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爱·摩·福斯特小说中音乐的作用

2011-02-21张福勇

东岳论丛 2011年4期
关键词:阿齐兹福斯特露西

张福勇,张 垿,刘 文

(1.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2、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探析爱·摩·福斯特小说中音乐的作用

张福勇1,张 垿2,刘 文3

(1.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 264025; 2、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爱·摩·福斯特,把音乐和小说视为姊妹艺术,认为最理想的小说即是达到音乐性的境界—节奏。不仅如此,福斯特频繁地在其小说中使用音乐。本文意在探析音乐在福斯特小说的主题展现,人物塑造,以及结构类比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揭示其小说的独特写作特征,并希望能够给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福斯特的小说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福斯特;音乐;主题展现;人物塑造;结构类比

一、引 言

爱·摩·福斯特(EdwardMorgan Forster,1879– 1970)是 20世纪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以及小说评论家。作为小说家,他一生共创作了 5部小说①他死后发表的小说《莫里斯》除外,主要因为该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宣泄压抑已久的同性恋心结的一种表达,其艺术性最差的一部作品。,它们分别是《天使怯于涉足的地方》(1905),《最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兹庄园》(1910)和《印度之行》(1924)。作为小说评论家,他的最大成就主要是《小说面面观》(1927)。该小说评论文集奠定了福斯特继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和珀斯·拉伯克 (Percy Lubbock)之后的小说批评大家的地位,正如Daniel R.Schwarz所指出,《小说面面观》“是英美小说批评的奠基石”②Schwarz,Daniel R.The Humanistic Heritance[M].London:TheMacmillan PressLtd.1986:41.。然而,福斯特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始于 20世纪 50年代掀起的“福斯特复兴”(Forster Revival)热潮。此后,众多学者纷纷著书立说,对福斯特的小说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几乎穷尽之极。可是,对于福斯特小说中的音乐作用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尽管音乐的运用成为福斯特小说艺术的一大特征。有鉴于此,本文尝试探讨音乐在福斯特小说的主题呈现、人物塑造以及结构类比等三个方面的作用,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鉴赏福斯特的小说艺术特色,尤其是他的小说的音乐性。

二、音乐对小说主题展现的作用

福斯特作为“我们最有音乐天赋的小说家”③Arlott,John,et al.Aspects of E.M.Forster[M].New York:Harcourt,Brace&World,Inc.1969:81.,他不仅对音乐有着独特的理解,而且还频繁在小说中使用音乐。众所周知,音乐艺术最为强调的是秩序,而作为小说家的福斯特始终坚持把秩序视为高于一切的艺术特性。福斯特是位音乐爱好者和狂热的业余钢琴家,并发现音乐与小说是最接近的姊妹艺术④福斯特,E.M.《小说面面观》,朱乃长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2年版,第 434页。。他在小说中时常运用音乐来达到他的创作目的,这一创作手法既新颖又独特,自然值得我们对其做一番探究。

音乐在福斯特的小说主题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下面将结合《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印度之行》对音乐在主题展现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福斯特最为浪漫和最为乐观的小说。该小说有着积极向上、关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人的得体举止和激情的主题。在小说中作者呼吁女主人公露西·霍妮彻奇放弃礼仪书籍,倾听心声①Crews,Frederick C.E.The Perils of Humanis m[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88.。在小说开始时,露西仿佛是一个行为拘谨、头脑糊涂的洋娃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毕博牧师听到她美妙的琴声为止。她精湛的演奏尤其是她选的曲子——贝多芬第三奏鸣曲——触动了毕博牧师。福斯特很喜欢贝多芬的作品,这段音乐在露西的成长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助她找到了真爱以及想要的生活。

