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1-02-20王仙安宁
王仙,安宁
(1.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8;2.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墨子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王仙1,安宁2
(1.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8;2.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8)
墨子思想所主张和提倡的教育内容以职业教育为主,其教育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对培养职业人才有独到的见解。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中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研究墨子思想对我国改善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以墨子思想为主线,从提高重视度、明确培养目标、纠正培养方式、合理设置内容、活跃办学模式、有效发挥促进作用六个方面论述墨子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墨子思想;职业教育;启示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是墨子思想主流,他代表着农民小生产者的利益,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1]墨子思想注重“致用”,他是一位倡导实践教育的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思想蕴涵了实施教育的基本理念、准则与方法,其中“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析墨子思想,进一步考证墨家的职业教育内容与方法,对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十分有利的。
一、墨子思想及特点
墨子名翟,是著名的平民思想家、政治活动家,他在战国初期创立墨子学派。以墨子为核心的墨家思想独成体系,教育成果载于史册,对后世影响巨大。他强调以力从事,施行职业技能培养;倡导知行合一,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寓爱于教,关注职业道德养成,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
(一)提倡“兼爱”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孟子·尽心上》)墨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最高道德准则是“兼爱”。“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的教育观。由于墨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诸侯争霸,社会极为动荡不安。面对这种混乱局面,他提出了“兼爱”的主张:“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天下的人都相爱,强不凌弱,众不动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天下所有的祸害、抢夺、怨恨都可以让混乱的局面不再发生。同时,墨子激励期望实施“兼爱”来实现“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安)宁无忧”(《墨子·天志中》)的政治理想。
(二)强调“以力从事”
墨子强力躬行实践,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推行“上说下教”,认为作为社会的自然人只有“赖其力”、“强力从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存与自身的发展。他强调王公大人早朝晚退,处理刑狱,办理政事,这是他们分内的事;士君子用尽他们的体力和脑力,在内治理官府,在外征收关市山林川泽的利益,以充实府库仓廪,这是他们分内的事;农人清早出门,晚上回来,忙着耕稼树艺等农事,聚集些豆子粟米,这是他们分内的事;妇人早起晚睡,纺纱织布,制造些麻丝葛布绸绢等,这是她们分内的事。同时,他反对宿命论,极力主张“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教导弟子必须强力从事。这是因为“不强力从事,即财用不足”。所以,他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物质文明需求出发,对弟子进行了广泛的从俭求富、强力从事、重视技能、利民生财的教化。[2]
(三)倡导“知行合一”
墨子强调“行动力”,要求他的弟子们都能做到“赴汤蹈火,死不旋踵”,即主张“化之所致也”,意思是把内在的知识和行动整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行合一”。墨子说:“士虽存学,而行为本焉”,在教学中强调知行一致,志功统一。他重视生产知识与应用技术,从实践经验中得到的许多科学知识,都用来作为教育弟子的教材,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突破与发展。他说:“志不强者智不达”。“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这些都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四)主张“兴利是本”
墨子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动力是“兴国家人民之利”,他始终强调“人民之利”、“百姓之利”。在“尚贤”、“尚同”、“非攻”中,他都以百姓人民之利为本,“且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实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尚贤之为说,而不可不察此者也。”(《墨子·尚贤下》)君子“尚贤”是兴人民之利,而兴人民之利就要“尚贤而使能”,这是天下大治的重要方法。因此,人民有贤才与技能,并且得到任用,才能使人民得到实惠,这就做到了兴国家人民之利。换言之,国家重视贤才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墨子思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由于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普教化”带来的就业压力亟待解决,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和重视职业教育。但是职业教育在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多重困境: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陈旧观念;教育系统内部重普教轻职教的定式思维;职业院校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偏差;教育内容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以及办学模式不能与时俱进等,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弱势地位并未改变。墨子思想所主张和提倡的教育内容以职业教育为主,其教育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尤其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从墨子思想中借鉴吸收丰富的经验,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分析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找出破解之策。
(一)提高职业教育重视程度:贯彻“兼爱”,端正对“农与工肆之人”偏见
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国家热,社会轻”的现象,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并不高。社会中普遍的成才观念仍是初中毕业进普通高中,然后由普通高中参加高考升入大学。进入职业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二流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我国高考招生层次中的批次较靠后,考生争着读“一本”,即使读“二本”甚至“三本”,也不愿意首先选择报考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社会上也普遍认为,职业中专招收的学生大都是不能考上高中或者是没有希望上大学的初中生。归根结底,这种现象源自五千年传统的“学而优则仕”观念的根深蒂固,这种观念直接导致社会轻视体力劳动者,也是当今社会人争做“白领”(管理层),“蓝领”(技术工人)——“农与工肆之人”却无人问津的直接原因。要想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必须贯彻“兼爱”,纠正他们对“农与工肆之人”的偏见。
