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文性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1-02-19郭青筠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镇中学
■ 郭青筠(江苏省江都市大桥镇中学)
现代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一、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状况
据保守估计,中国内地18岁以下未成年人3.67亿,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在校生因病休学、退学的病种中,心理疾患已大大超出传染病,名列榜首。更令人悲叹的是在校生自杀事件、离家出走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中国大学生自杀比例已和发达国家持平。早恋厌学、暴躁易怒、逃学网瘾、抑郁症四项尤为突出。这些都向我们表明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已十分严峻,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二、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
1.学习压力。中国自古崇尚文化和学识的传统以及“万人竞过重点大学独木桥”的升学现状势必使学生的学习压力极大,许多家长和教师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最重要因素,因而相应降低对其他方面的要求。造成学生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
2.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如过度保护或溺爱,在日常生活上的包办代替,家长心甘情愿给孩子当保姆,孩子六年级了还要家长喂饭,初中的男生要家长给穿衣服。高中生的衣服要家长洗。这样做实际上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和困难、学习爱护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和权利。另一种则表现为漠视,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对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置之不理,使孩子不得不寻找其他的途径自己解决问题或得到情感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或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出现问题。再如采用简单粗暴的指责训斥、谩骂惩罚的教育方式。这些方式都会造成孩子人格失常扭曲。
3.社会和文化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加快,新旧观念不断撞击,各种新现象、新矛盾纷至沓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孩子们比前辈更加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在人际交往中也表现出很少为他人着想的特点。随着物质条件的迅速改善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青少年不知不觉增强了对金钱和情爱的关注。如今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患的机会大大增多。
三、语文教学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不少语文教师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课、学校德育处及班主任的事,作为一名科任教师,主要任务是将自己的课程教好,但是个体的素质形成只能靠个体主动习得和内化才能获得。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康的心理,那什么学科也学不好,相反,如果学生心态健康,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那他们就会主动进入学习状态。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中学习各学科科目中度过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此为突破口,以课堂为主战场,以各学科教育为主要载体,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教学的心理教育功能和各科教师的合力,这才是加强学校心理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
语文学习“文以载道”的功能已被社会所公认,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语文教师将心理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中去,将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其实施人文教育。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产生包括感知、情绪、意志等自觉的态度和积极的动机,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的自我评价,并转化为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利用其人文性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1.传播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
当今的青少年忙于应试,缺少感受美的能力。语文教材中编排了数量可观的、文质兼美的中国古代和现当代文学作品。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的优势,在学习文章的同时,相机教化,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与作品人物对话,接受人文精神的洗礼,走进古代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中国文人的文化情结。将文章中蕴含的积极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传达给学生,使其逐步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同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资源,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崇高与卑劣,什么是光荣与羞耻,什么是美与丑,什么是真与假。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慢慢摒弃假、恶、丑,努力追求真、善、美。
2.为学生创造倾诉的平台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内在心事被压抑得越久、越多,就越容易发生心理变态。学生也一样,如果在生活中想说的内心话压得太多,就会产生压抑、苦闷、失望、暴躁、不满等种种不良情绪,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所以,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一个大胆说、喜说乐说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倾诉心中的困惑。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章中的现象和生活问题,启发学生主动回答和质疑,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绝不能用个人见解来衡量、判断学生的心理认识,而应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想象,同时给予正面引导,这样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文本内容引出课堂,引向生活,使它们成为学生说出心声的话题。密切联系生活,既能引起学生的讨论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互动,又能让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压抑和困惑的情绪得到无声地释放。
3.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优秀的文学作品能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美好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形成美好的心理品质,对于读者的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塑造作用。如前苏联著名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让人读后更坚强、诚实,有理想,明白人为何而活着。读《悲惨世界》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磊落的胸怀,读《简·爱》学生就会明白什么是小人物的自尊与奋斗。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表情、有语调、有节奏、全身心地投入去朗读课文,用美好的情感铸造学生美好的灵魂。例如读《背影》,可以感受到华夏传统礼仪道德的美;在对青春期情感萌动的学生,应指导其读冰心、舒婷、席慕蓉的现代爱情诗,以此启发学生明辨事理,感悟人生,既能推心置腹,又不失文雅含蓄,这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比起空洞的说教更有效。
4.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人的心理不健康,大都表现为抑郁、沉闷、自卑、内向、孤僻、耐挫力差、不愿与他人沟通等不正常心理,有的人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一旦遇到不顺便发生心理偏差,以至做出不法行为。语文教师可以用“写”的方法,让学生释放自己的心灵,吐露自己的心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以练笔为载体,以写周记或日记的形式,把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所感都写下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用心爱学生,让学生相信你是他们最信得过的朋友,自觉且乐意向你倾诉“心里话”,接着积极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疏导,化解他们心中的障碍。
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渗透心理教育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心理教育中的挫折教育、爱的教育、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教育、创造力的培养教育,都可以很好地渗透到语文学科的教育中去,关键是要找到两者的切合点。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的题中之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当前,中学教育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人文教育占重要地位。其次,现在人们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健康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当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逐渐形成这样一种新的健康观念时,就迫切需要中学开展心理教育。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大胆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获得健全和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