刚踏上意大利土地的露西是个典型的英国淑女,谨守着英国淑女该有的礼仪规范。在演奏了那段充分展现了“激情”与“胜利”乐曲之后,有些事情开始发生了变化。正如毕博牧师对露西所预言的那样—“她内心那密封的房间将会坍塌,音乐和生活将会融合”②Forster,E.M.A Room with aView[M].A Penn State Electronic Classics Series,2002:89.Hereafter all the numbersof citations are taken from this book.,她将不再沉默地活着,她的生活也将会变得同她演奏的音乐一样美好。虽然露西“已经找到了飞翔的翅膀,并欲想展翅高飞”,但是现在的露西只是“一只风筝,而巴特莱特小姐却握着风筝线。”巴特莱特小姐是英国社会和道德伦理的典型化身,在她的干预和控制之下,露西虽然身处自由奔放、激情洋溢的意大利,虽然感受到乔治·艾默生对她真诚的爱,但她还是选择了封存自己,逃避现实,无视自己内心的真实召唤。带着混沌和纠结,露西结束了意大利之旅返回英国。这时的露西虽然已与塞西尔订了婚,貌似幸福美满,但“她放弃努力去理解自我的念头”,并加入到“那些既不听从自己的心声又无视自己的智慧的庞大愚昧人群中,喊着口号迈向他们的生命尽头。”

然而,乔治·艾默生的再度出现,特别是他对真爱的执着追求;乔治的再次热吻;老艾默生的引导与启发,使得露西最终被唤醒:“她突然一下子看清了一切。”在小说的末尾,喜结良缘的露西和乔治听到了费顿③是小说中一个意大利马车夫的名字,他曾把露西引领到乔治的身旁,并发生了露西被乔治热吻的一幕。吟唱的一首歌曲,宣告“激情得到回报,爱情终于获得”。这首歌暗示了他们挣脱陈腐道德羁绊的胜利,而露西终于剥离了层层桎梏,找到了自我,成为了幸福的现代女性。

Ludowyk曾评价《印度之行》是一位音乐家的作品,因为音乐比其他表达方式更好地诠释了该小说的思想④转引自 Gowda,H.H.Anniah.A Garland for E.M.Forster[C].Mysore:The Literary Half-yearly,1969:43.。戈德博尔教授的神秘歌曲出现在小说的每个部分,对展现小说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印度之行》通常被认为是一部政治小说,在小说的开头与结尾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即在英国殖民主义的背景之下英国人和印度人是否有可能成为朋友?这是我们要关注的最为重要的小说主题。福斯特把这个问题设置为一个框架,从个人化的层面通过戈德博尔教授的歌曲对相关人物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发展状况,去探索英国对印度进行政治统治的问题。

在开始对主题的探讨之前,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戈德博尔教授的个人形象。在小说的第 7章,福斯特是这样描述戈德博尔教授的:“他的整个外表意味着和谐——似乎他协调了东、西方精神与身体的产物,而且永远都不会使之不安。”⑤Forster,E.M.A Passage to India[M].New York:RosettaBooks,LLC.2002:69.Hereafter all the numbers of citations are taken from this book.事实上,实现东、西方的和谐正是他的人生哲学。正如他的外表所暗示的那样,戈德博尔教授这个角色的作用就是把东、西方的人聚集在一起,尽管最终的结局背离了他的意愿。

戈德博尔教授的歌昭示出快乐和痛苦之间的差距,是对所有“沉睡着的灵魂”的召唤,目的是使自我从“自我沉迷和社会活动的禁锢”中解脱出来⑥Beer,J.The Achievement of E.M.Forster[M].London:Chatto andW indus,1962:86.。在第 7章的茶话会后,阿德拉小姐告诉菲尔丁:戈德博尔教授的这首歌使她感觉到自己活在一些压力之下,同时暴露出她个人生活的不足,这种不足同时又是她精神生活的不足,因为在听完这首歌之后某种冷漠感突然淹没了她。然而,穆尔夫人似乎与戈德博尔教授的歌曲中的宗教人物最为吻合。在这首歌中人们呼唤神,神却拒绝到来;这深深地影响了穆尔夫人,从而加深了她要脱离基督神灵的感觉,由此我们看到,穆尔夫人在精神上变得与印度人更加契合。这也就帮助我们解释了为何在小说开头的几个章节中她能与阿齐兹医生成功进行交流的原因。

