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交流法的妙用
2011-02-20朱凤庆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
朱凤庆(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实验高级中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对话交流既是一种教学观念,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在以知识和能力为追求取向的教学中,教学是外求的,它指向学习者之外的东西。对学习者本身的关注并不多。教师、学生和文本(即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三要素,从新课改对教师、教材和教学的要求看来,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独立的文化活动主体,其任务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文本,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独立自主的文化主体,学生对文本的参与、与他人的对话交流,所有这些文化活动都指向生命的自主建构。文本也不单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中介物,而是能与施教者和受教者进行交流沟通的精神主体。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和文本相遇、对话,并且沟通融合、互动影响的过程。
一、教师与文本
近年来,在对语文教学的批评中,矛头直指教师过分依赖教材和教参,照本宣科,枯燥乏味,教学中缺乏自己的真知灼见和真情实感。教师只是教材内容的传声筒,文本只是冷冰冰的、僵化的客观知识,两者之间是生硬的传达与被传达的关系,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观在作祟,“唯书”的知识权威论使教师和文本之间缺乏主动的、个性化的交流和互动。
教师处理文本的过程是教师与文本对话交流、共同构建的过程。教师对文本的处理,不是把文本当作单纯的知识客体来进行理性分析,而是将自己融入文本中、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对话交流。在深层结构上,这种对话实际上是主体间的对话。通过对话,教师的情感和文本的情感互相呼应,教师的视界与文本的视界彼此融合,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深入到了本质。教师从本质上把握住了文本,就可以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结合自己对学生的认识,对文本进行阐释和重组。这种阐释和重组是教师体验和创造的结晶,映射出文本的意义,承载着教师的生命意识,并以适合学生需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学生与文本
语文教学不是文本信息向学生单向输出,学生被动地全盘接受的过程,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前理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本中去,有选择地知觉文本信息,建构当前文本意义的过程。学生是独立自主的文化活动主体,文本是某种独立的精神主体,二者之间是一种主动的、平等的、积极的双向建构关系。
文本中的语文教学主要指教材文本,在本文中又特指苏教版必修与选修教材。教学大多是围绕教材展开的,因此,可以说语文教学中处处存在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以读为例,意义并不是客观地先在于文本之中,而是读者读出来的,是在读者和文本之间的提问、回答、质疑、反驳、肯定、赞许、否定、批评、补充、延伸中生成的。读的过程是读者和文本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话双方彼此平等,态度坦诚,视界融合,双方共同建构了一个“现在的意义”。经过这一过程,文本和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已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文本和学生了。学生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和阐释,使文本意义得到了当前建构和展现。学生也在对文本的创造性建构中,受到文本的激发,使自己的经验得到全面的调动,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新视界的达成中,学生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深化了自己的生命情感,实现了自主建构和个体生成。
以上两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师生与文本对话时,都是作为读者来进行的。在分别与文本对话的时候,首先要区别文本的性质。文学语言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蕴有很大差别,需要读者利用自己的先在经验,在作者创造的艺术空间里进行想象和生发,以突出理解和体验的个性色彩。阅读这两种文本,都需要与文本对话,但这两种对话的目的、过程、方法和结果截然不同,因此,文本意义就具有了不定性。此外,文本意义的不定性还来自阅读交流的不对称性。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就需要一种起调节作用的中介,以便有效地进入文本的天地和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比较准确地解释和重建文本的意义。这种起调节作用的中介,就是恰当而灵活的对话—交流法。对话—交流法往往以读者的询问、联想、想象、比较、反思等心理过程为形态,以生成现实的、个性化的意义为目的。作为一种阅读经验,对话方法也是不可穷尽的。
三、教师与学生
教师和学生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之间是平等、理解、双向的关系。教师一改过去的权威形象,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和关爱,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作为学生,应当乐于接受来自教师的合理帮助和指导,但不是迷信教师的权威;尊敬老师,但不是唯命是从。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学生应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原则,以一种平等对话的方式与教师进行学业、人生等方面的咨询和探讨,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洞悉真理、增长学识、体验情感、感悟人生。同时,这种关系又是双向的,师生双方的内心世界都是向对方敞开的,彼此能够真诚倾听、相互接纳,产生精神上的遇合和情感上的共振。那么,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采取怎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与作品(教材)产生交流与对话呢?
1.知识指导。教师可给学生一些关于如何阅读的知识指导。这种指导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阅读方法、阅读技能、阅读习惯的指导,而是有关文学理论创作、作品叙述视角、艺术留白、文学阐释知识等可以帮助学生进入阅读对话的知识指导。这些知识不一定深,但要实用。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应该能够掌握,并运用于阅读实践。
2.随课文举例,教会学生提问,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课文时,教师随课文举例子,让学生明白怎样在阅读时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话,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一个比较好的策略是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问。初始提问是阅读深入的切入,不断追问是阅读深入的表现,从问题中走出则是一轮对话的结束。
3.帮助学生清除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在阅读对话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对话障碍,比如词语障碍、术语障碍等。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学生清除这些障碍。一是借助资料。阅读障碍的出现也可能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或者所依托的知识不够。这种情况下,可以指导学生借助课外资料进入阅读。二是变换角度。当阅读对话不能进行时,可以尝试变换理解的角度,寻找新的切入口,使对话得以继续。当然,还有一些障碍可能是学生暂时无法越过的,不过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他们最终会理解的。
四、学生与学生
语文活动教学与以往的教学相比,给学生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和更好的交流氛围。青少年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交流动机和成就动机,如果给他们提供在同伴面前施展才能、表现自我和与之交流的天地,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激发,从而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抓住这个有效途径,强化学生间的交流。
教学中学生间的交流关系可分为两种,即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在活动教学中,学生经常分成小组,不仅每个小组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要负责完成一定的任务,组员任务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小组任务的完成质量。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组员们必须一起攻克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形成一种相互合作的关系。同时,小组之间、组员之间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又会形成相互的竞争,由于竞争双方整体水平相当,所以更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上进心,使其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而这更是学生在走入我们这个讲求创新、竞争激烈的社会前必修的一课。
参考资料:
1.李冲锋、许芳《对话:后现代课程的主题词》,《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 2期。
2.崔录、李玢《现代教育思想精粹》,光明日报出版社。
3.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上海教育出版社。
4.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5.刘亚玲等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鉴赏辞典》,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
6.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