墨子思想提倡“兼爱”——无差别的、人与人之间普遍平等的爱。平等就意味着没有歧视。再加上墨子本身就代表着“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在他的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视“农与工肆”技术的传播与应用。他不仅不轻视劳动,相反更加强调“强力从事”,他认为,人民为了生存就必须掌握一技之长。这对我国职业教育有深刻的启示:首先,国家应制定相关制度保护职业教育,在政策上更加重视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投资力度,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五千年的传统偏见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这是职业教育从发展走向辉煌的必经之路,使社会民众普遍重视职业教育需要国家一如既往地正确引导和支持。其次,提倡社会人民形成“兼爱”的行为习惯,自觉地爱自己并爱他人,从根本上消除对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等级歧视。再次,提高技术工人,尤其是一线技术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增强技术工种关注度的同时,逐渐扭转传统观念的不利影响,最终使社会大众关心并积极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及培训。
(二)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人为本,培养“兼士”
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培养目标不准确的现象,各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明确,缺乏灵活性。首先,社会总体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理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缺乏对典型的、有全面推广意义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总结、提高及推行。其次,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教育界和社会上占统治地位,传统的价值观、质量观、评价观还被作为衡量标准套用于职业教育。[3]导致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冲突,同样将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综合研究型人才,亦或是培养知识性,智能型人才,等等。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兼士”,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或仁政德治。关于“兼士”,墨翟曾提出过三条具体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论辩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4]我国职业教育要定准位置,就要以人为本,培养新时代的“兼士”:首先,职业道德教育是前提。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灵魂。通过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促进其精神成长,使其爱岗敬业,以人格统领能力;其次,创新思维是关键,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逐步实现其具备创新能力,这是维持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再次,坚实的职业技能是基础,职业教育当以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领悟专业技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有所长,方能从根本上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今具有独具特色的竞争力。总之,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的职业思维,坚实的职业技能的新时代“兼士”,使其具备吃苦精神,合作意识,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纠正职业教育教学方式:“量力”并“因材”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生源大部分是理论基础薄弱的中考和高考失利生,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信心,往往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导致教学缺乏主动意识,教学方式落后、生硬。大部分职业院校只注重内容教学,以考试为检验知识掌握的唯一标准,忽视实践的过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导致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实践能力差,并且知识水平落后,最终使得职业教育质量差,失去魅力,得不偿失。
墨子倡导实行主动“强行说教”,实现“叩则鸣,不扣亦鸣”;主张“未知者比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墨子·公孟》)的“量力”施教,以及提倡“使能谈辨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墨子·耕拄》)和“凡天下群百工:轮、车、赣、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墨子·节用中》)而其“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职业教育有深厚的启发意义。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落后的形式下,应当首先鼓励教师对学生充满信心,并采取主动积极的教学心态,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自卑心态,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其次,在教学方式上采用“量力”和“因材”的施教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掌握知识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不求知识上的“全”,必求实践中的“专”。
(四)合理设置职业教育内容:注重“科学实践”,“致用”为先
墨家学派教育内容的一大特点是注重“科学实践”,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墨子的话说,就是“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强调学以致用,述作并重,寓知识于劳动创造之中。墨子反对孔子保守主义的“述而不作”,而强调创造的重要性。他说:“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墨子·耕柱》)墨子重视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同时他也强调现今的创新,二者是一个辨证的统一。他所提倡的立论的三项标准即“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子·非命上》)一方面注意吸收古代“圣王”与“失王”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一方面通过第三表“废以为刑政”,用之于当世,也就是取其精髓,取其糟粕,理论联系实际。今天的创新可以成为明天的传统,如果只是一味“尚古”,后人不能从我们的时代获得知识,实际是没有完成我们这代人肩负的使命。他在教学中强调知行一致,志功统一。这也是当今社会,尤其是强调实践的职业教育需要弘扬的一个方面。[5]
