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行为的事后道德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1-02-20黄宇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马基雅维利评价者

黄宇婷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030)

0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道德意识也开始增强.人们日益重视道德评价活动,并更多地参与其中.不仅如此,人们的道德评价能力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增加了人们参与道德评价的积极性和活跃度.

由于人们对道德评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因此作为社会一员的企业也不得不参与到道德活动中来,并重视这种影响其形象与命运的活动.不论什么样的企业,忽略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必将受到严厉的批判和致命的打击.企业必须重视起其行为的道德性和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了解公众对其行为的道德评价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企业对公众道德评价的理解与把握,有助于企业履行好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维护其企业形象,并在这种良好的社会关系下长久发展与壮大.

中外学者对事前道德判断影响因素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但对事后道德评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甚少.中外学者对道德评价在理论上做了大量的探讨,典型的理论包括动机论、效果论、目的论和手段论,然而这4种理论都因其片面性而遭到批判.在进行道德评价时,需要综合动机—手段—效果这一道德行为的完整过程来进行系统地考察, 以对某一道德行为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另外,由于信息不对称,评价者往往不能获得行为者真实的动机而全面地了解行为的过程及结果,这就需要借助其他因素.而且,道德评价是主观行为,还会受到评价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些学者已经认识到研究道德评价影响因素的意义,并对其做出了论述.梁尔照从行为动机、效果、环境、评价主体、态度手段角度论述了影响因素,但其忽略了行为者作为行为的实施者其自身因素对道德评价的影响作用以及动机、评价者、环境这几个因素的分类与完整性.道德评价还需要联系行为者以往的道德行为或以往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其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行为者的态度、人品.

本文基于上述研究,从评价者(他人)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行为道德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从控制点和马基雅维利主义两个角度对企业行为道德评价做出了实证验证.

1 企业行为的事后道德评价影响因素

道德评价是社会成员凭借舆论、习俗、信念等力量,采用一定的道德标准,以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为依据,去判断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的一种活动,它是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一个重要杠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客观标志.道德判断是面对若干包含不同道德原则的可选行为方式做出选择.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因在目的、对过程和结果的考虑方面的不同,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而自评与他评在目的、信息获得和道德性要求方面的不同,在其影响因素上也存在差异.本文是建立在他评基础上的企业行为的事后道德评价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上述不同,作者提出了以下企业行为的事后道德评价影响因素.

在寻找影响道德评价的因素时,本文综合考虑了行为者特征,以便于判断行为者在行为时的动机以及选择与行为者相适应的行为标准;行为本身,包括动机、过程和结果;评价者所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评价者特征,即评价者自身的认知能力等个人因素.本文对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做了分析和阐述.

在行为者特征方面,本文认为行为者作为行为的做出者,其本身的一些因素影响着评价的评价.首先是判断能力,行为者的判断能力是评价其行为道德性的基础.行为者没有做出道德判断的能力,则不承担道德责任.其次,业务范围.如果该行为处于行为者业务要求范围内,则对其道德性评价的要求也会提高.第三,历史表现.一个一贯行善之组织,其将来行为行善的可能性较大;而一个一贯行恶之组织,其行善的可能性会小一些.第四,知名度.人们对不同知名度、不同社会地位的行为者的道德要求不同.由于知名度较高的组织会因为其所处地位获得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及个人利益,人们便会对其有更高的要求.最后,自由度.环境对行为的限制程度与行为的道德价值成正比.环境的制约越小,行为者做出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小,事情越容易办到,道德价值越小.

行为本身方面,本文认为行为本身是行为的事后道德评价最主要的影响方面.首先,动机因素.在一般情况下,行为的动机越善良、纯洁,方向就越正确,其行为就越有积极的价值.动机又包括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意图.其次,过程因素.行为过程中为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行为的经过,在人们的道德评价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过程因素包括手段、意志行为、态度和持续性.最后,结果方面.结果是现实可见的,并且结果的好坏要受客观条件的制约.结果在道德判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结果包括目的实现程度、结果的性质、悔过表现3个因素.

行为者所处的环境方面,本文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在环境中发生的,行为结果是行为者因素及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离开环境而谈行为的道德性是没有意义和根据的.首先,社会环境.在社会环境里,法律法规的规定是什么、人们普遍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及习惯等都对行为者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其次,行业环境.行业标准及行业习惯是行为者及评价者所在的行业环境.

评价者特征方面,本文认为评价活动是评价者做出的主观活动,必然受到评价者自身因素的影响.首先是评价者个人理性因素,包括道德发展阶段、控制点、道德经验、哲学观/价值观、马基雅维利主义.其次是评价者个人感性因素,包括偏见、直觉及情感、关系.最后是评价者所处环境因素,分类基本与行为者所处环境因素相同.

2 控制点和马基雅维利主义对道德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2.1 研究假设

在国内外关于道德判断影响因素的文献中,大量研究了控制点和马基雅维利主义这两个个人因素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作用.

很多伦理模型将控制点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伦理判断及行为的潜在因素.实证研究将控制点与不同类型的道德行为相联系,如举报非法行为、抵制社会压力下的不道德行为以及欺骗等.这类研究认为,持有外控观点的人在判断伦理两难行为时,比持内控观点的人更认为其道德,并且更倾向于做出不道德行为,因此,我们假设控制点影响评价者的道德评价.

H1:控制点与事后道德评价正相关.持外部控制点的评价者更容易做出高的道德评价;持内部控制点的评价者则更容易做出低的道德评价.