戈德博尔教授的歌曲在小说的第二部分 (Caves)的开篇章节中再度出现。在本章节里,为了实践承诺,阿齐兹医生组织穆尔夫人、阿德拉小姐、菲尔丁以及戈德博尔教授一起前往马拉巴尔洞穴郊游,但是这次郊游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误解,蕴藏着失败的痕迹。菲尔丁和戈德博尔教授因故姗姗来迟;自从戈德博尔教授在第 7章吟唱了那首神秘的印度教歌曲后,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一直处于某种精神或情绪麻木状态。阿德拉小姐把那首歌曲的叠句 (come,come)与印度风景联系起来,因为她感觉到大地在呼唤人们但拒绝给予任何东西。她对乡村的关注与她对自己和罗尼在印度的婚姻前景缺乏兴趣息息相关。那首歌曲的叠句设定了上帝的出现但却声称它永远不会出现,这使得穆尔夫人,尤其是阿德拉小姐,陷入情感真空。这两位英国女人经历了这种内心空虚或虚无,并从周围荒凉空旷的自然环境的折射中看到了这种虚无的存在,正如福斯特此时宣称:“无,无”(nothing,nothing)。随后在洞穴中的可怕经历——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听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回声 (echo)——更加剧了这种虚无感。所有这一切确立了小说第二部分的基调,同时也使得第一部分中业已建立的个人关系分崩离析(主要指阿齐兹医生与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小姐之间的友谊)。在小说的第二部分,尤其是在经历了马拉巴尔洞穴之旅后,人际关系出现了极度危机:他们相互产生隔阂,陷入困惑,对某种无法理喻的永恒力量极度敏感。这种永恒力量,事实上,正是马拉巴尔洞穴所体现的“空”和“虚无”。

戈德博尔教授的歌曲最后一次出现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 (Temple)的开篇章节。他突然想起了穆尔夫人(此时她已故去)和黄蜂,并祈求神灵“‘来吧,来吧,来吧,来吧!’”(275)此时,戈德博尔教授与穆尔夫人进行了灵魂交融,同时也与克利希那 (Krishna①In Hindui sm and Indian mythology Krishna is the eighth reincarnation of the god Vishnu.Also,Krishna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Hindu gods.Born as a“dark one”,Krishna is the embodiment of love and divine joy that destroys all pain and sin.Krishna is a trickster and lover,an instigator of all forms of knowledge and born to establish the religion of love.)进行了人神交融。第三部分以庆祝克利希那神的诞生庆典为背景,强调‘新生’。印度教的庆祝活动提供了一个人人融合于集体的幻觉,在充满活力的生活中,所有的生灵都生活在大爱中,没有等级的存在,仿佛所有一切都有着一个光明的未来。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事与愿违,在小说的结尾处,我们看到的是,甚至印度的大地似乎都在压制阿齐兹医生与菲尔丁的友谊,更不用说他们本身 (主要是前者)不情愿重建友谊。这与歌曲中戈德博尔教授呼唤神灵到来的词句相呼应——“我呼唤克利希那...他不来。”(74)对于英印友谊,福斯特的态度是悲观的:至少现在还不行,在印度还不行。但如果是在英国本土或者是在印度独立之后,英国人和印度人成为朋友还是可能的。在小说末尾,菲尔丁对阿齐兹医生问道:“为什么现在我们不能成为朋友?”对此阿齐兹医生没有做出任何答复,而是音乐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音乐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

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最重要元素之一是人物。有许多方式来呈现和揭示人物。本部分将通过对《天使怯于涉足的地方》和《霍华兹庄园》的人物分析来揭示音乐在人物塑造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天使怯于涉足的地方》是福斯特的处女作,讲述的是主人公菲利普·赫里顿的成长经历。在小说中福斯特使用的音乐是意大利著名歌剧家多尼采蒂 (Donizetti)的《拉美莫尔的露西亚》(Lucia D iLamm er m oor),这首曲子直接影响了卡洛琳·艾博特并通过卡洛琳间接影响了菲利普的精神成长。

