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默语言:高效语文课堂的催化剂

2011-02-20江苏许向阳

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5期
关键词:教头笑声语文课堂

江苏 许向阳

幽默语言:高效语文课堂的催化剂

江苏 许向阳

恩格斯认为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的表现”,而语文课堂上教师语言的幽默则更是一种智慧,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生活技巧,是一种人生态度。它们或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产物,或是教师“妙手偶得之”的智慧结晶。当然,教师的课堂语言不能纯粹“为幽默而幽默”,必须与课堂情境氛围相融合,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相伴而生,与课堂知识结伴而行。只有这样的幽默,才能让学生的生命融入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在笑声中被激活,才能真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勃勃生机和独特精彩。

一、在笑声中导入 亲近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这话很有道理。幽默的话语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它能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片段实录:薛法根老师执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我姓薛。仔细看看我,有些什么特点?

生:你人长得很高、很瘦。

师:高好啊!站得高,看得远嘛!

生:你的头很小。

师:头小,智慧多。生:你的牙齿有点凸出来。生:眼睛小小的。生:脖子很长。

师:脖子长好啊!天鹅的脖子多长,那是高雅!(众笑)

生:你有点驼背。

师:这是我向骆驼学习的结果。当然,我只能成为单峰骆驼。(众大笑)

生:你的字写得很漂亮。

师:(与学生握手)谢谢你,只有你夸奖我!要不然,我真的会感到很自卑的。

……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

生:(齐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学生哄堂大笑,笑过之后,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放松,与老师的陌生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样的笑声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同时老师用幽默的语言巧妙引出课题,为学生解读文本作了铺垫,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为教学过程的高效完成作了铺垫。

二、在笑声中点拨 打开心智

所谓“点拨”,乃点要拨疑之谓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关键处一点,学生对课文的要旨便了然于胸;教师在迷惑处一点,学生便有可能自解其难。而我们的点拨如果能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得启发,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之对自己更加信心吗?

片段实录:于永正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

师: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速度快)

师:你没有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点。(说完,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

(听课教师全场大笑)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学生喘着气读)

师: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完吗?(学生笑)

生:(小声地,断断续续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无力”,读——

(学生齐读)……

于老师的教学机智在于幽默地点拨!他及时捕捉了课堂的点滴契机,点在关键处,点在需要时,点出了知识的真谛。学生的朗读由刚开始的声音大速度快→喘着气读→小声地断断续续地读,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明白了“有气无力”的意思,提高了朗读技巧,感悟到文本内容,真可谓是一箭三雕!在笑声中点拨,如同叩击学生心灵的鼓点,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点亮学生的心智之灯;可以让教学内容趣味化,教学过程形象化,让学生萌发出智慧之花,洞开思维的空间。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这段交流真是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精彩无比!

三、在笑声中顿悟 激活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有言:“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幽默的语言之所以受到教师的青睐和学生喜爱,不仅仅在于它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还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使其自身所蕴藏的潜能释放出来,给我们的课堂增效。

片段实录:孙双金老师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

师:他喜欢第五段,我们来听一听他读第五段。

生:(读第五段)。

师:读得真好。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呢?

生:因为这一段写出了洪教头十分地恼恨林冲。

师:你喜欢洪教头恼恨林冲?(众笑)

生:不是,我喜欢作者在写人的时候用了一个比喻句。

师:哪一句?

生: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

师:哦,她喜欢这一句是看出了洪教头对林冲的恼恨。她认为这一句写得好,我也认为这一句写得好。我们一起来带着感情读一读。

在孙老师的追问下学生们的思维在笑声中被激活了。由于知识水平、生活积累、理解能力的欠缺,学生遇到这样那样的难点是常见的。这时教师以“幽默”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本身的幽默,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锻炼了学生课堂思维的灵性,使学生在理解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又体会到了遣词造句的妙处。

四、在笑声中纠错 妙得真知

学生由于认知和学习态度方面的原因,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错误。采用批评训斥的方法,就扼杀了学生求知的天性。学生怕出错,挨批评,就不愿、不敢回答问题,就成了课堂的旁观者。长此以往,就会成为后进生。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不妨适时来点笑声,让他们在笑声中获得高层次的认知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有一位老师课堂上这样指出错误:“这位同学犯错,就是告诫我们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这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值得学习。”语言委婉、幽默,既保护了犯错者的自尊,又调动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岂不两全其美?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 幽默是教学的得力助手。幽默可以使语文学习化难为易,幽默可以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幽默可以使师生心灵对接沟通。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可见,语文教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用幽默的话语有效地催化学生的“得”和“启”,使学生在笑过之后,优化其非智力因素;在笑过之后,深入思考或想象,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江苏省如皋市下原镇下原初中)

猜你喜欢

教头笑声语文课堂
黄伟芬:中国航天员的“女教头”
帐篷里的笑声
飞云江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谁打翻了洪教头
王佩珊:通信站的“魔鬼教头”
对比之中见个性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