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创性: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新亮点

2011-02-20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周立波谈话主持人

庄 彤

(洛阳广播电视总台,河南洛阳471000)

独创性: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新亮点

庄 彤

(洛阳广播电视总台,河南洛阳471000)

以《实话实说》《鲁豫有约》《咏乐汇》《壹周立波秀》等富有代表性的电视谈话节目为例,着力分析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品牌谈话节目的不同优势所在,进而得出独创性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生存竞争法宝的结论。

谈话节目;发展趋势;个性;创新;融合

电视谈话节目最早诞生于美国,被引进中国后发展迅猛。从199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实话实说》,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过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期间,既经历了各地电视台风起云涌、掀起“谈话旋风”的红火,也经历了潮起潮落、多家电视台谈话节目纷纷退出黄金档,甚至告别荧屏的低落。近几年来,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变革。在不断变化的新事物的影响下,传统的电视谈话节目样式及内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时尚因素所渗通、融合,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多样本形态。本文将撷取中国电视谈话节目成长历程中的部分关键点,聚焦于开山之作《实话实说》的黯然谢幕,老品牌《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的执著坚守,新面孔《咏乐汇》《波士堂》《天天向上》的创新尝试,以及《壹周立波秀》的另类突破,着力分析品牌谈话节目的独到之处,总结电视谈话节目不断演变的创新技巧,进而探索当下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趋势。

《实话实说》:模仿起步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业内一般认为1996年央视《实话实说》节目的开播成功,正式确立了谈话类节目在我国电视领域中的地位”[1]。《实话实说》以模仿起步,借鉴了在国外荧屏纵横数十年,长盛不衰的“脱口秀”节目样式。它的热播,促使全国各地的电视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2002年我国电视谈话节目达180多个,涉及新闻信息、科技教育、生活休闲、人文情感等方面,创下了其他类型节目无法超越的收视奇迹。”[2]

以《实话实说》为排头兵的电视谈话节目,在创办初期之所以会取得收视长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新的节目样式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以宣传教育为主体的单向传播方式,强调了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意愿和表达需求,契合了媒体贴近民众、尊重民众的发展趋势。电视媒体的这种平民化转型,也折射出了观众争取平等话语权的时代要求。

但是,当电视谈话节目由一种鲜为人知的新型节目样式转变成各家电视台通用的常见节目样式后,它所带来的视听新鲜感也随之消散。由于克隆成风,这类节目不仅在形式上雷同,甚至在话题选择、嘉宾选择、主持人调侃方式及观念争锋等诸多环节上也如出一辙。于是,一哄而上的电视谈话节目开始招致观众越来越多的诟病。更为致命的是,由于编导意图的明朗化,越来越多的电视谈话节目渐渐演变为一种程式化的谈话表演秀。许多电视谈话节目在录制前,已经对整个过程进行了周密安排,甚至对问题及答案走向都进行了有意识的引导。电视谈话节目的精髓在于即兴发挥。“当表达的内容不具有真情实感和真实的语境时,语言,特别是口头语言就会立刻失去魅力和吸引力。”[3]

2005年9月,《实话实说》因收视率下滑,被迫退出央视一套。至此,各地电视台谈话节目也都在不同程度地走下坡路。话题的重复,主持人个性魅力的缺失,现场观众的道具化设置以及与嘉宾交流的程式化流程等,都让人置身于一种伪真实的谈话环境。“谈话节目成为招致非议最多、令观众失望最多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4]

《实话实说》的诞生,掀开了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序幕;它的退出,也成为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必然经历的成长阶段。应该说,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初期电视谈话节目,主要以模仿为基本特点,选题宽泛,内容则多为对立争锋,形式大于内容。《实话实说》的退出,折射出的恰恰是中国电视人对电视谈话节目内涵欠准确的把握。

《鲁豫有约》:温情讲述

崔永元曾经说过,节目主持人应该是节目的灵魂。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往往能让一档节目散发出极具感染力的人文特色和个性魅力,这种影响力被业界形象地称之为“气场”。

《鲁豫有约》是凤凰卫视为主持人陈鲁豫量身定做,于2002年1月开播的一档访谈节目。节目开播一年后,即被网友评为“凤凰卫视十大最受欢迎节目之一”。收视率始终名列前茅,“被《时代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有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5]。

“邻家女孩”“谦和的倾听”是主持人陈鲁豫在《鲁豫有约》节目中为自己打造出来的个性化标签。这位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英语系国际新闻专业的才女,凭借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多年的历练,培育出温婉、从容的个性魅力,曾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受欢迎十佳主持人、华语电视界金奖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凤凰卫视2000年“年度最佳女主持”。