菲利普是个深受英国传统习俗影响的受害者之一,他整天无所事事,玩世不恭,自鸣得意,从来都是生活的旁观者。当得知他的寡妇嫂子莉莉娅在意大利旅行期间与一位出身卑微的意大利青年基诺订婚后,赫里顿夫人派遣他前往去阻止这场异国联姻,然而菲利普未能完成“使命”,因为在他到达意大利之前莉莉娅和基诺已经完婚。此时的菲利普就像他的母亲和妹妹哈利特对意大利不屑一顾,视意大利人为劣等民族;而且也从来没有真正把莉莉娅看成是他们的一个家庭成员。菲利普前来阻止莉莉娅的婚姻也决非由于对她的关心,而是为了避免这场婚姻可能对他们的家庭名誉造成伤害。之后当得知莉莉娅在分娩时死亡,赫里顿一家人不仅表现得漠不关心,而且甚至感到轻松了许多。然而,当听说卡洛琳要前往意大利去‘拯救’莉莉娅与基诺所生之子时,为了保存面子赫里顿夫人不得不再度派遣菲利普去“抢回”孩子。这一次的意大利之行是菲利普人生的转折点,特别是,当他与卡洛琳以及哈利特在意大利的一个小镇Monteriano的歌剧院里看完了《拉美莫尔的露西亚》的演出之后,他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使他的余生不再是一个典型的索斯顿人。这场演出是欢乐与美的象征,这是菲利普所熟知并已习惯了的索斯顿所不存在的②转引自 Gowda,H.H.Anniah.A Garland for E.M.Forster[C].Mysore:The Literary Half-yearly,1969:62.。所以当演出结束后,卡洛琳兴奋不已,“她满脑子充盈着音乐,而晚上当她打开房间的窗户时,她的房里充满温暖、甜蜜的空气。她全身心沐浴在美的欢乐之中,幸福地无法入睡……”③Forster,E.M.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M].A Penn State Electronic Classics Series Publication,2002:98.Hereafter all the numbers of citations are taken from this book.。不难看出,这场歌剧表演对卡洛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她开始用激情和爱来享受生活,而且这种变化也使得她看出了菲利普的性格缺陷。在他们之后的接触交往中,卡洛琳充当了菲利普成长过程中的导航人。

菲利普是一个福斯特式的人物,体验了自我认识的发展和成长过程。在小说开始时,他是一个反对英国陈腐的社会习俗和道德伦理的年轻人,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拥有他母亲和妹妹所没有的超脱和崇高理想。他总是从远处欣赏美,把自己置身于生活之外。在意大利期间,由于卡洛琳对他的无所事事给予了批评,他被迫正视自己的缺点,学会以一种新的观点和心态面对生活。在意大利充满激情和热情的温暖氛围中,以及在卡洛琳的影响下,菲利普学着去表现自己的感情,不再做一个虚伪的索斯顿人。④Arlott,John,et al.Aspects of E.M.Forster[M].New York:Harcourt,Brace&World,Inc.,1969:83.在小说结尾时,菲利普认识到了给自己自由和机会来表达情绪和情感的重要性,并用心去热爱生活和周围的人。

