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批判性审视

2011-02-19郭新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

郭新建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我们党对于如何实现发展、应该走什么样发展道路等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思考和探索。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着眼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传统发展理论与历史实践的成就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化了对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规律,标志着党对发展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发展的内涵有更全面的概括。它不仅实现了对传统发展理论的超越,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而真正催生科学发展观的内生动力则是中国社会协调有序发展的需要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批判性审视。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社会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其一,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最根本最革命的因素,一切社会发展都必须体现在生产力发展上面;其二,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价值。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与主题,社会发展是人类不断趋向自由,并实现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有同自然发展史相一致的方面,又有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同的方面,即社会是由人组成,任何社会中人的活动都带有一定主观目的性。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必须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在尊重自然界客观规律前提下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否则就会受到惩罚。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人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既是社会历史活动的客体,也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最高目标。

2.科学发展观是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升华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建设问题上,提出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诸多基本方面的方针政策,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有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扩大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有关于文化建设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赋予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政治地位,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思想;有关于政党关系的“肝胆相照,互相监督”的思想;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有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反对保守,也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有关于发展战略的“四个现代化”思想,等等。不过,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也有失误,其中关于阶级斗争的认识,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发展思想核心内涵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继续进行艰难探索。他坚持一切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一切从我国所处具体时代特征出发,把发展问题提高到时代主题的战略高度,将人的发展提高到“三个有利于”根本价值标准的战略高度,提高到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生死攸关的战略高度,从而把发展问题升华到一个全新境界,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就发展性质而言,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把中国的发展落实到现代化建设上面;就发展任务而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实现以生产关系变革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向以生产力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转变,这更接近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就发展动力而言,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社会,改革便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是又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所以,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就发展模式与道路而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要走中国自己的特色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1]就发展战略与规律而言,邓小平提出“三步走”的阶段性发展战略和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就发展理念而言,坚决摈弃那种由政府主导、以高度集中与计划为特征的片面发展观,形成以人为本、以制度和机制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发展观;就发展目标而言,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根本的目的,进而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将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同意不同意当作检验党和政府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标准。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法制健全、高度民主、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前行,特别是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作出了科学概括,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关于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党的先进性发挥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必须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系统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依据、理论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标志科学发展观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3.科学发展观是对西方发展理论的扬弃

二战结束之后,西方工业国家普遍受到物资匮乏的困扰,战后非殖民化运动中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也倍感自己贫穷落后,如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追求经济增长、消除物质匮乏,或改变贫困状态作为自己最迫切的愿望。于是从经济学角度去研究和解读社会发展、把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论就应运而生。该经济增长论有一个共同的指导思想,即认为增长等于发展,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发展的标准与目的。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发展,赶超发达国家的愿望更为强烈,大都奉行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事与愿违,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并且逐渐暴露出一些严重的社会弊端。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达到人们期待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目标,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恰恰给全球带来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在国际社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各国内部发展也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不公正以及社会腐败等现象;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遭到极度破坏。

此种情况下,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理念和实践开始受到普遍的质疑和挑战,人们把这种只有增长没有发展的现象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或“恶的增长”,各国人民在深刻检视过程中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发展,只能导致更不发达和更不平等;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它应当包含更为丰富的内容。

在深入反思的基础上,一些取代传统发展战略的替代发展战略应运而生,比如“基本需求战略”、“公平增长战略”。更为可贵的是,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应运而生,认为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综合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目的和意义是人自身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从单一的经济增长走向综合发展,这是发展观的一种深化,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在这一发展战略思想的影响下,大多数国家纷纷转向探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道路,追求公平增长,着意于当代人在维持自身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毫无疑问吸收了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经验教训,借鉴了国外社会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

二、科学发展观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的批判性审视中生长

社会现实是理论的最好的生长点,离开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现实,任何理论都没有产生和存在的可能与必要。科学发展观虽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理论,借鉴了国外各种社会发展理论的精华,但真正催生科学发展观的只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批判性审视。

1.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处于世界发展链条上的中国,既存在着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

资源短缺,浪费严重。就总量而言,我国属世界资源大国,若按人均水平,却又处于世界平均线以下。以世界人均水平为基本单位计算,重要矿产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50%,水资源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草地、耕地、森林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1%、31%和14%,天然气、石油、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8%、25%和9%。又由于科技水平低下和不合理的利用方式,使得浪费情况也较为严重。我们一个单位产值的能耗是日本的11倍,美国的4.5倍,英法德的7.2倍,甚至是印度的1.5倍。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债务沉重。由于不合理、不文明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我国的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目前工业废水处理率为67%,生活污水处理率不到10%。全国被以多种污染源污染的农田面积总量超过1.5亿亩,由此每年损失粮食约120亿公斤。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为883亿元,这一损失规模不低于同期平均国民收入的10%。一方面生态退化的历史包袱沉重,另一方面新的生态债务也在不断加剧。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沙化、石漠化和荒漠化面积至今仍以较快的速度扩展。荒漠化面积高达260万平方公里,近于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并且还在以每年3 400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展,计有1.7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和威胁。2 100万公顷农田受到沙漠侵袭,800公里铁路和数千公里公路因风沙堆积而阻塞,全国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30亿元 ~200 亿元。[3]

人口基数大、国民素质低。人口多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虽然我们有计划地降低人口出生率,但由于基数过大,人口自然增长较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至2010年11月1日,我国总人口为13.7亿。按目前的增长速度,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将达到15亿~16亿,人口增长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在高负荷状态下运行。国民收入中的四分之一要用来满足新增人口的生活需求,给环境、就业和教育等带来巨大压力。人口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改善民生的任务极其繁重。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基于我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

2010年,我国经济综合实力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工业化进程进入后期初段,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迎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但这一时期,凸显许多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两极分化严重,收入分配悬殊,全体社会成员对于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未能普遍均等享有,民生改善的进程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两者之间不协调、不匹配的现状越来越突出,已然成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面对越来越高的发展代价和成本,越来越多的发展困难和挑战,越来越高的发展期待和要求,我们只有选择并坚持科学发展以求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也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在当代中国的本质要求和体现。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4]

3.保障和改善民生,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着明确的现实针对性。这次会议的基本精神在随后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一,经济增长的成就必须惠及全体民众,人民群众有权利均衡享有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切利益。其二,着力解决当前经济结构不协调问题。虽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社会建设领域比较滞后,而社会建设和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如果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就从根本上背离了发展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背离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目的。其三,切实解决社会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国家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阶段性任务已经完成,今后必须着力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最后,保障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共产品和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得到满足。诸如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保障等问题,需求排队现象比较突出,若不能很好解决,将大大降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上述问题在“十一五”规划中有所涉及,又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重点提出,虽然理论上不属创新,但强调了这一任务在“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性[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自“十六大”以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不断丰富思想内涵,更加臻善和成熟。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06-26.

[3]庄贵阳,等.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4]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6-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03-17.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科学拔牙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