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考试作弊的因果及应对措施
2011-02-20房英春孙蓬蓬
房英春,孙蓬蓬
(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044)
考试成绩是学生取得文凭的依据,是进入工作岗位的敲门砖,是大学生在校求学过程的结果;而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手段;成绩的优劣彰显学生寒窗苦读的过程。古代学生为了学业“头悬梁、锥刺骨”,而今地方大学学生平时不看书,考时“抱佛脚”,作弊行为风靡校园。真乃为“考”而考、为“过”而考,得到的文凭“含金量”打折;到了社会才猛然醒悟“书到用时方恨少”(2007年,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工作的程度只能达到70%。从对北京市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研看,60%的被调查企业反映,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30%的被调查大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很远,还有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1])。终致“用”与“学”相违,“学”与“教”相悖。试问因果何在?又该如何应对?
1 导致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1 客观原因
1.1.1 教学链条缺乏一致性 教学链条由大计划—执行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表—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等依次构成。教学链条的一致性体现在专业名称、课程名称、教学时数、教学进度、实验项目名称、实验数目等内容上。如实验教学这一块:教学中常常出现实际开出的实验与计划相脱节,计划中该开的执行中没有开出来,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有的是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看实验,有的开出来的实验只是少数人做,其他学生抄袭结果,如果出现这类考题学生除了作弊别无它法。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是实验经费、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缺乏等等原因所致。
1.1.2 教学大纲未体现完整性 教学大纲含理论课大纲、实验课大纲,如果实验课为独立课程可以提供独立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的体系、逻辑性、学时分配、教学内容的权重分配直接代表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但是在实际制定、执行和修订中存在诸多尚待推敲的问题,尤其体现在新专业、办学历史短的专业上,也与刚参加工作就上讲台的一些新任教师,在考题的覆盖率,重、难点,三基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等等方面,考题出纲——难、偏;透漏考题——考试成绩曲线不呈现正态分布有关。
1.1.3 教材选择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教师使用的教材年代过于久远、自编的实验指导书不合乎规范,实习指导落后,有些优秀教材虽然被采用,但是与教师的教学学时相差甚远,学生所学知识陈旧;有的课程干脆就没有教材,学生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试想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考试该怎样应对?
1.1.4 实验考核缺乏规范性 生硬考核学生使不及格率过高,导致了考核成绩未体现正态分布。教师本身缺乏动手能力,或责任心缺乏、实验过程师生过于浮躁,考试时只能对付了事。
1.1.5 教学研究的持续性 教学研究缺乏或过于灵活,缺少稳定性和创新性。缺少教改立项的教师,实验时照方抓药、学生得到的独立训练较少;有教改立项的教师,实验教学灵活性加大、持续性减少,学生虽然在教改的某些环节上得到了锻炼,但是基本的、规范的实验技能没能得到系统的训练(受学时限制),上岗后仍然存在眼高手低的可能。这样锻炼的是个别人,扔下的是多数学生。当教改尚未取得成果不足以推广而推而广之,受损失的当然是多数。因此,作弊是多数学生自救的办法。
1.1.6 多媒体使用的适度性 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扩大,教学进度加快,教学内容增多,“教”与“学”由互动,转变为单方教学行为,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削弱,笔记记不下来,所以“趣味性”教学变成了“电影放映式”教学,这一点在新任教师身上体现明显(不排除省事、省力、省时)。另外,课件不是根据课程大纲的需要自行研制,而是从网上下载,与教材脱节、与大纲脱节。上述种种行为在高校普遍存在,反思根源,实乃教师自身成就了学生的期末作弊行为。
1.1.7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合理性 地方高校对于中、青、老年教师,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是职称和岗位级别问题。教师的终身愿望是评上教授,它是每位教师一生的追求,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更是社会地位的体现。为了这个终极目标,教师倾其毕生心血,青年教师拿学历(有些高校规定:××年后毕业参加工作的教师如果没有博士文凭无资格参加教授资格评选;必须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发表核心以上论文和××级别的科研立项等等指标)找课题,上新课,紧张得恨不得分身来完成这些重要的指标。这样分在教学中的精力、时间势必受到影响,出现了考试前给学生划题、学生带着小抄进考场(不及格率有规定)的情形,老教师爬坡费劲就放弃,干劲松动。
1.2 主观原因
1.2.1 为就业而求学
据国家人事部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人,近两年未就业的毕业生约480万,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而就业岗位却出现了一定的萎缩。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使本科教育沦为求职教育,四年的教育时光只剩三年左右,一年在忙乱寻找工作和应考中度过。[2]
1.2.2 规避就业压力,延迟上岗时间