《霍华兹庄园》是福斯特的成名作,讲述的是施莱格姐妹,尤其是姐姐玛格丽特·施莱格试图把不同阶层的人联结起来的故事。虽然玛格丽特·施莱格是小说的女主人公,但妹妹海伦·施莱格“在某种程度上比玛格丽特更重要”①Grandson,K.W.E.M.Forster[M].Oliver and Boyd,1962:61.,因为她“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引擎”②Messenger,Nigel.How to Study an E.M.ForsterNovel[M].Macmillan,1991:129.。在小说中,音乐的使用与海伦的性格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小说的第 5章呈现了施莱格一家人在女王音乐厅欣赏贝多芬《第五交响乐》演奏会。海伦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当她聆听音乐的时候,音乐的开头部分暗示了妖怪们从宇宙的一端悄悄走向另一端。另外,妖怪们还暗示了“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的辉煌或英雄主义。”在终曲的过渡部分,所有怯懦和无信仰的妖怪们都被铜管乐器和定音鼓的声音一扫而空,但他们还可以返回。她中途退场,认为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正是“一个明确的声明”,从中她悟到了“生活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海伦对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的理解,同时又是她对生活的感悟。至此我们不难看出,海伦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而是一个热情又敏感的人。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恰好折射了她的性格特点,同时又解释了她未来在行为上的转变。

海伦和玛格丽特具有德国血统,但她们反对德国帝国主义和唯物主义。她们更推崇个人主义。对她们而言,节制、宽容和性别平等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价值观。由于海伦的偏执,对宗教的敌视以及对“自我潜意识的过度关注”,她在聆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时看到了生活的恐慌和空虚。这种消极的人生观随着她对生活的体味而渐渐加深。首先,她与保罗在霍华兹庄园的不幸定婚是荒唐的、甚至是被热情冲昏了头脑的结果。其次,海伦是出于对巴斯特的责任感而对威尔科克斯先生漫不经心的一句话间接导致巴斯特失业而恼怒(尽管她知道巴斯特已婚)。最后,玛格丽特和威尔科克斯先生结婚后,海伦变得越来越神经质和易于冲动,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可理喻;她不再相信爱情,并终于与巴斯特发生私情而怀孕。所幸的是,从德国返回后她得到了玛格丽特的救助,并与她一起生活在霍华兹庄园。然而,她与保罗的分手,或者更确切一些说,她与威尔科克斯一家的分道扬镳,都充分体现了她对等级制度的蔑视以及她对理想主义生活的追求。与之不同的是,玛格丽特把坚持做到“谦逊,善良,直接,爱而不是同情那些贫苦的人,而且要记得他们”(48)看作自己的人生使命。

四、音乐在结构类比方面的作用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又称为《命运交响乐》,是世界上最流行,最有名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也是最经常被演奏的交响乐之一。这曲交响乐无疑是福斯特最喜爱的音乐作品,它的首要主题有时被形象地赞誉为敲门的命运,展现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激烈斗争和获得灵魂自由的胜利喜悦。福斯特对音乐的推崇以及他对贝多芬交响乐的喜爱难免使他不由自主地在小说创作中借鉴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的结构模式。福斯特的 5部小说基本都有着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的结构模式,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天使怯于涉足的地方》和《霍华兹庄园》在篇章结构上没有明确划分,尽管从其实质呈现上都存在着类似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的三分结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露西小姐的意大利之行、旅行归来以及前往意大利度蜜月,可以看作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式的三分结构;《天使怯于涉足的地方》中先后三度前往意大利也构成了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式的三分结构;《霍华兹庄园》中玛格丽特先后三次前往霍华兹庄园,也使小说具有贝多芬《第五交响乐》式的三分结构。然而,上述三部作品的音乐结构并不具有典型性,因此本文对此不做展开讨论。

