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2011-02-20浙江省绍兴县秋瑾中学
叶 平 (浙江省绍兴县秋瑾中学)
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种理想状态来设计,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使教学过程变得呆板枯燥。在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就是一本有声的教科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不再是教学的 “第一”“唯一”和 “归一”,教师也不再是教材的传声筒。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师,在课堂上多种教学模式的运用,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教师无法预见的问题和现象。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能只是按照教师预设的教案呆板地传授知识,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和课堂中实际生成的资源,不断调整,动态发展。一线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调控教学,提高直觉灵感思维能力,随时准备适应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情况”,特别应重视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并加以合理地运用,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备课充分预设,体现动态生成
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在实际教学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问题,学生的差异和思维是难以预料的。面对这一现实,教师要做好充分的预设,才能“临危不乱”,同时对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设计。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们不妨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就能灵活应对教学中的意外。
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用朴素的文字记录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表达了对母亲深情的怀念和真挚的感激。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并没有先引导学生把握思想内容,而是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主要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情,你能否找出来?学生马上到书本中去寻找相关信息,思考归纳:1.对“我”的教育;2.对待家人的态度;3.对待外人流言蜚语的态度。听了这些正确的答案,教师紧追着第二问:那么根据这些,谁来谈谈胡适的母亲在你的眼里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学生经过进一步查找和议论后,得出结论:她既是慈母又是严父。慈母表现在:胡适有一次害了眼翳病,母亲就用舌头帮他舔好了病眼。严厉表现在:“我”犯错时,她会等到夜深人静时,关上门,先责备“我”,然后罚跪,有时还拧“我”的肉。看着学生一步步走进事先设好的问题中,教师微笑地抛出了最后的问题:“你们说得非常好,但是说到严厉,老师也觉得胡适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过于严厉,罚跪、拧肉,这些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大家觉得这样的母亲称职吗?”这个问题一出来,下面就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路就此打开。此时,教师还怕没有动态生成的学习资源吗?
二、用心捕捉细节,促进动态生成
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有差异的。师生的一个闪念、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捕捉这种“闪烁不定”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有“妙手”,能及时抓取,并会用“妙笔”,能巧妙美化,使一个不经意的、不如意的随机事件,成为可用的、有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师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融入课堂中来,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变单纯的“传递”与“接受”为积极主动的“发现”和“建构”,从而达到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的目的。
如在教朱自清《背影》第二课时,我是这样开始的:“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背影》。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课文的内容,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在文中找找信息,然后自由回答。”学生仔细查找后,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表现了儿子对父亲深深的忏悔。”“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困苦。”“透露了父子之间的不和谐。”当一位学生说出“不和谐”时,学生马上议论纷纷。我即时总结:“几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背影》这篇课文内涵丰富。至于第四种答案,我想既然有同学说了,一定有据可依,大家不妨先找找。”学生听了就地毯式地进行了搜寻,收获颇丰。我满意地说:“找得好,这几处心理描写,基本上可以看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他不满足于父亲的安排,而追求个性独立,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相信大家也能体会这点,你们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开始张扬个性了。当然还与当时所处的时代有关——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人追求解放。”说到此处,学生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三、利用角色换位,激发动态生成
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具体表现在: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以往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地、机械地重复、堆积、罗列,因此学生大多缺乏主动性。新课程教学的思路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让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如复习课上的问题竞赛。一位学生拿着一叠纸走上讲台:“大家好,我今天代表我们第三小组来总结第五单元的内容,这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五首》五篇课文,掌握了文言词的解释……”全班同学都聚精会神,有些同学还认真做记录。15分钟后,这位学生的总结圆满结束,请同学们提问。学生们踊跃发言,其中一个问:“马生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作者为什么还要勉励他刻苦学习?”显然,这个问题出乎总结同学的意料,她一下子愣住了。此时,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宋濂深知当时的太学使人养尊处优,所以勉励马生。”大家的掌声随之响起。实际上,无论是准备回答的,还是提问的,都需要认真复习,理解概念,理清知识的内在结构。这样的角色互换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生成为复习课的主宰。这样的课堂把激情和知识融为一体,成为学生动态资源生成的摇篮。
四、珍视错误资源,巧用动态生成
对有价值的错误资源应及时纳入教学范畴,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在师生不断“识错”“思错”和“纠错”的过程中,新的问题不断被发现,新的资源也会不断地生成。
在教授鲁迅的《雪》一文时,我提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在整体上有何不同?”一位学生回答:“南方的雪是马上就融化了的,北方的雪是很难融化的。”大家一片哄笑。此时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启发学生:“刚才同学的答案是按生活经验来答的,没有考虑到文章的背景。正确答案是南方的雪美艳,北方的雪孤独。”其实,教材中很多类似的文章,从内容上看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大多是脱离的,学生在解题时往往难以考虑到。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看不同时期的书籍,积累各种生活经验。
许多老师早已对学生解题的错误习以为常,对待错误除了责备就是漠视。殊不知学生答题的错误是其学习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学生在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和转化的过程中出现断层或迁移错误,正是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答题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很多的“错解”往往有它合理的一面,教师应冷静分析其中的合理成分,巧妙地建造错误答案与正确方法之间的桥梁,让学生顺利过河。珍视学生的“错答”,把有价值的“错答”信息转化成教学资源,使语文教学过程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材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伴随着课堂教学的过程随机生成的资源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它的外显是稍纵即逝的,教师要及时抓住时机,用心灵捕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生动情境与鲜活的课程资源。“生成”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积极的引导,源于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教学调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课堂上才会不断出现美丽的“生成”,语文课堂也才能因此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资料: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孟鸿仲《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