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实践探索
2011-02-20刘向红
刘向红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宁 272037
☆职业教育大家谈☆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实践探索
刘向红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宁 272037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着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开展企业、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情况调查、毕业生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情况跟踪调查,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以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高职院校;质量管理与监控;工学结合;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on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assessment standards, perfect teaching manage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struct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carry out enterprise, society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evaluation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graduates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the formation and perfe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quality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quality standards; evaluation system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立足之本,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规定,高职院校应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取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以及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目标和原则
坚持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重视各环节的教学质量,使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始终围绕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进行。
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涉及教学决策、政策执行、质量标准、教学评估、专业评估、信息收集与反馈等。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促进学院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1.1 目标性原则
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其任务就是发现偏离于目标的误差,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从而确保教学任务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不是针对人员的管理与监控,而是针对教学行为的管理与监控。
1.2 全员性原则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人人都是质量管理与监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其中学生是主体,系、教育教学部(教研室)和教师是基础和保证。
1.3 系统性原则
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等条件,同时与学院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管理等有关,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学院、职能部门、系教育教学部(教研室)和班级等构成一个多层次、纵横交叉的网络,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
1.4 全程性原则
教学质量主要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质量管理与监控系统应能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
2 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内容
一是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建立健全教学、实践各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和完善各门核心课程的考核标准。根据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特点,制定以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优质核心课程开发与建设标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标准》《各专业毕业生质量标准》《专任教师教学考核标准》等教学工作标准;针对实习实训等实践性环节聘请企业、行业人员参与制定《学生实习实训工作手册》《实习实训教学指导工作手册》《学生实习实训安全预警机制》等。修订和完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等。二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针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建立学校、行业专家和企业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人才需求调研及毕业生反馈管理办法》《学生工学交替实施管理办法》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共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教学过程监控体系。定期到企业检查学生顶岗实习情况以及教师参与管理和实训等具体落实情况,实施教学过程监控,阶段性地对课堂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过程考核、成绩评定等主要环节进行检查。三是开展企业、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情况调查、毕业生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情况调查,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以确保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2.1 人才培养目标监控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各专业要具体规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且通过社会人才需求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建立明确的并能适时调控的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监控。
2.2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管理与监控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是组织和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也是开展教学工作和对教学工作进行监控与评估的主要依据。
2.3 专业设置管理与监控
专业设置应对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与预测,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加以研讨和论证。
2.4 教学过程管理与监控
教学过程监控主要通过听课、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学生评教、教师评学、考试等实现监控目的。
(1)听课评价和督导(理论课和实践课)。听课评价主要包括教学督导组听课、教师互相听课、观摩教学(示范性)听课、对新教师会诊听课等。通过听课和评课,掌握教师教学基本状况,及时做好指导和交流,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2)理论和实践教学检查。主要检查教师是否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以及实验计划、实训计划、实习计划、毕业设计计划等组织上课、备课、作业(报告)布置和批改、考试命题与阅卷、成绩分析等情况。
(3)学生评教和教师职业道德测评。每学年进行两次全院范围内的学生评教工作,同时将教师职业道德测评工作一并进行,教师评价分数纳入教师业务年度考评。
(4)教师评学。教师通过对学生考试(考查)成绩的汇总分析和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方式,及时了解、分析和总结学生学习状况,并填写《学生学习状况调查表》,调查表的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到教务处和学生工作处。
(5)考试和考试模式改革。通过考试检验学生学习成绩和教学效果,指导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以突出学生技能培养为出发点,改革考试模式,推行考教分离,并通过从严治考和考前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等措施,严肃考纪,形成良好考风和学风。
2.5 学生信息反馈管理与监控
(1)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机制。根据《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信息员制度》,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聘请学生为教学信息员,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情况的各种反映,指导和改进教学。
(2)建立跟踪调查机制。通过对毕业生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及对学院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和指导教学,以适应社会需求。
2.6 教材质量管理与监控
成立教材审定机构,对各系、各专业所选教材的适应性、科学性、文字水平及印刷质量等进行评估认定。建立教材质量调查反馈机制,针对教材内容的先进性、编排体系的合理性、教材对本院的适应性等方面征求教师、学生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整理和归纳,及时反馈到系和教育教学部(教研室)。
3 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运行
(1)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主要负责监控专业设置计划、人才培养方案、重大教学改革方案的审定,指导教务处及各系抓好教学基本建设;负责监控全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运行,建立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制度,组织各级教学督导组和学生教学督导委员会开展工作。
(2)教务处主要负责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并监控执行情况;协调、指导和监控各系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制定等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并规范执行。负责通过各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教务处负责组织对各系教学工作评估和专业评估。
(3)各系负责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实施和监控本部门日常教学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和监控新专业申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订、课程标准的编制和审定、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的实施。各系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监控本部门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办学等。教育教学部(教研室)主要负责监控新专业工作调研、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期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4)学生教学督导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教学管理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的信息,提供改进教学管理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5)学生工作处主要负责组织每学年新生入学教育和新生素质调研工作;就业指导办公室负责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个案跟踪等方式,搜集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的各种信息,向教学管理部门和各系提供有关社会人才需求、培养规格、职业能力要求等信息,对毕业生质量进行监测,并提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6)院工会通过开展组织师德师风宣传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测评等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4 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实施
4.1 质量检查
建立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定期公布教学检查结果。主要采用的检查方式有:教学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等。
4.2 系教学工作评估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每学年对各系组织一次教学工作评估。
4.3 专业建设评估
根据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有关加强专业建设的精神,加强院级、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品牌和特色专业建设,每学年组织一次评估。
4.4 课程评估
根据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有关加强课程建设的精神,加强院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每学年对院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一次评估。
4.5 管理纠偏
院教学督导组、教务处根据教学检查、教学质量测评的结果以及反馈信息,对系及教师在执行学院有关教学规章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偏,及时通报,强化整改。
4.6 质量跟踪
由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办公室)组织各系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根据毕业生就业及市场调查的结果,向学院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和院教学督导委员会提供社会人才需求、培养规格、能力体系要求等信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4.7 奖惩方式
将各系教学工作纳入本单位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对连续两年教学工作评估和专业评估排在最后两名的进行告诫,敦促整改。学院设立教学能手奖、教学质量优秀奖和“名师奖”等奖项,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师年度考核等次挂钩,对在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对连续两个学期教学质量测评成绩欠佳的教师进行告诫,并在第三个学期的教学中由各系指定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进行跟踪指导,系督导组进行跟踪督导听课,期末测评成绩仍排在本系最后10%之内的教师,停止上课。对连续两个学期职业道德不合格的教师调离工作岗位。
[1] 杨应崧.在2 0 0 9年高职院校评估工作会议上的发言[EB/OL].http://www.sihs.cn/rencaipinggu/ShowArticle. asp?ArticleID=4092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the practice exploration
Liu Xianghong
Ji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ning, 272037, China
2010-12-14 稿件编号:1012080
刘向红,硕士,教授,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