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语文教学对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养成的作用

2011-02-20蔡启者浙江省瑞安市安阳第二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美的情感

蔡启者(浙江省瑞安市安阳第二中学)

新课改以来,随着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新实验教材的选择使用,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课堂自主学习意识的建立。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以“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为核心,在平等对话的平台上,在民主交流的氛围中,实现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目标,特别是情感、价值观的发展目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正是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深刻认识。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这些变化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人文熏陶: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积极情感对认知活动有促进作用。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教材中美的语言、美的思想、美的形象、美的人生,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感染力量,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而新课程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体现人文熏陶功能,这对学生良好心理情绪的保持,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如教学《春》时,教师可配合播放相关的音乐,让学生静听小鸟婉转的歌声、牧童悠扬的笛声、淅淅沥沥的雨声。学生便能很容易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会油然而生。教学《黄河》,可以播放有关黄河的投影图像与乐曲,让学生仔细感受起伏的山峦、滔滔的黄河,使学生在视觉、听觉方面都能得到美的享受,激发他们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文学作品都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一些优美的散文或诗歌时,还可以通过反复的诵读将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意境的美妙,激发他们积极的心理情绪。

爱因斯坦说过:“文学艺术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们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语文教师只要充分认识到了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愉快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通过人文熏陶,促进学生良好情绪的保持。

二、沟通对话:培养自主意识与责任心

新课程语文教学提倡“对话”,“对话”创设了生动、真切的交往情境,构建了学生具体、真实的体验平台。没有对话,也就没有人的发展。学生与文本对话最能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他们在特定背景中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感悟,获取语感的积累。

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写读后感,并及时进行点评。例如,一位同学阅读了东山魁夷的《听泉》后,在随笔中写下了这样的话:“对于一个人的生命来说,因为珍惜二字,而实现了他生命的意义。读懂自己的心灵,为自己的心灵找到前进的方向与动力,这是我们每个人需要静静沉思的问题。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不知有多少人,因为浮躁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我应该静心倾听生命,欣然地面对生活,比别人活得更精彩。学会反思自己,欣赏自己,给自己以自信和力量!”而教师最好能对她说:“这是你对《听泉》的独特感悟。我很欣赏你的感悟。我们确实应该学会静听生命,反思自己。愿你在生活中超越自我,在平凡的生活中为生命增添亮丽的色彩!”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在“对话”中,学生不仅观察生活,而且大量地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了生活感受力。学生在“对话”中树立了对生活的责任感,培养了积极的生活理想与态度,提高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三、民主氛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是教学民主的真诚呼唤。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教师转变了自己的角色,成为了学习的促进者与引导者,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将民主、平等意识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将自己看作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学生建立平等、亲和、友善的合作关系。在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中,教师又应该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教师对文本的感悟,一般要比学生深刻。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对精心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时,既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恰当的评价(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又要随时发现、揭示对话双方存在的意义差异,以达成师生心理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形成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学生会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生生之间的学习氛围将变得更加融洽。

我们要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一种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就必须多引导,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四、生活外延:磨练优秀的意志品质

“生活即课堂,社会即学校”“处处留心皆学问”。让学生与社会对话,旨在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背景中汲取文化的营养,构建大语文学习体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的良好习惯。我们完全可以围绕“绿色与和平”“台湾问题”“人口问题”“走进 WT O后中国发展问题”“网吧经营问题”“对‘摸奖热’的冷思考”等社会现象,要求学生开展专题调查、专题讨论,从而引导他们与社会对话,使他们开阔视野,敢于创新,学会思辨,增长见识,磨练自身的意志品质。

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能够在生活的课堂中不断磨练。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在说话课上,有的学生由于初上讲台,紧张得结结巴巴,声音也非常小,对自己缺乏信心,教师可以为他们创设丰富的言谈话题,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与鼓励,借此告诉他们,成功不一定是胜利,但失败一定是进步。当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的时候,这种自信的心理状态又会使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变得积极起来。

作文训练的拓展也是如此。对于那些优秀作文,我们可以通过出班刊,向校刊、作文杂志、报社推荐等方式,大力鼓励他们积极写作,而对于一些有某一闪光点的文章,在批改时应及时记录,并在讲评中给予表扬,这就能使原先不爱写作文甚至怕写作文的学生有所进步,这样的喝彩与鼓励一定能增强他们的自信。

总之,语文教学中适当的课堂拓展对于提高学生情商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强烈的自信、坚强的意志、良好的状态会使学生的行为定势得到巩固,并最终获得成功。我们要善于利用语文学习的生活外延,不断唤醒学生蛰伏的主体意识,形成持久的情感内驱力,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

参考资料:

1.王柏勋《语文教学情趣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王松泉等主编《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4.朱作仁《语文教育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新课程美的情感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