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
2011-02-20贺民
贺民
(菏泽学院教育科学系,山东菏泽274015)
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
贺民
(菏泽学院教育科学系,山东菏泽274015)
农村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着教育资源流失、办学模式僵化、服务意识不强、投资渠道不畅、学生就业难等发展困境。在分析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突破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对策
农村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急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实用人才的短缺,呼唤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进行改革创新。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流失,招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后,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二十世纪末,农村职业教育连续多年出现滑坡。
近年来,由于农村职业学校投入不足,资金缺乏,办学条件较差,教师待遇不高,难以留住高水平的教师。许多优秀教师跳槽、调离或经商,高素质教师流失严重,对农村职业教育造成了很大损失。与此同时,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存在“出口难”的现象。农村职业学校不仅毕业生就业困难,而且就业结构不合理。农村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薄弱,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创业能力不强。[1]
(二)办学模式僵化
一是办学功能单一。几乎所有职业教育都办成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只是一种补充形式,发展很慢;二是办学体制单一。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不快。并且很不规范;三是教学制度单一。学校系统的职业教育几乎都是长学制,基本是三年,有的还是四年;四是办学形式单一。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学校本位模式。它按照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进行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通过学校教育培训,向社会供应人才,这种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大的问题是职业教育脱离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必须从以供应转向以需求为动力,面向市场办学。[2]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意识不强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但目前我国许多从事农村职业教育的工作者还不知道为谁服务,更谈不上怎样去提供优质服务。当前,无论是农业从业人员、新增劳动力还是进城务工人员都应成为职业教育的服务对象,政府购买职业教育是期望通过职业教育使未来的社会成员获得应有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企业购买职业教育是期望通过职业教育获得应有的生产能力,成为高效率的员工。在职业教育阶段,学习投入与收益基本关系的逐步形成,把学习者推到教育培训的中心位置,学习者以买方的身份自主决定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地点、学习的形式,将逐步成为现实。要适应这种变化,教育者就必须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角色,增强适应和服务意识。[3]
(四)农村职业教育投资渠道不畅,教育资源利用不合理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由政府主办和一些部门办学,教育经费缺乏一直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经费来源的主渠道基本只有国家和各地财政拨款,再者就是家庭与个人,实际上像农村的职业中专、高中,投资基本上是县一级财政,乡镇的农职教由乡镇一级的财政投入,由于县、乡两级的财政十分困难,在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进行大的投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五)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
目前,农村职业学校存在着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就业机制还很不完善,没有很好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原则,就业准入控制和劳动预备制度还不能很好实施;二是农村隐蔽失业严重,社会新增就业机会不多;三是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没有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上没有了解社会和市场需求,没有了解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四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不强;五是农村职业学校忽视就业推荐工作。[4]
二、破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整合资源,统筹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科学定位,整合全社会职业教育资源,统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政府要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协调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健全例会、检查等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领导。要重点做好“两个统筹”:一是统筹规划。根据各地经济规划、就业需求和教育发展情况,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尤其要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调整各地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布局结构和优化资源配置。打破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状态,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统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二是统筹政策。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行业组织,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招生政策要向农村职业教育倾斜。要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动员全社会尊重技能型人才。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技能的振兴,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5]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农村职业教育投入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目前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配备普遍不足,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集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于一身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缺乏有效的进修渠道。因此,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关键。一是加大引进力度,充实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教师。二是聘用兼职教师,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三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地要制定专业教师技能达标考核办法,委托劳动部门进行专业技能达标考核,达标才可上岗。
2.增加投入,建设一流专业设备。确保投资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应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一是充分发挥县级财政的主渠道作用。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确保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二是企业应依法承担职工教育和培训费用。从根本上讲,职业教育产生的收益主要为企业和个人所得。根据“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企业和个人应承担农村职业教育有关费用;三是适当提高职业学校收费标准,建立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四是建立多渠道投资体系,多方筹集资金。
3.确立一流的办学理念,构建具有农村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重任,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一是确立一流的教育理念,培育高尚的精神文化。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的灵魂。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就是要树立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观念、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内容和方法,以及建立新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理念;二是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依法治校;三是注重物质文化建设,打造一流校园环境。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和载体,主要包括校园的整体布局、建筑及景色风格、绿化美化硬化净化、以及各种活动设施。要对校园进行科学规划,既要重视校园的实用性,也要考虑校园的文化性,要为全体师生营造一个洁净、幽雅、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四是建设有特色的课程文化体系。改革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强化专业课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6]
(三)注重学校德育,深化教学改革
1.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才兼备,是我国对人才培养的一贯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目前农村职业学校门槛低,学生素质相对较差,从德育抓起,增强学校生活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吃苦、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体现。
2.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对职业类学生要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坚持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思想。对理论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可接受为原则,加强德育工作,强化岗位技能训练。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要突出职业训练的相关内容,把专业学习、职业训练和技能考核统一起来,形成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要有足够的学时进行职业训练,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弥补条件不足带来的困难。推广“订单培养”的模式,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降低职业训练成本。