相形之下,《最漫长的旅程》和《印度之行》的结构与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结构惊人的相似,都是三重或三部曲结构(tripartite structure)。《最漫长的旅程》讲述里基·艾略特一生的旅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探寻使他想象中的生活和他的情感相和谐的旅程,或者说,是他寻找真实自我的艰难而漫长的旅程。福斯特把里基的漫长旅程分为三个阶段,同时也是他成人生活的三段主要经历——剑桥,索斯顿和威尔特郡。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是三部曲结构,缓缓呈现一段情感世界的激烈斗争,从著名的 C小调到开放的胜利 C大调到最后乐章的完结,而《最漫长的旅程》的三部分结构与这部交响乐的三部曲结构极其相似。在题为“剑桥”的第一部分里,命运开始来敲响里基生活的大门。作为一名剑桥大学的在读大学生,他生活在一种充满真诚与真理,平等与友谊的人文氛围里。这里不仅是外面世界的庇护所,同时也是里基获得最为真实的人生经历的地方。然而,随着艾格尼丝·潘布洛克的到来,命运开始敲打他的生活,因为他感受到了剑桥生活的狭隘。对此,安塞尔持有不同见解,他告诉里基说:“把世界与剑桥比较就好像是比较一个房子的外面和里面。它无需脑力的付出,也不会得到任何道德的结果。”③Forster,E.M.The Longest Journey[M].A Penn State Electronic Classics Series Publication,2002:62.里基与艾格尼丝订婚的部分原因是出于他的怜悯之心,因为艾格尼丝的男友杰拉尔德由于猝死突然离她而去。但正是这个源自于他那病态的想象的订婚为他打开了命运之门,同时也是一切不幸的开端,因为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艾格尼丝的主导地位。在题为“索斯顿”的第二部分,乐曲从温情柔弱逐渐发展成坚定有力的进行曲,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形成了乐章的高潮。里基毅然离开剑桥来到了索斯顿学校,开始了他人生旅程的第二站。与剑桥完全不同的是,这里充斥着“谎言与黑暗”。这所学校从它的办学理念到它的组织机构全是虚假的。而可悲的是,里基认为自己在这里的教学工作正是他执着追寻真理的延续。在这部分的最后几章,当里基发现自己完全错了,当他发现艾格尼丝从未爱过自己时,他的精神崩溃了。幸运的是,安塞尔与史蒂芬的到来拯救了里基,使他在误入歧途之后能够重新步入正轨。在题为“威尔特郡”的第三部分,命运在斗争中逐步丧失了它的影响,使里基能够“重获真理与生活”。里基女儿的夭折使他认识到自然或者命运的无情,这促使他接受了大地或源自生活的精神。他认识到大地可以使他的精神坚强,生活实在。所以,他想接受史蒂芬的意愿是可取的,尽管他用错了方法。为救史蒂芬的命,里基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在史蒂芬和他的后代身上寄托着英格兰未来的希望。这部小说的三部分结构跌宕起伏,从剑桥那充满真理与生活到索斯顿的谎言与黑暗再到威尔特郡的真理与生活再现,展现了里基曲折漫长的心路历程。虽然他为救自己的兄弟史蒂芬献出了生命,但他最终成为一个胜利者,因为不仅他母亲的血脉通过史蒂芬及其后代得到了延续,而且他“在史蒂芬身上得到重生”。

根据 E.K.布朗(Brown)的分析,小说《印度之行》有着与贝多芬《第五交响乐》惊人相似的结构①B rown,E.K.Rhythm in E.M.Forster’sA Passage to India[A]in Judith SchererHerz&Robert K.Martin(eds.).E.M. Forster:Centenary Revaluations[C].Macmillan Press,1982:157.。小说的三部曲结构——清真寺 (Mosque)、石窟 (Caves)以及寺庙 (Temple)——正如一部交响乐的三个乐章,它们具有各自独立的内涵,正如 Prakash所指出,“‘清真寺’暗示尝试性的连结,‘石窟’代表了混乱与疏离,‘寺庙’象征着爱与和谐、理解与和解。”②Prakash,Dr.L.Symboli sm in the Novels of E.M.Forster[M].Seema Publication,1987:108.与此同时,三个独立的部分又通过故事情节给串联起来,而且每一部分的第一章就如同交响乐的序曲,奠定了作品的基调。