鲁豫追求轻松、自然、无拘无束的谈话空间。据媒体报道,她在做节目之前,从不和嘉宾照面;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也从不拿稿,不用现场提示器。鲁豫对谈话节目的要求不仅是“好看”,还要有“味道”。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觉得在现场,你应该让你的嘉宾爱上你,因为只有他爱上你,他才会愿意跟你分享他的故事……”

《鲁豫有约》是传统电视谈话节目中的佼佼者之一。它以心灵碰撞、感悟人生为目的,将讲述与倾听、回忆与分享,自然、流畅地融为一体,使电视谈话节目回归到言语交流的本质意义。节目开播至今,风格始终如一。类似的电视谈话节目还有朱军的《艺术人生》,李静的《非常静距离》等。这些节目基本上以主持人为个性标签,主持人的个性魅力与节目风格和谐统一。节目形式相对单一,内容以体现人文精神为主,渗透着传统价值观及道德观。

《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的出现,是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在经历理性思索后,开始努力寻找核心竞争力的有益探索。这些电视谈话节目在诞生之初,纯真、平和、温暖的节目风格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艺术人生》最初亮相就引起收视狂潮,收视率连续多年雄踞央视综艺频道前三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价值观、道德观越来越受到受众,尤其是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80后、90后受众的质疑。他们在浮躁的现实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的社会与传统观念存在明显差距。再加上节目“讲述与倾听”的单一架构,以及嘉宾常常落泪的煽情表现,导致受众“审美疲劳”,节目收视率不断下滑。《鲁豫有约》制作团队也曾多次改版,力图更贴近时代。例如增加对新生代典型人物,包括网络红人、边缘人物的访谈,增加现场观众,强化互动等,但由于节目基本架构及风格依然故我,因此,难免有捉襟见肘之感。

《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的执著,说到底是对主持个性及传统内涵的坚守。但是,对传统的坚守离不开与时代的融合,否则,“温情讲述”的背后,难免会招致观众对节目“煽情”“虚伪”的诟病。尤其在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偏大的现实环境里,单纯强调人生的美好回忆或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反而会误导受众对话语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如何在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上寻求新的突破,已经成为困扰传统电视谈话节目发展的瓶颈。

《咏乐汇》:娱乐至上

在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激烈竞争的现实背景下,中央电视台二套于2008年又推出了一档集公益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电视谈话节目——《咏乐汇》。节目开播不久就创下收视新高,列经济频道周播节目榜首。

《咏乐汇》诞生晚,但起点高。它大胆采用了国外普遍流行的主持人中心制。李咏既是主持人,又是总策划,“主持人功能从营造‘谈话场’转为主导节目,是国内电视谈话节目向国际接轨的重大突破”[6]38。

李咏是央视著名的明星主持人之一。在《咏乐汇》中,他延续了一贯的幽默风格,并在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例如,把演播厅设计为餐厅,由主持人请嘉宾吃饭、聊天,还原生活常态;讲述嘉宾人生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故事,体现其价值观和经营智慧;首创用真人表演的形式再现场景的真人VCR;增加节目的公益性定位;增设网友互动、多元表演等环节。“《咏乐汇》变名人讲述为讲述名人,把神坛上的名人还原成闲聊的对象,通过幽默的聊天方式,解构名人的神圣表象,把崇高的事物通俗化,把庄严的叙事消解在轻松的宴席之中,受到了观众的欢迎。”[7]

《咏乐汇》是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新尝试。首先它强调创新性,立足于对明星效应的多角度挖掘,巧妙地避开了明星访谈“新瓶装陈酒”的常规套路,强调话题的新鲜感;其次,它突出娱乐性,在节目中植入多元表演、观众互动等时尚要素,着力打造节目的领潮地位。类似的电视谈话节目还有东方卫视的《波士堂》及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

《波士堂》是东方卫视于2006年推出的一档商业脱口秀互动电视节目。它打破了以往电视财经节目严肃有余的纸媒化倾向,将平民化的电视表达手段与企业界重量级的商业精英创造性地连为一体。《波士堂》的独创性特色鲜明:首先,它在传播上首次尝试网络全球直播;其次,它首次构建了由嘉宾、主持人和观察员三角支撑的多角度话语互动体系,让受众在三者的思维碰撞中得到知识与思想上的洗礼。“这档节目在带给受众全新收视体验的同时,迅速抢占上海收视市场,并一度跃居上海各节目收视率之首。随后又屡屡获奖,可以说在业界和学界都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好评。”[6]37

《天天向上》是湖南卫视于2008年推出的一档以礼仪公德为主题的娱乐性“脱口秀”节目。节目首创由多名男主持互相调侃的团队主持风格,在电视谈话节目中杂糅了主持人表演、竞技等多种娱乐表现形式。“可以说,《天天向上》成功地将谈话、娱乐和礼仪公德三者和谐地糅合在一起,达到了谈话、娱乐、教育三位一体的良好效果,也体现了脱口秀类节目在回归本质的道路上,找到了自己新的突破点和创新点,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收视需求。”[8]