实证研究证实了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个人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判断强相关.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里主义者更愿意操纵别人,更难被别人说服.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其在做出道德判断时,不容易受环境影响,而自主做出判断.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由于容易受到他人影响,因此在做出道德判断时容易受环境影响.这里我们也假设了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事后道德评价的关系:

H2: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事后道德评价负相关.持高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评价者,更容易做出低的道德评价;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评价者,更容易做出高的道德评价.

2.2 研究工具

本文采用了Levenson及 Rotter使用的6个项目的控制点量表,所用的控制点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05.

本文采用的Mach IV基于马基雅维里的The Prince和The Discourses.Mach IV是一个20个项目的7点里克特量表,该量表用来测量参与者同意或不同意马基雅维利前述著作里提到的原则的程度.本研究使用的Mach IV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679.

道德评价测量使用了常用的提问方法,包括:“您在多大程度上同意该企业是不道德的”、“您在多大程度上同意该企业应该受到谴责”及“您在多大程度上同意该企业应该得到原谅”.其中,问题1和问题2是正向的问题,问题3是反向问题.道德评价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39.

2.3 研究过程

本研究通过问卷,以A保健品企业做出的虚假广告行为为问卷情境,调查被试的道德评价、控制点和马基雅维利主义3个维度.一共发放了58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66份,有效率达96.59%,其中男性为318人(占56.88%),21~30岁的为479人(占85.38%).

表1 控制点均值表

2.4 结果分析

上述“独立样本T检验”表格给出了关于方差齐性的Levene检验和关于均值相等的T检验结果.从F统计量的Sig值0.19>0.1看,不能否认方差相等的假设,所以应该参考第一列的T检验结果;第一列T检验的双侧Sig值0.00<0.10,即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上,认为控制点对道德评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控制点得分越高,即越具有外控倾向的人,道德评价越高;控制点得分越低,即越具有内控倾向的人,道德评价越低.结果验证了假设H1.

表2 控制点独立样本T检验

表2、表3给出了关于方差齐性的Levene检验和关于均值相等的T检验结果.从F统计量的Sig值0<0.1看,否认方差相等的假设,所以应该参考第二行的T检验结果;第二行T检验的双侧Sig值0<0.10,即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上,认为控制点对道德评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表4中显示,马基雅维利主义得分越高,即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道德评价越低;马基雅维利主义得分越低,即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道德评价越高.结果验证了假设H2.

表3 马基雅维利主义独立样本T检验

3 研究结论及展望

本文在对企业行为的事后道德评价影响因素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控制点和马基雅维利主义与事后道德评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内控偏向的被试更容易谴责不道德行为,而外控偏向的被试更容易宽容不道德行为.内控的人在对他人做道德评价时,更偏向于从行为者本人出发,考虑其动机、努力程度等个人因素以判断行为的善恶,其道德要求会更高.而持外控观点的人对他人做道德评价时,更多地会从环境等外部因素寻找原因,其道德要求会更低.

表4 马基雅维利主义均值

实证研究也显示,高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被试更容易宽容不道德行为,而低马基雅维利主义倾向的被试更容易谴责不道德行为.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通常认为结果比过程更加重要,因此更加宽容不道德行为.而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更加重视行为整体的道德性,因此有更加严厉的道德评价.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一方面,未能将理论探讨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展开;另一方面,也未能将道德评价影响因素以实证方式一一检验.为此,本文给今后此类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综合各相关学科的知识,推进跨学科的研究,在综合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行为的事后道德评价影响因素做进一步的理论探讨.

第二,扩展实证研究对象.选取其他的因素或者已研究过因素的不同角度,做更多的实证研究.以便能够从实证角度全面、深入的理解各项可能的影响因素对事后道德评价的作用及机理,为构建一个全面的企业行为的事后道德评价影响因素框架模型做实证准备.

第三,加大样本的跨度,区分考察不同性别、年龄段、收入水平、社会地位等要素对道德评价影响因素研究的作用.另外也可以在不同的地域取样,从而使得研究结论更具代表性.

参考文献

[1] 梁尔照. 道德评价模式新论[J]. 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 2004, 35(6):38-41.

[2] 魏英敏. 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19-337.

[3] Trevino, L. K..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in organizations: a person-situation interactionist model[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6, 11(3): 601-617.

[4] Rotter, J. B.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s[J].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General and Applied, 1966,(80):1.

[5] Michael J. O′ Fallon, Kenneth D. Butterfield.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ethical decision-making literature: 1996~2003[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5, 59: 375-413.

[6] 周中之. 伦理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436-461.

[7] 周延云, 李瑞娥. 现代企业伦理决策实证研究述评[JJ]. 经济管理, 2006,(14):21-26.

[8] Janelle Brinker Dozier, Marcia P. Miceli. Potential predictors of whistle-blowing: a prosocial behavior perspectiv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5, 10(4):823-836.

[9] Hanna Levenson. Differentiating Among Internality, Powerful Others, and Chance[M]. Academic Press, 1981:15-63.

[10] Rotter JB.. 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J].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1966, 80(1):1-28.

猜你喜欢

马基雅维利评价者
维利西呱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考虑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研究
基于评价信息满意度的群体信息集结方法
《权力艺术:马基雅维利评传》
学习者为评价者的国际汉语教材评价标准预试研究
“旧制度”与“大革命”:马基雅维利的中国时刻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特质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工作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维利床下有鬼
我与教师共成长
马基雅维利军事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