从近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及考生的生源质量看,全国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呈下降趋势,相当比例的应届优秀毕业生放弃考研,优先占领工作岗位,而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中上等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进入高校深造,在求学期间大有心猿意马之学生,只要求得一纸文凭,所修课程能复制则复制,能抄袭则抄袭。
1.2.3 思想浮躁、难以平心静气学习
80后、90后面对的大环境具有太多的诱惑,他(她)们思想活跃,务实求新,善于走捷径,思想难免浮躁,在求学过程中只求结果,不善于体验艰苦而快乐的学习过程,急功近利,平时不善于多读书、读好书并举一反三,能独处但不善于团队合作和相互讨论学习。有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知难而退,对于稍有难度的课程考试,试卷挂课率明显上升。考试存在明显侥幸心理,有的抄袭成绩反倒比认真背书的成绩还要高。
1.2.4 为求得个人利益,铤而走险
有部分学生干部源于成绩达不到规定要求,又不想白干多年的工作,为了奖学金、入党等个人利益,考试时铤而走险。这种现象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极大的。
2 应对考试作弊的措施
2.1 教学链条一致性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验大纲、对应课程的教案和教学日历等是系列配套的文件,在执行教学任务之前应结合培养人才的定位和目标反复论证,不可照搬其他院校的文件,应有的放矢地修正上述文件,使得教学链条规范、实用、严谨、可操作,这样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时才能不盲从、针对性强,达到教书、教好书、培养实用人才的目的。
2.2 教学大纲完整性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状况,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直言:“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仅仅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是数量背后的就业能力不足。”[1]理论、实验、实践、实习、上机等等大纲从理论、实践诸多环节是教学的灵魂,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献,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源”。教学大纲完整性体现在逻辑、层次上,体现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前瞻性,取舍要得当、线条要清晰,重点、难点、三基要明确,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方可达到纲举目张。
2.3 教材实用和前瞻性
教材的选择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准确选择,不一定千篇一律都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尤其实验教材不是全部否定自编教材,而是应根据实验开出的学时数,在充分体现实验大纲的前提下由课程组集体讨论、编制,经过实践检验后再行修订。
2.4 实验考核的规范性
实验考核办法应由教务处统一制定,批准后执行(体现优,良,可,不及格),具有可操作性、批改标准、给分标准及教师签名等规范化细节。实验报告能体现实践教学过程控制,对于无法规范的专业课程教师应有个案处理的权限,但应拿出计划、方案、考试大纲、考核范围、给分比例等系统文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备案后实施,教师当有修改的权利,学生当有建议和提出意见的权利。建议实验考试在实验室进行,成绩的评定可以用平时每个实验成绩的累计乘以权重,也可以期末统一考试。不管采用何种方式,目标是考出真正的能力和水平,体现学用结合。
2.5 教学研究的持续性
教学改革从古到今都在进行,没有教学改革,教育、教学就得不到发展。频繁的改革还会使教学效果暂时性受到冲创,求得教学改革静与动的相对平衡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要在“静”中求“动”、在“动”中取“静”,能够推广的改革成果也要稳步推行,不能推而广之的成果绝对要有相应的机制、政策作保证。学生求学是有成本的,家长的付出应该得到回报,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的时间也由不得“堂而皇之”的教学改革的浪费,学校的产品一旦走入市场就要经受市场的检验。须知学生的苦恼和彷徨的大背景是学生本身所控制不了的。我们要对社会、家长、学生负责。因此,教学研究要有持续性,要凭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辱众望。
2.6 多媒体使用的适度性
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性。过分追求多媒体的使用正好违背这个原则,它削弱了“教”与“学”的互动。因而考试时学生就会去想“下策”。
2.7 教育体制改革的不合理性
培养使用高学历人才,使他们成为教育、教学的中流砥柱这是对的,但是“拔苗助长”不会造就出“精英”。教育、教学是百年大计,是系统工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无论他是什么经历、学历,都要按部就班,积淀教书育人的本领。毕竟人的精力有限,对于中青年教师要制订中长期规划,使其一步一个脚印进入合格的教师队伍,短、平、快不会事半功倍。为教师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使教师不至于身心疲惫地完成教学任务;否则即便完成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N]. 光明日报,2010-06-20(5).
[2]房英春.实践与科研结合,培养创新能力[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2-13.
[3]赵沁平.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是主体[J]. 教材周刊,2008,(178).
[4]于桂霞.地方教学型大学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2):12-13.
[5]季宇.科研促进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 辽宁教育研究,2008,(1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