当下,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日益突出,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趋势也在这一潮流的冲击下悄然变化。娱乐性、创新性的元素越来越被重视,节目的稳定性越来越被淡化。娱乐节目的时尚元素与谈话节目的轻松风格相互融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电视谈话节目的表现力与吸引力。《咏乐汇》《波士堂》《天天向上》的出现及热播,引领我国电视谈话节目步入到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

《壹周立波秀》:另类突破

2010年春节,一档另类的电视谈话节目在全国电视观众中产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它就是由凤凰卫视策划推出的电视“脱口秀”节目——《壹周立波秀》。节目由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担任主持,在东方卫视正月初一至初六每晚11点播出,据央视索福瑞调查结果显示,其收视率位居全国同时段榜首。所谓海派清口,是指由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创立,从上海单口滑稽、北京单口相声和香港“栋笃笑”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的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演说。它以盘点时事为内容,传播快乐的思维方式和幽默的人生态度。早在录制《壹周立波秀》之前,海派清口就已在上海家喻户晓。

在《壹周立波秀》中,主持人周立波穿着考究、油头粉面,站在台上有说有唱。节目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选取2009年度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趣味盘点;第二部分运用“臆想”的特殊形式针砭时弊;第三部分与明星面对面访谈。主持人始终用辛辣的讽刺调侃时事,如周立波说:“我们银行最可爱的就是——它们创造出了按揭。……原来按揭就是把你按倒在地,一层层揭皮”,“‘白领’就是上有老,下有小,还要还房贷,所以领了工资也是‘白领’”。节目折射出最具时代特征的世象百态,令观众笑中带泪,堪称现代社会民众情绪的一种集体宣泄。

无论形式与内容,《壹周立波秀》都是对传统电视谈话节目的一次全方位的变革。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发展至今,几番沉浮,尽管融入了不少时尚元素,但谈话交流的基本形式始终保留,情感碰撞的核心本质基本未变。但《壹周立波秀》将节目主体由谈话交流改为演说表演,一方面将谈话节目最大限度地娱乐化,甚至夸大到将“臆想”形态引入节目中;另一方面,它又高度强调节目内容与现实社会结合的紧密性,主持人言语犀利,将讽刺手法推向极致,但说出的内容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具探索意味的是,这个节目从起步之初就以市场影响力为衡量标准。它没有固定播出时间,其节目制作、播出频率完全取决于收视市场的需求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一种商业化的文化产品。

《壹周立波秀》的一炮走红,说明了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空间异常广阔。当然,这种尝试究竟能走多远,还有待时间的进一步印证。但在电视节目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像《壹周立波秀》这样的另类尝试仍将不断出现。

回眸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十余年发展历程,从起步的喧嚣到理性的思索,从培养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到关注真情实感的交流本质,从融入娱乐时尚因素到不断突破创新,甚至于颠覆传统的另类尝试,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步入多元化发展的新格局。但是无论怎样变化,电视谈话节目必须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时刻关注观众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随着电视节目相互借鉴、融合的加剧,独创性越来越成为电视谈话节目引人关注的亮点。它以超前尝试的创新手段,赢取同类节目中独属于自己的发言权。纵观《咏乐汇》《波士堂》《天天向上》等颇具人气的电视谈话节目,都有克敌制胜的“独门秘笈”——独创性,这已经成为时下电视谈话节目争夺观众眼球、拼抢领潮地位的制胜法宝。

[1]张霆.人文视野中的电视谈话节目[J].新闻界,2008(3):125.

[2]李孝娴.“戴着镣铐起舞”的困境突破:浅析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社会控制[EB/OL].[2010-10-15].http://www.sass.cn/news.asp?NewsID=5956.

[3]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三联书店,2003:217.

[4]李昱.国内电视谈话节目困局剖析[J].今传媒,2006(12):28.

[5]肖娜.从《鲁豫有约》看电视谈话类节目[EB/OL].[2010-10-15]. http://www. studa. net/Movie/091207/09540948.html.

[6]郭毅.试论近两年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创新特色:从《波士堂》到《咏乐汇》[J].北方传媒研究,2009(1):37-38.

[7]吴红燕,韦文杰.从《咏乐汇》看访谈类节目的转型[J].青年记者,2009(12):77.

[8]陈扬.浅析中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脉络[J].新闻爱好者,2010(2):14.

J902

A

1671-9476(2011)01-0152-03

2010-10-27;

2010-12-11

庄 彤(1971-),女,河南伊川人,编辑,研究方向为电视节目策划。

猜你喜欢

周立波谈话主持人
主持人语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从波波到涛涛,周立波终于活成了玛丽苏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