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筹措的一点思考
2011-02-20天津科技大学王凤萍杨世凤徐晶晶
□ 天津科技大学 王凤萍 杨世凤 徐晶晶
关于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筹措的一点思考
□ 天津科技大学 王凤萍 杨世凤 徐晶晶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而教育经费却日趋紧张。尽管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总量逐年增长,但随着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的不断提高,使高等教育运营成本逐渐上升,因此,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我国地方高校的良性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筹措方式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资金短缺;筹措对策
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它已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它的发展对于社会的带动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逐步发展为大众化的教育,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办学经费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有所增加,但学校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依然十分突出。
一、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现状及原因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办学质量和数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与精神需求,进一步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依然是人们的迫切愿望。然而,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最大的现实问题是教育投入明显不足,这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招生规模的扩展,加大了办学成本的支出
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使得高校学生入学率也随之不断攀升,而由此带来的高校办学条件不足,已成为各学校面临而且必须妥善解决的首要问题。但有些地方院校,由于历史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其生均仪器设备、生均图书、学生的住宿条件以及教育信息化水平等诸多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不顾学校自身条件而一味扩大招生规模所带来的后果,加大了办学成本的支出,不仅极易引发学生和家长的不满,而且已成为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2.巨大的教育投资需求,导致办学经费的严重不足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他们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而且肩负着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使命。近年来,随着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方院校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大多适时承接了地方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科技攻关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富余人员培训、农业现代化指导等多重任务。尽管学校也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经费支持,但地方高校现有的办学经费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从而影响到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升。
3.政府在各高校之间财政拨款不平衡
财政拨款体制的多元化,虽然有利于发挥各级政府和各行业厅局所办的各级各类高等教育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多层次、多渠道地解决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筹集,但是,由于宏观调控机制和监督机制尚没有及时建立和完善,容易造成院校之间在财政拨款方面的不平衡。例如,与部属高校相比,有的地方高校所得到的政府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地方高校的数量占有绝对优势的省区市,他们所提供给院校的经费数额与部属高校相比,有可能低得多,致使这些院校经费获取的额度和受政府重视的程度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从现实中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对“211工程”和“985工程”学校的投入就远远大于对地方高校的投入。因此,进一步加大地方政府对所属高校的财政支持,是地方院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4.地方高校债务负担严重,而自筹经费能力相对较弱
一般而言,地方高校办学经费大多依赖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然而,由于受国家对高校学生收费政策宏观控制的影响,加之国家对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做了适当调整后,地方高校自筹经费的主要来源渠道将会受到影响,致使地方高校的经费短缺现象更为突出。此外,因为前期招生规模扩大,学校所进行的必要的投资项目,大多需要靠银行贷款完成。至今,大部分贷款已经到了还贷期,使得地方高校程度不同地形成了债务负担。加之各种因素的叠加,使得地方高校极易陷入资金的恶性循环之中。
除此之外,有的地方高校由于历史较短,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此,往往难以在服务地方经济中获得更多的经费支持,尤其是在与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加强科研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较弱,其校办产业方面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发展和运行机制,从而造成了自筹经费上的困难。
二、筹措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的对策
1.政府加大投入是解决教育经费的根本出路
从政府角度讲,对地方高校的投入要广开渠道。高等教育政府投资责任包括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直接投入以及其以政府名义明确高等教育的投资责任两个方面。事实上,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投入已成为地方高校获取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但却常常会受当年地方财政收入情况的左右,这种情况今后也难以避免。
另外,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重塑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管理体制。要明确中央财政对高等教育的宏观协调功能,财政投资的重点应是平差异、保公平。通过建立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制度,确保中央财政对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使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得到更为切实的保障。
2.吸引教育捐赠是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渠道
要制订有关法律,引导杜会和公众捐资助学。高等教育所需资金数量是巨大的,往往难以靠公众个人的有限捐资来加以解决。对此,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和办法,使社会和公众的部分资金有计划地流向高等教育事业。而这其中,制订有关收入调节的法律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地方高校所需资金更应向社会多方筹集,而接受捐赠可作为其经费的一个有力的补充。此外,从捐赠的形式看,既可捐赠资金,亦可捐献物资和设备,尤其是比较先进的设备。
总之,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取资金应该成为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渠道和新方法。
为扩宽筹资渠道,吸引更多投资,缓解教育经费不足,学校应该重视社会机构的捐赠,例如接受学校院系董事会、同学会、校友会等途径的援助等;也可从募款制度和运作角度入手,针对地方高校特点,创立具有特色的地方高校募款机制,并设立专门的教育基金,组建教育银行等。教育基金由社会捐资设立,由专门机构进行投资运作,投资收益用来资助教育事业,当然,也可以进一步通过适当形式发展为金融机构,形成完善的教育资金筹措制度。
3.为社会服务是自筹资金的重要来源
地方高校为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和为地方经济提供智力支持与服务。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展,学院的教学、科研与基本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此外,提高职工待遇也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撑。然而,由于地方高校发展所需经费的增加远远大于学校自身可用财力经费的增长速度,因此,在政府投入不足、办学规模受到控制以及学费上涨空间有限的前提下,只有不断拓展财源渠道、多方筹措资金,才能实现学校的发展规划。一些地方院校的经验表明:进一步加大横项科研项目的规模和数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既可以为社会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可以有效缓解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
地方高校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专业特色,地方高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同时,还承担着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以及文化引导等任务。教育经费是为教育提供物质条件,使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目前针对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应通过开展对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筹措的研究,不断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改革,从而拓宽地方高校办学经费渠道,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总之,高等教育对于促进社会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维护和提高社会道德、社会伦理和社会价值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尽管与其他事业相比,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一项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事业,但是,只要具备了健全的高校筹措资金体制及行之有效的措施,就会提高高校自身的经费筹措能力。尤其是作为地方高校,更应该在地域性和专业特色上下功夫,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这将成为地方高校经费筹措方式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1]王丹,刘天佐,周清明.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筹措机制的优化—基于政府和高校两个视角[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
[2]曾上尧,郭丽君.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现状与筹措对策[J].金融经济,2009(16):92-93.
[3]钟云华,胡慧伟.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演变及展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4]李圣.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方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G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