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简介

2011-02-20

关键词:修辞格译本译者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陈科芳教授撰写的《修辞格翻译的语用学探解》于2010年5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作者主持的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的成果之一。

该书以《红楼梦》及其两个英文译本为对象,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手法,在分析整合语用学原理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关联理论的语用推理机制,并且应用这个语用推理机制来描述翻译现象,尤其是文化负载词语的翻译现象,最后提出一个多元的描述性翻译过程框架。这个框架能比较客观地解释翻译过程,回答译者主体地位的确定性、读者分析法的必要性、多元译本存在的合理性等问题。

该书的创新之处:一是根据语用学的三大原则提出了基于关联理论的语用推理机制,指出语用学原理整体体现为关联过程,该过程以合作原则为前提,并受制于礼貌等因素,从而将语用学的三大原则整合起来,超越了以往用单个原则来解释会话含义的推导模式;二是提出了基于语用推理机制的翻译过程框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境关联搜寻过程,从认知推理的角度对翻译问题进行描述与解释,并对文化、诗学、译者、读者等诸种概念进行糅合,照顾到了文学翻译的艺术性、特殊性、变异性等特征的需要,从而构建了一个多元、动态的框架体系;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等手段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红楼梦》及其两个英译本为主要语料来源,对所选定的几种汉语修辞格的英译进行了全面的探讨,文章理论分析得体、实例考证得当,从而保证了翻译过程框架建构的实证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修辞格译本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修辞格判断的原则
论修辞格的本质
修辞格在高考英语中的应用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英文摘要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英文摘要
浅谈陕北民歌歌词中常用修辞格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