福斯特把《印度之行》分为清真寺、石窟与寺庙三个部分,每一部分的第一章充满了意义深刻、富于象征性的景物描写。以第一部分为例,“清真寺”的第一章描写了 Chandrapore城及其周围地区:变幻莫测、主宰一切的苍穹,一望无际、平平展展的大地,以及奇特的玛拉巴山洞都被一一展现。它们看似故事的背景,其实都蕴涵着深刻的意义。尤其是对“布局合理”的英国人居住区与“破败”、“单调”的印度人居住区的对照描写,奏响了“不和谐”与“隔阂”的乐音,“除了头上的天空之外,这边同那边的城镇没有任何共有的东西。”然而,也正是“天空”给人们带来和谐的希望,因为“天生万物,安排万物——但是如果天公有意,Chandrapore的集市区也会大放光彩,从地平线的这一边到那一边普遍受到祝福。”实际上,作者的笔调也从开头两段干巴巴的描述转为富有诗意的描绘:“星星像一盏盏灯,从那无边的苍穹上垂挂下来。”此时此刻,Chandrapore的上空回荡着一种连结的欢快之声。这一部分也可以被看作是整篇小说的序言。

宛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在《印度之行》的第一乐章里,虽然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存在就像是妖怪在偷偷地爬进来,但友谊依然是主旋律——阿齐兹医生与穆尔夫人以及阿齐兹医生与菲尔丁之间的友谊。在第二乐章里,特别是在黑暗的玛拉巴山洞中,邪恶施虐,穆尔夫人体验了恐慌与虚无,阿德拉小姐产生了可怕的幻觉,由此导致了灾难性的结果:阿德拉小姐控告阿齐兹医生性侵害→阿齐兹医生被英国殖民者逮捕→印度人与英国人公然对抗→穆尔夫人拒绝为阿齐兹医生辩护却在回国途中死亡→开庭审理阿齐兹医生性侵害案→阿齐兹医生仇恨所有英国人,等等。第一乐章呈现的连结气氛骤然降温,整个 Chandrapore笼罩在误解、隔阂、分离、仇视、对抗的阴云之中。阿齐兹医生先前结交的三个英国朋友要么已经死去 (穆尔夫人)要么纷纷返回英国(阿德拉小姐和菲尔丁)。在第三乐章中,邪恶不得不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复苏的希望乐音。在“克利希那诞生”大典接近高潮之时,也正是两船相撞,四人落水之时,“礼炮还在放,鼓还在敲,大象在吼,把这一切声音都淹没了的是一连串隆隆的雷声。没有闪电。雷声霹雳雳地,好像用一根大棍在敲打苍穹。”此情此景俨然一支交响的乐曲,整篇小说的三部曲结构呈现出交响乐般的“升——降——升”节奏。

五、结 论

音乐性场景可分为客观性音乐和自然音响。所谓客观性音乐,是指小说中由人物演唱或演奏的音乐。上文所讨论的关于福斯特小说中音乐的作用都属于客观性音乐。音乐作为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在塑造人物和推动情节方面的确有很大的作用。因此,福斯特的小说所展现出的音乐性应该被看作是他的另一重要写作特点。对于音乐的使用及其在福斯特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已做了一些探讨和分析,这不仅仅有助于更好地领会福斯特作品的艺术美感,而且更有利于我们理解福斯特的两个重要声明:一个是福斯特 1927年在剑桥大学发表一系列关于英语文学的演讲时说的“在音乐中小说可能找到与其最接近的地方”③福斯特,E.M.《小说面面观》,第 434页。;另一个则是 1947年福斯特在哈佛大学做演说时的声明:“音乐是最深层的艺术,而且处于艺术所有的深层。”④转引自 Gowda,H.H.Anniah.A Garland for E.M.Forster[C].Mysore:The Literary Half-yearly,1969:66.

I5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8353(2011)04-0093-05

张福勇,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保险学院保险系;刘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保险学院投资系。

猜你喜欢

阿齐兹福斯特露西
吉祥物
吉祥物
有苦难言
自发的绘画——露西·史蒂文斯
英媒:阿富汗难民勇斗白人枪手
女孩都爱阿齐兹
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思想研究及其启示
母亲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