(四)开放办学,提高办学水平
1.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包括专业设置、教育内容等,要与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方向,走农科教结合的发展道路。要坚持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切实加强生产实习、职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要结合学校专业优势,积极发展校办产业,提高办学活力和自身的发展能力,同时,为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创造条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择业的形势,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2.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加快民办教育的发展是创新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缓解国家教育经费不足,推动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要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要规范民办职业学校管理,严把入口关。对民办学校的审批,一定要坚持标准。要指导日常教育教学和教师培训工作。要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督导、评估。
3.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职业学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可与企业、其它学校、部门等合作,走联合办学,共同发展之路。联合的形式有:一是校企联合。通过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可以紧跟企业得到市场需求的真实信息,在教学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更好结合,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学校可以引入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利用市场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方式整合学校本身的教育资源;二是校际合作。合作的途径和方式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联合,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联合,职业学校与成校联合,中外合作办学等。
(五)以市场为基础,创新培训就业机构
1.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培训网络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全省、市、县、镇紧密联系、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网络管理机制。从横向看,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以技工学校为龙头,职业学校、农广校、农干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等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网络,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组织化程度。从纵向看,实行省、市,县、乡四级农民劳动力培训体系上下联动,做好指导、组织、协调具体培训工作各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成后,各系统、各部门规划布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形成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有效的转移培训基地管理网络。
2.建立培训、就业服务信息管理机制。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服务的信息管理机制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市场信息系统功能,实现市、区、乡镇、村以及农业、劳动、人事部门,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用工单位全面的人力资源信息对接,解决城乡之间、供求之间以及技能培训与用工需求之间的矛盾。[7]
(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从知识、能力、品德、素质等方面抓起。具体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师范类高等院校和其他类院校应加大职业师资类的招生力度,根据各类职业学校教师需求情况、结构情况、合理设置相关专业,以保证对专业教师的需求。要改变目前教师流动的程序,全员实行双向聘用制。要设置专项经费加大专业课教师培训力度,提供对口短期培训。
2.合理设置各门课程。要处理好文化课、专业理论课、技能训练课的关系,教学内容安排上更加科学。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为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教学,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首先,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等综合情况,区别对待,分组学习,分层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特长。其次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可以采用平时考核、模块考核、终结考核的办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的目标进行考核。[8]
3.搞好农村职业学校的实验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职业学校要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逐步添置和更新实验实习设备,要有近期和远期的规划。农科类的实验实习基地一定要因地制宜,既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又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尤其要加强与其他行业,企业、农场的联系,在校外建立一批稳定的基地。
(七)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保障体系
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关键在于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保障体系,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健全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应进一步修订《职业教育法》,使其中的内容更加完善、合理,更具操作性。特别是增加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实施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条件;应制定《教育经费法》、《教育投入法》等法规,具体规定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来源、投入比例、分配、使用、监督等。
2.加大投入,拓宽投资渠道。加大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拓宽投资渠道,从而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活力。要调动社会力量,鼓励行业、企业和个人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投资或捐资助教。
3.改革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要加强政府统筹。统筹规划、统筹办学、统筹资源、统筹政策制定和实施。其次要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确立学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法人实体地位,对学校发展规划、专业设置、招生、课程、教师任用等方面要给予一定的自主权。第三是依法对学校进行督导和检查,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学校发展的积极性。
4.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要督促政府依法落实职业教育经费,督促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统筹办学、统筹资源等工作,确保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督导评价机制。
[1]秦红梅.中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J].黄山学院学报,2008(5):154-156.
[2]周静.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8(5):108-109.
[3]叶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经济,2006(3):113-114.
[4]杨洁.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8(31):58-60.
[5]刘诠路.“三农问题”与“农村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1):30-34.
[6]石丽敏,王忠良.农业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发展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31):24-28.
[7]张社梅,王征兵.构建农民职业培训支撑体系[J].中国农业教育,2005(4):5-7.
[8]贾玉玺.西部农村职业教育系统及教育模式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6):83-84.
On the Realistic Difficulties and Breakthrough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He Mi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Heze University,Heze 274015,China)
The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in an important way.Currently,there ar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the loss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the rigid school system,is not strong sense of service,poor investment channels,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employment is difficult dilemm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facing difficulties,based on a breakthrough in depth the plight of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development difficulties;strategies
贺民,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农村成人教育。
G718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1)19-0068-04
[责任编辑 金莲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