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作文教学根植于生活的沃土中

2011-02-20福建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凡卡习作作文

福建

一提到作文,大多数学生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显然是学生的脑海中缺乏可供习作的素材,对作文并未产生好感。想要解决这个“无米之炊”,必须有一个“源”泉取“材”的过程,给学生带来一方净土,一片灿烂的天空,几许作文的“灵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作文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的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不仅是对教学的要求,更是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因此,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去获取各方面信息,表达真情实感。

一、感悟生活 丰富积累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一个作曲家创作美妙的音乐也是来自于生活的源泉;一个作家没有生活经验,写不出一篇好的作品;一个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写不出好的作文。

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观察。如春天到了,我先让学生去寻找春天:岸边的垂柳,河塘里的小蝌蚪,草坪上的嫩草,公园里的鲜花,田野里播种的农民伯伯。再让他们聆听歌曲《春天在哪里》,适时地播放春天象征物的美丽图片:绽放笑脸的迎春花,翩翩起舞的蝴蝶,婉转啼鸣的小鸟,淙淙流淌的溪水……美图美景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想说,乐说。有的说:春天真是一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色;有的说:春天也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情感之弦被拨动,便产生了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美丽的画面便化为笔下生动的文字。

唐代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辈告诉我们,只有平时多读书,写起作文来才会有“神”在帮助。习作就是强调厚积而薄发,因此我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童话、小说、散文、诗歌等。并要求每人准备一本专门用来摘录好词好句好段的笔记本,在读的过程中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多积累的好习惯。为了避免摘抄的枯燥,我教学生为所摘的文章加插图,作为“文集”本,图文并茂,学生的兴趣高涨,每个学生都为自己的“文集”增光添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形成了一个学习、积累的浓厚氛围。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会胸有成竹,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二、关注生活 真情告白

在有些学生眼中,生活是那么的简单和单一,其实这只是生活的表象,它掩盖了纷繁复杂的实质,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一看法?是学生不用心,还是他的表达能力差?都不是,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热爱的感情,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思考的积极性。

学生的生活原本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之所以总是感到没什么可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没有看到各种各样的事情和人物,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认识、观察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许许多多值得一写的事物、人物,他们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结果都与他们擦肩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就是造成学生经常感到没什么可写的真正原因。比如,家乡的变化,学生只描写路和房子的变化,往往只写些见闻,不作深入挖掘,文章流于表面而无深意,显得干瘪无味。为此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各种各样现象,可以谈谈邻里之间的友爱互助,也可以谈谈人们的思想从愚昧到苏醒的转变,又可以说说周围环境的变化。如小河不在哭泣了,垃圾也有了自己的家,天蓝了,家乡更美了。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内容可写,写出来内容也有深意,如《山美、水美、人更美》、《小河的诉说》……。

三、让习作飞扬灵性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往往流于形式,如提供一个话题,给予一个命题或材料。学生的作文停留在“接受”状态,表达时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减少学生的这种无奈?我觉得优化作文情境,再现生活让学生尽情表达很重要。这里所说的作文情境不只是提供某个活动场景让学生观察思考后表达,而是从更广的含义上去阐释它。即: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从作文的言语表达、情感流露等角度铺设情境,为学生作文灵性的飞扬提供广阔的生活背景。

1.想象中放飞思绪

教师要用充满感情,富有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唤醒习作者内蕴的喜怒哀乐,与情感相依存。如在学习《凡卡》一文中,我对学生说九岁的凡卡他的生活是多么的可怜、凄惨。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在对比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的心灵活跃,流泻内心的情感。如有的这样写:一幕幕情景,一声声呼唤,象尖刀一样刺痛我的心。有的说:凡卡的生活太可怜,与凡卡相比,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有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家人的呵护关怀,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别啊!读《凡卡》有感,《假如凡卡来到我身边》……学生用真实的情感抒发了对凡卡的同情,对黑暗制度的痛恨。

2.实践中表达韵味

另外,开展一些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的不足。无论是怎样的活动,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亲自体验,感受较深。

生活是习作的大舞台。一张卡片,一个过客,一阵风雨,只要我们用心去体验,生活就是我们习作的源泉,就会丰富你易于感动的心灵。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这就是我的充实生活。”让真实的生活跃然于学生的纸上,让真实的生活唤起学生作文的真实感受和无限遐想。如“三八”妇女节到了,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张卡片,并写上自己的心里话,送给妈妈,看看妈妈有什么反应。有的说,妈妈接到卡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孩子长大了。”有的说,妈妈接到卡片,一脸吃惊,不停地问“这是你做的吗?”还有的说,妈妈抱着我说:“孩子,这是我收到的一份最好的礼物。“我再因势利导,让学生说说平时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撞开了,产生了创作的源泉,写出了一篇篇言真意切的好习作,《妈妈,您辛苦了》、《妈妈,谢谢你对我的爱》……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在生活的沃土中主动习作,自由表达,放飞心灵,用笔描绘五彩缤纷的世界和自己的文化地图,铺张开他们自己鲜活生动的人生。

猜你喜欢

凡卡习作作文
《凡卡》续写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凡卡》续写
习作展示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