我国职业教育应当吸取墨子思想的可贵之处,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设置以“科学实践”和“致用”为主的课程内容。根据市场岗位需求,以实践为主,培养“能上岗,上岗快”的学生。针对很多职业院校缺乏开设实践教育内容的设施设备,或者实习设备大都不能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造成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成效缓慢的现象,我国职业教育应该加大实施实践课程的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培训“双师型”师资力量,将实践课程落到实处。
(五)活跃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校企联合,积极“尚贤”
墨子主张“尚贤”的人才管理模式,在诸子学说中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他主张打破尊卑贵贱的等级界限,反对世卿世禄和任人唯亲,[6]要求举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墨子·尚贤中》),提倡“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子·尚贤下》)。同时,他进一步指出:“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无能者下之。”(《墨子·尚贤上》)
当前我国进入了劳动力就业高峰期,就业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都十分突出。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大学扩招过快、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错位,教育结构上的不均衡、不合理,等等。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活跃其办学模式,例如建立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活跃机制,实行订单式培训模式,有助于解决我国大量富余劳动力无工作、无技能,而大学毕业生又难以找工作的现实矛盾。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形成订单式培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采用学校和企业双方协商制定培训课程,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培训相结合,积极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并且通过积极“尚贤”的推荐模式,逐步形成一批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同时,“尚贤”的推荐模式可以有效保证企业优化用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发挥职业教育促进作用:实现教育“利民”“利国”
在墨家职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春秋战国时期不仅培养了大批具有动手能力的“各从事其所能”的“兼士”,而且在制造、使用和传播技术产品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器械制造,特别是用于战争的攻防器械,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利于民谓之巧,不利于民谓之拙”[7]——墨子的这种“利民”、“利国”,实用的价值观,对现代的职业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思考。
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是任何一类教育最核心的职能,职业教育也不例外。职业教育应是一种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即职业教育应能够适应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及愿望并促进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利人”的教育目的。同时,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使收入分配更加合理,而且还能将富余劳动力转化为有效劳动力,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极其密切,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只有通过增强其职业性,提高人们的就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作用,继而服务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发展进程,服务于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服务于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最终达到“利国”的教育目的。
总之,墨子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就是现在的职业教育,研究其教育思想,有利于办好我们的职业教育,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升其创新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周清明.浅析墨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职教论坛,2008(8):84.
[2]秦真勇.墨子职业教育思想管窥[J].职业教育研究,2009(4):159.
[3]李益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定位及发展趋势[J].教育探索,2007(7):133.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3.
[5]刘海鹏.墨子科学技术教育思想及启示[J].管子学刊,2008(4):74.
[6]李少惠.墨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特征[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26.
[7]王建.订单式培养带来职业教育重大变革[N].中国教育报,2004-5-11(1).
Mohism Revelation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Xian,An Ning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8,China)
Mozi advocated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at contains a wealth of experienc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had unique insights.In the 21st century,vocational education status and rol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b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 still have a big problem.In view of this,Mozi thought not only improve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hina,but also have a greater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Mozi thought is the main line contain six areas including the increased degree of attention,a clear training objectives,correct training methods,a reasonable set of content,active school model.
Mohism;vocational education;enlightenment
王仙,女,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高等教育;安宁,男,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
G719
A
1674-7747(2011)19-0063-05
[责任编辑 金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