有发生,职业道德有待加强。校园文体活动较多,专业社团活动和技能竞赛较少;教育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到位,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模糊,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差距,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未能体现高职特色。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不紧密

近年来,高职院校与企业联系比较密切,但主要强调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忽视了学生作为未来职业人所具备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培养“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的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不少学生还不习惯于这要求。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下,学生角色不能很快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角色,导致毕业与就业的磨合期变长,不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究其原因,是目前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和对接[4]。

(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联系不紧密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当地社会主流文化的互动尚不明显,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没有跟上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没能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文化是区域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区域文化联系不紧密,区域文化的精神实质还没有渗透到高职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只有通过实实在在地、长期不懈地培育、积累才能“生根发芽”。

(一)准确定位、整体推进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同时也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同时体现这两个属性。高等职业教育相对于中等职业教育,它的校园文建设起点要高,既要通俗,又要高雅。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又存在差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要紧紧围绕“高素质高技能”来做文章,将侧重点放在对实践技能的肯定、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道德弘扬上,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构建符合高职院校的特点,适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校园文化。目前,高职院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需要,培养了一批人才,形成了一定的学校特色。因此,应充分发掘办学历史、发展背景、专业设置、社会服务、教学科研开展、制度建设、社团活动等各个要素的内涵,加以提炼,形成符合本校实际,促进发展,激励进取成才的和谐校园文化[5]。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需要每个部门参与,每一个师生员工都是校园文化的实践者、创造者和传播者,这在客观上要求学校要对校园文化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和协调。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融为一个整体,互相促进;将党团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组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各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方法和步骤,分解到每个部门,责任到人,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统一,协调发展。

(二)进一步提高管理者综合素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核心是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进行服务,需要一批综合素质高的管理者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当前,高职院校已由硬件建设转向内涵发展,生源开始出现“拐点”,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居安思危,改革创新,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同样,针对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管理者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建设能紧跟学校发展步伐。在各项工作中,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精神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从促进学校发展和广大师生的需要出发,努力实施细致、温馨、人性化的管理,通过善意的引导和刚性、有效的约束,促使学生以文明健康的方式生活并逐渐形成习惯。

(三)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第一,确立具有职业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时代要求,形成的对办学有着根本性指导作用的指导思想。只有充分认识高职院校的所肩负的培养任务,兼顾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这样才能逐步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第二,培养具有职业特色的优良校风。校风主要包括教风和学风,通过校训、教风、校风等体现。作为高职院的校训,应该特别强调“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内涵,高职院校的教风和学风也应该体现“技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社会责任、诚信”等内容,通过一定时间的积淀,逐步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第三,培养具有职业特色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还要体现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要求学生学好专业掌握技能、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诚信做人,爱岗敬业、踏实勤奋做好本职工作的价值观。

(四)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互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与企业文化融合互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文化侧重于经济价值,以经济效益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而校园文化侧重于精神价值,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尽早融入企业文化,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尽可能地融合企业文化特色,实现两种文化的良性对接。一方面,通过学生实习实训的方式,直接感受企业文化;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深入行业企业,深入基层,接触或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领略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三,通过“引企入校”、“校中厂”等方式,将企业文化直接引入学校,影响和熏陶学生。校内实训基地要完全按企业要求设置岗位,按企业模式进行运行。还要聘请优秀的企业家和专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带来了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让学生初步接受企业文化的洗礼,认知企业精神,使学生在浓厚的企业氛围中尽快成长为职业人[6]。

(五)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中加强与区域文化的联系。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高职教育的竞争力最终靠的是文化的竞争力。文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文化与经济的互促化和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高职院校要通过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创建符合区域文化发展方向与要求的特色文化,在文化上融入区域。创建适应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物质文化,注重吸收区域文化的精神实质来渗透到高职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建设独特的校园制度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文化,使之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灵魂,成为全体学校成员凝聚力的源泉。

[1]曹忠琪.杨正周.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2]兰成琼.黄晓初.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7).

[3]顾伟黎.科学发展观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4).

[4]迟卫东.刘增安.师寸丽.王冬梅.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5]胡树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

[6]杜飞明.企业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途径和措施[J].机械职业教育,2009(06).

柳连忠(1973-),男,河北满城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翟藏库(1956-),男,河北安平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李荣娴(1981-),女,河北安国人,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交通工程专业课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

课题题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课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探讨”(编号:JYGH2010051)成果之一。

G710

A

1001-7518(2011)17-0010-03

责任编辑 夏焕堂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特色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特色种植促增收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